第九百八十四章 奪南陽 七

“l斥候何在!”

“在!”

“前面是什麼地方?”在一條馳道上,已經經過連續三日行軍的張遼,猛然之間勒住了馬繮,擡頭看着前方。

前方已經沒路了。

這個時代的道路很單一,秦一統天下,訂立的書同文,車同軌,立天下三十六郡,修築天下馳道,漢室四百年江山,修築的道路也不少,郡與郡之間,縣與縣之間,基本上都有馳道通行。

但是並非所有的州郡,都能通路,有時候一條道路,走着走着,就走到了盡頭,這種情況,大多是處在現在兩郡的邊界之間。

因爲兩郡分屬不一樣的官吏,所有一些馳道因爲地域的問題,修到了一半剩下就不修了。

因此,有時候趕路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稟報中郎將,前面應該是獅子林!”

斥候營校尉拱手稟報。

“獅子林?”

張遼眯眼。

“有路!”

暴熊軍參將,周倉麾下第一校尉,校尉裴元紹,也是這一次暴熊軍的臨時主將,他走上來,對着張遼拱手說道:“但是馳道變成的山路,比較難走,可從這裡走,只要翻過了獅子林,然後越過望水,就是博望城了,要是我們走馳道,最少還要繞兩天一夜的的路程!”

“博望?”

張遼聞言,雙眸猛然之間迸射出一抹奪目的光芒,低喝一聲:“行軍圖!”

“在!”

左右親衛攤開了一張約莫一米長,五十里面寬,標示周圍詳細地形的的行軍圖。

張遼就站在馬背上,眸光凝視行軍圖,看了很久很久,沿着一條條道路的也尋思了很久,突然之間下令:“傳我軍令,在獅子林裡面尋找地方紮營休整,休整一日之後,明日正午,再繼續翻山越水,進入博望!”

“諾!”

衆將領命。

他們的這一次行軍本來有些過於急迫,要是簡單的行軍,還算是勉強能撐得住,但是後面運着不少大型的器械,所以讓將士們也顯得十分疲倦。

張遼纔剛剛下令,他們迅速就找到一塊合適紮營的地方,簡易的搭建了一些工事,甚至連營帳都沒有撐起來,一個個將士就埋鍋做飯,然後迅速進入休息的模式,爭分奪秒的恢復體力。

夕陽西下,炊煙裊裊,不多時,已經開始入夜。

夜幕籠罩,一團一團的篝火閃亮明亮的光芒,這個臨時迎敵,周圍搭建起來了十餘個臨時瞭望塔,還安排了一營兵馬,交替巡視,保證安全。

在臨時軍營之中,最中央的一團篝火周圍,約莫有十餘員校尉,營司馬,營參將等等的將官,縈繞在張遼身邊,他們商議接下來的行軍對策。

“我打算改變戰略部署,繞開博望!”

張遼低沉的開口說道:“今日休整一夜,明日午時開始繼續行軍,但是我要兵分兩路,從左右兩翼,進攻博望西面的西鄂城還有北面的稚縣!”

“中郎將大人,斥候稟報,已經有一路兵馬越過的博望,進軍了宛城,這時候,我們不應該縣擊潰這一股兵馬嗎?”

一個暴熊軍參將裝着膽子詢問張遼。

“不用!”

張遼淡淡的道:“只是一小股兵馬而已,頂多只是先鋒,不足爲患,更多是誘引我出擊的誘餌,我們不能吃了這一個誘餌,暴露了我們的主力所在!”

他的嘴角還微微揚起一抹的冷笑:“或許這誘餌,我們還吃不下!”

如果進入了這一股先鋒軍是高東明的陷陣營,他還真未必吃得下。

當年在幷州,所有人都說,幷州的朔方營,善於防守,鐵桶一般的防禦,但是其實不然,真正能把防禦做到極限的,絕對不是自己,而是高順。

“進入戰場,節奏必須我們自己掌控!”

張遼強調說道:“其實幷州軍進入南陽的目的,不是爲了和我們交戰,而是爲了瓜分南陽,我們放棄汝南,進入南陽的目的,也不是爲了和他們較量!”

張遼眸光凝視篝火的火焰,平靜的道:“甚至我在猜想,幷州的主力和先鋒之間,有一定的空隙,即使幷州先鋒進入了宛城,可能幷州主力,還沒有進入博望,這時候博望城可能一點兵力都沒有,幷州軍的兵力,都已經分佈在了西鄂和稚縣!”

“爲什麼?”

“呂布看似勇冠三軍,但是在戰場上,不能只是看到他的勇猛,必須要小心他的兵力部署,他兵法未必決定,可天生有一股敏銳的觸覺,能把兵力佈置在他直覺最準的地方,西鄂靠着西部,隨時可以向西撤出去,進入沿路從武關進入漢中,而稚縣在北境,一旦越過這稚縣,就能退回豫州,這兩個地方,纔是幷州軍的主力!”

張遼說道:“而我們,把這兩座城拉開戰線,雖然戰線維持過長,但是隻要用兵用的準確,等於扼住了這咽喉,而目的,就是能給戲志才足夠的時間拿下宛城,宛城一旦到手,屆時我們就不用苦戰,可以遊刃有餘的慢慢對壘!”

他並沒有氣沖沖的尋呂布決戰。

張遼是一個以戰略目的爲主的人,從不會讓私人的目的,影響到戰略目的的存在,和呂布打一仗,他也有所異動,但是更加重要的目標是拿下宛城。

“以我們目前的兵馬,想要在西鄂,博望,稚縣三個縣城拉開將近上百里的戰線之中,擋得住幷州軍的主力拿下,恐怕很艱難啊?”

其中一個校尉提出了疑惑。

他們的兵力不是很強,一共就五個營的主力,應付其他主力,哪怕敵軍雙倍兵力於自己,都還有點信心,但是人的名樹的影,呂布之強,天下聞名,以弱勢兵力對抗呂布,他們心中有些擔心。

“所以我說,用兵要險,而不是穩,你們作爲主將,只要記住三個原則,我們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張遼說道:“第一,以我們自己的戰略目的爲主,無論什麼時候,敵我對戰,必須穩住節奏感,第二,一旦幷州軍強攻,絕對不可硬碰硬的打起來了,寧可退半步,不可僵持一步,第三,一旦穩不住戰線了,我們可以適當的放,從這條防線南下,縱深超過一百里,足夠我們的拖延時間了!”

說白了,張遼的目的,並非是硬碰硬,然後用盡吃奶的力氣,直接把幷州軍全殲在這裡,這樣即使有機會,也會讓他麾下的主力元氣大傷的。

他只是要拖住呂布的主力,就夠了。

戰法只有一個,糾纏。

剩下了任務,他交給了戲志才,他相信戲志才肯定能完成,在呂布突破他的防禦之前,拿下宛城。

“是!”

衆將對視了一眼,神色很快就堅定起來了,他們願意領命聽從,不僅僅因爲張遼手中的虎符,也因爲張遼在牧軍中的名聲,讓他們有些信服了。

“現在立刻去休息,養精蓄銳,從明日開始,恐怕我們一天都休息不到兩個時辰了,只有高強度的作戰,才能的迅速把南陽奪回來!”

張遼單單的水道。

“諾!”

衆將領命,一個個歸營然後直接和那些疲倦的將士一起休息起來了。

夜色寂寥,張遼卻無法入眠,即使他也感覺數日行軍給他帶來了壓力,但是心中憋着一股氣個,始終讓她無法入眠。

“奉先,也不知道這麼多年,你的脾氣有些進步沒有,要是不夠沉穩的話,這一戰,你可就要吃虧了!”張遼自然自語的說道。

………………………………………………………………………………、

宛城北郊。

陷陣營千辛萬苦,總算是看到了宛水,只要他們順利的越過宛水,就能進入宛城城下。

“傳令,紮營,按兵不動!”

高順停下來,並沒有絲毫渡河的意思。

“諾!”

衆將領命,迅速安排紮營事宜。

高順召來斥候部曲的軍侯,問:“今日東線有什麼動靜嗎?”

“沒有!”

軍侯搖頭:“我們一直都放着東線,把斥候放到了最少五十里之外,沒有任何發現,如果有大規模兵力靠近,我們肯定第一時間的察覺到,而且我們的斥候也沒有消失,這說明斥候並沒有進行交鋒,應該是沒有遇到敵人!”

“在打聽仔細一點!“

高順沉聲的道。

“諾!”

軍侯領命而去。

高順揮揮手,讓左右親兵也離開,他一個人站在旁邊,看着前方一個個將士正在摩拳擦掌,伐木造營。

一旦想要在北郊站穩腳步,就需要一座堅固的營寨,這個地方進可攻退可守,宛水擋住了北岸,也擋住了南岸,他可以有更多的主動權,選擇渡河還是不渡河。

“奉先啊!”高順片刻之中,有些苦澀的嘆息:“你非要和文遠鬥心眼,你有怎麼能鬥得過他呢!”

張遼絕對是他們幾個之中,最有文化的讀書人,最有能力的將領,或許他武藝不如呂布,練兵不如自己,但是論起全面性,誰也不如張遼。

而高順本身有些難受,和昔日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友的戰場拼命。

更加難受是,他感覺自己和呂布兩個人,都有些摸不透張文遠的心思,刻意的離開先鋒和主力之間的距離,想要誘引張遼上當,主意很好,但是未必受用。

他們熟悉張遼,可張遼也是熟悉他們的。

………………………………………………

若莫在高順進入完成的兩日之後。

宛城,南郊。

戲志才才姍姍來遲,他親自率領襄陽營的數千兵馬,緩緩的進入了宛城的城下。

現在他想要拿下宛城,單單是戰虎營和五溪營,需要防備北面的幷州軍,根本騰不出太多的兵力來進攻,所以他把襄陽營也拉上來了。

要不是爲了整合襄陽營,他也不至於到現在,才進入宛城境內。

襄陽營的主將是雷薄,雷薄是降將,當初被迫無奈,才率領南陽殘兵,投降牧軍,後來一直讓他固守新野,襄陽郡建立,新野的所有兵馬都併入襄陽營。

牧軍當時一門心思都放在了征戰南中之上,手中的兵力騰不出來,手中的大將也沒有幾個能放出來,建立襄陽營,缺少一員主將,就讓雷薄上馬了。

他倒是一直很安分,特別是如今益州越來越穩固的狀態之下,他開始越發的心向牧軍。

要說他是什麼時候開始讓北武堂放心,不在讓景武司探子盯着,應該是袁術戰死之後,先主已死,他雷薄,也不至於再有其他什麼心思了。

現在的雷薄,纔算是讓明侯府放心的使用,這也是戲志才爲什麼強調要調遣襄陽營北上協助。

襄陽營一開始只是協助整治地方秩序,但是現在兵力實在不足,所以戲志才就把襄陽營拉上來了,襄陽營的戰鬥力,戲志纔不是很信任,可兵力並不少,五千餘的兵馬,氣勢洶洶,還是能震懾一二城中的守將的。

“城中的情況如何?”

臨時營帳之下,戲志才的面容有些的繃緊。

“目前打聽出來的消息很少!”

景武司的一個總旗站在戲志才面前,微微苦笑:“我們景武司在其他地方,都所向披靡,偏偏在南陽,連連吃虧,當年指揮使在這裡吃了大虧,南陽鎮幾乎全軍覆沒,現在都沒有恢復元氣,所以對城裡面的掌控,很微弱!”

“就沒有一點有用的東西嗎?”

“目前這是我們景武司唯一能打聽出來的所有消息,都已經能清晰的記錄在了這個奏本之中!”景武司總旗呈上一個奏本。

戲志纔打開,仔細的看了看:“消息還是太小了,我要更清楚的兵力佈防圖!”

“我們盡力!”

“不是盡力,是必須做到!”

“是!”

景武司的人硬着頭皮令下了命令。

“皇甫印!”

戲志纔開始斟酌這個的南陽太守了:“堂兄弟,皇甫規的兒子,他們的關係倒是夠親的,能力或許比不上皇甫嵩,可皇甫家的子弟,應該還是有點能力的,要是有皇甫規一半的本事,那就更難對付了,只是不知道,現在皇甫印的心中知不知道,自己到底處於一個什麼樣子的境地!”

這是宛城的守將,他的鬥志,能決定很多東西。

如果他死守宛城。

這多少會讓牧軍有些的阻礙,甚至讓牧軍付出很大的傷亡。

如果他還有求生之志,選擇突圍,那麼對於牧軍來說,就是一件好事,甚至可以放他來開,並不刃血的拿下宛城,關鍵還是宛城而已。

第五百九十五章 水軍初戰 上第四章 圖謀舞陰 三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對江東的佈局第二百四十章 定雒陽 五第四百五十六章 血債血償,這只是一個開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潼關第一百四十八章 儒學論政 中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劉表的驚恐 一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明魏血戰 七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決戰上黨 七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調動人事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明豐錢莊的歸屬 二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大漢的天,塌下來了!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天下定 四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明侯府新址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中原的格局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明魏決戰 十九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直搗黃龍 七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潼關之戰 八第一千零六十章 馬超和龐德 中第九百七十一章 認輸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天下五分 九第一百八十二章 老爹的信第二百五十九章 執金吾丞第五百八十三章 爲了羌人部落而來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三大諸侯會盟 九第一百一十二章 血戰葛坡 一第一百零五章 自成一營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上下一心第八百六十九章 蔡圖的動作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滅燕 六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東之行 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子暴怒 (補更,9/20)第四百零七章 渡河,兵臨酸棗!(第一更)第八百二十八章 扶持劉璋上位第七百二十二章 危險,也是機會!第五百九十二章 南陽行 中第一百零七章 景平營和武備堂的融合 上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徐庶歸心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糧道爭奪 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閃電戰 八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搗黃龍 八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拉開戰幕地八百一十三章 信號鼓聲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明豐錢莊的歸屬 七第三百四十八章 曹操的梟雄路 上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大戰啓 八第六百四十三章 突襲下辯 下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明國 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佈局河內 上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滅燕 十二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上黨之戰 十七第八百六十二章 建縣學第八百七十四章 南征之始!第一千零二十章 徐庶出仕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政事堂 四第四百二十六章 初平元年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甘寧的敘職 下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豫州戰場第五百二十三章 某家,南陽黃忠!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摧枯拉朽的一戰 六第七十三章 舞陰商戰 八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聖賢之路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壺關死戰 二第五百零六章 兵壓南鄉第二百四十四章 定雒陽 九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用間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構建一條防線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內查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大漢末年 上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新政辯論 五第六百五十八章 武都的人事安排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開炮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捅婁子了第二百零五章 位列末座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潰敗千里之外 十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馬超和龐德,命運使然!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壺關死戰 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雒陽戰起 二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江東之變 三第十二章 漂白 三第六百五十九章 歸來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八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大明軍備 六第三百七十五章 黃忠首秀,進退之間的控制 下三第六百六十一章 秋收 (補更,6/15)第五百八十四章 參狼羌 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黃忠首秀,進退之間的控制 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出征前的準備第五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天師 下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十五章 漂白 六第六百六十二章 漢中的豐收第四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九百七十二章 鹽務 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四第七百八十二章 荊州城戰役 中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奪荊州 八第九百六十九章 天,何其不公也!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十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九
第五百九十五章 水軍初戰 上第四章 圖謀舞陰 三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對江東的佈局第二百四十章 定雒陽 五第四百五十六章 血債血償,這只是一個開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潼關第一百四十八章 儒學論政 中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劉表的驚恐 一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明魏血戰 七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決戰上黨 七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調動人事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明豐錢莊的歸屬 二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大漢的天,塌下來了!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天下定 四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明侯府新址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中原的格局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明魏決戰 十九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直搗黃龍 七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潼關之戰 八第一千零六十章 馬超和龐德 中第九百七十一章 認輸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天下五分 九第一百八十二章 老爹的信第二百五十九章 執金吾丞第五百八十三章 爲了羌人部落而來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三大諸侯會盟 九第一百一十二章 血戰葛坡 一第一百零五章 自成一營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上下一心第八百六十九章 蔡圖的動作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滅燕 六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東之行 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子暴怒 (補更,9/20)第四百零七章 渡河,兵臨酸棗!(第一更)第八百二十八章 扶持劉璋上位第七百二十二章 危險,也是機會!第五百九十二章 南陽行 中第一百零七章 景平營和武備堂的融合 上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徐庶歸心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糧道爭奪 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閃電戰 八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搗黃龍 八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拉開戰幕地八百一十三章 信號鼓聲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明豐錢莊的歸屬 七第三百四十八章 曹操的梟雄路 上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大戰啓 八第六百四十三章 突襲下辯 下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明國 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佈局河內 上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滅燕 十二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上黨之戰 十七第八百六十二章 建縣學第八百七十四章 南征之始!第一千零二十章 徐庶出仕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政事堂 四第四百二十六章 初平元年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甘寧的敘職 下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豫州戰場第五百二十三章 某家,南陽黃忠!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摧枯拉朽的一戰 六第七十三章 舞陰商戰 八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聖賢之路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壺關死戰 二第五百零六章 兵壓南鄉第二百四十四章 定雒陽 九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用間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構建一條防線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內查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大漢末年 上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新政辯論 五第六百五十八章 武都的人事安排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開炮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捅婁子了第二百零五章 位列末座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潰敗千里之外 十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馬超和龐德,命運使然!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壺關死戰 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雒陽戰起 二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江東之變 三第十二章 漂白 三第六百五十九章 歸來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八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大明軍備 六第三百七十五章 黃忠首秀,進退之間的控制 下三第六百六十一章 秋收 (補更,6/15)第五百八十四章 參狼羌 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黃忠首秀,進退之間的控制 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出征前的準備第五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天師 下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十五章 漂白 六第六百六十二章 漢中的豐收第四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九百七十二章 鹽務 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四第七百八十二章 荊州城戰役 中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奪荊州 八第九百六十九章 天,何其不公也!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十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