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乖乖,那趙雲一定懂得妖術,一定懂得妖術!他若不是給自己的部下軍隊施過妖法的話,我鮑隆從今往後,名字就倒着寫!”
桂陽郡議事廳裡,鮑隆怯生生跪在正中,哭喪着臉,時不時還抹着眼角的淚水。
他表情猙獰且扭曲,滔滔不絕地描述着那些堅不可摧的藤甲神兵。
首戰失利,他是心虛了。
他現在不得不信服那些流傳着的關於趙雲的戰場傳說。
衆將領聽着鮑隆的訴說,一個個都惴惴不安,對趙雲的軍隊更加恐慌起來。
有幾個慫逼的將領,甚至已經在心底默默盤算着該怎麼去投靠趙雲,才能保住自己的軍銜位不丟了!
“藤條而已,你一把火燒了即可,有何可畏懼的?”
就在衆將領皆不知所措、各懷鬼胎之際,一名身高九尺的精幹壯漢站了起身。
“我起初還以爲那被吹的神乎其神的趙雲能有什麼能耐咧!現在聽鮑隆兄弟如此一說,原來也不過爾爾!”
那壯漢說罷,擺了擺手,言語裡盡是輕蔑與放鬆。
此漢名爲陳應,正直壯年,身強體健。
同鮑隆一樣,也是出身獵戶,封官管軍校尉,擅使鋼叉,有一叉串十人的顯赫戰績記錄在案!
可是同鮑隆的兇猛莽撞不相同,這陳應幼時家裡寬裕,上過幾天學,遇事尚能冷靜分析判斷,可謂是有勇有謀。
“火?!對啊!”鮑隆一拍腦門道:“我一開始怎麼就沒有想到這個呢!陳應兄!你不虧是吃過幾天墨水的獵戶,跟我這樣只吃野肉的獵戶就是不一樣啊,不一樣!”
要說那藤條砍不斷,理還亂,重量輕盈,遇水能浮,遇雨則擋,看似無堅不摧,攻不可破,但卻偏偏抵擋不住那熊熊烈火!
山間開路,對於一些難纏的藤條,人們都是使用火燒,使其碳化變脆,就能輕鬆辟穀開山。
這麼一說,原先還因出師不利怕被責怪而精神萎靡的鮑隆,一時間竟又變的生龍活虎,精神煥發了起來,慌忙擦乾了眼淚對太守趙範道。
“太守,我願陪同陳應哥哥再次出戰,這次我們用火攻,定能奪勝歸來!”
“太守!”陳應也上前一步道:“請再給我3000精火兵,配備火球、火箭、火要等火攻裝備,我們先發制人,只消遠程攻擊,就能破了那藤甲兵的防禦!”
“倒時藤甲兵必定驚慌失措,向後撤軍,逃竄而去!”
“而我們只需乘勝追擊!堵了藤甲軍退路即可,只能被迫應戰的藤甲軍,必將心神不寧,戰鬥力急轉直下!”
“到那時,主帥趙雲也只能夠親自出戰以穩定士氣,屆時,我和鮑隆兄弟二人,互相配合,定能生擒住那個常山趙子龍!”
陳應將自己構建好的戰略思想一股腦兒說了出來。
“可以!我給你們一萬軍隊,另配齊5000精火兵,即刻出城,捉拿趙子龍!”
“校尉陳應,遵命!”
“校尉鮑隆,遵命!”
二人原本只要求3000精火兵,可想不到太守竟然給足了他們5000精火兵外加一萬步兵!
實在是受寵若驚,二人更加信心倍增,領了軍令就出了議事大廳……
要說趙範,雖然是答應了陳應鮑隆二人再次出戰的請求,還額外增加了一萬多兵力進去。
但是他還是有所保留的,趙範並沒有傾盡桂陽郡內所有兵力。
他其實是覺得,這次若真能輕鬆打敗趙雲那是最好,不過就算是輸了,他也不怕。
帶着桂陽郡上上下下詐降趙雲後,他還有他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殺手鐗——嫂嫂樊佳兒!
他相信樊佳兒能夠制服趙雲!
趙雲一敗,他手下那些藤甲兵還不是統統歸自己所有,若不是爲了在衆將士面前表現出他還是積極抗戰的假象的話。
他現在就想直接去投降趙雲!根本不用在戰場上去大動干戈!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他趙雲再有能耐,畢竟也只是一介凡夫俗子罷了。
己方保全所有兵力,只消出動一名美人,就能殺人於無聲!制敵於無形!
這是何等美妙的事情咧!
趙範以爲自己的安排已經算計的非常縝密無隙。
可他千算萬算,沒算到趙雲的藤甲軍是不懼怕火燒的!!
諸葛亮火燒藤甲軍的故事,趙雲早在自己的世界裡到背如流,前車之鑑,他豈能不重視一下?
所以趙雲的藤甲並不是用一般的普通藤條所編制的,而是使用赤藤,赤藤條不同於普通青藤條,防火防水能力極強!
他的藤甲製成後,還在內外均勻的塗以桐油,這桐油因爲燃點比火高,可是屬於防火的好材料!
當然,此時此刻的趙範,對這事兒,可是毫不知情的。
……
趙雲這邊,首戰告捷,士氣大振!
軍營內,士兵們個個摩拳擦掌,整理藤甲,卻又都滿面春風,談笑生花。
首戰中,他們已經見識到了自己身上赤藤甲的厲害之處,現在都一致認爲,這桂陽郡早已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只靜等太守發令,他們便二戰屠城!
“報!首戰戰損結果已出,我軍首戰共損失381名士兵!大部分是被敵軍將領鮑隆所擊殺!”
“前線士兵來報,鮑隆所用武器是一對驚天巨大的實心鐵錘,赤藤甲對此,毫無防禦能力!”
一名甲士匆忙跑到了正在軍帳中,觀摩地圖的趙雲跟前。
“報!後方四萬藤甲軍已經集結完畢,隨時聽候趙太守發落!”
軍帳內,又來了一名甲士。
“報!一百輛火龍捲地飛車已經做完最後的機械校對,隨時可以出戰殺敵!”
第三名甲士衝進了軍帳中。
“好!”趙雲眼神終於離開了案上的那張軍事地圖。
他站起身整理好自己的那一身潔白盔甲後,望着不遠處的桂陽郡城牆,胸有成竹,自信滿滿。
“傳令下去!發動總攻!我要親自去會會這個使用雙錘的領將鮑隆!”
“遵命!”
“遵命!”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