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異反常請命回蜀

對於自己所說的種種,姜維也不過是猜測而已,沒有任何的憑據。但從直覺上來講,姜維總覺得這次趙舒無緣無故地重病,必有幾分蹊蹺之處。自從歸降蜀漢以來,趙舒對姜維雖然表面上十分熱情,但卻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褒獎與提升。姜維不是平常的人,也不是傻子,能感覺出趙舒對自己存在的或多或少的警戒心理,難道是因爲自己是降將的緣故?但荊州的郭淮不也是魏國的降將麼?姜維雖然不能猜透趙舒心中的根本原因,卻不得不爲自己的將來作打算,所以纔會用心地討好魏延。畢竟現在整個蜀漢朝堂之上,能與趙舒抗衡的,大約也只有魏延一人而已。

看到魏延良久沒有說話,心知對方已經被自己說動,姜維便又上前少許,道:“卑職不過是臆斷之言,若有錯失,望將軍不要責怪。只是將軍可回憶以前,大將軍生病之時,可有拒絕衆將探視?”

魏延正有所思,聽姜維這麼一問,隨口便答道:“不曾有過,果然有些古怪。”話剛說完,頓時發覺自己失言,急忙強笑道:“或者真有不便之處,你我不通醫理,自然見怪。”論及心機城府,魏延自是遠遠不及姜維,知道他不過是推委之詞,心中怕不比自己還要着急,當下又道:“卑職隨大將軍日淺,但也明白大將軍乃國之柱石,若是有個長短,只怕……”說到這裡,卻又不再說下去,只是一聲長長的嘆息,然後便注視魏延表情的變化。

魏延雖然心計不重,但事關自己,也不得不多考慮幾分。趙舒病得奇怪,病後又不會衆將,更是奇怪,難道真的是異非尋常的重病不成?若真是如此,一旦趙舒故去之後,這蜀漢朝廷的掌權者又將會是誰?從爵位資歷來說,魏延自然是不二人選。可是魏延與趙舒之間的交情親而疏,疏而又親,就此而言,趙舒將後事託付與桓易或者郭淮也都是不無可能。更何況趙舒在病中,將援救街亭的任務指派給了桓易,其中莫非就有隱含之意不成?魏延自己性格剛毅,別說與朝廷裡的一般文臣,就是與營中的一干將領也不見有什麼過人的交情,日後真若有了爭執,定然不會得到什麼支持。

倘若趙舒健在,魏延斷不會生出什麼奪權之心,但事情到了這一步,卻又萬萬不想再讓桓易或者是郭淮爬到自己的腦袋頂上。擡眼看見姜維還着望着自己,不禁道:“某向知伯約謀略過人,必有良策教我。”

姜維說了半天的話,等的也不過就是魏延的這一句話,當即便道:“常言道‘未雨綢繆’,此刻將軍雖然不清楚大將軍病情如何,但卻不能不先作準備。大將軍使桓安漢領兵出征,就算沒有讓其掌兵之意,也必有使之立功之心。將軍不妨……”說着便靠上前去向魏延一陣耳語,只將魏延聽得連連點頭。

過不多久,魏延便又離開自己營帳前往趙舒帳前求見。葉楓見對方去而復返,心中大是不悅,仍舊阻攔不肯讓其入內。魏延這次卻是脾氣大好,見葉楓不肯放行,也不再爭執,只是退到旁邊,道:“大將軍不醒,某便在此等候,等大將軍醒來,再見不遲。”大有一副不見趙舒,誓不罷休之勢。葉楓雖然心中憤恨,卻也無可奈何,只能聽之任之。

兩人的說話,句句傳入趙舒的耳中。原本與呂容在帳中說笑,心想着馬上就要收兵回漢中,不再征戰,心情大好,卻被魏延這一來,攪了興致。知道躲是躲不過,何況退兵之事,遲早也要徵求魏延的同意,於是趙舒再俄延片刻,便讓呂容請魏延入帳。

趙舒既然是裝病,也難免下了一番工夫,在臉上作了些手腳,看上去十分的憔悴。魏延問安之後,趙舒努力在呂容的扶持之下,稍微坐起身子,勉強道:“賤軀染疾,有勞將軍掛懷,實感歉疚。”魏延急忙客氣地道:“大將軍何出此言?大將身擔軍國大任,還望能善養身體,以圖大計。”

趙舒當然明白魏延口中的“大計”是什麼,但打心眼裡不願意進取長安,望着魏延平靜的表情,心中突然一動,道:“吾染病頗深,暫不能打理軍中事務,一切便皆有仗將軍。”乃轉頭謂呂容道:“取我大將軍印來。”呂容不想趙舒會出此一言,還不及動身去取,魏延卻先行下拜,道:“末將何敢?將軍乃三軍主帥,偶染小疾,不日便可痊癒。眼前並無戰事,諸將各有其職,大將軍用心養病便是。”再三推辭。

趙舒看着魏延跪拜的身影,心中長長地嘆了口氣,也不再堅持剛纔的話,道:“將軍請起。”魏延並不起身,複道:“末將還有一事要稟。”趙舒本來是裝病,現在卻越來越入戲,有氣無力地問道:“何事?”魏延擡頭看着趙舒,一字一句地道:“末將軍請將軍能暫退兵漢中。”

打從魏延一進帳,趙舒就在不住的盤算如何能勸說魏延退兵,卻萬萬沒有想到對方居然主動地開口說了出來。趙舒反到沒了準備,除了心中大喜之外,竟不知該對魏延說些什麼。還是呂容在旁邊接口道:“大將軍病勢沉重,只怕暫時不能長途行軍。”趙舒頓時暗道慚愧,想自己借病不肯出兵進取長安,難道以重病之身,就能忍受長途跋涉,隨軍退回漢中麼?這樣豈擺明了說自己是在裝病,還好呂容心思細膩,擔心是魏延的試探之言,所以才搶先回答。

魏延似乎知道必然是這樣的答案,便又繼續道:“大將軍身體不便,三軍無帥,自是不能再與曹魏交戰。以末將愚見,不如分兵扼守各處關隘,大軍退回漢中休整,以備來年。既然大將軍暫時不能忍受軍旅勞頓,可先在此休養些時候。末將可先帶本部兵馬退回漢中,一則節省錢糧,二則也能充實漢中守備,以免大軍長期滯留隴西給曹軍以可乘之機。”

既然商定退兵,那麼再將這數萬大軍滯留在隴西確實只是浪費糧草,川中糧草轉運出來就算有木牛流馬也不是十分的方便。魏延這話說的合情合理,趙舒並沒有拒絕的理由,何況本來他的心中就打有退兵的主意,如今難得最大的阻礙魏延鬆口,自然是答應下來,道:“大軍長時間在外,漢中空虛確實不便。難得將軍考慮如此周詳,將軍大可先回漢中,吾病情稍可便退回漢中,再與將軍商議後圖之策。”聽趙舒答應自己的請求,魏延這才起身告辭。趙舒也不挽留,乃讓呂容代自己將其送出帳外。

趙舒之所以裝病,不過就是因爲想要退兵,現在事情比預想的還要順利,心中自然高興不已。等呂容回來,便張開雙臂,道:“寶貝,我們終於可以再過幾天安穩日子了。”呂容不想讓他掃興,靠入趙舒懷中,道:“朝廷有你這樣的大將軍真不知道是喜還是憂。”

“不興干戈,自然於民有利,當然該喜纔是。”趙舒心中的巨石落下,輕輕在呂容的臉上親了一下,道:“再說我總不能丟下夫人一人生產吧?”呂容已是有孕在身,若是繼續進兵攻取長安,自然是不能隨在軍中。戰事一旦曠時日久,呂容生產之時,趙舒想要陪伴在身邊,自然也就成了奢望。哪個女人會願意自己獨自分娩?聽到趙舒這麼說,呂容心中自是無限的幸福,身體也靠得更緊。

兩人溫存片刻,呂容最終還是將心中的擔憂說了出來,道:“魏將軍一向主張征戰,今日卻一反常態,你就不擔心麼?”趙舒的心裡又何嘗不見疑,從魏延進帳之時,趙舒就覺得魏延神情有些不對,但卻又說不上來究竟有什麼不妥,所以纔有讓將印之事。更多的便是想試探一番,以魏延平日的脾性,在趙舒生病不能理事的情況之下,肯定當仁不讓。可是今天魏延卻出奇的謙遜,居然再三的推辭,趙舒心裡便越發地起疑,只是沒有說出來罷了。

回想當年自己孤身進入長沙,勸說魏延歸降劉備,之後魏延便以趙舒親信一系自居。只是後來趙舒身陷許都,魏延纔不得不轉靠孔明,若不是這樣,只怕便與黃忠一般死得不明不白也未可知。所以趙舒並不怪魏延,纔敢在後來與孔明爭奪成都之事,親自前往漢中勸說對方。兩人的關係可以說相當的微妙,既不像李嚴等人一般,處處需要堤防,卻又不能像桓易一般的推心置腹。朋友與敵人也就是在一線之間。

魏延之所以不敢接印,在趙舒看來無非是一種解釋,那就是他也在處處提防着趙舒,而揣測到了趙舒只是在試探自己,從而堅決地推辭。如果在魏延的心中真當自己是趙舒的腹心之人,便應該應承下來,好生打理軍務。

至於魏延爲何突然改變主意,主動提出退兵,趙舒心中也隱隱有了解釋,自己這場大病在外人看來,來勢洶洶,連一向好稱神醫的葉楓也都沒有定論,魏延自然要爲將來作打算。一旦趙舒有什麼不測,魏延也應該早回漢中準備,日後如何接手蜀漢的軍政大權。在趙舒熟知的歷史上面,孔明死後,魏延與楊儀爭奪權柄,不就是燒絕棧道,想搶先退回漢中麼?但魏延千算萬算,並沒有算到趙舒只是裝病,難免要空歡喜一場。

想到這裡,雖然猜得魏延已經在朋友與敵人的這一線之間,又更偏離了一些自己,但趙舒的臉上還是浮現出了些笑容。等魏延回到漢中之後,卻聽到的是趙舒痊癒的消息,不知道心中會作何感想,會不會連聲大呼上當?

呂容本來是在等着趙舒的回答,卻不想他只是自己傻笑,並不說話,當即用手輕推了他一下,再問道:“你笑什麼,莫非知道魏將軍改變心意的原因?”趙舒卻並沒有說明,含笑道:“雖不中,亦不遠已。”呂容見他不肯說,將頭偏向一旁,道:“不說算了。你這個人精,似乎這世界上就沒有能瞞過你的事情。魏將軍平日裡口口聲聲說要攻克長安,光復舊都,卻沒有想到還是被你耍得服服帖帖,甘心退兵回漢中。”

趙舒本來還是滿臉的笑容,但呂容這句話說出之後,臉上頓時僵住,失聲道:“不好。”呂容見他神色頗有幾分慌張,不禁問道:“出了什麼事?”趙舒急忙鬆開抱着呂容的雙臂,道:“快去讓葉楓攔下魏延,不得先回漢中。”

呂容雖然不知道趙舒心中究竟在想些什麼,但卻向來相信自己的丈夫算無遺策,於是急忙出帳命葉楓去阻攔魏延。等回到帳中,趙舒已經起身在地上來回走動,神色之間顯得十分焦急,呂容也不敢出聲打擾,只好默默站在旁邊。

片刻之後,葉楓便風風火火地趕入帳內,趙舒劈頭便問:“可攔下魏將軍?”葉楓搖了搖頭,道:“屬下奉命前去阻攔,魏將軍已經點兵離營多時。”趙舒嘆息一聲,道:“何其速也。”葉楓答道:“魏將軍在求見將軍之時,便使姜維點齊兵馬等候,剛出大將軍營帳,便直接帶兵出營,現在只怕已在數裡之外了。”

趙舒馬上取過大將軍令箭,道:“汝速騎快馬追趕,務必要將其追回。”葉楓接過令箭,便匆匆離去。呂容便又不失時機地在旁道:“果然又是姜維這廝,他刻意親近魏將軍,只怕不是什麼好事。”趙舒雖然知道兩人之間有着深仇,卻也不得不點頭,留下姜維這樣的禍患,終究不是什麼好事情。

又過了個把時辰,葉楓再次入帳,卻沒有帶來什麼好消息。他雖然追上了魏延,但以一己之力,卻不能阻攔下魏延,只能是無功而返。趙舒也不曾冀望葉楓當真能將魏延勸說回來,只是略盡人事罷了。如今已成定局,趙舒也只能道:“傳令,大軍明日四更作飯,五更起程,前往街亭。”葉楓自是急忙出帳傳令,呂容卻是滿臉的不解,問道:“你要進攻長安?”

李蘭微微搖頭,道:“一切但憑天意。”心中卻在默默的祈禱,伯濟,希望你能給我帶了點好的消息。

第二百八十一章 效古人聲東擊東第三十一章 派系爭風起雲涌第三百五十章 不苟且慷慨赴死第二百五十七章 道硬傷抗命出兵第三百六十二章 至雒城遇土將死第五十章 養傷患難得清淨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虎死識破埋伏第四百四十六章 道內情挑動奪權第四百四十七章 駐洛陽修養生息第三百三十七章 訪許昌御營失火第四百二十七章 破奸計傅儉遭擒第七十六章 大火起曹操遇刺第二百四十九章 圖安樂敷衍了事第四百二十三章 駐宛城出榜安民第一百九十三章 戰敵酋關興險勝第四百五十九章 遇襲擊劉禪駕崩第三百七十三章 折中策作爲援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梟雄亡曹彰蒙冤第四百二十六章 援陳倉呂容隨軍第二百五十九章 誘敵成猛虎被困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名存曹植退兵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已成歷史重演第三百六十章 存善念初心未改第二百五十章 起爭執不識好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聞戰報上庸出兵第四百零六章 憂戰事一籌莫展第三百四十二章 賜婚事措手不及第四百五十九章 遇襲擊劉禪駕崩第一百零一章 夏侯亡強攻定軍第四百六十一章 發檄文魏延謀反第八十三章 出魏境襄陽城下第六十四章 水猛虎百騎劫營第十六章 訴疑問問題初顯第四百一十五章 至樊城再起爭執第一百四十章 聞敗訊關羽受困第二百八十一章 效古人聲東擊東第七十三章 設府宴華歆勸進第二百六十章 吳軍援書生首戰第二十章 效歷史一詐陳矯第二百八十八章 故人來訴說舊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陷絕境力盡遭擒第二百零六章 伊人離趙關談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至皇宮呂容逼宮第四百一十章 賊心虛突作噩夢第一百六十三章 報血仇桓易獨行第一百二十二章 獲令牌又生疑竇第二百五十三章 赴祭拜又遭刺殺第二百三十五章 結宦官關索擋道第二百二十六章 于禁亡曹丕稱帝第一百七十二章 揣上意君臣密談第四百六十二章 臨長安自相殘殺第一百零八章 敗徐晃郭淮降漢第四百二十六章 援陳倉呂容隨軍第四十九章 得脫險關鳳平安第一百一十五章 至成都驚聞父亡第四百四十二章 聞噩耗郭淮壽盡第九十章 營中鬧派系鬥爭第一百二十九章 結朋黨郭淮入荊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虎死識破埋伏第一百五十七章 拒馬謖初戰吳軍第四百四十五章 明軍紀當衆受罰第一百五十四章 籠軍心關平抗命第三百六十八章 止樊城駐軍不前第四百零二章 明軍法主將自罰第一百三十五章 送軍糧關羽攻樊第八十八章 霍峻死被迫逃亡第五十三章 設勝宴懇求賜婚第三百零八章 巴西城點將防蠻第一百五十七章 拒馬謖初戰吳軍第二百一十九章 解迷藥馬良甦醒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陳晟關興受傷第一百四十六章 施詭計呂蒙蒙冤第四百零九章 患重病前往武陵第二百八十三章 報前仇責打黃皓第二百四十章 明威脅一石二鳥第二百六十五章 效魏武司馬納計第二百六十六章 欲勸降郝昭言忠第三百九十五章 論形勢託付街亭第四百零九章 患重病前往武陵第二百八十九章 傳聖旨入京面聖第二百零三章 破強敵桓易擒王第二百五十四章 道舊事思念親人第一章 遊赤壁夢迴三國第五十二章 鬥張任宿將喪命第三百四十七章 無大志只想安定第九十章 營中鬧派系鬥爭第一百四十九章 入魏營慌詐徐晃第九十三章 陣前鬥暗奪南鄭第一百七十九章 聞戰報病情轉重第二百二十章 留遺言馬良自盡第二百七十七章 遭貶黜離城面聖第四百二十七章 破奸計傅儉遭擒第三百四十六章 齊聚首勸說北伐第三百四十二章 賜婚事措手不及第一百九十三章 戰敵酋關興險勝第二百零二章 追敗兵呂蒙中伏第一百八十八章 梟雄亡曹彰蒙冤第三百八十一章 降蜀漢無懼誤解第三百零五章 奪政權密謀弒君第二百零四章 再相逢已成陌路
第二百八十一章 效古人聲東擊東第三十一章 派系爭風起雲涌第三百五十章 不苟且慷慨赴死第二百五十七章 道硬傷抗命出兵第三百六十二章 至雒城遇土將死第五十章 養傷患難得清淨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虎死識破埋伏第四百四十六章 道內情挑動奪權第四百四十七章 駐洛陽修養生息第三百三十七章 訪許昌御營失火第四百二十七章 破奸計傅儉遭擒第七十六章 大火起曹操遇刺第二百四十九章 圖安樂敷衍了事第四百二十三章 駐宛城出榜安民第一百九十三章 戰敵酋關興險勝第四百五十九章 遇襲擊劉禪駕崩第三百七十三章 折中策作爲援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梟雄亡曹彰蒙冤第四百二十六章 援陳倉呂容隨軍第二百五十九章 誘敵成猛虎被困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名存曹植退兵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已成歷史重演第三百六十章 存善念初心未改第二百五十章 起爭執不識好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聞戰報上庸出兵第四百零六章 憂戰事一籌莫展第三百四十二章 賜婚事措手不及第四百五十九章 遇襲擊劉禪駕崩第一百零一章 夏侯亡強攻定軍第四百六十一章 發檄文魏延謀反第八十三章 出魏境襄陽城下第六十四章 水猛虎百騎劫營第十六章 訴疑問問題初顯第四百一十五章 至樊城再起爭執第一百四十章 聞敗訊關羽受困第二百八十一章 效古人聲東擊東第七十三章 設府宴華歆勸進第二百六十章 吳軍援書生首戰第二十章 效歷史一詐陳矯第二百八十八章 故人來訴說舊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陷絕境力盡遭擒第二百零六章 伊人離趙關談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至皇宮呂容逼宮第四百一十章 賊心虛突作噩夢第一百六十三章 報血仇桓易獨行第一百二十二章 獲令牌又生疑竇第二百五十三章 赴祭拜又遭刺殺第二百三十五章 結宦官關索擋道第二百二十六章 于禁亡曹丕稱帝第一百七十二章 揣上意君臣密談第四百六十二章 臨長安自相殘殺第一百零八章 敗徐晃郭淮降漢第四百二十六章 援陳倉呂容隨軍第四十九章 得脫險關鳳平安第一百一十五章 至成都驚聞父亡第四百四十二章 聞噩耗郭淮壽盡第九十章 營中鬧派系鬥爭第一百二十九章 結朋黨郭淮入荊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虎死識破埋伏第一百五十七章 拒馬謖初戰吳軍第四百四十五章 明軍紀當衆受罰第一百五十四章 籠軍心關平抗命第三百六十八章 止樊城駐軍不前第四百零二章 明軍法主將自罰第一百三十五章 送軍糧關羽攻樊第八十八章 霍峻死被迫逃亡第五十三章 設勝宴懇求賜婚第三百零八章 巴西城點將防蠻第一百五十七章 拒馬謖初戰吳軍第二百一十九章 解迷藥馬良甦醒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陳晟關興受傷第一百四十六章 施詭計呂蒙蒙冤第四百零九章 患重病前往武陵第二百八十三章 報前仇責打黃皓第二百四十章 明威脅一石二鳥第二百六十五章 效魏武司馬納計第二百六十六章 欲勸降郝昭言忠第三百九十五章 論形勢託付街亭第四百零九章 患重病前往武陵第二百八十九章 傳聖旨入京面聖第二百零三章 破強敵桓易擒王第二百五十四章 道舊事思念親人第一章 遊赤壁夢迴三國第五十二章 鬥張任宿將喪命第三百四十七章 無大志只想安定第九十章 營中鬧派系鬥爭第一百四十九章 入魏營慌詐徐晃第九十三章 陣前鬥暗奪南鄭第一百七十九章 聞戰報病情轉重第二百二十章 留遺言馬良自盡第二百七十七章 遭貶黜離城面聖第四百二十七章 破奸計傅儉遭擒第三百四十六章 齊聚首勸說北伐第三百四十二章 賜婚事措手不及第一百九十三章 戰敵酋關興險勝第二百零二章 追敗兵呂蒙中伏第一百八十八章 梟雄亡曹彰蒙冤第三百八十一章 降蜀漢無懼誤解第三百零五章 奪政權密謀弒君第二百零四章 再相逢已成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