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張飛之死

大軍到回到建寧的時候,聖旨也已經到了,高定正式封爲夷王,孟獲爲南王,任命常琨爲牂牁郡太守,呂凱爲建寧太守,李恢爲庲降都督,治理整個南中。劉封召集四郡官吏,在建寧商議將來南中的治理和發展思路,爲了表示和南人交換物資的誠意,劉封把治所遷到了建寧郡味縣,這裡處於漢族、夷族和,蠻族之間,就在滇池附近,水源充足,交通也算便

利,水路陸路都能通行。

李恢建議治理南中和蠻人,要恩威並濟,修繕城郭,控制鹽鐵資源,並重新貫通越巂郡到成都的道路,恢復亭驛通信,使南中重現舊時的秩序。

劉封都讓荀方一一記錄,回去之後稟明劉備,這些都是需要錢糧來支撐的,現在的南中還是比較貧瘠,加上疏於管理,常年戰爭,百姓們能吃飽穿暖就不錯了。以後要加強和南人的交易,呂凱建議重修五尺道,五尺道是滇川的必經要衝,連接雲南與內地的最古老的官道,這條道路最早由秦始皇派兵修築,這可是一條是雲南與蜀的重要商道,稱之爲南方絲綢之路

。現在整個益州已經平定,正是發展內政的時候,農業諸葛亮親自帶人治理,商業方面劉封已經考慮多時,也和荀方多次商量過,這次回去之後,便要建議他們打通西域和中原的商路,關羽重奪荊州,長江

這條水路可以很好的利用起來。沙摩柯的三千無當飛軍正式收編,劉封還留下五千套藤甲給他們裝備,雖然這東西怕見火,但對於三千人的越野特種兵來說,算不上太大的威脅,這東西不但堅韌,關鍵是輕巧無比,翻山越嶺,可比穿着

鎧甲方便多了。

兵馬快要到達江州境內的時候,調往荊州的五萬兵馬由寇威帶領前去,順便讓他留在荊州,繼續從關羽身上學藝。

剛剛分派好兵馬,突然探馬來報信:張飛病逝,劉備痛哭三日,身體虛弱,一病不起,讓劉封先行到達成都,大軍隨後。

“什麼?”劉封在馬上一陣搖晃,差點掉下來,驚問道,“有華先生在,三叔的毒沒有治好嗎?”

傳令兵道:“因三將軍中毒太深,已經透進內臟,華先生也束手無策。”

劉封呆愣愣地坐在馬上,馬上不語,腦海中一片空白,張飛現在還正值當打之年,竟然會因爲征伐南中而死,讓他心中愧疚不已。

荀方等人在一旁勸慰良久,劉封才緩過神來,讓魏延率大軍隨後趕到,自己帶了幾名親兵加速趕往成都。

成都內外全城掛孝,看來張飛去世的消息已經公佈了,劉封沒有先去祭奠張飛,直接奔向永安宮,在兩名內侍的帶領下快步來到皇宮之中。

諸葛亮等幾位重臣都圍在劉備的牀前,一個個愁容滿面,看到劉封進來默默讓在一旁。

劉封看到躺在牀上白髮蒼顏的老人,真的不敢相信這就是劉備,臉上佈滿皺紋,蒼白松弛,出征之前雖然多病,但氣色還好,沒想到經此一變,竟然如此憔悴。

當年青梅煮酒,被曹操稱爲英雄的兩個人,一個已經死了,這剩下的一個恐怕也支持不了多久,劉封心中感慨着,跪倒在牀前悲聲道:“父皇,恐是爲三叔之事悲慟至此,兒臣有罪,都是兒臣之過。”

劉備擡起疲憊的眼皮看了劉封一眼,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微微頷首,發出微弱的聲音。

旁邊的宮女急忙上前給他喂水,這幾天劉備都在昏迷之中,華佗已經無能爲力了,急壞了衆人。

英雄末年,最讓人悲傷,看到劉備在枕頭上雜亂如枯草的白髮,劉封不禁悲從中來,他征伐一生,東奔西走,從河北到西川,遊歷了大半個中國,所過之處,百姓無不稱頌。

英雄有夢,爲之奮鬥一生,劉備爲了心中的大業,爲了重振漢室嘔心瀝血,登基之時何等意氣奮發,如今躺在牀上,也只是個風燭殘年的無助老人。

劉封不知何時已經淚流滿面,抓住劉備顫巍巍遞過來的手:“父皇,都是兒臣之錯,若非兒臣指揮不當,也不會讓三叔受傷,鑄成如此大錯,孩兒愧對三叔、父皇,萬死難贖其罪。”劉備微微用力捏了捏劉封的手,聲音微弱,卻帶着笑容:“子益,南征你並無過錯,朕每次聽聞南征捷報,都深感欣慰,將軍難免陣前亡,三弟馬革裹屍還,已然足矣,你今日奏凱而歸,翼德在天之靈,也

已安心了。”

諸葛亮也在一旁勸道:“三將軍戎馬一生,性情爽直,這樣的歸宿對他來說是最合適的,三將軍走前,再三叮囑此事非你之過,子益不用太愧疚了。”

劉備含笑點頭,嘆了口氣,緩緩說道:“朕自知大限已至,當隨三弟而去,不使他一人孤悶,子益如今能夠獨當一面,漢室大業,就要交於你們這些後輩了。”

劉封急道:“父皇,有華先生在,一定能夠妙手回春,我馬上就去求藥,你不會有事的。”

劉備微微側過頭,笑道:“子益不必悲傷,如今雖然大業未成,但已然三分天下,應了丞相當年三分之說,恢復漢室,便要仰仗諸位了,莫使朕在九天之上,望眼欲穿。”

諸葛亮等人聞言,全都跪拜在地,劉備嘆了口氣,閉上眼睛:“大家都退下吧,讓朕休息片刻。”

衆人只好退出,永安宮外,劉封問諸葛亮:“二叔返回成都,由誰負責荊州防務?”

諸葛亮看劉封還心繫全局,不禁暗自點頭,說道:“荊州有馬良輔佐,關平也能獨當一面,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這兩人都很謹慎,應該不會有問題,便道:“果兒可能還有兩日才能回來,我先到三叔令堂守孝,以後再去拜見岳母。”諸葛亮少見的拍了一下劉封肩膀,安慰道:“此次南征,你的一切調度都毫無破綻,有勇有謀,屢次擒拿蠻王,震懾蠻人,保南中長治久安,立下大功,三將軍之事,你也不用太過愧疚。”

第1234章 四路出兵第1349章 形同虛設第154章 再到臥龍崗第831章 兵禍陰謀第51章 進退維谷第2034章 全軍出擊第1691章 柏玉堂第1374章 魏國之變第590章 董卓之後第1827章 連挑五將第2106章 不堪一擊第860章 夜郎國第1266章 故地重遊第498章 二將爭功第801章 昔年恩怨第311章 唯命是聽第235章 張遼兄弟第936章 未央面聖第1268章 待客之道第870章 意外身死第1382章 孤身奮戰第1183章 年輕力量第1860章 遺臭萬年第1149章 全面反擊第866章 計劃變數第1139章 輕取小沛第809章 進退無路第2118章 身不由己第1944章 提前行動第1495章 當衆展出第1755章 立功心切第770章 巧合重病第766章 皇宮危機第401章 攔路堵截第1832章 刀槍合璧第201章 對手轉變第472章 尾隨追殺第41章 趙廣的煩惱第1169章 糧草不足第1440章 排憂解難第1605章 彼此提防第950章 會見外使第677章 兩關四郡第1498章 救命稻草第990章 名士失態第1019章 意外之傷第1754章 遁甲天書第943章 和親請求第590章 董卓之後第307章 後起之秀第1900章 幽州平定第1046章 夢裡夢外第934章 挑燈夜戰第1629章 宿命之敵第1463章 意外發現第909章 郡主之怒第266章 藏身之地第1259章 捲土重來第321章 背腹受敵第885章 城中消息第733章 智者失慮第1078章 長久之計第1639章 西營大火第42章 出兵消息第737章 代價第904章 有驚無險第275章 失敗的理由第1694章 尷尬會面第90章 諸葛亮的告誡第1845章 山賊攔路第1713章 衆怒難犯第2011章 山中遇敵第1079章 英明決斷第1706章 良莠不齊第1606章 引蛇出洞第199章 皆大歡喜第761章 陳罪三條第500章 盛極必衰第2104章 倉促應敵第1905章 冒名頂替第1102章 逐鹿天下第1838章 易水秋寒第1729章 再遇名士第465章 強攻第2091章 形勢陡轉第2032章 國師之怒第102章 各顯其能第183章 進逼長安第1983章 滿盤皆輸第1587章 文武齊聚第1948章 引蛇出洞第966章 太書院第815章 母子團聚第273章 無奈退兵第1875章 同一個先祖第367章 燕王正名第1869章 安民固本第872章 誘兵出城第1756章 衣錦還鄉第703章 背後偷襲
第1234章 四路出兵第1349章 形同虛設第154章 再到臥龍崗第831章 兵禍陰謀第51章 進退維谷第2034章 全軍出擊第1691章 柏玉堂第1374章 魏國之變第590章 董卓之後第1827章 連挑五將第2106章 不堪一擊第860章 夜郎國第1266章 故地重遊第498章 二將爭功第801章 昔年恩怨第311章 唯命是聽第235章 張遼兄弟第936章 未央面聖第1268章 待客之道第870章 意外身死第1382章 孤身奮戰第1183章 年輕力量第1860章 遺臭萬年第1149章 全面反擊第866章 計劃變數第1139章 輕取小沛第809章 進退無路第2118章 身不由己第1944章 提前行動第1495章 當衆展出第1755章 立功心切第770章 巧合重病第766章 皇宮危機第401章 攔路堵截第1832章 刀槍合璧第201章 對手轉變第472章 尾隨追殺第41章 趙廣的煩惱第1169章 糧草不足第1440章 排憂解難第1605章 彼此提防第950章 會見外使第677章 兩關四郡第1498章 救命稻草第990章 名士失態第1019章 意外之傷第1754章 遁甲天書第943章 和親請求第590章 董卓之後第307章 後起之秀第1900章 幽州平定第1046章 夢裡夢外第934章 挑燈夜戰第1629章 宿命之敵第1463章 意外發現第909章 郡主之怒第266章 藏身之地第1259章 捲土重來第321章 背腹受敵第885章 城中消息第733章 智者失慮第1078章 長久之計第1639章 西營大火第42章 出兵消息第737章 代價第904章 有驚無險第275章 失敗的理由第1694章 尷尬會面第90章 諸葛亮的告誡第1845章 山賊攔路第1713章 衆怒難犯第2011章 山中遇敵第1079章 英明決斷第1706章 良莠不齊第1606章 引蛇出洞第199章 皆大歡喜第761章 陳罪三條第500章 盛極必衰第2104章 倉促應敵第1905章 冒名頂替第1102章 逐鹿天下第1838章 易水秋寒第1729章 再遇名士第465章 強攻第2091章 形勢陡轉第2032章 國師之怒第102章 各顯其能第183章 進逼長安第1983章 滿盤皆輸第1587章 文武齊聚第1948章 引蛇出洞第966章 太書院第815章 母子團聚第273章 無奈退兵第1875章 同一個先祖第367章 燕王正名第1869章 安民固本第872章 誘兵出城第1756章 衣錦還鄉第703章 背後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