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敵深入,發動百姓,殲敵山區。司馬懿爲高遠量身訂做出了一套戰術。
“有了百姓的支持,足以發動這樣的戰術,尤其是山民之中,多有射術精良之人。”司馬懿欣喜中指着地形圖道:“從壺關進入幷州內部的道路,百里之內,連山連水。我們可以主動放袁紹進入幷州,再充分調動兵力和百姓,必定能夠大量消滅袁軍。”
司馬懿又道:“雖然袁本初兵多,當我幷州的百姓,也是不容忽視的。”他說到這裡,十分欽佩得到百姓支持的高遠,同時也真正開始明白土地改革的意義。
如今幷州已經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士族了。
隨着土地改革,高遠治下的發展突飛猛進,錢糧收入飆升,又有廣大百姓支持。這讓司馬懿看到了高遠無限可能的未來,並對那些離開的士族頗爲不屑。
在司馬懿看來,土地並不是一個家族所必須的,還有許多其他的生財之道。誰如今小看高遠,並離開他,誰將來一定會後悔。
司馬懿慷慨陳詞說出策略後,神情又有些黯淡下來,因爲這一切都是理論。若是主動放進來,又無法擊敗袁軍,無異於自掘墳墓。
聽了司馬懿的策略後,高遠猛然心驚,他差一點犯了路線錯誤,這來自於袁紹太過強大的軍事力量的壓力。
起初,面對龐大的袁軍,高遠是打算死扛硬守了。然而當他真正看到百姓對自己的支持後,思想發生了很大轉變。他只有充分依靠百姓,發動百姓,才能夠在曹操、袁紹這些強勢諸侯的圍剿下突圍而出。
因此,經過司馬懿提醒的高遠,卻是更加豐富了司馬懿的作戰計劃。
“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駐我擾,敵疲我打,一擁而上,一鬨而散嘛。”高遠說到最後,自己也樂了。
“一擁而上,一鬨而散!”這話雖然很通俗,但卻是十分形象。司馬懿一愣一愣的,他沒想到高遠立刻就理解了自己剛想出來的戰術,並加以豐富。
然而說歸說,衆將還是十分擔心的。
趙雲就不無疑惑道:“主公,會成功嗎?”
張遼也是無法相信能夠這般戰勝十萬袁軍,反而是又提醒道:“主公,若是真將袁紹放進來,就是引狼入室……。”
但是高遠的信心卻是越來越充實了,在他這邊,已經不用去考量這個戰術,因爲後世裡他已經耳聞能詳。不過他也知道,趙雲他們還需要去驗證。同時,他又感到司馬懿就是司馬懿,一千八百年前就能夠提出這種依靠百姓戰勝優勢敵人的策略。
然而,司馬懿能夠想到這種模式的策略,是因爲他有一個深受百姓支持的主公。若是司馬懿跟着曹操這樣的諸侯,打死他也不可能想出來的。這種策略,沒有羣衆基礎就是扯淡。但有了羣衆基礎,那就是頂級的策略。
不過就算是司馬懿,也跟趙雲他們有着一樣的擔憂,因爲在他們的腦子裡,這華夏數千年,從來沒有誰用過這樣的策略,一切都是理論當中。
因此,高遠要親手爲他的謀臣良將,去驗證這個理論。
這時候趙雲提醒道:“主公,袁紹一定會留下兵馬守備壺關,我軍恐難奪取。”
高遠聞言點頭,其實他在司馬懿之前,也想到了一個辦法,還是偷襲“本陣”。不過需要讓出壺關口,但是就算成功,也只是暫時遏制住了袁紹的進攻。然而失去壺關口的高遠,一定會在今後的戰鬥中失去先機。
但是有了司馬懿提出的誘敵深入,殲敵山區的策略後,當袁軍大部隊離開壺關後,高遠的這個計劃到時可以實施了。他琢磨了一番,道:“我們可以留一條後路,若是能夠成功,深入的袁軍後撤會需要一定的時間,就會喪失堅守壺關待援的時間。”
“主公所言甚是。”衆人便感到,重新奪取壺關的機會是很大的。
於是又經過一輪緊急的磋商,衆人有了頭緒,分工明確後,開始分頭行動起來。
壺關百姓側。
“一定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打了就走,不斷出擊。”張遼不斷詳細解釋,又道:“你們便按各自的村落劃分作戰範圍,這樣熟悉地形。切記,務必要轉移鄉親們……。”
作爲百姓代表的陳柯連連點頭,“這樣打?好,我知道了!”隨着他的離去,前來支援的百姓全部分羣分隊離去了。
壺關,高遠軍。
趙雲在自己的大帳之中,召集了全軍所有伯長以上軍官,以百人爲單位,劃分戰區。“你們都明白自己的任務了吧?”
伯長東方成立刻行禮道:“請將軍放心,半日之內,我的百人隊就能夠進入指定位置。”
“一定完成任務!”所有的百人伯長一起說道。
隨着這批人的離去,趙雲又開始爲高層軍官佈置任務,他們也有自己的戰區,負責戰區內多個百人隊的協調。趙雲最後說道:“必要的時候,可以根據情況改變戰術,比如協調各隊戰區,傷亡後充足,也可根據情況聚成千人進行攻擊。”
“這一戰,一定要打出我軍的士氣,爲主公,爲百姓,將進入幷州的敵人全部消滅!”趙雲揮手道。
“喏!”衆人單膝跪地,慷慨齊聲道。
於是乎,隨着百姓離去,高遠軍也是各隊分頭離開,消失在壺關後的青山綠水之間。
隨着東方成這樣的百夫長帶着自己的隊伍離開,高遠也準備帶着自己的親衛加入到戰鬥之中,而趙雲、張遼、周倉他們,也會帶着各自的親衛加入戰鬥。全部離開了壺關,進入到了自己的作戰範圍內。
而徐晃和于禁,高遠另外給他們安排了任務。
司馬懿隨行高遠。
當高遠走出關後大門的時候,舉目回望,手中方天畫戟一轉,面色沉靜中帶着自信,“袁本初,我等你來。”
這時司馬懿有所想,急忙從旁道:“主公,若是袁本初搗毀村舍?不可不防。”
“搗毀村舍,三光政策?”司馬懿卻是能夠想到很多事情,高遠思索一番後道:“這事情好吧,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可傳訊各村落。”
司馬懿不免敬佩高遠的識人之術,心說主公此計大妙。
……
高遠走的時候,已經是午後了,估摸又有半個時辰。吱吱呀呀的聲音中,袁軍的重型攻城部隊,如蝸牛般全部到達壺關口前。
而等了一上午的袁紹早已經不耐煩了,他立刻傳令十萬大軍,雲集壺關口下。
這十萬動靜可大,喔喔呀呀就全部堆在關下,前頭部隊,距離關門只有五百米。
袁紹就在陣前駐馬,當他舉目望向關城的之時,帶着極大的心勁和復仇的怒火而來的他,頓時木雞之呆了。因爲壺關關城上看不到一名高遠軍士兵了,這在大戰開始的時候,簡直是無法相信的事情。
“這什麼情況?”袁紹一個眼大,一個眼小,呆頭鵝一般。
感謝:大氣污染,喜安蓓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