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天下誰人明我心

曹操麾下羣臣,多爲一時才俊。似郭嘉、荀彧等高才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了高遠身上。

銅臭氣,最讓有學之士反感,但禮尚往來是要有的,這禮物就難免花錢,就有了銅臭氣。他們很想知道,高遠沒有銅臭氣的禮物是什麼。

蔣幹鬍子一翹,斜視道:“那麼,高公子快快拿出來讓我等一觀。”

高遠觀衆人說道:“我有詩一首,送與曹公。”

郭嘉等人頓時來了興趣,贈詩可不是尋常人能夠贈送的。這詩不好,就達不到贈送的效果,並且傳出去笑掉大牙,從此名聲蒙塵。然而話又說回來,若是有一首好詩,立刻傳與天下,聲名鵲起。

九江名士蔣幹就露出了不屑一顧,道:“無知小子,在座荀尚書、郭祭酒諸人,哪一個不是滿腹經綸,就憑你一個山野粗鄙之人也敢學人贈詩?”

末席的高遠側立,望着屋頂雕花的橫樑不語。

曹操本身就是一位大詩人,他頗有興趣,揮退蔣幹道:“孟嚴贈送本司空詩,本司空十分高興,不妨說出,我等靜聽。”

高遠這才轉身,微微一禮,道:“曹公領軍平定徐州,有大功與朝廷,不才有詩《龜雖壽》送於曹公,聊表寸心。”

曹操被誇讚,終於有了笑容,他疑心頓去。

龜雖壽!

似郭嘉、荀彧這樣的高才,也看不透高遠的心思,他們只能靜觀。

高遠娓娓道來,“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爲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他念詩之時目光遍觀堂中諸人,尤其在張遼身上多停留了一會。

此詩唸完,滿堂靜悄悄的針落可聞,然而瞬間後就炸開了鍋。人們大聲議論了起來,並投來驚訝,驚豔,驚歎的目光。

王佐之才荀彧情不自禁擊節讚歎道:“好詩,好一首《龜雖壽》。”

郭嘉十分驚訝高遠的才華,“好意境,此詩足以載入《樂府詩集》,於名家比肩。”

曹操已經樂的合不攏嘴,頭風病竟然也好了一半,連道:“好詩,好詩,頗合我心。”

此詩之意:神龜雖然十分長壽,但生命終究會有結束的一天。騰蛇儘管能騰雲乘霧飛行,但終究也會死亡化爲土灰。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里。壯志凌雲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決定。調養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壽延年。

有郭嘉等人解釋,衆人皆知道了此詩之意,更加贊同。

這詩,對於高遠來說又有另一番含義:我隨被束縛,但有雄心壯志。雖然一時衰敗,但奮發之心永不止息。我命由我不由天,調整好我心,就能夠獲得成功。

這一首詩,高遠不是送給曹操的,而是送給自己的,同時也是送給張遼的。這一層的含義,除了高遠,沒有人領悟到。他人皆從此詩的意境中,去感懷曹操的壯志人生去了。

然而有一人隨後卻是領悟到了,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呂布舊將張遼。他露出驚訝之色,他萬萬沒有想到,往日裡文不成武不就的高遠,竟然有如此的抱負,竟然有如此的才華!

郭嘉起身對曹操一禮,道:“此詩道出了吾主的大志。”他又看向高遠,敬服一禮道:“只有高公子這樣才華橫溢之人,才能夠做出這樣的詩來。”

高遠面上微笑,心中冷笑。而曹操興奮的跟中了五百萬彩票一樣,然而這《龜雖壽》是曹操晚年做的,高遠拿曹操的詩忽悠了曹操,也是給他面子了。若曹孟德得知詳情,不知會作何感想,估摸着會把高遠大卸八塊吧。

然而此刻的曹操,打死也不可能知道這首詩是高遠剽竊自己多年後的版權。他心裡跟吃了蜜一樣,突然看到蔣幹的時候,頓時吃了蒼蠅一樣噁心,冷哼一聲一揮手。

蔣幹臉色刷的就白了,急忙躬身,後退出去。退到高遠身邊的時候,急忙行禮,諂笑道:“高公子大才,您大人不記小人過,大人不記小人過。”他灰溜溜的離開了大廳。

衆人開始重新認識高遠,對於這名家道衰敗的年輕人,流露出太多讚歎,而張遼另有所想。

飽學之士更令人尊敬,曹操是要禮賢下士的,他急忙指着近處蔣幹的席位,親自起身請高遠入席。

高遠再次入席,恰巧與張遼相對。張遼頗爲尷尬,而高遠反而是更加鎮定自若。

慶功宴正式開始了,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漸漸進入了高潮。衆人訴說戰事獲勝的經歷,期間不免又對高遠的《龜雖壽》讚歎。

席間,郭嘉多次示意曹操藉機招募高遠加入,正當曹操趁着酒興有所動作的時候,一陣冷風倒卷。高遠隨衆人一起望去,就見門口黑影一閃,疾步進來一位武將,正是值守的夏侯恩。

他拜倒在地,舉起二卷竹簡,大聲道:“主公,袁本初興兵十餘萬,大軍已經進駐黎陽,先鋒顏良即將到達白馬,延津于禁,白馬劉延的告急文書已經傳到!”

曹操吃了一驚,急忙拿來細看。曹操看完後,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感冒和頭風病都好了。開始燥熱的他扔掉披風,便是曹操,也已經心驚,焦急道:“袁紹大軍以動,汝等有何良策對敵?”

告急文書傳與曹操手下重要謀士之間。

袁紹有十餘萬大軍,糧草充足,而曹操雖然也有不少兵馬,但需要防守南面的劉表、孫策,還有西北的馬騰,青州的袁譚部。他能夠調動的兵馬只有二萬多人,郭嘉等人皆皺眉,面色開始壓抑。

堂中諸人深知目前中原的實力與河北差距巨大,皆露出憂色。

此事高遠早就猜到了,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然而全在他掌中,那未卜先知快意,令他更加自信。心中哈哈大笑,他的機會來了。

這時荀攸說道:“袁本初兵馬雖多,但不足爲懼。我軍皆是精銳之士,以一當百。但利在急戰,若是拖延時日,糧草不濟。”

“此話頗合我意。”曹操摸着鬍子說道。

高遠聽到後,心裡又是暗笑。這話他在《三國演義》裡面看到過,但最終怎麼樣?好漢架不住人多,最終出擊的曹操戰敗,退守官渡。

他想到這裡,不免露出耐人尋味的表情。

而一旁的郭嘉忽然間,就發現高遠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難道高孟嚴已經有了更好的對策?”於是,這位鬼謀便說道:“不知高公子有何高見?”

衆人的注意力立刻轉移到了高遠身上,想要看看這位能夠作出《龜雖壽》的年輕人,是否在謀略上也有建樹。

高遠腦筋一轉,琢磨一番,便說道:“袁本初兵多將廣,初期銳氣極盛,曹公雖然兵精,但無法立刻取得優勢。若是急戰,兵員損失下對後面的戰事極其不利。”

高遠上來就將荀攸的主張全盤否定了,衆人十分吃驚。

曹操不動聲色道:“那麼以孟嚴之意呢?”

高遠微微一笑,他後世而來深知歷史走向,自然知道最好的辦法,道:“可佯攻延津,急襲白馬,圍剿顏良重挫袁軍銳氣。”他起身遍觀諸人娓娓而談,“河北軍雖衆,但文武不和,無法全力以赴。明公可以扼守官渡要害,袁本初必定無法寸進。待得袁本初營中有變,便是用計破敵之時。”

郭嘉與荀彧等人面面相窺,忍不住說道:“此謀甚妙,主公若用此謀,袁本初必敗無疑!”

荀攸臉紅道:“聽孟嚴先生一席話茅塞頓開,荀攸險些誤主,死罪,死罪。”

曹操手下的謀士,十分敬佩高遠。

衆人立刻對高遠刮目相看,沒想到這位年輕人不但武勇過人,才華橫溢,在軍略方面也有過人之處。這單項的好找,三合一的天下屈指可數,衆人一時間驚爲天人。原來高孟嚴如此有才,之前的他不是這樣的,衆人又感到匪夷所思。

高遠露出自信的笑容,這便是後來人的優勢。即便郭嘉、荀彧這樣的當世英才比高遠知道的多,但後世來的高遠比他們知道的更多,他們也要甘拜下風。

領先千年的知識,豈容超越?

“好!”曹操拍案而起,道:“孟嚴,此番對袁本初獲勝,你是首功。本司空不日起兵,孟嚴可否來帳下出力?”他終於忍不住拋出了橄欖枝,這般有勇有謀有才的人,作爲梟雄的曹操,是絕對不會放過的。

然而此刻的張遼,震驚的同時,心中十分不解,“公子是絕對不會投順曹操的,此策絕不會是晉身之資,那麼他又爲什麼幫助曹操出謀劃策呢?”張遼便發現,高遠太過高深莫測,自己徹底看不透他是如何打算的了。

高遠起身,衆人只以爲他要做出決定,拭目以待。曹操露出了最和藹的笑容,心說麾下若有高孟嚴這樣有勇有謀的大將,何愁大事不成。期盼之色,頓時溢於言表。

高遠遍觀衆人,似郭嘉,荀彧,許褚、徐晃等英才之士,皆在曹操手下效力。然而一股不服之氣,更加涌上高遠心頭。他最後望了一眼張遼,棄曹操不顧,轉身仰天長嘆,“天下誰人明我心!”甩袖子就走了

張遼見到高遠並沒有投順曹操的打算,內心深處鬆了口氣。

“手裡拿着橄欖枝搖啊搖”的曹操頓時傻了眼,他本以爲高遠考慮後會同意效力,沒想直接就走了。曹操的臉上掛不住,臉色陰沉起來,突有所悟,暗道:“二年有餘,此子依舊心懷仇恨,不願投順我,憑此子之才,必爲禍患。”

曹操是什麼人,中原霸主,他放下了身價招募,然而高遠竟然是一點面子都不給。這無異於重重扇了曹操一計無形的耳光。

有道是主辱臣死,夏侯惇暴怒,起身道:“主公,末將這就去將高孟嚴抓回來,任憑主公發落!”

張遼心頭一驚,就說求情的時候。郭嘉好似隨口的一句話傳來,“昔日周公吐脯,天下歸心。”

惱羞成怒的曹操聞言一愣,他很快冷靜了下來,心說此子年少,我也有的是時間降服他。於是中原霸主曹操充滿了自信,他揮退了夏侯惇,感嘆道:“此次早生數年,呂布大事成矣。”

衆人聽到後頗有感觸,尤其是張遼。他沒想到高遠從軟弱的碌碌無爲,變的勇可擋關羽,謀略讓郭嘉、荀彧這樣的大才驚歎,想到他前番重整基業之事,不免記憶起舊主之恩,心中頗動。而高遠臨走之時的話,依舊在他耳邊迴盪,那種落寞和孤獨,讓他感同身受。

此次慶功宴後,天下廣爲流傳高遠的龜雖壽,一時間,大江南北,皆認爲高遠乃是有不可多得的當世才俊,又爲他如今寄人籬下的境況而惋惜。

感謝:李建飛福禮、所言與記憶兩位兄弟的打賞。

新書求推薦票,求收藏。

第151章 猛將投降第246章 交公糧第257章 反戈一擊第142章 怎麼救徐庶第245章 並幽冀抗袁根據地第22章 抓住許攸一頭第111章 “陷糧草”高遠第63章 偷你“本陣”第27章 難斗的袁本初第132章 河東孤軍第81章 爾虞我詐第11章 名聲初顯第266章 決戰在即第189章 各有計策第142章 怎麼救徐庶第107章 焦頭爛額的本初第179章 陛下快上驢第198章 痛定思痛第220章 飛的高遠第91章 都是紙老虎第90章 幷州王家第4章 家的希望第196章 屢戰屢敗第148章 幷州白皮書第249章 何去何從第287章 諸葛慫雞第179章 陛下快上驢第58章 賈詡的毒計第85章 孟嚴VS仲達第272章 死的最快的皇帝第133章 好多俘虜第257章 反戈一擊第264章 八十萬大軍壓境第86章 曹操家的哭聲第33章 善有善報第271章 三方混戰第267章 騎兵突擊第108章 高遠的突襲第205章 袁紹猛追第138章 徐庶辭行第40章 貂蟬做媒第31章 我不是鬼子第178章 狂怒的袁紹第212章 大開城門第26章 花花轎子人人擡第二百二十三章第294章 高遠的佈置第269章 爭位第109章 本初的逆襲第191章 大將之風第206章 又中計了第250章 局勢第26章 花花轎子人人擡第215章 城中狙敵第92章 士族大逃亡第70章 虎豹騎的由來第55章 曹操的圖謀第110章 壺關事變第95章 袁紹大舉進攻第208章 勢危的曹操第28章 借兵北上第52章 袁紹的謀劃第231章 都要來借箭第142章 怎麼救徐庶第181章 連遭追擊第224章 又有陰謀第219章 二哥中招第32章 不同的隊伍第66 驚人的計策第149章 百姓都去哪了?第121章 離間計第49章 神威天將軍第251章 人才濟濟第126章 孟德不VS孟嚴第41章 主動出擊第6章 曹操大宴第62章 袁家的兒子們第221章 一家親第54章 後發制人第296章 赤壁鏖兵第299章 劉備敗逃第28章 借兵北上第204章 突然襲擊第142章 怎麼救徐庶第232章 先別放火箭第66 驚人的計策第83章 疲憊第257章 反戈一擊第189章 各有計策第5章 名將張遼第152章 皇叔總是輸第278章 官渡第297章 盡滅九路第138章 徐庶辭行第301章 天下一統第129章 突圍與圍剿第76章 拿手紙的是曹操第236章 驚聞汛情第204章 突然襲擊第75章 突襲猛進
第151章 猛將投降第246章 交公糧第257章 反戈一擊第142章 怎麼救徐庶第245章 並幽冀抗袁根據地第22章 抓住許攸一頭第111章 “陷糧草”高遠第63章 偷你“本陣”第27章 難斗的袁本初第132章 河東孤軍第81章 爾虞我詐第11章 名聲初顯第266章 決戰在即第189章 各有計策第142章 怎麼救徐庶第107章 焦頭爛額的本初第179章 陛下快上驢第198章 痛定思痛第220章 飛的高遠第91章 都是紙老虎第90章 幷州王家第4章 家的希望第196章 屢戰屢敗第148章 幷州白皮書第249章 何去何從第287章 諸葛慫雞第179章 陛下快上驢第58章 賈詡的毒計第85章 孟嚴VS仲達第272章 死的最快的皇帝第133章 好多俘虜第257章 反戈一擊第264章 八十萬大軍壓境第86章 曹操家的哭聲第33章 善有善報第271章 三方混戰第267章 騎兵突擊第108章 高遠的突襲第205章 袁紹猛追第138章 徐庶辭行第40章 貂蟬做媒第31章 我不是鬼子第178章 狂怒的袁紹第212章 大開城門第26章 花花轎子人人擡第二百二十三章第294章 高遠的佈置第269章 爭位第109章 本初的逆襲第191章 大將之風第206章 又中計了第250章 局勢第26章 花花轎子人人擡第215章 城中狙敵第92章 士族大逃亡第70章 虎豹騎的由來第55章 曹操的圖謀第110章 壺關事變第95章 袁紹大舉進攻第208章 勢危的曹操第28章 借兵北上第52章 袁紹的謀劃第231章 都要來借箭第142章 怎麼救徐庶第181章 連遭追擊第224章 又有陰謀第219章 二哥中招第32章 不同的隊伍第66 驚人的計策第149章 百姓都去哪了?第121章 離間計第49章 神威天將軍第251章 人才濟濟第126章 孟德不VS孟嚴第41章 主動出擊第6章 曹操大宴第62章 袁家的兒子們第221章 一家親第54章 後發制人第296章 赤壁鏖兵第299章 劉備敗逃第28章 借兵北上第204章 突然襲擊第142章 怎麼救徐庶第232章 先別放火箭第66 驚人的計策第83章 疲憊第257章 反戈一擊第189章 各有計策第5章 名將張遼第152章 皇叔總是輸第278章 官渡第297章 盡滅九路第138章 徐庶辭行第301章 天下一統第129章 突圍與圍剿第76章 拿手紙的是曹操第236章 驚聞汛情第204章 突然襲擊第75章 突襲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