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土地改革

隨着司馬懿娓娓道來,高遠終於知道糧食都去那裡。

www. TтkΛ n. C 〇

高遠拿起茶碗喝了一口,沒有說話。這卻讓司馬懿倍感壓力,因爲他知道高遠在幷州北部四郡的政策是什麼。想到這裡,頓時心裡一驚,汗就下來了。

“一萬五千石。仲達呀,你們家今年收了多少糧食呀?”高遠似乎不經意間問道。

司馬懿尷尬了起來,道:“屬下家中,夏收的時候,或許……大概會有三千石的收成。”

高遠道:“怪不得漢靈帝要賣官纔有錢,怪不得許多人有錢買官。”他呵呵一笑,司馬懿卻是汗如雨下。

似司馬家這樣的士族,天下太多了,高遠治下也有不少,一個就三千石,合着天下錢糧稅收,大部分都到了士族的口袋裡。

話說這士族階級萌芽於東漢,也是東漢衰敗的重要原因。

士族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把持政策特權,是皇權賴以建立和鞏固的支柱。這來自於士族強大的力量,東漢末年的士族,在經濟上已“田畝連於方國”,“奴婢千羣,徒附萬計”。也就是說,士族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土地上的人都要聽他們的。

而在政治上更是“累世經學”,“累世公卿”,甚至出現袁紹這種“四世三公”的顯赫家族,並享有事實上的免除賦役的特權。

這些權柄在東漢末年達到了巔峰,東漢吏治腐敗後,把握權柄的士族,就更加爲自己家謀福利。大量百姓的土地,被他們兼併。他們不用交稅,土地都是他們的了,朝廷自然就沒錢了。他們又比朝廷還狠,完全忽視律法,對土地上的百姓隨意生殺予奪,這就引起了許多農民起義。

士族制度貫穿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最突出的政治特點,也是西晉政治腐敗黑暗的表現。由於士族大肆吸血,本身富可敵國卻自私自利,導致朝廷沒有錢糧建設國防。自然而然的,五胡亂華開始了。

士族鼎盛時期,可以說就是華夏的黑暗時期,國家層次沒有任何強大的表現。

這士族無論哪一方面,都是對統治者不利的。比如就剛纔高遠與司馬懿的對答,高遠也不算是個小諸侯了,他夏收只有一萬五千石,而司馬懿家就有三千石收入。

然而統治者脫胎於士族,利益關係盤根錯節,讓他們無法對士族下手。

但是高遠不同,高遠一來是後世來的,“打土豪分田地”的思想理論成熟,二來他跟士族沒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土地改革。”高遠如此說道。

在改革過程中,部分轉讓會給予士族相應的補償,金額從象徵性的小數目至土地實際價值均有。當然,若是非法所得不但要收歸公有,還要治罪。

“什麼?”司馬懿徹底傻了眼,失聲道:“主公,世家大族一定不會同意的。”

高遠雙手一攤,道:“既然所有者不同意,那麼只好土地革命了。”

“土地革命!”當司馬懿從高遠這裡得到土地革命的意思後,便是司馬懿這樣的人物,亦是在震驚中失了魂。他失聲驚道:“主公,您若是如此的話,全天下的士族都會起來反抗的。”

至於士族的反抗,高遠只是不屑一笑,道:“仲達,人民的力量纔是無窮的,須知得民心者的天下。”

司馬懿聞言一愣,他細細想來,如今天下的形勢,可以說是超大型士族在割據地方。比如四世三公的袁紹,就是天字第一號大士族,都是一大羣中小士族,跟着一個大士族幹。而對於高遠來說,其實並沒有士族支持他。

因此,高遠的橫空出世就是一個特例,他有拿士族開刀,獲得人民力量的天然條件。

高遠初來東漢什麼都沒有,而曹操這樣的諸侯根基深厚。他欲意土地改革,還地與民,爭取百姓的支持,從而在未來爭霸天下的道路上,獲得其他諸侯無法獲得的力量。還地與民,不但不會與高遠的統治相沖突,反而會爲他帶來更多的稅收。

而司馬懿,則發現自己完全看不透高遠了。然而司馬懿就是司馬懿,他馬上發現,這種改革又是集權的不二法門,士族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一切。而作爲一名君主,就能夠更好的掌控地方。

並且這種改革宜早不宜晚,顯而易見,一州的士族力量,就要比一國士族的力量好對付的多。

“這是不亞於秦始皇置郡縣的集權手段!”司馬懿不由欽佩高遠的戰略眼光,“然而,尋常百姓的力量真的能夠戰勝士族?”在他看來,偌大的黃巾之亂都被士族聯合起來圍剿了。

不過對於高遠來說,他當然知道人民力量的強大。歷次改朝換代,都是從農民開始的。而黃巾起義,只是因爲沒有正確的領導而已,若是不然,足以覆滅東漢。

於是,一場有高遠領導的,轟轟烈烈的耕者有其田運動,在幷州以及河內等郡,拉開了序幕。

高遠提出,廢除士族土地所有制,改爲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沒收士族的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耕種,同時也分給士族本應得到的一份,讓他們自己耕種,自食其力。如此一來,高遠的領地內,得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爲他未來爭霸天下,積蓄力量。

同時,高遠聯繫後世經驗,規定了沒收、徵收和分配土地的原則和辦法。

並且,高遠提出,保存寒門經濟的政策。這裡的寒門,其實就是成不了士族的大戶,類似於後世的富農。如此一來,便能夠孤立士族,爭取富農,保護中下貧農的利益,以利於恢復和發展生產。

另一方面,高遠又提出高薪養廉,提高官員的俸祿。當土地改革實施後,高遠必然會財源廣進,高薪養廉不成問題。

消息一出,高遠領地內一片譁然,農民蒙叨叨的,不知是真是假,但對於分地充滿了渴盼。這爲高遠贏得了太多的民心,和進行土地改革的動力。

而士族一下子就傻掉了,他們不相信這是真的。

而司馬懿看出了高遠實行土地改革的決心,在這幷州,高遠就是“皇帝”,反抗他的必死無疑。而高遠執行的政策又如此得民心,必然會成功的。因此,身爲高遠軍師的司馬懿頂住了來自家族的壓力,家中五千畝地,全部交了上去。

士族當然也是應該有地的,司馬一家子有一百多口,因此高遠返還了司馬家五百畝地。

值得一提的是,高遠只是分地,沒有分錢物,這已經很給士族留了後路。

這一日,河內府邸議事廳中。武官對於土地改革抱着熱情,而文官態度十分謹慎。

諸人傳遞了各方面的信息,而司馬懿作出了總結,“各郡縣官員不滿的情緒在逐漸加大。”

“軍隊呢?”高遠便向張遼望去。

張遼急忙起身道:“每一名士兵,都是支持主公的。”

司馬懿最近琢磨了琢磨,道:“主公,若是全面推廣,恐怕會遇到相當大的阻力。不如先進行試點,就能夠震懾各郡縣的士族。”

高遠也是這麼想的,心說不愧是司馬懿,也能夠想到這後世實踐中的好辦法,他就問道:“仲達可有好的試點提議?”

司馬懿早有所想,道:“幷州王家,乃是幷州第一大族,良田萬頃,請主公定奪。”

第293章 周瑜好吐血第276章 袁家的覆滅第217章 喊話的藝術第59章 絕地反擊第65章 抓住兩隻豬頭第65章 抓住兩隻豬頭第60章 奇蹟般的突破第179章 陛下快上驢第115章 當“狼愛上羊”第178章 狂怒的袁紹第275章 袁熙登基第166章 田豐看破第240章 旱鴨子袁紹第25章 曹操的“恐高症”第272章 死的最快的皇帝第143章 美女援手第175章 大家請喝白玉湯第196章 屢戰屢敗第44章 一入王庭第266章 決戰在即第56章 晉陽爭奪戰第104章 戰地支援第113章 狼的誘惑第99章 袁軍的奇襲第139章 陰差陽錯第50章 幷州狼騎第205章 袁紹猛追第100章 山中埋伏第228章 阿瞞率衆蹲牆頭第236章 驚聞汛情第110章 壺關事變第44章 一入王庭第175章 大家請喝白玉湯第143章 美女援手第163章 子龍斷後第8章 金蟬脫殼第267章 騎兵突擊第248章 孟德上吊第101章 悲壯第228章 阿瞞率衆蹲牆頭第293章 周瑜好吐血第19章 割須棄袍第46章 別怕,我又回來了!第185章 指揮敵人第13章 屢戰屢敗第178章 狂怒的袁紹第118章 司馬有敗家第194章 田豐道破第44章 一入王庭第211章 老丈人和女婿第186章 袁軍大亂第246章 交公糧第3章 關二爺,您劈了多少刀了?第291章 鳳雛來了第34章 高遠的反圍剿第3章 關二爺,您劈了多少刀了?第157章 一喊就倒?第20章 慶功第285章 草船借箭第127章 馬特拉稀第82章 曹操的驚聲尖叫第225章 將計就計第203章 珍貴的禮物第125章 自殘的仲達第160章 完敗的孟德第269章 爭位第50章 幷州狼騎第198章 痛定思痛第238章 墊院子的傳說第76章 拿手紙的是曹操第9章 路途艱險第96章 壺關前的戰鬥第247章 破洛陽第245章 並幽冀抗袁根據地第248章 孟德上吊第127章 馬特拉稀第85章 孟嚴VS仲達第191章 大將之風第114章 高遠的”提款機“第110章 壺關事變第二百二十三章第119章 科舉舞弊第208章 勢危的曹操一些話第72章 困境第180章 你們是那一部分的第187章 都去自裁吧第137章 新兵種第75章 突襲猛進第234章 決口黃河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199章 萬歲呼聲第217章 喊話的藝術第199章 萬歲呼聲第90章 幷州王家第77章 壁壘進軍第282章 博望坡之戰第241章 打撈聯軍第280章 歷史回來了第156章 發動羣衆
第293章 周瑜好吐血第276章 袁家的覆滅第217章 喊話的藝術第59章 絕地反擊第65章 抓住兩隻豬頭第65章 抓住兩隻豬頭第60章 奇蹟般的突破第179章 陛下快上驢第115章 當“狼愛上羊”第178章 狂怒的袁紹第275章 袁熙登基第166章 田豐看破第240章 旱鴨子袁紹第25章 曹操的“恐高症”第272章 死的最快的皇帝第143章 美女援手第175章 大家請喝白玉湯第196章 屢戰屢敗第44章 一入王庭第266章 決戰在即第56章 晉陽爭奪戰第104章 戰地支援第113章 狼的誘惑第99章 袁軍的奇襲第139章 陰差陽錯第50章 幷州狼騎第205章 袁紹猛追第100章 山中埋伏第228章 阿瞞率衆蹲牆頭第236章 驚聞汛情第110章 壺關事變第44章 一入王庭第175章 大家請喝白玉湯第143章 美女援手第163章 子龍斷後第8章 金蟬脫殼第267章 騎兵突擊第248章 孟德上吊第101章 悲壯第228章 阿瞞率衆蹲牆頭第293章 周瑜好吐血第19章 割須棄袍第46章 別怕,我又回來了!第185章 指揮敵人第13章 屢戰屢敗第178章 狂怒的袁紹第118章 司馬有敗家第194章 田豐道破第44章 一入王庭第211章 老丈人和女婿第186章 袁軍大亂第246章 交公糧第3章 關二爺,您劈了多少刀了?第291章 鳳雛來了第34章 高遠的反圍剿第3章 關二爺,您劈了多少刀了?第157章 一喊就倒?第20章 慶功第285章 草船借箭第127章 馬特拉稀第82章 曹操的驚聲尖叫第225章 將計就計第203章 珍貴的禮物第125章 自殘的仲達第160章 完敗的孟德第269章 爭位第50章 幷州狼騎第198章 痛定思痛第238章 墊院子的傳說第76章 拿手紙的是曹操第9章 路途艱險第96章 壺關前的戰鬥第247章 破洛陽第245章 並幽冀抗袁根據地第248章 孟德上吊第127章 馬特拉稀第85章 孟嚴VS仲達第191章 大將之風第114章 高遠的”提款機“第110章 壺關事變第二百二十三章第119章 科舉舞弊第208章 勢危的曹操一些話第72章 困境第180章 你們是那一部分的第187章 都去自裁吧第137章 新兵種第75章 突襲猛進第234章 決口黃河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199章 萬歲呼聲第217章 喊話的藝術第199章 萬歲呼聲第90章 幷州王家第77章 壁壘進軍第282章 博望坡之戰第241章 打撈聯軍第280章 歷史回來了第156章 發動羣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