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新兵種

這東漢末年,有幾個醫生十分出名,並千古流傳,一個就是神醫華佗,一個就是醫聖張仲景。

華佗是個醫者父母心的人,遊走四方,救治百姓。

因此,高遠想到當華佗看到自己檄文的時候,一定會來。所以,就讓司馬懿格外注意。

沒想到,真的來了。

華佗的水平,是毋庸置疑的,有他到來,相信許多重傷的士兵都能夠活下來。高遠有一兜子的想法要跟華佗談談,十分高興道:“華佗呢,快讓他來見我。”

司馬懿露出尷尬,道:“主公,元化先生正在救治危重傷員,暫時來不了!”

出乎司馬懿預料,高遠並沒有生氣,反而十分欣慰,起身道:“不愧是元化先生,救死扶傷是最重要的。既如此,我便去傷兵營,親自去見他。”

於是,高遠出府,前去城外傷兵營。

話說神醫華佗,生平最是痛恨作惡多端的士族豪強,十分同情受壓迫受剝削的勞動人民。爲此,他放棄了成爲士族保命符從而做官的機會,手拿金箍鈴,肩背醫藥箱,奔走天下,免費爲百姓解脫病苦。

高遠來到傷兵營,便發現張遼等人皆在,他們的迎接下,高遠很快來到了華佗所在的營房內。

這個營房內,有一張高牀,牀上躺着一名受傷很重的士兵。病牀旁,就見兩個白鬍子老頭,商議一番後,其中一人就拿起了一把小刀。

張遼急忙說道:“主公,拿刀的是元化先生。”

高遠聞言點頭,示意衆人不可打擾,就在門口觀看。只見華佗拿起“手術刀”。這一刀就切開了士兵受傷的腹部,頓時鮮血直流。

司馬懿心裡一驚,隨後奇道:“咦,這士兵不痛嗎?怎麼不叫?”

高遠重重點頭,道:“此必定是麻沸散之功,病人全身麻醉。就感覺不到痛了。”

“麻沸散!全身麻醉?”司馬懿根本不知道這些名詞代表了什麼。

張遼更加驚奇,他來得早,知道麻沸散和麻醉,驚道:“這是華佗先生所創的藥劑,主公怎麼知道的這些?”

高遠自然不能去說是從後世聽來的,道:“偶爾聽人講過。”

這身後衆多文武,大家都不知道,而主公知道,不禁欽佩。“主公見多識廣,我等不及也!”

許多病症,比如內部的傷口,若是不開刀手術,是絕對無法治癒的。而華佗,就是外科的鼻祖,

估摸有小半個時辰,華佗擦了擦汗。道:“小腸的裂縫已經縫合,幸虧沒有破開。若是不然,無法堅持到現在。仲景老弟,接下來就靠你了。”

張仲景是內科聖手,華佗的外科完了後,他外敷內服,不在話下。

高遠聽到這仲景二字。欣喜若狂,沒想到一傢伙兩個醫道祖師級的人物全到他這裡了。

話說這張仲景,也是聖手仁心,他目睹東漢末年的政治黑暗,朝廷腐敗。憐憫百姓的塗炭,從小就厭惡權勢階級,拋棄出仕之路,轉而學醫救人。

腸子也能夠修補!

所有人在華佗的外科手術前,震驚了,只有高遠保持了相當的冷靜。

衆人回過神來的時候,司馬懿急忙道:“元化先生,這位便是我家主公了。”

華佗看了高遠一眼,高遠十分佩服濟世救人的華佗和張仲景,主動一禮,道:“多謝二位老先生,救治在下的士兵。”

華佗和張仲景對視一眼,還了一禮。華佗鄭重道:“高將軍,還有許多士兵等待救治,不能延誤,您請等待,小老兒早晚登門拜見。”

張仲景說道:“高將軍一心爲民,我等敬佩。這一次響應將軍號召,到來的大夫極多,所帶藥材充足,相信不出三日,就能夠幫助將軍穩定所有的傷患。”他神情一黯,“有些特重的傷員,只能是各安天命了。”

高遠急忙又一禮,“我在這裡,先帶傷兵們,感謝諸位的大恩大德。”

就此,華佗等人率領三百大夫,開始全力救治高遠軍的傷員。

三百餘人的確不多,但如今這年月,一個縣城也就三五個大夫,就可以知道這規模也不少了。

三日後,高遠的傷兵得到了救治,只有少數傷情太重,沒能夠救回來。

然而高遠的傷殘軍人制度、軍烈屬制度已經全面實施,亡者得到了祭奠,生者得到了激勵。

這一日,高遠在官署之中,接見了醫生的代表,華佗和張仲景。

他十分感激衆多醫生的到來,有感於一千百八年前醫學簡陋,人員的稀少,有許多設想,想要與華佗二人商議。

然而高遠還沒有開口,華佗先說了,“高將軍,傷員全部安穩下來,靜待時日就能夠痊癒。這裡已經沒有華佗能夠出力的地方,這次前來,是來告辭的。”

高遠心裡一驚,心說別呀,我這裡需要你出力的地方太多了,就我自己也是需要您老當保健醫生的。

緊跟着張仲景也是說道:“既如此,在下也不便久留,也是來告辭的。”

得,高遠這邊好多計劃沒有實施,主持人就要走,這絕對不行。

他也能夠想到華佗二人爲什麼要走,但還是問道:“二位神醫,爲何匆匆離去呢?”

華佗二人不約而同道:“這裡的事情以了,我們還要去別的地方治病救人。”

高遠早就料到了這個結果,他首先鄭重肯定了二人,隨後道:“二位先生,你們說,是一名大夫救的人多,還是一百名大夫救的人多?”

兩人對視一眼,不知高遠要說什麼,齊道:“自然是百人救的人多。”

高遠鄭重道:“我打算仿照太學,成立醫學院,培養治病救人的醫生。”

他首次提出了醫生的概念,並要仿照太學建立醫學院。

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大學,太學之名始於西周。漢代設於京師,太學初建時爲50人,漢昭帝時增至100人,王莽時規模已經達到了10000人。

華佗二人首先是吃驚,隨後便是震驚了。就他們所知,全天下的醫者,也就幾千人而已。人數少有兩個重要的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識文斷字的,都是奔着出仕去的,很少有人學醫。第二個原因,醫生就是匠人的身份,沒有權貴會扶持發展醫道。

華佗和張仲景對視一眼,搖頭道:“高將軍的理念是好的,恐難以實施和維持。”

高遠笑道:“我這裡什麼都不缺,就是缺二位神醫這樣的導師。若是二位願意留下來,我馬上就成立醫學院,先從軍中挑選好學之人。再從民間招募有爲之士,但凡學醫有成者,我高遠負責給他們發放俸祿,當然,其中願意自立門戶,我高遠也會大力扶持。”

他又說道:“我幷州百姓皆有土地,未來勤勞致富不在話下,得病求醫是必須的。”

他這是借用後世公立醫院的性質,當然,若是不盈利,很難維持下去。但是高遠治下百姓富裕是肯定的,維持公立醫院是不成問題的。

華佗和張仲景聞言,老眼瞪得賊大,精光連連閃爍。

高遠充滿“蠱惑”的說道:“醫學的大發展就在眼前,天下萬民就會因此脫離病苦,不知二位先生,可願助高遠一臂之力?”

他所說的,就是華佗和張仲景這樣的醫生畢生的心願。二人當時就跪了,拜道:“若是如此,小老兒願爲將軍效力。”

高遠大喜過望,急忙親自下堂,攙扶起二人。

就此,高遠開始了醫學院的建設,華佗和張仲景自然是院長。

對於高遠來說,軍醫是重中之重,所以他立刻命令司馬懿和徐庶,從軍中選拔良才,第一時間加入醫學院。而從這一天開始,高遠的軍隊,就成爲這個世界上,第一支有正式醫護兵這個新兵種的軍隊。

高遠組建了軍醫營。

另一方面,許都。

話說曹操這段時間過的很不愉快,每日黑着臉。

但凡他身邊的人,皆知司空恨高孟嚴入骨。這一日,程昱偶有所得,前來見曹操,就被曹操召喚到了廳堂。

曹操的臉依舊很黑,這來自於袁紹的壓力,他敗在高遠手下,已經無多餘的兵馬。只能是祈禱劉備孤軍在徐州多頂一段時間,他這邊好招兵買馬,重整旗鼓,“一定要堅持到秋糧下來。”這便是曹操的禱告。憑藉他的地盤,秋收的錢糧下來後,就意味着可以再次擴軍了。

“仲德有何事見我?”曹操問道。

程昱一禮,面帶邪意,笑道:“主公,今日打探到高孟嚴的軍師徐元直的家在潁上,他的父親和弟弟都已經過世,只有徐母一人在堂,無人奉養。那徐元直是個大孝子,若是能將徐母請來,母親喚子,那徐元直一定會來投主公。主公因此又添賢才,而高孟嚴則斷一臂膀。”

曹操一聽,連連點頭,沉聲道:“若不是徐元直,我的離間計必定是會成功的。此等有才之人決不能留在高遠身邊成其羽翼,此事仲德負責,快快去請來徐母,好生招待,讓她召喚兒子歸來。”

PS:??感謝:醒閱書中的月票。

感謝:會計機構負責人、鑫仔惡魔打賞。

第136章 天下招醫第92章 士族大逃亡第117章 袁紹領導蓋“炮樓”第255章 袁軍不度雁門關第11章 名聲初顯第136章 天下招醫第142章 怎麼救徐庶第118章 司馬有敗家第114章 高遠的”提款機“第37章 揮軍北定第67章 勸降第116章 天下驚第251章 人才濟濟第5章 名將張遼第28章 借兵北上第267章 騎兵突擊第125章 自殘的仲達第280章 歷史回來了第54章 後發制人第212章 大開城門第159章 袁老爹的計劃第182章 漢獻帝露餡第99章 袁軍的奇襲第200章 大權在握第77章 壁壘進軍第151章 猛將投降第2章 關羽!還我家的馬!第169章 看敵人死掐第217章 喊話的藝術第130章 一往無前的孟德第161章 奮起的本初第11章 名聲初顯第273章 實力暴漲第11章 名聲初顯一些話第206章 又中計了第73章 河內有司馬第263章 登基當天的鬧劇第218章 關張之勇第230章 曹操受教第213章 改版空城計第35章 主公慢走第29章 我乃常山趙子龍也第31章 我不是鬼子第96章 壺關前的戰鬥第189章 各有計策第157章 一喊就倒?第7章 天下誰人明我心第187章 都去自裁吧第288章 主公神了第127章 馬特拉稀第71章 袁紹的妥協第199章 萬歲呼聲第83章 疲憊第239章 洛陽變大海第153章 不速之客第22章 抓住許攸一頭第155章 “炮樓”林立第271章 三方混戰第147章 情難還第2章 關羽!還我家的馬!第77章 壁壘進軍第114章 高遠的”提款機“第8章 金蟬脫殼第282章 博望坡之戰第273章 實力暴漲第148章 幷州白皮書第233章 投機不成着火了第155章 “炮樓”林立第87章 被七大姑八大姨包圍的曹操第56章 晉陽爭奪戰第二百二十三章第137章 新兵種第196章 屢戰屢敗第7章 天下誰人明我心第8章 金蟬脫殼第43章 三女守城第122章 明主求賢兮第284章 牽豬到處賣第233章 投機不成着火了第40章 貂蟬做媒第85章 孟嚴VS仲達第21章 掐指一算有人叛變第24章 絕影瞬間沒影第297章 盡滅九路第193章 屢屢用計第121章 離間計第230章 曹操受教第23章 趕緊挖坑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70章 虎豹騎的由來第216章 首戰告捷第170章 救駕第30章 好大的竹槓第128章 曹操要崩潰第269章 爭位第301章 天下一統第288章 主公神了第118章 司馬有敗家
第136章 天下招醫第92章 士族大逃亡第117章 袁紹領導蓋“炮樓”第255章 袁軍不度雁門關第11章 名聲初顯第136章 天下招醫第142章 怎麼救徐庶第118章 司馬有敗家第114章 高遠的”提款機“第37章 揮軍北定第67章 勸降第116章 天下驚第251章 人才濟濟第5章 名將張遼第28章 借兵北上第267章 騎兵突擊第125章 自殘的仲達第280章 歷史回來了第54章 後發制人第212章 大開城門第159章 袁老爹的計劃第182章 漢獻帝露餡第99章 袁軍的奇襲第200章 大權在握第77章 壁壘進軍第151章 猛將投降第2章 關羽!還我家的馬!第169章 看敵人死掐第217章 喊話的藝術第130章 一往無前的孟德第161章 奮起的本初第11章 名聲初顯第273章 實力暴漲第11章 名聲初顯一些話第206章 又中計了第73章 河內有司馬第263章 登基當天的鬧劇第218章 關張之勇第230章 曹操受教第213章 改版空城計第35章 主公慢走第29章 我乃常山趙子龍也第31章 我不是鬼子第96章 壺關前的戰鬥第189章 各有計策第157章 一喊就倒?第7章 天下誰人明我心第187章 都去自裁吧第288章 主公神了第127章 馬特拉稀第71章 袁紹的妥協第199章 萬歲呼聲第83章 疲憊第239章 洛陽變大海第153章 不速之客第22章 抓住許攸一頭第155章 “炮樓”林立第271章 三方混戰第147章 情難還第2章 關羽!還我家的馬!第77章 壁壘進軍第114章 高遠的”提款機“第8章 金蟬脫殼第282章 博望坡之戰第273章 實力暴漲第148章 幷州白皮書第233章 投機不成着火了第155章 “炮樓”林立第87章 被七大姑八大姨包圍的曹操第56章 晉陽爭奪戰第二百二十三章第137章 新兵種第196章 屢戰屢敗第7章 天下誰人明我心第8章 金蟬脫殼第43章 三女守城第122章 明主求賢兮第284章 牽豬到處賣第233章 投機不成着火了第40章 貂蟬做媒第85章 孟嚴VS仲達第21章 掐指一算有人叛變第24章 絕影瞬間沒影第297章 盡滅九路第193章 屢屢用計第121章 離間計第230章 曹操受教第23章 趕緊挖坑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70章 虎豹騎的由來第216章 首戰告捷第170章 救駕第30章 好大的竹槓第128章 曹操要崩潰第269章 爭位第301章 天下一統第288章 主公神了第118章 司馬有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