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潛入壽春

第二天,李輝就向曹操告辭,要去下蔡。曹操覺得很驚訝:“我們三方還沒有商定如何進攻袁術,李將軍就這麼走了,似乎有些不妥吧!”

李輝笑道:“即便我在這裡,也商量不出個什麼結果,文丑說的很對,要打就打,我們三方合力攻打就行,還商量什麼?”

曹操搖搖頭,嘆了口氣:“也罷,既然李將軍要去下蔡和自己的隊伍會合,我也不再強留,只是李將軍要進攻的時候無比給我送個信,我們兩方好同時開始。”

來到下蔡城,魏延早已經攻佔了這裡。全城士兵井然有序,百姓們的生活照常。李輝往帥府中一座,道:“我準備挑選一支敢死隊,潛入壽春城,那個願意去?”

衆人紛紛響應,全都願意參加。李輝點點頭:“很好,不過話我先說清楚,此次去九死一生,萬一被袁術發現,我們很可能就被圍在城中,這個時候,大軍正在開戰,雙方的警惕性都很高,你們都要做好死的準備!”

“請主公下令!”衆人沒有一個退縮的。

“好!”李輝站起來道:“既然如此,我就挑人了,郭嘉、高順!”

衆人就是一愣,怎麼首先叫了這兩人。只聽李輝道:“命你二人留守下蔡,務必守住下蔡,等我們出來之後好友一個落腳點!”

二人領命。李輝又喊道:“張遼!”

張遼一愣,自己是個降將,李輝怎麼叫自己,急忙站了出來。李輝道:“給你一千人馬,偷偷潛伏壽春城外,接應我們!此事事關重大,不可有稍微閃失!”

這可是一個艱鉅的任務,這一千人馬,不能離壽春太遠,太遠了不能達到接應的目的,也不能太近,太近很容易被發現。也不知道李輝他們需要多長時間,怎麼出來。這就是考驗一個爲將着對事情判斷的能力。

張遼看了李輝一眼,李輝的臉上一小半是擔心,一大半卻是信任。張遼一抱拳:“末將領命!”

“其餘人等今天夜裡就隨我潛入壽春!”李輝大手一揮。

雖然揚州的戰事比較緊張,曹操、孫策、李輝三股軍隊都已經到了壽春城下。袁術也並不怎麼擔心。雖然整個天下的諸侯都和自己劃清界限,到最後只有這三人來攻打自己,曹操、孫策被自己大軍擋住,李輝只有一萬人馬,根本就攻不下壽春。

袁術摟抱着自己剛剛弄來的一個美人,笑道:“朕封你做個貴妃怎麼樣?”

那女子爹聲爹氣道:“我纔不要呢?皇帝都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要做就做最大的,一個妃子我纔看不上。”

袁術在女子屁股上捏了一把:“你這個狐狸精,野心還挺大,好,那就先封你做個娘娘,如果皇后死了,你就是皇后好不好?”說着就去解那女子的衣服。

“陛下!”正在袁術努力耕耘的時候,門外一個太監低聲喊道。

袁術並沒有停下自己的動作,喘着粗氣道:“什麼事?說!”

太監道:“孫府來人了,想見見陛下,說是有要事商量!”

袁術耕耘的很努力,身下的女人緊緊的抱着袁術的被,嬌喘之聲讓站在門外的宮女面紅耳赤。袁術沒好氣的道:“知道了,讓他們明天再來,我正在和愛妃商討國家大事!”

第二天早朝剛剛結束,孫靜和吳景匆匆忙忙找到袁術,跪倒磕頭:“陛下,聽聞我家侄兒孫策,不尊王化,向陛下開戰,臣惶恐終日,懇請陛下原諒!”

袁術哼了一聲道:“你們還知道?我以爲你們孫家的人都是白眼狼,我告訴你,幸虧孫策沒有主動攻擊天兵,否則,你們孫家全都人頭落地了。”

孫靜和吳景磕頭如搗蒜:“陛下仁慈,臣惶恐!”

袁術道:“你們找我不會就是爲了說這些話吧?說吧,找我幹什麼?”

孫靜道:“陛下,臣思得一個計策,可讓孫策重新歸順陛下,請陛下定奪!”

“哦!”袁術還是很喜歡孫策的,因爲孫策武藝超羣,勇冠三軍:“什麼計策,說出來聽聽!”

孫靜道:“我那侄兒最爲孝順,可是我家嫂嫂前去勸降,我家嫂嫂已經表示,定能說服孫策重歸陛下麾下,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這倒也是一個辦法!”袁術略微一思索:“不過咱們可說好了,只能你嫂嫂一人前往,萬一不成,你們全家人頭落地!”說完轉身走了。

孫靜和吳景從地上爬起來,擦擦頭上的汗水,長長出了口氣。吳景道:“也不知道李輝的這個方法行不行,萬一走漏的風聲,咱麼可都得死!”

孫靜道:“我們被困在壽春,策兒受制於人,即便死了,也算是一種解脫,待在這裡遲早都是一死,聽李輝的說不定還有活路,死馬當活馬醫吧!現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能逃出一個是一個!”

兩人回到自己家裡。李輝問道:“怎麼樣?袁術答應了沒有?”

孫靜點點頭:“答應是答應了,但是隻允許我家嫂嫂一人前往!”

李輝微微一笑:“答應了就好,這一下,家中的一部分女眷就能出去了,千萬注意不可讓那些下人知道!”

孫靜點點頭:“李將軍放心,已經按照您的吩咐,這件事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李將軍,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

“從這裡到江南需要十日,如果夫人明天出發,也就是說我們還有十天時間準備,明天開始,將家中的僕人分開,越細越好,最好讓他們彼此不見面。”李輝想了想。

吳景問道:“李將軍,這是爲何?”

李輝道:“你們家的這些僕人,肯定全都是袁術安排在你們身邊監視你們的,將他們分開,就是爲了將這些人一一出去。”

“不行!”孫靜連忙阻止:“我們的府不是太大,這麼多僕人豈能全都分開,一兩個失蹤還好說,全都不見了,袁術肯定立刻就知道,我們就死的更快!”

李輝擺擺手:“孫將軍可能沒懂我的意思,我們不是一個一個的處理,而是將他們按照不同的職位,領頭的分在一起,手下人分在一起,到時候我們突然動手,即便袁術知道,我們也全都走了!”

“原來如此!”孫靜點點頭:“不過李將軍,我們怎麼走呢?”

第45章 事不關己第14章 禍起蕭牆第45章 破城第14章 三國聯盟(二)第62章 潛入壽春第95章 幽州雙煞(二)第36章 攻皇城第61章 馬家軍的潰敗第94章 決戰官渡(十七)第4章 假扮黃巾軍第62章 不請自來的客人第68章 全面開戰第22章 一個壞消息第34章 神箭手第81章 呂布戲貂蟬第25章 絕世武將第69章 和匈奴人的較量第62章 撤兵第107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9章 激將計第57章 末路第82章 血戰(三)第51章 洛陽的內亂第53章 臂膀第32章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第100章 鉅鹿第39章 南蠻人第69章 和匈奴人的較量第62章 撤兵第96章 殺第21章 投降也得死第32章 自斷臂膀第57章 騰飛(二)第30章 路遇劫匪第35章 肺都氣炸了第17章 三國聯盟(五)第94章 要求並不高第16章 公孫度失策了第8章 破賊校尉第11章 陽翟追敵第86章 娶親和升官第23章 本來面目第44章 新情況第9章 外族幫主鮮于輔第9章 外族幫主鮮于輔第40章 渡口第98章 決戰官渡(二十一)第16章 西華彭脫第47章 怎麼個死法第34章 神箭手第7章 目標高句麗第43章 師叔的教誨第100章 鉅鹿第69章 智取晉陽城第68章 塞外的亂局第98章 決戰官渡(二十一)第46章 招不招第79章 蜀漢第10章 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第51章 求親第16章 三個條件第38章 大哥的心病第93章 敢騙我第11章 看我法寶第26章 劉虞的真面目第86章 慕容風的崛起第31章 坐河北觀虎鬥(二)第88章 順水人情第16章 陰招第8章 吞狼計第58章 劉封瘋了第59章 廣陵張紘第94章 決戰官渡(十七)第83章 援軍到了第31章 伏擊第58章 找死第90章 退守第101章 窘境第6章 反間計第82章 血戰(三)第7章 火併第40章 出兵第91章 劉琮投降了第70章 真正的較量第35章 敢攪老子的好事第91章 毒士賈詡第23章 弔唁孫策第63章 坐等烏桓人第3章 張揚很孤獨第67章 大戰虎牢關(十一)第24章 威力巨大的武器第四十八 掌助馬超抗曹操第49章 誰是小人第58章 九里山的強盜第50章 稱帝第108章 弒父第15章 純粹是生意第98章 徐晃第71章 繼任大祭司第105章 法正授首
第45章 事不關己第14章 禍起蕭牆第45章 破城第14章 三國聯盟(二)第62章 潛入壽春第95章 幽州雙煞(二)第36章 攻皇城第61章 馬家軍的潰敗第94章 決戰官渡(十七)第4章 假扮黃巾軍第62章 不請自來的客人第68章 全面開戰第22章 一個壞消息第34章 神箭手第81章 呂布戲貂蟬第25章 絕世武將第69章 和匈奴人的較量第62章 撤兵第107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9章 激將計第57章 末路第82章 血戰(三)第51章 洛陽的內亂第53章 臂膀第32章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第100章 鉅鹿第39章 南蠻人第69章 和匈奴人的較量第62章 撤兵第96章 殺第21章 投降也得死第32章 自斷臂膀第57章 騰飛(二)第30章 路遇劫匪第35章 肺都氣炸了第17章 三國聯盟(五)第94章 要求並不高第16章 公孫度失策了第8章 破賊校尉第11章 陽翟追敵第86章 娶親和升官第23章 本來面目第44章 新情況第9章 外族幫主鮮于輔第9章 外族幫主鮮于輔第40章 渡口第98章 決戰官渡(二十一)第16章 西華彭脫第47章 怎麼個死法第34章 神箭手第7章 目標高句麗第43章 師叔的教誨第100章 鉅鹿第69章 智取晉陽城第68章 塞外的亂局第98章 決戰官渡(二十一)第46章 招不招第79章 蜀漢第10章 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第51章 求親第16章 三個條件第38章 大哥的心病第93章 敢騙我第11章 看我法寶第26章 劉虞的真面目第86章 慕容風的崛起第31章 坐河北觀虎鬥(二)第88章 順水人情第16章 陰招第8章 吞狼計第58章 劉封瘋了第59章 廣陵張紘第94章 決戰官渡(十七)第83章 援軍到了第31章 伏擊第58章 找死第90章 退守第101章 窘境第6章 反間計第82章 血戰(三)第7章 火併第40章 出兵第91章 劉琮投降了第70章 真正的較量第35章 敢攪老子的好事第91章 毒士賈詡第23章 弔唁孫策第63章 坐等烏桓人第3章 張揚很孤獨第67章 大戰虎牢關(十一)第24章 威力巨大的武器第四十八 掌助馬超抗曹操第49章 誰是小人第58章 九里山的強盜第50章 稱帝第108章 弒父第15章 純粹是生意第98章 徐晃第71章 繼任大祭司第105章 法正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