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回師兗州

東漢建安元年的五月份,此時距離曹操祭天出師之日已經過去了二個多月,二個多月之內,能征善戰的曹軍不但平定了青州黃巾,同時還奪取了青州的北海國以及整個徐州。

時至今日,相比出徵之時的兗州三國四郡七十八縣,此時曹操的領土已經拓張到了徐州直到青州北海,麾下共有三州七國六郡,共一百五十八縣,麾下士卒,將近五十萬,謀臣如雨,猛將如雲,威震天下。

徐州城門處,此時離曹操入主徐州,已經過去了數日,數日的時間之內,曹操除了繼續加強在徐州的統治之外,就是迎娶了糜竺之妹糜環,由此取得了徐州城內大小世家的初步信任和支持。

同時領兵佔領下邳國的曹仁以及佔領廣陵郡的太史慈,都傳回了好消息,廣陵郡和下邳國在曹軍大軍兵臨的時候,沒有進行任何的反抗,而是直接投降與曹軍。

其中下邳相笮融的投降是最快的,根本沒有出現曹操想象之中的反抗,之所以如此,其實和陶謙的出賣也未嘗不是沒有關係。

徐州得到初步的安定下來之後,曹操就準備率領着將近二十萬曹軍回師兗州,在徐州則是留下了將近十萬曹軍由夏侯惇率領,駐守徐州。

“元讓,你過來。”

城門處,隨着原徐州大小文武一同出來,恭送曹操回師的夏侯惇,聞聽曹操的傳喚之後,卸下腰間的兵器,來到了曹操坐在的戰車之中,俯首抱拳道:“主公有何吩咐。”

“你成爲了徐州牧之後,重點監督曹豹,此人此時心中必然生有怨恨,要不是他太過於謹慎的話,我早就將他處死了,但是憑藉他的性格,這樣的謹慎不會太久,一旦他有任何異動的話,只要不引起徐州大規模的混亂,我許你可以便宜行事!”

“末將領命!”

夏侯惇沒有多問,曹操也沒有多說,因爲他們心中都明白這個便宜行事是什麼樣子的,說白了,只要夏侯惇能夠保證徐州不會生起動亂,那麼處置曹豹,就可以不用經過正常的程序,可直接處死。

“還有一件事,那就是陶謙在位之時修築的所謂大浮屠寺,我要你領兵,將其給我一一的剷除乾淨,我的領地之內,不需要佛教!”

到底要不要留下佛教,曹操一開始是有考慮過,而最後的考慮結果,就是徹底的清除佛教,佛教有沒有好的地方,那肯定是有的,其他不說,導人向善這一方面就很不錯,但是相比佛教帶來的危害,這一點小小的好處就不太重要了。

先不說佛教大興之後,對於國家財政、人口、兵丁等各方面帶來的影響,光是佛教所提倡的今生來世,今生所受之苦,來世必然得享福報,以及佛教教義之中,暗藏的逆來順受,這些都足以讓曹操下定決定盡數剷除。

什麼是苦,假如外敵入侵也算是苦的話,豈不是倡導他們不要反抗,而是要受盡此等苦難,換來來生之福,有這樣教義的佛教,曹操除非傻了,纔不剷除他。

後世有人認爲儒教統一中國,是中國的大災難,但是在此時的曹操看來,他十分慶幸古代統治中國思想的是儒教,而不是佛教。

看一看被佛教統一的印度,從古到今,幾乎都在外國人的統治之下,從公元前六世紀末期的波斯人、希臘人,再到公元前二世紀的塞人、安息人、大月氏人,而隨後的阿拉伯人、突厥人、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等,這些外來民族,先後統治印度不短的時間,在此期間之內,印度人掀起的起義,幾乎等於零。

佛教帶來的隱患再加上歷史之上印度的遭遇,讓曹操下定了決心,趁着此時佛教還未在中原大興,天下百姓對於佛教還不在意的時候,直接剷除掉,畢竟關於信仰這一方面的,中國本土從來不缺少,不說差不多就等同於信仰的儒家,本土的道教就不錯。

對於曹操剷除佛教寺廟,夏侯惇心中是巴不得的,畢竟隨着陶謙大興佛教寺廟,徐州之中的人口戶籍、稅收等等,幾乎都受到了影響,像這樣的害羣之馬,能夠剷除,夏侯惇不高興纔怪。

差不多吩咐完之後,曹操讓夏侯惇退下,叫來了已經領兵回師到徐州的曹仁,下令全軍開拔回師兗州!

“丞相有令,全軍開拔,回師兗州!”

“丞相有令,全軍開拔,回師兗州!”

“丞相有令,全軍開拔,回師兗州!”

隨着曹軍士卒的傳令,排成長長陣線,如同一條巨大的黑龍的曹軍,開始了異動,轟隆作響的聲音之中,曹操所乘坐的那巨大的戰車,緩緩駛過徐州城門,守候在兩旁的徐州文武,隨着車架所到,而盡皆下拜俯首道:“臣等恭送曹丞相!”

留守徐州的文臣之中,糜竺微微擡頭,看着緊緊跟隨在曹操戰車之後的一座車架之上,眼中閃過了欣慰和不捨,這座車架之中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曹操剛剛迎娶的糜竺之妹糜環,當然隨着嫁給曹操,此時的糜環應該被外人稱之爲糜氏。

兗州首府,同時也是此時大漢帝都的陳留或者稱爲陳都之中,在留守陳都的曹操麾下盡皆忙於迎接曹操大勝而歸的儀式的時候,城中心的皇宮之中,董承一臉焦急之色的站在漢獻帝的面前道:“陛下,曹賊此次大勝而歸,不但盡數平定青州黃巾,更是佔領了北海國以及徐州四國三郡,如今那曹賊,威望大漲,陛下不得不防啊!”

“愛卿,曹愛卿平定叛亂,有何好煩的,值得愛卿拖着朕!”

對於董承話中的意思,漢獻帝不知道是不明白還是什麼,總之是顯得十分的不耐煩,沒等董承繼續說什麼,直接打了個哈欠,同時不耐的揮手道:“行了行了,愛卿不必多說了,朕此時尚有些睏倦,愛卿先退下吧,來人,送愛卿出宮!”

“陛下,陛下!”

被兩名羽林衛士卒攔住的董承,一臉絕望和無奈的看着走入了後方的漢獻帝,重重的嘆息了一口氣,厭惡的揮開兩名羽林衛士卒,轉頭離開了皇宮。

第961章 狂妄(一)第238章 孫策和周瑜第1226章 鬥將第59章 曹操的狠第1295章 人間死神第1284章 突如其來第1199章 嚴加防備第616章 內政(一)第924章 王城攻防戰(四)第1075章 南洋途中(一)第1275章 擴軍第130章 忠肝義膽第999章 半途而廢(一)第299章 退兵第781章 王宮陷第163章 兩兄弟的動作第723章 回到長安第137章 異常的呂布第700章 康居王城之戰(四)第640章 南蠻(四)第543章 科舉落幕!第339章 孤爲魏王!第447章 戰局膠着!第57章 追擊董卓(13)第1002章 噩耗(二)第185章 舉重若輕第854章 尚武之風第1226章 鬥將第1231章 勇不可當第1042章 出人預料(二)第1462章 即將抵達第734章 斬殺淩統第274章 鮮卑入侵第594章 三省六部的影響第1025章 叛亂第917章 再滅國(一)第1261章 羅馬驚恐第1229章 打臉第811章 分裂第310章 印刷術第1449章 警告第1428章 主動上報第944章 行政改革(二)第119章 謀主荀攸第1184章 魏軍!魏軍!(一)第805章 內部不和第1276章 復仇者第1135章 叛亂第553章 再戰!第341章 定都之爭第1447章 溫柔的糜環第556章 終到赤壁!第1032章 衆叛親離(二)第702章 傀儡國王第1221章 諷刺第1141章 激戰(一)第846章 儒家的騷動第1360章 王國建立第1275章 擴軍第442章 鮮卑的應對第677章 頂牛(一)第968章 要求割地(二)第333章 風雨欲來第820章 向日不落帝國看齊(下)第309章 過場的朝會第115章 長安鉅變(上)第568章 襲營!第672章 水陸大戰(三)第509章 荊漢突圍!?第1章 我是曹操第100章 全軍覆滅第1256章 走私活動第742章 許褚戰孫策第1330章 貂蟬的小醋意第171章 回師兗州第213章 死戰第653章 巢湖之戰(二)第615章 插曲(上)第99章 危險中的機遇第491章 激戰正酣!第947章 財帛動人心(一)第678章 頂牛(二)第973章 圍城打援(一)第305章 君威難測第1256章 走私活動第1148章 魏軍投降!?第660章 火燒劉營(一)第254章 人心已亂第302章 直道第491章 激戰正酣!第476章 荊漢北伐第176章 逃脫第122章 面見天子第368章 諸葛和司馬的暗中交鋒第971章 帝國聯合(一)第1374章 千秋霸業第238章 孫策和周瑜第902章 陷王城(下)第97章 相遇第1326章 打着一手好算盤
第961章 狂妄(一)第238章 孫策和周瑜第1226章 鬥將第59章 曹操的狠第1295章 人間死神第1284章 突如其來第1199章 嚴加防備第616章 內政(一)第924章 王城攻防戰(四)第1075章 南洋途中(一)第1275章 擴軍第130章 忠肝義膽第999章 半途而廢(一)第299章 退兵第781章 王宮陷第163章 兩兄弟的動作第723章 回到長安第137章 異常的呂布第700章 康居王城之戰(四)第640章 南蠻(四)第543章 科舉落幕!第339章 孤爲魏王!第447章 戰局膠着!第57章 追擊董卓(13)第1002章 噩耗(二)第185章 舉重若輕第854章 尚武之風第1226章 鬥將第1231章 勇不可當第1042章 出人預料(二)第1462章 即將抵達第734章 斬殺淩統第274章 鮮卑入侵第594章 三省六部的影響第1025章 叛亂第917章 再滅國(一)第1261章 羅馬驚恐第1229章 打臉第811章 分裂第310章 印刷術第1449章 警告第1428章 主動上報第944章 行政改革(二)第119章 謀主荀攸第1184章 魏軍!魏軍!(一)第805章 內部不和第1276章 復仇者第1135章 叛亂第553章 再戰!第341章 定都之爭第1447章 溫柔的糜環第556章 終到赤壁!第1032章 衆叛親離(二)第702章 傀儡國王第1221章 諷刺第1141章 激戰(一)第846章 儒家的騷動第1360章 王國建立第1275章 擴軍第442章 鮮卑的應對第677章 頂牛(一)第968章 要求割地(二)第333章 風雨欲來第820章 向日不落帝國看齊(下)第309章 過場的朝會第115章 長安鉅變(上)第568章 襲營!第672章 水陸大戰(三)第509章 荊漢突圍!?第1章 我是曹操第100章 全軍覆滅第1256章 走私活動第742章 許褚戰孫策第1330章 貂蟬的小醋意第171章 回師兗州第213章 死戰第653章 巢湖之戰(二)第615章 插曲(上)第99章 危險中的機遇第491章 激戰正酣!第947章 財帛動人心(一)第678章 頂牛(二)第973章 圍城打援(一)第305章 君威難測第1256章 走私活動第1148章 魏軍投降!?第660章 火燒劉營(一)第254章 人心已亂第302章 直道第491章 激戰正酣!第476章 荊漢北伐第176章 逃脫第122章 面見天子第368章 諸葛和司馬的暗中交鋒第971章 帝國聯合(一)第1374章 千秋霸業第238章 孫策和周瑜第902章 陷王城(下)第97章 相遇第1326章 打着一手好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