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荊漢北伐

感謝℡鵬兄弟的打賞!

水鏡先生司馬微,此人就如同秦末時期的黃石公一般,可謂是人不在江湖,但是江湖處處有他的名字。

司馬微此人可謂是一個隱世之大才,單單從他教導過的諸葛亮,龐統,徐庶等人就可見其本人之才能,而更讓曹操驚訝的是,司馬微不單單教導過諸葛亮等人,同時也是教導過郭嘉,荀彧等人一段時間!

要不是此時的郭嘉本人親自說出此話,再加上荀彧同樣也是肯定了,要不然的話,曹操還真的不敢相信,畢竟如果一切真的如同郭嘉所說的話,那麼世間之上的頂級人才,幾乎將近一半都是出自司馬微之手。

再聯想到歷史之上的記載,司馬微曾在諸葛亮出仕劉備的時候,對天空大笑說出了孔明雖然遇到了他的主人,可惜不是他的時候,真是可惜啊這樣的一番話,而最後的事實也是證明了這番話的正確。

幸好司馬微無心出仕,要不然的話,曹操對於他的忌憚絕對要超過任何一個人,畢竟一個神秘的,智謀絕頂的人不可怕,但是一個不但神秘而又智謀絕頂,同時更能夠教導處不少智謀絕頂之人的人,那纔是真正的可怕,這樣的一個人,要是出仕,並且效忠的不是自己,不是大魏,那麼曹操可謂是連飯都吃不安心了。

還好,司馬微無心出仕,而是閒雲野鶴之人,曹操心中暗鬆了口氣,同時也不無失望,要是司馬微能夠出仕的話,那對於大魏來過,實在是邀天之幸了。

司馬微的話題暫告一段落。接下來的時間,曹操和大魏羣臣們,開始商議起了該如何面對荊州這一次大亂說會帶來的變化。而不知道是不是英語所見略同,不管是曹操還是荀彧。郭嘉等人,他們首先的第一反應,那就是防止荊漢來犯!

如果單單是劉琦一個人,那麼當然不用考慮這個可能性,可惜有一個諸葛亮在,他們就不得不考慮這個看起來很不可能的可能性!

諸葛亮的性格和他的抱負,這麼久下來,錦衣衛的人也探查的差不多了。在曹操看來,諸葛亮就是一個爲了理想而很容易走進死活同或者說是陷入極端的人!

他絕對相信,整合了荊漢的力量之後,諸葛亮絕對會出兵,就如同歷史之上,在平定了南蠻王孟獲,整合了整個西川力量之後,他就立刻出師北上,六出祁山一樣!

“陛下,若如荊漢果真來犯。那麼最容易遭遇進攻的,莫過於是南陽和上庸以及許縣一帶,其中南陽對於荊漢來說更是有着重大的意義。因此荊漢進攻的方向更有可能是南陽之地!”

南陽對於荊漢甚至是蜀漢意義,不必多說,在場的所有人都明白,相比於大梁,南陽對於荊漢和蜀漢兩國來說,攻下來的意義更加的巨大和重要!

對於程昱所說的這一番話,在場的所有人都十分的贊同,在他們看來,在當今這樣的情況之下。荊漢要想背水一戰,那麼率先攻下南陽就是最後的選擇!

南陽乃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龍興之地。如果南陽被荊漢攻下,那麼對於天下。對於天下人心來說,莫過於是一次大地震,最起碼如今已經疲弱的反魏風潮,將會再度盛行,三國聯軍什麼的再次出現,也並不是不可能的。

“陛下除此之外,更需要防範南方另外兩國的動靜,特別是吳國,其主孫堅向來志在天下,我大魏必須謹防孫堅乘機而動纔是。”

曹操拍了拍腦袋,光顧着向着荊漢之後的舉動,倒是忘記了還有吳國這麼一個不出聲的老虎,相比於蜀漢的君臣闇弱,荊漢的君弱臣強,吳國雖然最近也陷落了內部爭權奪利和世家之亂之中,但是孫堅的威望可不是其他兩國的君主可以比的。

早年被稱之爲江東猛虎的孫堅,要是真的想要出兵的話,也不是不可能的,世家這個東東,說起來確實是可怕,但是要是真的到了玉石俱焚的時候,他們反而是不可怕了,而玉石俱焚這樣的心態孫堅有沒有,曹操不好保證,他也不可能去賭這個!

商量到了最後,魏國朝堂的決定以及同一了,那就是不變應萬變,曹操在調遣朝中的大將,比如曹仁出任南陽郡尉,張遼出任壽春郡尉之後,就不在有什麼明面之上的打動作了,但是暗地裡的調兵遣將,囤積軍事物資什麼的,還是沒有停歇的。

不知道是不是感受到了天下的不太平,蜀漢君臣同樣也不甘示弱的做出了反應,陽平關,劍門關等等險要關卡,這些日子以來的駐軍正在不斷的提升着,糧草這一類的軍事物資,蜀漢朝堂也正是下令,不準進行販賣,蜀中可謂是頃刻間戒嚴了起來。

荊漢,大魏,蜀漢,甚至其後的吳國都相繼有了新動作,這也讓天下的所有人都感覺到了風雨欲來之勢,四國的邊境之地的人,一下子變得少了不少。

這樣令人感到壓抑的寧靜一共持續了一個月,一個月之後,荊漢丞相諸葛亮上表荊漢皇帝劉琦,正式率領大軍七萬出師北伐,緊隨其後,吳國的君主孫堅,同樣命令大都督周瑜,整兵備戰,似乎隨時有着從廬江向着壽春進攻的態勢。

至於蜀漢,好吧,蜀漢君臣表示,你們打你們的,我們不參與,陽平關和永安戒嚴,蜀中兵丁百姓不管是誰都不得出蜀,同樣的,蜀外的任何一個人同樣不讀入蜀,算是來了一次閉關鎖國了。

魏大梁,荊漢出兵的消息,很快就通過八百里加急送到了曹操的手上,出乎事先曹操和羣臣的預料,諸葛亮的大軍並沒有進攻南陽,反而是虛晃一槍,攻下了幾乎沒有什麼防備的上庸城!

當然,曹操同樣不知道,在最開始的時候,諸葛亮的打算是通過水路,效仿春秋時期的吳國,泛海進攻青州,甚至從東海進入黃河,直擊抵達大梁城下的想法,要是知道的話,曹操可能會更加的驚駭。()

第782章 血戰不降第1138章 定下計策第467章 爆開的隱患第1395章 淪爲二流第859章 叛亂起第486章 修整!第201章 騎射顯威敵軍潰第287章 話分兩頭第475章 商議第1437章 夜襲第191章 最後的平靜第1261章 羅馬驚恐第1364章 勾引失敗第59章 曹操的狠第162章 內鬥第935章 日高山要塞陷落第940章 移民(一)第1367章 揚軍威與域外第1299章 大收穫第718章 烏孫將軍第242章 反面教材第1286章 冒險之計第1273章 上綱上線(二)第504章 形勢突變!第1430章 放棄馬超!?第656章 另一個戰場(二)第1418章 試探性的探索第806章 鐵騎衝陣第1218章 告一段落第798章 餘波第1262章 突發事件第776章 司馬朗的吹噓技術第713章 波瀾不止第506章 張允來投!第1293章 羅馬驚怒第686章 軍民一家第973章 圍城打援(一)第490章 曹丕,孫權,孫尚香!第192章 風起酸棗第1024章 撲朔迷離(二)第125章 兩謀效忠第28章 毒士賈詡第890章 曉勇馬超第207章 曹袁決戰之勢如破竹第204章 華夏的傳承第26章 劉備的鬱悶第1265章 這就是朕的天下!第1129章 逐漸入侵第510章 落幕之前!第1338章 選秀之事第1118章 破城(二)第1266章 征服者(一)第1471章 亞述和會第1127章 海路征討第533章 遷都長安第938章 兩州設立(一)第830章 貪婪的背叛第163章 兩兄弟的動作第61章 針鋒相對第476章 荊漢北伐第461章 羅馬帝國的消息第1176章 暴怒的皇帝第971章 帝國聯合(一)第73張 兗州第428章 大勢第537章 大宛使者第295章 戰鼓驚大營第638章 南蠻(二)第516章 準備科舉!?第564章 蜀漢的戰略目標第838章 鐵騎奔襲第1357章 科捏爾城第254章 人心已亂第269章 盧龍對策第326章 人心美好的一面第780章 退守王宮第235章 反對浪潮第1170章 叛變第642章 南蠻(六)第1331章 民心之重第996章 各有勝負(二)第404章 仁君曹操!?第199章 歷史的產物第1397章 後續第827章 軍隊集權第1065章 投降之問第677章 頂牛(一)第60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1493章 孤注一擲第1478章 帝國使者第1484章 印度來人(一)第1487章 首戰第998章 風捲殘雲(二)第495章 準備!第1402章 口是心非第314章 魏之政體第59章 曹操的狠第692章 初交鋒(七)第533章 遷都長安第1387章 進逼上京
第782章 血戰不降第1138章 定下計策第467章 爆開的隱患第1395章 淪爲二流第859章 叛亂起第486章 修整!第201章 騎射顯威敵軍潰第287章 話分兩頭第475章 商議第1437章 夜襲第191章 最後的平靜第1261章 羅馬驚恐第1364章 勾引失敗第59章 曹操的狠第162章 內鬥第935章 日高山要塞陷落第940章 移民(一)第1367章 揚軍威與域外第1299章 大收穫第718章 烏孫將軍第242章 反面教材第1286章 冒險之計第1273章 上綱上線(二)第504章 形勢突變!第1430章 放棄馬超!?第656章 另一個戰場(二)第1418章 試探性的探索第806章 鐵騎衝陣第1218章 告一段落第798章 餘波第1262章 突發事件第776章 司馬朗的吹噓技術第713章 波瀾不止第506章 張允來投!第1293章 羅馬驚怒第686章 軍民一家第973章 圍城打援(一)第490章 曹丕,孫權,孫尚香!第192章 風起酸棗第1024章 撲朔迷離(二)第125章 兩謀效忠第28章 毒士賈詡第890章 曉勇馬超第207章 曹袁決戰之勢如破竹第204章 華夏的傳承第26章 劉備的鬱悶第1265章 這就是朕的天下!第1129章 逐漸入侵第510章 落幕之前!第1338章 選秀之事第1118章 破城(二)第1266章 征服者(一)第1471章 亞述和會第1127章 海路征討第533章 遷都長安第938章 兩州設立(一)第830章 貪婪的背叛第163章 兩兄弟的動作第61章 針鋒相對第476章 荊漢北伐第461章 羅馬帝國的消息第1176章 暴怒的皇帝第971章 帝國聯合(一)第73張 兗州第428章 大勢第537章 大宛使者第295章 戰鼓驚大營第638章 南蠻(二)第516章 準備科舉!?第564章 蜀漢的戰略目標第838章 鐵騎奔襲第1357章 科捏爾城第254章 人心已亂第269章 盧龍對策第326章 人心美好的一面第780章 退守王宮第235章 反對浪潮第1170章 叛變第642章 南蠻(六)第1331章 民心之重第996章 各有勝負(二)第404章 仁君曹操!?第199章 歷史的產物第1397章 後續第827章 軍隊集權第1065章 投降之問第677章 頂牛(一)第60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1493章 孤注一擲第1478章 帝國使者第1484章 印度來人(一)第1487章 首戰第998章 風捲殘雲(二)第495章 準備!第1402章 口是心非第314章 魏之政體第59章 曹操的狠第692章 初交鋒(七)第533章 遷都長安第1387章 進逼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