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監察系統

感謝gz2f22公子打賞的一張月票!

金國皇帝思忖片刻,搖頭道:“庫坎城本就是糧草物資的轉運地,其中的糧草足夠二十萬大軍半年之用,沒有必要再行增援!至於援兵,兩個近衛軍團扣除之前的損失,加上庫坎守備隊,仍然超過十萬之衆,還有東方東方文學網.east330.學網 .east330.部族聯軍從旁配合!應該可以守上一段時間!”

金國皇帝皺了皺眉頭,他覺得這些量似乎還是單薄了點。 (.??. )

ωwш ⊙тт kan ⊙¢ ○

“這樣吧,徵調東部九行省守備隊,把他們全都派往庫坎!同時徵召九行省後備軍補充到庫坎去!這樣至少增加了三十萬的量,應該可以了!”

這裡所說的東部行省,其實在庫坎的西面,庫坎東面的區域雖然在金國的控制之下,不過並不是行省行政單位,而是類似於部族自治區域的一種情況。

整個東西伯利亞基本上都是這種情況,並不是金國人不想在這裡建立中央牢固控制下的行省,實在是力有未逮。

金國人的力量是強但是卻不想將主要精力和量投到這樣一片蠻荒之地上,因此便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讓這些東部部族保持一種自治狀態。

這片比中原地區還要廣襲的地域上共有十三個部族,其中三分之一與匈奴、鮮卑有相當的淵源,其餘的都世代居住在此,以遊牧狩獵爲生,民風彪悍。

不過這些部族軍隊的裝備極爲簡陋,金國方面僅僅提供少量的劣質的裝備,而且他們紀律性、協同作戰能力極差,如果將這些軍隊好好訓練一番,再裝備上精良兵器銷甲,定然能讓人刮目相看。

“陛下,我現在便去傳令!”

金國皇帝點了點頭。

耶律丞相朝金國皇帝行了一禮,退出了大殿。

金國皇帝來到大殿正面牆壁上的巨幅地圖前,這幅地圖赫然反映着整個歐亞大陸如今已知世界的大致情況,看來,這位金國皇帝的雄心非常不小啊!

金國皇帝的目光最後落在羅馬帝國之上,皺了皺眉頭。

就在金國帝國同大魏帝國殺得難解難分之時,羅馬人的主要精力還在現在的埃及、北非及中東地區。

由於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甚至人種的差異,這些地區時常爆發反對羅馬的叛亂,而這一次的叛亂是近百年來最嚴重的一次,羅馬人絕不會願意放棄這些地區,這裡有讓羅馬貴族女人爲之瘋狂的各種珠寶和足夠帝國大軍征戰的鉅額財富。

羅馬三十萬主力正在聖城耶路撒冷與叛軍對峙,叛軍的瘋狂令羅馬軍頗感意外。

魏軍在狼山要塞休整的第二天,十四萬後備軍便到了。

他們隨即被補充到第一軍團、第三軍團和北方都護府守備軍中。

“子泰,後續的投石車還有沒有運上來嗎?”曹操皺眉問道。

田疇回稟道:“陛下,現在幷州、冀州和北方都護府的南方都在**汛,輜重運送相當困難!”

曹操問道:“我們手中的石彈還有多少?”

“只夠兩天強攻之用!”

曹操思忖道:“庫坎城與狼山要塞不可同日而語,攻打它的困難性應該不大!大軍按照原計劃向庫坎進軍!這一次北方都護府警備軍就不必參與戰鬥了,留守狼山要塞!”

“是!”田疇拱手應諾。

當天傍晚時分,馬超發來了飛鴿傳書。

原來昨天晚上,部族聯軍趁夜色擺脫了魏軍的監視朝庫坎城方向退去,現在馬超正在朝庫坎城方向追擊。

曹操擔心馬超中了敵人的圈套,當即命人飛鴿傳令馬超立刻退回到大松林位置。

第二天一早,曹操在狼煙未散的狼山要塞下誓師,隨即大軍向數百里之外的庫坎城開進。

與此同時,接到金國皇帝命令的東部九行省地方守備軍及後備軍正在緊張集結,當地的百姓都有些忐忑不安,又有些仿徨,有些難以置信,他們心中金軍所向無敵的信念在這一刻動搖了,狼山要塞失守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東部諸行省。

魏軍在開拔後的第五天抵達庫坎城外,在此期間,太史慈、馬超率領的騎兵隊迅速清除了庫坎周圍百里範圍內金國的勢力。

曹操在典韋及數百名御林軍的護擁下登上了庫坎附近的一座山崗,田疇跟在曹操身邊。

曹操眺望了一眼不遠處的庫坎城,笑道:“金國人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整個庫坎城都被重新建造了!”

田疇點了點頭,“規模比當初大了數倍,牆體也變成了磚石結構!不過仍無法與狼山要塞相提並論!”

“子泰,你認爲我們幾天能夠攻下?”曹操信心滿滿地問道。

田疇微笑道:“如不出意外,十天之內便能辦到!”

站在山崗上可以看見庫坎城中金****匆忙調動的情景。

曹操看了片刻,隨即便返回了大營。

曹操召集麾下衆將到大帳議事。

“高覽,後勤糧草的轉運由你負責!此事事關重大,切不可出差池!”

高覽抱拳應諾。

曹操問田疇道:“子泰,有沒有最近的金****調動的情報?”

“陛下,剛剛收到楊同發來的密報!”說着,田疇將一封傳書呈給了曹操。

這個楊同早在中原大戰之時就是錦衣衛的高級情報官,現在已經升任錦衣衛四大都指揮使之一,專門負責金國方面的情報收集工作。

楊同的朋友已經有好些年沒有見過楊同,有的人甚至以爲他已經死了。

所謂錦衣衛四大都指揮使,其實就是錦衣衛指揮使之下最高的四位長官,專門負責查探收集情報,每個人手下都有一批專門人才,他們以各種身份做掩飾,在執行任務時擁有相當大的自決權。

不過錦衣衛一般只是負責對敵方收集情報,並不參與監察國內的官員及軍隊,除非有曹操這位帝國皇帝的特旨,監察內部還是有暗衛來監督。

除此之外,監督內部曹操還是有用正當的組織結構來處理問題,在大魏帝國內對政府官員的監察主要由御史臺來執行,而監察衙門也擁有對官員的檢察權,加上平常的行政機構,三個互不統屬互相監管的系統形成了類似於三權分立的情況。

這裡須要提一下,內閣雖然擁有最高決策權,然而其也在御史臺乃檢查衙門的監察之下,這兩個系統官員的選拔獨立於行政系統之外。(。)

第22章 懷恨在心第341章 定都之爭第470章 權柄!獨裁!第1238章 放火第951章 混亂無比(三)第903章 皮山滅國第522章 聯合蠻夷!?第595章 閒話第753章 休養生息、殖民的開端第1136章 無人寨第1002章 噩耗(二)第1464章 羅馬分裂第1384章 無奈放棄第615章 插曲(上)第793章 仰慕中原第802章 第六天魔王!?第22章 懷恨在心第338章 長命江山第526章 白費心思!第635章 荊州事(二)第269章 盧龍對策第483章 全軍出擊!第534章 軍團制度第309章 過場的朝會第1122章 驚豔之槍第988章 無謂的抵抗(二)第778章 叛軍抵達第226章 良苦用心第462章 四大帝國第957章 帝國大戰(一)第846章 儒家的騷動第10章 謀士李儒第1263章 魏國與羅馬第四班三十七章 草原北平城第1311章 天意第646章 蠢蠢欲動(二)第88章 悍不畏死第968章 要求割地(二)第1053章 新時代的開始(一)第469章 兔死狐悲第347章 國庫空虛第482章 趙雲戰黃忠!第1004章 最後一戰(二)第102章 襲擊大營第404章 仁君曹操!?第733章 荊州攻略第1246章 國內瑣事第255章 袁紹的幫助第1021章 黑衣人(一)第64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一)第575章 人心向背第653章 巢湖之戰(二)第1460章 反抗力量第20章 趙雲、荀彧與郭嘉第1015章 生米煮成熟飯(一)第460章 沮授哭窮第514章 驚呆!!第379章 天子駕崩第1147章 混戰第1043章 前奏(一)第1477章 陛下就是天帝(二)第96章 頂尖謀士的碰撞第1410章 帝國疆土第371章 逃亡紀第1271章 撤退第1054章 新時代的開啓(二)第477章 內部爭鬥第1168章 事情泄露第675章 吳軍突圍(一)第1270章 失敗第216章 及時趕到第738章 破吳郡(上)第377章 暗謀第7章 招攬典韋第一步第93章 濮陽攻略五之進入濮陽城第1324章 皇城兩軍第465章 黑科技第718章 烏孫將軍第1086章 不同的幸福(二)第537章 大宛使者第1207章 攻克第857章 叛亂暗流第1394章 僥倖第104章 兵變!第899章 北方風雲第383章 稱帝稱王第833章 兩面戰場第662章 劉軍潰逃第1365章 西域的重要性第1363章 最毒婦人心第1059章 人心思動(一)第261章 狠辣第617章 宦官制度第331章 華夏與四夷第264章 天意弄人第992章 攻入城中(二)第380章 稱帝的打算第146章 喪心病狂第172章 暗中密謀第342章 兩都之策
第22章 懷恨在心第341章 定都之爭第470章 權柄!獨裁!第1238章 放火第951章 混亂無比(三)第903章 皮山滅國第522章 聯合蠻夷!?第595章 閒話第753章 休養生息、殖民的開端第1136章 無人寨第1002章 噩耗(二)第1464章 羅馬分裂第1384章 無奈放棄第615章 插曲(上)第793章 仰慕中原第802章 第六天魔王!?第22章 懷恨在心第338章 長命江山第526章 白費心思!第635章 荊州事(二)第269章 盧龍對策第483章 全軍出擊!第534章 軍團制度第309章 過場的朝會第1122章 驚豔之槍第988章 無謂的抵抗(二)第778章 叛軍抵達第226章 良苦用心第462章 四大帝國第957章 帝國大戰(一)第846章 儒家的騷動第10章 謀士李儒第1263章 魏國與羅馬第四班三十七章 草原北平城第1311章 天意第646章 蠢蠢欲動(二)第88章 悍不畏死第968章 要求割地(二)第1053章 新時代的開始(一)第469章 兔死狐悲第347章 國庫空虛第482章 趙雲戰黃忠!第1004章 最後一戰(二)第102章 襲擊大營第404章 仁君曹操!?第733章 荊州攻略第1246章 國內瑣事第255章 袁紹的幫助第1021章 黑衣人(一)第64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一)第575章 人心向背第653章 巢湖之戰(二)第1460章 反抗力量第20章 趙雲、荀彧與郭嘉第1015章 生米煮成熟飯(一)第460章 沮授哭窮第514章 驚呆!!第379章 天子駕崩第1147章 混戰第1043章 前奏(一)第1477章 陛下就是天帝(二)第96章 頂尖謀士的碰撞第1410章 帝國疆土第371章 逃亡紀第1271章 撤退第1054章 新時代的開啓(二)第477章 內部爭鬥第1168章 事情泄露第675章 吳軍突圍(一)第1270章 失敗第216章 及時趕到第738章 破吳郡(上)第377章 暗謀第7章 招攬典韋第一步第93章 濮陽攻略五之進入濮陽城第1324章 皇城兩軍第465章 黑科技第718章 烏孫將軍第1086章 不同的幸福(二)第537章 大宛使者第1207章 攻克第857章 叛亂暗流第1394章 僥倖第104章 兵變!第899章 北方風雲第383章 稱帝稱王第833章 兩面戰場第662章 劉軍潰逃第1365章 西域的重要性第1363章 最毒婦人心第1059章 人心思動(一)第261章 狠辣第617章 宦官制度第331章 華夏與四夷第264章 天意弄人第992章 攻入城中(二)第380章 稱帝的打算第146章 喪心病狂第172章 暗中密謀第342章 兩都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