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 外強中乾

金銀多於錢財、錢財多於物資,袁術如今面臨的就是這種尷尬的情況。

通過瀛洲倭人無私的奉獻,不斷地對金銀礦進行開採,袁術手中不缺金銀和錢財。但是錢再多,物資匱乏也是無用。在如今這個時代,沒有什麼科技,又沒有什麼工業之類的,外貿所得寥寥無幾,生產力基本就和人口掛鉤。袁術現在瘋狂的鼓勵生育擴充人口,致使生產力遠滿足不了國家的需求。

人力物力就那麼多,就是手中有再多的錢財沒用,只能使得物價飆升,無法滿足國家的需求,還會將壓力轉移到百姓之上。如今的大楚已經出現了人力匱乏的情況。攤派到各地的基建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口,奴隸方面的缺口極大,而且日後這種缺口還會越來越大。

水車、耕牛、占城稻、稻田養魚、肥料、良種推廣、兩季甚至三季種植等。爲了提高糧產,袁術把能想到的方法都用到了,甚至還專門組織了一部分農家子弟去研究水稻和麥子、粟谷等農作物的雜家優化這種黑科技。在無法推動工業化種植的情況下,袁術就只能在這些方面進行改進,將漢朝的耕作方式不斷精細化,並不斷開荒,擴大耕地面積和提高土壤肥沃度。

而在其他養殖、捕撈、鋼鐵冶煉、紡織等,袁術也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讓百家之人去進行實驗和實現。

不得不說,諸子百家還真是個大寶庫,不知給袁術帶來的多少的驚喜。各種各樣的人才因興趣和志向圍攏在各派之內,林林總總竟然有上千家之多,其中較爲出名的只有幾十家。各學派之間相互交流又相互競爭,因類分別,最終形成了以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這十二家爲核心的格局。

有時候袁術不住地在暢想,當年那個百家爭鳴的時代究竟有多麼輝煌。那個鉅變的時代,充滿了各種矛盾,個人利害與國家之間的利害交互運用,ˇ處士橫議ˇ的活躍風氣令無數市井小民都可隨意談亂天下大勢,無數學派紛紛出現,各自宣傳自己的思想。無數智慧的結晶相互碰撞,各學派相互競爭相互促進,誕生出了無數令人驚歎的著作。

但可惜,那個混亂而又輝煌的時代已經無法複製,那些智慧的結晶也已經丟失大半。中國自古以來的弊病就是如此,輝煌的時候令人無法想象,但是這種輝煌卻鮮少能夠傳承下去,會由於各種原因斷絕直至堙滅,只殘存一些主流的思想。

......

“事情就是這樣。”

郭嘉再收完禮後,果斷的進入皇宮把禮單放到了袁術的面前,並將之前談話的內容事無鉅細的向袁術一一彙報。

袁術拿起禮單掃了一眼,笑着道:“看來你這佞臣的身份已經深入人心了,貴霜的這份禮可是不輕啊!”

“若不是爲了陛下您,臣可不願意幹這份活,要知道元皓參我的奏摺就沒斷過,我現在的名聲怕是已經臭名遠揚了,和靈帝之時的十常侍恐怕都差不多。要是將來遇上幾個酸文人書史,估計嘉就是那國之大奸,要遺臭千年了。”郭嘉忍不住搖頭道。

“元皓參你是因爲你作風不良,自己天天吃喝玩樂就算了,上朝也不知道收斂些,身上的酒氣和脂粉味朕都快能聞得到了。放心,你的情況咱內部誰不清楚,也就是暫時騙騙那些小國,以便我們掌控,將來待朕自會爲你翻案。”袁術笑着道。

袁術可算知道爲什麼帝王有時候會養一些佞臣了,有些事佞臣幹起來確實是方便一些。就和這次貴霜的事一樣,袁術作爲一國之主,光偉正的代表,一言九鼎,是絕對不會和對方如同商賈一般商討的,但是郭嘉卻可以。靠着一個佞臣的身份,幹起這種事來簡直不要太輕鬆和理所應當,輕易地就會解決很多明面上不好解決的問題。如今的郭嘉和歷史上的和珅有些相似,都是替皇帝背鍋的,不過袁術肯定不會給郭嘉和珅那樣的結局。

“陛下,你說的輕鬆,那些士子儒生的手筆你又不是不清楚,只要是不利於他們這個階級,白的都能說成黑的。別說是嘉了,怕是日後您會不會被抹黑都不一定,畢竟您也不比嘉強多少,不理朝政、生性懶散、安於享樂,將來嘉是個佞臣,陛下您指不定也是個昏君暴君呢。”郭嘉挑挑眉道。

在場除了袁術外,一共就賈詡和荀攸倆人,因此他說起話來也是毫無顧忌。

“那也挺好,一個昏君,一個佞臣,咱倆還真是配。”袁術樂呵呵道。他可不是李世民那種喜歡追求虛名的皇帝,利用魏徵刷英明等其死後不但罵人家還推倒人家的墓碑。作爲一個有着一定現代思想的皇帝,袁術可不在乎後人會怎樣看自己。

更何況自己畢竟是勝利者,又做了這麼多利國利民之事,將來還會開疆擴土,就是後世那些握着筆桿子的心再黑,也總得給個秦始皇一樣的評價吧。肯定不會像楊廣那樣,開個科舉被門閥直接黑到死,最後讓李唐白撿了便宜。李世民玩的基本都是楊建楊廣父子倆玩剩下的,結果名氣反而比他們倆要大得多。

“陛下,貴霜的姿態放得很低,有些出乎了我們的意料。雖然曾在漢朝的一些記錄中瞭解過貴霜的態度,但還是很難想象堂堂一個帝國面對我們會這般的卑躬屈膝。”荀攸看到這脫線的君臣倆越聊越扯淡,連忙把話題拉了回來。

“是啊!雖說當初班超輕鬆把他們給揍趴下了,給他們製造了一定的心理陰影,但是作爲西域的霸主,他們也不至於對我們如此低聲下氣吧。好歹也是人口數百萬,帶甲數十萬的帝國,這點氣魄都沒有。”袁術也是不解道。

“陛下,其實貴霜如此也是正常的。其一,他們的前身大月氏本就是一個牆頭草一樣的軟弱國家,對我們漢人和匈奴卑躬屈膝慣了,原本一朝得勢還被我們狠狠地教訓了一頓,自然不敢再跳。其二,貴霜帝國內部的組成非常複雜,而且是以商業起家,軍事力量分散,內部鬥爭慘烈,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強。其三,現在貴霜的局勢陛下也清楚,且不提西北分裂出的諸國,身毒的進犯已經夠他們頭痛的了。再加上其西部是世仇的安息帝國,北部還有苟延殘喘的北匈奴威脅,若是他們再惹怒了我們大楚,怕是真的要四面楚歌了,他們不敢對我們不敬。”賈詡淡淡道。

“確實,貴霜帝國如今看似強大,但實際上內部分裂鬥爭嚴重,外部數個強敵環伺,可稱得上是如履薄冰,只要安息或北匈奴再稍微插手一下,傾覆也就在轉瞬之間。”郭嘉一針見血的道出瞭如今貴霜外強中乾的實質。

“也正因如此,才方便我們從中謀劃、火中取粟。”賈詡緊接着道。

第四百六十一章 爭搶第一百四十章 單挑第八百一十三章 望其項背第二百七十五章 擴軍第九百一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一百九十章 掌控軍隊第一百九十二章 弘農楊家第七百七十六章 出血第七百四十四章 盤蛇第九百四十五章 血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撤軍江東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主第八百六十八章 下場第八十七章 襲營第二百零七章 河北絞肉場第四百四十四章 狗血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第二百八十四章 錢糧收支第七百一十五章 表忠第四百一十七章 宣旨第五十五章 掌控江東第五十八章 會稽太守第十二章 參軍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前佈局第五百七十五章 逃離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匈奴乞降第八十三章 無賴戰術第五百七十二章 打劫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三百五十六章 分兵第七百八十五章 狠厲第五百五十二章 動兵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三百二十八章 司馬懿之謀第六百五十五章 臨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三百三十一章 皇商風浪第六百二十章 約法三章第二百三十八章 南蠻問題第九百章 改變第二百五十三章 呂布躺贏第七百一十五章 表忠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一百九十五章 下跌的糧價第五百四十二章 戰亂第七百三十四章 暗子第九百四十三章 敗家第六章 孫家第五百三十六章 歸附第五百八十一章 取巧第五百五十五章 入城第七十九章 黃祖第七百三十一章 劃地第三百四十章 狼狽爲奸第一百零七章 鯤鵬第九百五十章 崩潰第二百三十章 主公之論第一百九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九百三十八章 試探第九百四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一百八十七章 曹操結盟第二十五章 甄家第一百八十八章 曹操缺糧第三百四十一章 人口戰爭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襲第九百五十八章 桀驁第五百五十七章 白衣下城第八百八十六章 新的開始第九百零二章 腐敗第八百五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九百零五章 半島局勢第四百七十四章 騷擾第二百九十四章 山谷埋伏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六百一十章 謀劃第七十二章 決然第四百七十七章 破關之機第六百五十六章 瘋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爭端起第九百四十三章 敗家第十三章 酒樓相遇第九百三十八章 試探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淪陷第九百六十三章 拜訪第五百九十章 戰始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前佈局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遺贈第六百七十四章 玉璽碎第五百二十章 水淹黃縣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應第四百一十七章 宣旨第四百零四章 慘烈第六百六十四章 拒絕第二百零七章 河北絞肉場第七百八十章 評書戲劇第四百零五章 夜襲
第四百六十一章 爭搶第一百四十章 單挑第八百一十三章 望其項背第二百七十五章 擴軍第九百一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一百九十章 掌控軍隊第一百九十二章 弘農楊家第七百七十六章 出血第七百四十四章 盤蛇第九百四十五章 血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撤軍江東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主第八百六十八章 下場第八十七章 襲營第二百零七章 河北絞肉場第四百四十四章 狗血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第二百八十四章 錢糧收支第七百一十五章 表忠第四百一十七章 宣旨第五十五章 掌控江東第五十八章 會稽太守第十二章 參軍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前佈局第五百七十五章 逃離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匈奴乞降第八十三章 無賴戰術第五百七十二章 打劫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三百五十六章 分兵第七百八十五章 狠厲第五百五十二章 動兵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三百二十八章 司馬懿之謀第六百五十五章 臨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三百三十一章 皇商風浪第六百二十章 約法三章第二百三十八章 南蠻問題第九百章 改變第二百五十三章 呂布躺贏第七百一十五章 表忠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一百九十五章 下跌的糧價第五百四十二章 戰亂第七百三十四章 暗子第九百四十三章 敗家第六章 孫家第五百三十六章 歸附第五百八十一章 取巧第五百五十五章 入城第七十九章 黃祖第七百三十一章 劃地第三百四十章 狼狽爲奸第一百零七章 鯤鵬第九百五十章 崩潰第二百三十章 主公之論第一百九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九百三十八章 試探第九百四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一百八十七章 曹操結盟第二十五章 甄家第一百八十八章 曹操缺糧第三百四十一章 人口戰爭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襲第九百五十八章 桀驁第五百五十七章 白衣下城第八百八十六章 新的開始第九百零二章 腐敗第八百五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九百零五章 半島局勢第四百七十四章 騷擾第二百九十四章 山谷埋伏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六百一十章 謀劃第七十二章 決然第四百七十七章 破關之機第六百五十六章 瘋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爭端起第九百四十三章 敗家第十三章 酒樓相遇第九百三十八章 試探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淪陷第九百六十三章 拜訪第五百九十章 戰始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前佈局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遺贈第六百七十四章 玉璽碎第五百二十章 水淹黃縣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應第四百一十七章 宣旨第四百零四章 慘烈第六百六十四章 拒絕第二百零七章 河北絞肉場第七百八十章 評書戲劇第四百零五章 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