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 東弘武西有一隻耳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三國之席捲天下》更多支持!

弘武八年,六月。

弘武大帝每天白天上朝,勵精圖治。晚上就上別的地方,也是勵精圖治。白天黑夜不停,忙的是不亦樂乎。

精氣神不好使的時候,就召保命符華佗和張仲景來體檢。大補湯喝着,大補丸吃着,身體那真是頂呱呱。

經過偉大的弘武大帝沒日沒夜的操勞,半年的時間,大秦二十三州鞏固,八大軍區正式運轉起來。而紫禁城內宮,也得到了“鞏固”,一片鶯聲笑語。

話說前二個月的時候,弘武大帝賜婚,冊立大將軍趙雲的女兒趙玉兒爲太子妃。又在皇后蔡琰對太子習武極其滿意,習文“極其”不滿的情況下,加封軍機處首輔軍師,兵部尚書,一等鎮國侯徐庶爲太子太傅。

如此,大將軍趙雲、首輔徐庶皆是太子太傅。這一下百官看出了門道,藉着太子大婚,進出東宮的大臣絡繹不絕。

又有老二秦飛到老六秦環五位皇子成人禮、長公主秦月到六公主秦雅笄禮,並在弘武大帝一手操辦的相親大會上,先後找到了意中人。

作爲一個父親,自己的兒女手心手背都是肉。作爲君王,秦峰也不能對名臣良將的兒女顧此失彼。於是,乾脆組織了一場集體婚禮,一時間全國上下又陷入到了喜慶之中。

弘武大帝在皇子這邊是公公。在公主這邊是岳丈。由於密集完婚,兒媳婦、女婿誰是誰的。一時間竟然出了好幾回錯,這令衆位皇妃十分不滿。

“這眼神咋也不好使了呢?晚上的時候。看的挺準呀!”秦峰總是這樣說道。

反正這半年來,家務,政務,一件件來,好消息不斷。

隨着天下太平,海軍部擴展,東南諸島劃入大秦疆域,因此東南原始人保護區也建立了起來,許多江東人都已經去看過原始人孫權了。

雖然事物繁重。但都是好事,弘武皇帝辛苦並快樂着。

期間,許多次,有臣子提出,應該將成年的皇子,分封到各地。最好封到印州、貴霜州、交州,以便皇室能夠掌控龐大的國土。

於是乎,弘武大帝就想起了真.成吉思汗,還有洪武皇帝朱元璋來。

就此秦峰大搖其頭。想了想還是算了。畢竟自己活着的時候還好說,自己死了後,若是冒出來個“朱棣”還好說,冒出來個“寧王”“八王”啥的實在噁心。雖然秦峰不待見清朝的後期。但清朝前期中期,皇室對傳承和地方控制那可真是一等一的。

在對待成年皇子的問題上,開國皇帝秦峰也就作出了“祖訓”。不搞分封出去那一套。

並且秦峰特別強調,功臣們都沒有封地。皇子又什麼功勞有封地?

皇子成年後,就在京城賜宅子。就去各部打理政務,幹得好有獎賞。幹得不好或是幹不了,也無所謂。大秦皇家商會有乾股,這些乾股不能買賣,只有每年的分紅。只要不自己敗光了,一年年的榮華富貴無憂。

說到大秦皇家商會,那真是後世所有國企的集合體。只是征服軍隊的採購,一年就是上千萬貫的利潤,加上民間的交易,再翻兩番不成問題。所以弘武皇帝從來不會私用國庫的錢,反而每一年都從內庫向國庫撥錢。

國庫有了錢,秦峰做的第一件大事情,就是修路。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嘛。城與城之間,都要青石大道。一來有助於貨物運輸,二來也有助於軍事力量的快速調動。古代沒有飛機火車,國家疆域大了,軍事力量的快速調動最重要。

這修路方面,後世裡做得最好的就屬羅馬帝國了。羅馬帝國打到那裡,這路就修到那裡。羅馬帝國能夠掌控廣大的土地,這路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說到修路,秦峰不免又想到後世知名的大運河。

其實這大運河,春秋的時候就開始修了。

當時統治長江下游一帶是吳國,君主叫夫差。話說吳國攻克楚國、越國之後,擋在他面前的只有齊國。夫差爲了北伐齊國,爭奪中原霸主地位,他就調集民夫開挖自今揚州向東北,經射陽湖到淮安入淮河的運河。

因途經邗城,故得名“邗溝”,全長170公里,把長江水引入淮河,連同了兩大水系,成爲大運河最早修建的一段,運河就是爲水上運輸而生的。至戰國時代又先後開鑿了大溝和鴻溝,從而把江、淮、河、濟四大水系溝通起來。進而完成了江南水系與中原水系的全面接軌,而到了隋朝,又開始挖了,這一次更是了不得,西北長安和北方的北平,一下子就完成了水系的溝通。

從隋朝開始,北方、中原、南方,乃至於西北,都開始了漕運。後來唐朝的盛世,卻是隋煬帝大運河的功勞更多一些。

“挖河?不不不……。”

所有的軍師全都大搖其頭,雖然在秦峰描述的未來下他們心動不已,但還是不同意。

荀彧是主抓內政的軍師,拜道:“皇上,若是開始挖了,花光了國庫,恐怕也不夠。”

徐庶又道:“或者是不修路了……。”

到底是先修路?還是開鑿大運河?

由於大秦帝國的西部延伸到了中亞,而北部都快到北極圈了。秦峰最後,還是認爲應該先修通達中亞和北極圈附近的道路。這樣一來,帝國的騎兵就可以快速到達邊疆,才能夠保障國土邊境的安全。

安全了,再挖內地的大運河。

“先讓內地的人富裕起來,帶動貴霜、印州、草原等四周的發展……。”弘武大帝做出了指示。

於是。大秦帝國開始將大批的財政,投入到修路的工程項目之中。修路可是一項系統的建築工程。涵蓋許多行業,就此。大秦的工商業迎來了高速發展。城鎮的就業率得到了保證,而鄉村的農民也從過境的道路上得到了實惠。

同時,弘武大帝秦峰又詔令情報衛、黑衣衛。提出了幾點要求:第一,朝廷下發的修路資金,誰敢挪用或者貪污,就收拾誰。

第二:民工的待遇必須得到保證。

第三:順勢開始統一後的第一次反腐倡廉運動,嚴厲打擊貪官污吏,保證官員隊伍的清廉。當然,在統一之後。朝廷亦是再次提高了官員的福利待遇,也是對後世高薪養廉的借鑑。

弘武八年開始,大秦帝國內政上側重於道路建設,從而以路帶動四周城市的發展建設。軍事上,鞏固全國的八大軍區,各州守備兵必須要屯田,尤其是邊境軍分區。

大秦帝國全國範圍內大修路,帶動的工商。大量的民工修路,四周百姓的餘糧也就能夠賣出去。因此。大秦帝國工農商,進入到了發展的快車道,民間財富不斷累積。百姓富裕那就跟權貴富裕不同了,百姓真正富裕了。帝國自然也就真正富裕了。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經歷數百年士族苦難的百姓,自然知道這一切是誰帶來的。家家都供奉弘武大帝的長生牌位。誰家若是沒有掛,那真就是四鄰八村臭大街了。

因此。後世學家一致認爲,沒有任何一位君王的統治力。能夠與當時的弘武大帝相比。

東方,弘武大帝用槍桿子打出了天下,並用仁德和後世的理念,發展着古老華夏的東方大地。他打下了偌大的領土,讓華夏提前千多年,所有地方都成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且還得到了拓展,因此無愧於弘武的“武”字。

另一方面,西方,章武皇帝,也無愧章武的“武”字。他用自己的雙股劍,擊殺一個又一個角鬥士,揚名域外不在話下。

所以,當弘武皇帝的大秦帝國,迎來一個嶄新時代的時候。

同一時間,在羅馬國內的卡普阿市立競技場,章武皇帝率領的桃園四人組,也即將迎來一個嶄新的時代,一個屬於桃園角鬥士的時代。

劉備揮舞着雙股劍,他已經有了一身肌肉,哇哇大叫,帶領着紅臉的關羽、黑臉的張飛、白臉的諸葛亮,在數萬觀衆的助威聲中,殺向對手。

四人各有特色,戰鬥力爆表,因此獲得了大量羅馬粉絲。一隻耳以中老年婦女爲主,關羽、張飛以貴婦人爲主,而年輕的諸葛亮贏得了許多少女的崇拜。

四人組只要一出場,就是全場尖叫。打到最激烈的時候,所有觀衆都會歇斯底里的狂叫。普通席上,許多老婦和少女因劉備和諸葛亮暈倒。而貴賓席上,許多家裡沒人的貴婦,望着關羽、張飛健壯流汗的肌肉,竟然已經亢奮到了頂點,瘋狂的投擲着金幣。

四人組對戰,一隻耳大多數都是在隱秘的位置,當他的兩位兄弟打的對手不能還手的時候,他就上前補刀。

又是一場“輝煌”的勝利,由於某些原因,劉備殺了所有的對手。

他踩在敵人的屍體上高舉雙股劍,稍低一些的側後方,關羽大紅臉眯縫眼,提着青龍偃月,摸着五縷長髯。而張飛扛着蛇矛,而更後面的地方,諸葛亮拋着長匕首面無表情。這一副畫面,被畫師勾勒出來後,被翻版了許多次,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在羅馬帝國流傳。

“一隻耳!”

“一隻耳!”

“一隻耳!”

狂熱的觀衆們,瘋狂揮舞着手臂,大聲吶喊着。一些中老年婦女,已經興奮的昏死又昏死過去。

“爲了自由而戰,終有一天,朕會回去!”而劉備甩着一隻耳想到。

東方,鄴都,皇宮,御書房。

秦峰不知道劉備已經揚威卡普阿市立的競技場,並在向省競技場發起衝擊,當劉備站在羅馬大競技場之巔的時候,他就能夠獲得自由。

“孫權成了原始人……。”秦峰拿起另一份情報的時候,皺起了眉頭,“曹操統一了西域……。”

這時,門口出現一個小太監,總管德全靜悄悄過去。小太監低語一番,交過去一本奏章。

德全返回的時候,秦峰凝視着西域的這份情報,只是點了點桌角,示意德全將新來的先放一邊。

雖然德全服侍了秦峰多年,但面對一位統治四千萬子民的帝王,總是戰戰兢兢。他想了一下,喉嚨一陣抖動,小心道:“皇上,這是西北羌州的加急奏摺。是羌族族主傳來的。”

德全知道,如今華夏民族所有族主都在鄴都,唯有羌族的族主是在自治州內。這說明皇恩有側重,所以氐族族主的加急奏摺,他是要硬着頭皮說一下的。

果然,隨着秦峰聽到氐族的名字,腦海的深處,劃過那一道雲朵的身影。這雲朵上的民族中,有他永遠無法忘記的人。

當弘武大帝接過來的時候,德全默默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突然,弘武大帝猛得站了起來,他充滿了憤怒,以至於面龐鐵青不斷抽搐着。哐當,金龍的鎮紙,被他砸進了御書案裡。

書房所有人嚇的跪倒在地,瑟瑟發抖,德全不知發生了什麼,他從來沒有見到過弘武大帝這樣的憤怒。那凌厲的目光只要被掃到,就會生出墜入地獄的錯覺。

一定是奏摺上寫了些什麼!

而那能寫十幾頁的奏本上,只有一句話。(未完待續。。)

ps:??感謝:璩澤坤,投出本月第十張月票。

感謝:毒書不倦、寶寶病好了、墨翎囈語投出一張月票。

第36章 太極拳與五禽戲第1149章 君臣對賭第475章 浴血透重圍第376章 被抄後路第1174章 只要地不要人第1200章 哎呦喂牌第859章 扔漢室第426章 狂士禰衡第1226章 民族意志第846章 飛將末路第998章 與羅馬建交第1149章 君臣對賭第455章 後臺遭遇第854章 暗謀劉備第848章 秦王下水第1169章 貪功不要命第441章 喜當爹第519章 王者重生第843章 守株待兔第892章 不能過界第449章 鋃鐺入獄第829章 小布變老布第154章 府中相會第507章 晨曼底登陸第950章 孟獲求援記第343章 三擒塌頓第318章 劉虞的使者第943章 “陰謀”敗露第298章 子龍壓雲第718章 背黑鍋的第485章 原來是場戲第303章 鬱悶的本初第1063章 都督出水第1139章 打愷撒的屁屁第19章 官大一級壓死你第430章 秦得其鹿第1067章 聲東擊西第282章 一窩死馬第499章 發現內奸第491章 晨國使者第419章 君臣移位第207章 李儒毒計第264章 爲國除奸第1116章 生死與共第502章 親密合作第1260章 最奇怪的炮彈第536章 應對之法第661章 戰前第558章 巔峰對決第621章 諸葛遭災第818章 沒毒但有病第199章 各有圖謀第80章 進兵方向第889章 攜美私訪第733章 大都督的謀劃第604章 善意的謊言第599章 孟德被焚第1285章 世界會盟第1026章 逃竄的孫權第394章 秦門女將第935章 大棒與蘿蔔第161章 學壞話很快第77章 搶功勞的來了第387章 絕地反擊第324章 突如其來的會面第1027章 千年第一毒計第779章 五縷長髯的明證第1028章 暴君的遮羞布第239章 歹毒之計第394章 秦門女將第845章 龍褲頭第843章 守株待兔第968章 神兵天降第373章 一統北方第998章 與羅馬建交第786章 孟德誤判第1126章 再研究研究第1254章 海上開端第714章 火災演練第1057章 想不出計策關囚籠第1260章 最奇怪的炮彈第461章 相親大會第501章 妥協第730章 佳人重逢第713章 入林避暑第985章 弘武大智慧第208章 怒斥太后第879章 孤家寡人第797章 擾敵與埋伏第1010章 陸遜中計第409章 荀彧舉薦第639章 大事去矣第1002章 兵臨東吳第403章 毒士來投第144章 血性搏殺第975章 南蠻王秦峰第1187章 大秦好男人第845章 龍褲頭第1214章 血與沙中的對決第68章 首遇黃巾
第36章 太極拳與五禽戲第1149章 君臣對賭第475章 浴血透重圍第376章 被抄後路第1174章 只要地不要人第1200章 哎呦喂牌第859章 扔漢室第426章 狂士禰衡第1226章 民族意志第846章 飛將末路第998章 與羅馬建交第1149章 君臣對賭第455章 後臺遭遇第854章 暗謀劉備第848章 秦王下水第1169章 貪功不要命第441章 喜當爹第519章 王者重生第843章 守株待兔第892章 不能過界第449章 鋃鐺入獄第829章 小布變老布第154章 府中相會第507章 晨曼底登陸第950章 孟獲求援記第343章 三擒塌頓第318章 劉虞的使者第943章 “陰謀”敗露第298章 子龍壓雲第718章 背黑鍋的第485章 原來是場戲第303章 鬱悶的本初第1063章 都督出水第1139章 打愷撒的屁屁第19章 官大一級壓死你第430章 秦得其鹿第1067章 聲東擊西第282章 一窩死馬第499章 發現內奸第491章 晨國使者第419章 君臣移位第207章 李儒毒計第264章 爲國除奸第1116章 生死與共第502章 親密合作第1260章 最奇怪的炮彈第536章 應對之法第661章 戰前第558章 巔峰對決第621章 諸葛遭災第818章 沒毒但有病第199章 各有圖謀第80章 進兵方向第889章 攜美私訪第733章 大都督的謀劃第604章 善意的謊言第599章 孟德被焚第1285章 世界會盟第1026章 逃竄的孫權第394章 秦門女將第935章 大棒與蘿蔔第161章 學壞話很快第77章 搶功勞的來了第387章 絕地反擊第324章 突如其來的會面第1027章 千年第一毒計第779章 五縷長髯的明證第1028章 暴君的遮羞布第239章 歹毒之計第394章 秦門女將第845章 龍褲頭第843章 守株待兔第968章 神兵天降第373章 一統北方第998章 與羅馬建交第786章 孟德誤判第1126章 再研究研究第1254章 海上開端第714章 火災演練第1057章 想不出計策關囚籠第1260章 最奇怪的炮彈第461章 相親大會第501章 妥協第730章 佳人重逢第713章 入林避暑第985章 弘武大智慧第208章 怒斥太后第879章 孤家寡人第797章 擾敵與埋伏第1010章 陸遜中計第409章 荀彧舉薦第639章 大事去矣第1002章 兵臨東吳第403章 毒士來投第144章 血性搏殺第975章 南蠻王秦峰第1187章 大秦好男人第845章 龍褲頭第1214章 血與沙中的對決第68章 首遇黃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