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被推翻怎麼辦?

幾千人的試卷需要短時間內批改出來,而且爲了確保準確性,試卷都是進行交叉批改的,因此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而且大唐王朝也是和其他傳統王朝不一樣,他們並不會直接抽調其他部門的官員參與閱卷,那是禮部的工作,其他部門基本沒資格參與。

所以閱卷的人都是禮部的官員,其中不僅僅有教育司裡面的官員,而且還有兩所大學的老師,此外一部分皇家理工學院裡的高年級學生也會參與閱卷。

閱卷工作進行着的時候,李軒也是沒有閒着,按照慣例處理着自己的衆多事務,一直等到兩天後,禮部教育司纔是送來了這一次金陵會試的最終結果。

五千多名考生之中排名前列的考生都已經是被挑選了出來,不過即便是被挑選出來後,也有一千人呢,所以考中的人頂多就是名列名單,然後被送到李軒這邊,至於李軒親自查看的考卷,只限於進士科和博士科前十名。

李軒把這兩科的各前十名,一共二十份的卷子通通看了一遍,裡頭的理科卷子沒什麼好說的,都是有着標準答案的,直接對比答案就能夠直接給出分數,而這二十人的理科卷子,通通都是九十五分以上。

大唐科舉的考試,已經是開始採用一百分制,在會試中能夠考九十五分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了,畢竟今年的理科試卷比去年又有更難。

而文科卷子的話,不管是博士科還是進士科的卷子,文章寫的都是相當不錯,衆多閱卷考官給出的分數也都是比較一致,大多都是九十五分以上。

針對這些優秀考生的卷子,現在李軒要做的也不是挑刺啊什麼的,而是給這二十個人排列名次,給一甲和二甲平定名次,一直都是屬於李軒的權力。

李軒並沒有第一時間就選了,而是先看了看這二十個人的履歷,然後根據履歷進行排定名字。

等把這二十人的名次確定下來後,在這一場會試當中,需要李軒親力親爲的事也就算是結束了,接下來就是張貼金榜的時候了。

金榜一貼出來,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但是這已經是沒有什麼人關注了,人們更加關注的還是直隸四道的會試分考點的考試。

直隸四道的會試分考,很多人都知道,這是帝國對科舉改革的一個嘗試,一個試點。

雖然說改變了延續千年之久的科舉,會引起了一些非議,但是大唐帝國從成立之初起,就是在不斷的進行各種革新,從內閣再到軍隊,從農業稅到工商業,大唐王朝幾乎是把所有制度都是改革了一遍,科舉和教育,只是其中一項而已。

而且基本上稍微有點見識的人都知道,帝國一直對教育和科舉進行改革,每一年改的不多,但是每一年都在改,這久而久之也就慢慢習慣了。

所以改革本身,已經是沒有多少人有意見的了,他們更加在乎改革之後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利益。

很明顯,這一次的會試改革,就會給天下的讀書人一個大好處。

因爲錄取的人數多了,士子們考中進士的機會也就更大了,能夠有更大的機會當官,他們爲什麼不樂意?

直隸四道的會試分考,都是在當地進行,所以一時半會的李軒也得不到消息,金陵城這邊都公佈了金榜兩天後,他纔是陸續受到了直隸四道的會試分考的結果報告。

四道的會試分考因爲是試點,所以上下都是很注重,嚴防舞弊,所以會試進行的是非常的順利,最後成功的選擇了各自的進士和博士,並且是根據之前個規定,給這些人授予進士、博士功名,不過都是三甲。

不過這影響不大,因爲即便是金陵城裡的會試,錄取的進士科有將近五百人,但是一甲也不過三人,二甲不過七人。

大唐王朝開辦的科舉,前十名是一甲和二甲,第十一名開始都是三甲,甭管後面還有多少人都是如此!

會試分考的考生,本來就是沒有什麼信心去金陵城競爭的,這能夠考中進士也就不錯了。

但是他們還不知道,李軒早就醞釀着,等過幾年,就取消什麼一甲、二甲、三甲,通通都稱之爲進士或者博士,不搞什麼特殊化。

隨着直隸四道的會試分考也是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哪怕是殿試還沒有舉行,李軒都已經是迫不及待的通過大唐朝報向全天下宣告,明年開始,將會在各省也設立會試分考,考中者即授予三甲進士、三甲博士功名。

等到各省也開設後,那麼也就意味着李軒謀劃許久的國考和省考,基本上就是定型了,後續就是繼續完善,比如說降低新科進士、博士的品級,擴大省考的錄取人數,讓省考和國考都是成爲爲國家選才,而且是基層人才的主要,乃至是唯一的渠道。

至於如何選拔中高級官員,那就慢慢從基層官員裡挑選培養了,總之是不可能出現新科進士剛考上就成爲七品官的情況了。

科舉的改革,李軒是相當滿意。

當科舉改革成功後,後續的近代教育體系也是建立起來後,那麼一整套的教育、科舉制度也就完善了,李軒不敢說這套制度有多先進,但是總比現在的的好,至於有什麼問題,或者以後不適應時代了,那麼再改就是了。

現在嘛,比以前的好用就行了。

李軒對於各種改革,一向來都是抱着實用主義的,而且他也沒有想過什麼搞出來一種制度能夠延續幾百幾千年,那種事他自認爲沒有這個能力。

甚至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是沒有考慮到幾百年以後的,頂多就是考慮到幾十年,而這已經算是很厲害了,再久,鬼知道以後會變成什麼樣。

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有了自己,而根據李軒自己的預測,幾十年後就算再差,起碼也會進入蒸汽機工業革命的後期,說不準都會一隻腳邁入電氣化時代了。

畢竟有着自己在,不斷的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直接複製後世的成功經驗,用上幾十年時間發展到這種程度其實並不算誇張。

而這個過程裡,必然會給社會,給整個世界帶來劇烈的變化,在這種劇烈的變化之中,誰也不敢說什麼制度就能夠長時間有效了。

所以李軒要做的就是,不管什麼事,只要現在有用那麼就行了,至於以後,以後再說。

有時候李軒都會懷疑,自己搞出來這麼多新東西,極大的扶持工商業的發展,以後會不會搞出來一羣什麼資本家,然後跑出來要推翻自己,或者是推翻自己的繼承人……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我們大唐海軍要無敵於天下啊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許開炮,那都是戰利品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老司機帶路遊秦淮第四百三十三章 爾等,皆可殺(爆發求月票)第八百八十九章 身負重任的陳立夫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穩賺不賠的買賣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通車之日就是西征之時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裝甲巡洋艦第一百四十九章 雷暴風雨夜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太子之位穩如山第三百二十四章 沉默的宋志文第七百五十八章 海軍出擊南澳島第一百八十三章 跑就跑,誰怕誰啊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河封省第四百七十一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第四百零三章 奶不出來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二千二十九章 御書房會議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一戰:懷遠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沒見過世面的土著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汽油自行車的轟動第二千一百八十章 不能跟錢過不去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繼承人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持續敗家的陸海軍第六百零二章 炮聲隆隆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重量級人物下場了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風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三百六十三章 絕望的黎平府遲到的封推感言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美洲:向內陸進發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濟州馬場第八百一十七章 海軍也要開疆擴土第五百六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四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打扶桑搶黃金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皇家理工學院的勸退生第一百七十八章 規模浩大的戰役!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聯合二型步槍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沒有誰是無辜的第七百五十一章 能騙就騙能搶就搶(求月票)第四百四十三章 這怎麼可能第二百二十三章 亡命狂奔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攻!車輪戰!第二千零七章 坐擁半個美洲的美洲礦務公司第一千零七章 冊封順義王第七十九章 曾子云的驕傲與不屑第八百五十五章 貨運馬車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陳立夫要面聖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一己之力供應全球戰爭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繁華背後的危機第兩百七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衛隊第二千六十五章 再接再厲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八百六十章 出人意料的晉升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全民守城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遇上哄擡糧價怎麼辦?抄家!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僵持的印度洋戰局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全民守城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光明正大的陷阱第八百二十二章 格德斯的豪邁之心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南洋交州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五百三十四章 千古聖君的醜態第兩百七十三章 擲彈兵準備第八百九十六章 超級大鐵路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爲了單身狗可是操碎了心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繅絲機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陛下駕到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少花錢多辦事的大唐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僞唐賊軍想要幹嘛?第一千零五十章 奪呂宋滅萬丹第七十七章 歷史的真相第兩百七十三章 擲彈兵準備第二千四十二章 適應不了大唐生活的愛德華第七百零七章 騰飛的大唐軍械產量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皇家石油公司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六百零七章 排隊槍斃纔是王道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比正規軍更可怕的民兵第六百八十四章 悲催的南澳島總兵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兩百四十二章 制定軍銜和軍服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炮不夠就兩炮第六百七十二章 火力兇猛的王文華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第八十八章 分兵疾行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當個大唐人豈不美哉?第兩百五十一章 三千明軍來襲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僵持的印度洋戰局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敵人不是明軍第九百四十七章 皇家理工的瘋子們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即將迎來汽車時代第六百三十二章 典型的排隊槍斃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燒了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我們大唐海軍要無敵於天下啊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許開炮,那都是戰利品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老司機帶路遊秦淮第四百三十三章 爾等,皆可殺(爆發求月票)第八百八十九章 身負重任的陳立夫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穩賺不賠的買賣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通車之日就是西征之時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裝甲巡洋艦第一百四十九章 雷暴風雨夜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太子之位穩如山第三百二十四章 沉默的宋志文第七百五十八章 海軍出擊南澳島第一百八十三章 跑就跑,誰怕誰啊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河封省第四百七十一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第四百零三章 奶不出來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二千二十九章 御書房會議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一戰:懷遠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沒見過世面的土著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汽油自行車的轟動第二千一百八十章 不能跟錢過不去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繼承人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持續敗家的陸海軍第六百零二章 炮聲隆隆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重量級人物下場了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風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三百六十三章 絕望的黎平府遲到的封推感言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美洲:向內陸進發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濟州馬場第八百一十七章 海軍也要開疆擴土第五百六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四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打扶桑搶黃金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皇家理工學院的勸退生第一百七十八章 規模浩大的戰役!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聯合二型步槍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沒有誰是無辜的第七百五十一章 能騙就騙能搶就搶(求月票)第四百四十三章 這怎麼可能第二百二十三章 亡命狂奔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攻!車輪戰!第二千零七章 坐擁半個美洲的美洲礦務公司第一千零七章 冊封順義王第七十九章 曾子云的驕傲與不屑第八百五十五章 貨運馬車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陳立夫要面聖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一己之力供應全球戰爭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繁華背後的危機第兩百七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衛隊第二千六十五章 再接再厲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八百六十章 出人意料的晉升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全民守城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遇上哄擡糧價怎麼辦?抄家!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僵持的印度洋戰局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全民守城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光明正大的陷阱第八百二十二章 格德斯的豪邁之心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南洋交州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五百三十四章 千古聖君的醜態第兩百七十三章 擲彈兵準備第八百九十六章 超級大鐵路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爲了單身狗可是操碎了心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繅絲機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陛下駕到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少花錢多辦事的大唐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僞唐賊軍想要幹嘛?第一千零五十章 奪呂宋滅萬丹第七十七章 歷史的真相第兩百七十三章 擲彈兵準備第二千四十二章 適應不了大唐生活的愛德華第七百零七章 騰飛的大唐軍械產量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皇家石油公司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六百零七章 排隊槍斃纔是王道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比正規軍更可怕的民兵第六百八十四章 悲催的南澳島總兵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兩百四十二章 制定軍銜和軍服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炮不夠就兩炮第六百七十二章 火力兇猛的王文華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第八十八章 分兵疾行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當個大唐人豈不美哉?第兩百五十一章 三千明軍來襲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僵持的印度洋戰局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敵人不是明軍第九百四十七章 皇家理工的瘋子們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即將迎來汽車時代第六百三十二章 典型的排隊槍斃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