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

李軒率領百官和近衛軍入城後,在以原肇慶府爲中心的新皇宮上,正式下旨昭告天下:定肇慶爲京師!

正式確定首都後,大唐王朝由此也是宣告走上了正式的軌道!

和定肇慶爲京師的還有其他諸多聖旨,其中大部分都是封賞類,定都肇慶後,自然是需要大賞羣臣的。

文官的官位和品級、武將的職務和軍銜自然是不好升的,因爲大唐王朝不管文武,都已經是形成了一套不算完善,但是已經在用的晉升體系了,自然是不可能隨便亂動的,所以能夠封賞出去的自然是爵位了。

這一次李軒也是難得大方了一次,光光是侯爵就是封出去了三個,伯爵有十幾個之多,而封爵的這些人裡頭除了少部分是文官外,大部分都是武將。

文官方面,只有柳八苟、王文華以及錢夢久這三個資格最老的文官被封了伯爵爵位,另外還有幾個人被封了子爵、男爵。

因爲李軒早已經規定,公侯伯三等爵位,非軍功不封。柳八苟和錢夢久以及王文華能夠獲封,那是破例,誰讓他們是開國功臣呢,沒有他們這三個人,尤其是沒有柳八苟的話,大唐王朝都建立不起來。

剩下的侯爵以及伯爵,清一色都是武將,郝柏年、李春景、方希同這三個人被封爲侯爵,方東全、黃學仁、陳屠夫、王單旭、曾子文等從龍甚早的將領們也大多是被授予了伯爵,而新冒出來的陳科橋等一批將領也是被封爲伯爵。

但是上述爵位,沒有一個是世襲罔替,全都是減等承襲。

因爲世襲罔替這種大殺器是不能輕易甩出去的,否則的話很容易造成貴族氾濫不說,而且會讓爵位不值錢。

真正要獲得這種世襲罔替的爵位,估計只能是真正的站穩腳跟後,至少也要做到和明王朝明面對抗,能夠不畏懼明王朝反攻的時候才能夠封出去了。

現在嘛,還是太早!

除了三個侯爵以及十幾個伯爵外,子爵和男爵封出去的就更多了,子爵大約有二十多人,男爵大約有四十多人,這兩個等級的爵位文武官員都有。

按照李軒的初步設想,目前而言,爲了保證貴族的稀缺性,貴族的數量最少是控制在幾百個人以內,而其中一大部分都還的是死後就除爵的男爵以及只能承襲爵位一代人的自覺,伯爵以上的爵位,應該控制在三十人以內。

等徹底統一了全國後,這個數量倒是可以再增加一些,但是也不能增加太多了,要不然的話,貴族過多一方面會造成貴族頭銜不值錢,另外一方面也會影響民生。

雖然大唐王朝的貴族爵位只有俸祿以及必要的禮遇,沒有封地以及政治實權,但是對於普通民衆而言依舊是極大的威脅,數量太大的話,容易引起社會的大規模不公現象出現。

李軒在肇慶這邊定都,封賞羣臣的時候,肇慶這邊的消息也是很快通過西江水路傳遞到了廣州那邊。

兩廣總督王越聽聞僞唐賊軍已經奪取了肇慶,並且僞帝以肇慶爲都的時候,臉色可是難看的很。

雖然說放棄肇慶乃是他的親自決定,並且也預料到了肇慶很快就會被賊軍攻克,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些僞唐賊軍竟然會把肇慶當成首都。

這種事他之前可是從來都沒有想到過,一開始他還以爲僞唐賊軍的首都是在興泉府呢,後來聽聞賊軍的百官南下柳州後,以爲賊軍會定都在柳州。

後來賊軍奪取了梧州後,他又認爲賊軍會在梧州定都,畢竟梧州之前可是兩廣總督的駐地,同時也是兩廣地區衆多高級軍政要員的駐地,政治地位是相當高的。

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賊軍放着梧州不要,而是非要去肇慶定都。

這個年代的肇慶可不是什麼大城,充其量只是西江沿岸的一座普通府城而已,論繁華自然是遠遠不如梧州城的,甚至論城防也是不如梧州那麼易守難攻。

但是李軒爲什麼依舊選擇在肇慶呢,就是因爲選擇在肇慶的話,一方面是能夠兼顧兩廣地區的軍務,另外一方面,在李軒的內心,大唐王朝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還是向東、向北,主要是面向南海以及江西、湖廣、福建,而要攻打這些地方,都是需要以廣東爲大後方的。

同時廣州又以爲過於靠海,比較危險,所以權衡之下才是選了肇慶。

至於肇慶府城本來比較小,城防一般這些因素都是不重要,因爲李軒要的只是一個行政和軍事中心而已,至於工業的話,肇慶這邊靠着西江,也勉強能夠建立起來初步的手工作坊式的工業了。

而這些因素自然是王越不知道的,甚至也是無法理解的。

但是不理解也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僞唐賊軍正式在肇慶定都後,會掀起極大的政治負面影響,而這個消息估計不用多久就會被傳到京師去,到時候,恐怕是會引起京師的一場大地震吧!

古往今來,造反的愚昧鄉民多了去,但是真正成功的屈指可數,即便是能夠做到佔地百里的都少,然而現在的僞唐賊軍卻是已經兵鋒橫掃三省,擁兵十萬以上,並且還正兒八經的定都。

這個性質,幾乎和以往那些造反的稱帝建制是差不多的,而正式定都後的僞唐賊軍,在外人面前可就真正的稱帝建制了,而不是和以往一樣只是一夥流賊土匪了,如此,將會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的。

雖然說人人都知道僞唐賊軍早在正德三十九年的時候就已經在李家村稱帝建制了,但是其實包括王越在內,誰都沒把這事當回事,從心底裡依舊是認爲這些僞唐賊局不過是流賊土匪罷了。

但是現在僞唐賊軍竟然是定都了,這代表着什麼?

這代表着僞唐賊軍要割據地方,並統治當地了,一旦讓僞唐賊軍成功的掌控這些地方一兩年,打實了根基後,這個僞唐王朝將會成爲大明王朝的心腹之患,甚至是生死大敵。

王越的擔心,其實也正式爲什麼李軒這廣地以及柳八苟等大唐百官們都是贊同乃至迫不及待要在肇慶定都的重要原因。

正式確定首都後,這將會給外人,尤其是天下人一個明確的信號,那就是我們大唐王朝可不是,至少說已經不是流賊土匪了,而是一個志在天下的正式王朝。

懷才不遇,想要榮華富貴的你們,還不趕緊拿上你們的刀劍毛筆來投誠大唐王朝!

來這裡,你們將能實現人生的理想和價值!

來這裡,升官發財不是夢!

定都肇慶後,也就代表着大唐王朝籌備多時,一直都是不敢開辦,害怕遭到世人恥笑的科舉也終於是進入了舉辦倒計時。

定都肇慶後,李軒都還沒把後宮諸人安頓好呢,禮部尚書謝窪犆就是上奏摺,說禮部前後籌備多月,認爲開辦科舉的客觀條件已經成熟了,應當昭告天下正式開辦科舉,並初步定於今年春天舉辦大唐王朝的第一次科舉考試。

李軒在詳細看過了禮部呈報上來的計劃後,認爲如今開辦科舉也的確是可行的了。

因爲禮部送上來的資料顯示,禮部這邊經過多時的前期籌備工作,已經是可以肯定,等開辦科舉的時候,至少會有超過百名士子會來參加科舉。

這個數字可不是憑空白說的,而是禮部暗訪調查所得。

爲了避免科舉開辦後沒有人來應試,更加是爲了避免到時候要強行抓取士子來應考,從而被世人恥笑影響大唐王朝的聲威,所以大唐王朝對首次科舉是極爲謹慎的。

無法確定有足夠人來應試之前,是絕對不會匆忙開辦科舉的。

雖然說禮部所說的至少百名士子裡有部分人只是秀才,甚至很多都只是童生,舉人可能一個都沒有,但是這也足夠了。

畢竟這一次開辦科舉其政治意義最重要,至於能不能招攬到優秀人才其實並不重要,大唐王朝發展到如今這個規模,連明王朝那邊進士出身的官員都能投誠過來,更別提什麼舉人、秀才了。

只要是舉人願意投誠過來的話,都不用科舉了,直接就給縣令以上的職務了。

因此,這一次的科舉政治意義更大!

詳細考慮過後,李軒正式批准了禮部科舉計劃,準備在四月份開辦首次科舉!

現在都是三月份了,下一月就開辦科舉,自然是來不及讓所有控制區內願意來參加科舉的人來應考的,不過這依舊不重要,因爲等到今天秋天的時候,還會有比較正式的秋試。

今年春天的春試,乃是登極恩科,而今天秋天舉行的鄉試纔會是正式科舉。

這一次的春試登極恩科,一切都是爲了向天下人傳遞一個信號:大唐王朝開辦科舉了,爾等還不趕快來加入大唐建功立業!

其政治含義意義和定都其實是差不多的,都是屬於一種政治宣傳,而這也是爲什麼禮部那邊要確保有人來參加科舉後,纔敢開辦科舉的原因所在,因爲一旦搞砸了,那就不是正面的政治宣傳,而是變成了負面的宣傳了。

大唐要開辦登極恩科的佈告張貼出去後,大唐王朝的控制區裡的士子們表現不一,有人恥笑之,有人狂罵之,有人卻收拾起了包袱踏上了前往梧州的路!

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過渡性金本位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唐銀幣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都像你這樣,我大唐早完了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刁蠻公主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陛下駕到第九百五十三章 查獲髒銀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七百八十二章 遲早得被李春景害死第七百三十四章 決戰:排隊槍斃第二千零一章 普通人到了古代也能當科學家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土著國家不算他國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風流才子陳立夫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楊成這個大傻叉第九百二十六章 好客的南洋百姓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同的科舉第一百七十九章 預備!開火!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沒人就去抓啊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楊成的推銷之旅第八百六十章 出人意料的晉升第七百三十三章 戰馬的悲鳴第四百八十二章 激烈爭論第四百二十九章 兄弟們,乾了這碗酒(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抓宋賊第七百七十九章 江南危矣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爲了黃金必須殖民美洲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你們陸軍不要太過分了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陸軍也窮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日爲賊終生爲賊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勞動合同法第七百八十四章 這江南,本官是要定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四百三十六章 歡呼吧!大唐海軍成立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淡定的陳科橋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又是一場傾國之戰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倒黴的南林堡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奇葩的全球貿易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覈承襲制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其實明軍也是很牛逼的第二千五十八章 工業量產汽車時代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意外的戰爭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太平洋號處女航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陳立夫面聖述職第五百八十七章 海軍改革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規劃中’的美好未來第八百五十一章 此物當爲我大唐利器第十八章 世外桃源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三百零八章 主力決戰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好時代一去不復返第兩百一十九章 陛下不可投降啊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兩百四十章 全新的大唐王師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龐大野心第兩百八十章 擴軍封侯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皇恩浩蕩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跨洋運輸:新金山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玩具:蒸汽坦克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萬雄獅第五百三十五章 分贓大會第九百四十八章 第一槍騎兵團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借糧從不還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子爵世子的戰鬥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頭等大事:滅蚊子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軍五年發展計劃第一千四百章 陸軍不服第八百零八章 奢華高調有內涵第一千零七章 冊封順義王第一百六十六章 謝老頭的擔憂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六百四十八章 安子河的犀利攻勢第二千四十一章 大唐人的無視第六百五十三章 難兄難弟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皇家石油公司第八百六十五章 愛卿辛苦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決定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子是老子還是老子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韃靼主力第三百零四章 激戰三號渡口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六百零四章 迎風飄蕩的紅龍持劍旗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洪水危機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宋丸子去上海 (第三更)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軍潰逃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規劃中’的美好未來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寧可信其有第七百三十七章 萬古聖君李軒第四百一十九章 僞唐賊軍想要幹嘛?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陳立夫的野心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四百七十六章 僞唐不可力敵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下第二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煤油貿易第五百零三章 張嶽問策第六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的第四混成團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
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過渡性金本位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唐銀幣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都像你這樣,我大唐早完了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刁蠻公主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陛下駕到第九百五十三章 查獲髒銀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七百八十二章 遲早得被李春景害死第七百三十四章 決戰:排隊槍斃第二千零一章 普通人到了古代也能當科學家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土著國家不算他國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風流才子陳立夫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楊成這個大傻叉第九百二十六章 好客的南洋百姓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同的科舉第一百七十九章 預備!開火!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沒人就去抓啊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楊成的推銷之旅第八百六十章 出人意料的晉升第七百三十三章 戰馬的悲鳴第四百八十二章 激烈爭論第四百二十九章 兄弟們,乾了這碗酒(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抓宋賊第七百七十九章 江南危矣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爲了黃金必須殖民美洲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你們陸軍不要太過分了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陸軍也窮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日爲賊終生爲賊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勞動合同法第七百八十四章 這江南,本官是要定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四百三十六章 歡呼吧!大唐海軍成立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淡定的陳科橋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又是一場傾國之戰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倒黴的南林堡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奇葩的全球貿易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覈承襲制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其實明軍也是很牛逼的第二千五十八章 工業量產汽車時代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意外的戰爭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太平洋號處女航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陳立夫面聖述職第五百八十七章 海軍改革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規劃中’的美好未來第八百五十一章 此物當爲我大唐利器第十八章 世外桃源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三百零八章 主力決戰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好時代一去不復返第兩百一十九章 陛下不可投降啊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兩百四十章 全新的大唐王師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龐大野心第兩百八十章 擴軍封侯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皇恩浩蕩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跨洋運輸:新金山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玩具:蒸汽坦克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萬雄獅第五百三十五章 分贓大會第九百四十八章 第一槍騎兵團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借糧從不還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子爵世子的戰鬥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頭等大事:滅蚊子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軍五年發展計劃第一千四百章 陸軍不服第八百零八章 奢華高調有內涵第一千零七章 冊封順義王第一百六十六章 謝老頭的擔憂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六百四十八章 安子河的犀利攻勢第二千四十一章 大唐人的無視第六百五十三章 難兄難弟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皇家石油公司第八百六十五章 愛卿辛苦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決定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子是老子還是老子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韃靼主力第三百零四章 激戰三號渡口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六百零四章 迎風飄蕩的紅龍持劍旗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洪水危機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宋丸子去上海 (第三更)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軍潰逃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規劃中’的美好未來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寧可信其有第七百三十七章 萬古聖君李軒第四百一十九章 僞唐賊軍想要幹嘛?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陳立夫的野心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四百七十六章 僞唐不可力敵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下第二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煤油貿易第五百零三章 張嶽問策第六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的第四混成團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