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十九章 御書房會議

御書房雖然是帝國權力中樞,裡面的都是帝國重臣,但是御書房內實際上也是等級分明。

值班大臣高高在上,行走大臣則是流動性非常大,彼此間的區別也非常大。

有些強勢的行走大臣,那都是後續值班大臣的強力競爭人選,有時候甚至都能公然和值班大臣相抗衡。

但是一些弱勢的行走大臣,尤其是因爲特殊原因才能進入,屬於典型的賞賜老臣的方式進來的,那基本都是非常的弱勢,就連其他行走大臣一般都不搭理他們。

因爲人人都知道,不管是魏廣清還是陳炳全,他們都御書房都呆不久,少則幾個月,頂多一年就會致仕。

這不,今天的御書房值班會議裡就是體現出來了這種區別。

會議開始的時候,衆人齊齊各自落座了。

這座位安排也是很有意思!

中間的是長方桌,兩邊分別有四人,尾部有一人,但是上首的位置卻是沒有人的。

而衆人的序列也是有講究的,按照爵位、品級、進入御書房時間排序。

比如說陳立夫,此人就名列左側上首,因爲他的本官是商部尚書,正二品,但是他在去年卻是獲封太子少師,從一品。

按照大唐帝國陸續改革的官制。

最高等的乃是正一品,只有三公三孤、大學士

從一品的太子三師三少、協辦大學士。

正二品的有各部尚書以及都御史、大法院院長。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唐帝國僅僅是在立國之初的時候授予了柳八苟等人大學士頭銜,之後再也沒有授予過了。

而三公三孤頭銜,也只有柳八苟一個人獲得過太傅頭銜,其他人就沒有獲得過了。

雖然說大唐帝國裡的大學士、三公三孤的頭銜沒有任何實權,只有品級,屬於純榮譽性質的頭銜,但是授予重臣的時候,也能夠拉高臣子的政治地位。

大唐帝國曆年來授予的大學士並不多,立國初期有三大殿學士,但是後開一直就只有柳八苟保留大學士的頭銜,哪怕是柳八苟致仕以後,李軒依舊保留了柳八苟的中級殿大學士。

所以哪怕現在柳八苟已經是常年臥牀不起了,但他還是大唐帝國的唯一的一名大學士!

不僅如此,柳八苟致仕之前,李軒更授予了他太師的頭銜。

這是整個大唐帝國立國數十載裡,授予出現的僅有的一個三公三孤頭銜,而且一授予就是最頂級的太師頭銜。

此外柳八苟還是帝國公爵,原爵承襲三代,三代之後減等世襲至子爵世襲罔替的殊榮,這也是大唐帝國裡獨一份。

這是李軒給他的獨有殊榮!

但是對於其他臣子,李軒從未授予三公三孤,也沒有授予過大學士了,一般只授予太子三師三少,甚至三師都很少。一般都是三少。

也就是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這三個頭銜授予比較多。

僅僅是太子少保頭銜,大唐帝國裡就先後有二十多名臣子獲得。

基本上歷任御書房值班大臣,只要中途沒犯錯,順利完成自己值班御書房的使命,最後順利致仕,沒什麼污點的話,那麼都能在臨近致仕的時候獲得太子少保這個頭銜。

當然也有不少人是擔任御書房值班大臣期間就獲得上述頭銜的,甚至是獲得地位更高的太子少傅、太子少師等。

陳立夫嘛,就是屬於這種,他入值御書房已經有些年頭了,憑藉着卓越的工商經濟發展能力,讓帝國的經濟持續高漲,爲此他入值不過兩點,就獲得了太子少保頭銜,去年的時候更是越過了太子少傅,直接獲得了太子少師頭銜。

這個時候,他距離一名文臣在致仕之前所能夠獲得的頂級榮譽,已經只有一步之遙了,那就是太子三師。

至於說再往上的三公三孤,他是不指望了。

大唐帝國文武臣子無數,只有柳八苟一人能獲封三公三孤中的太師而已,柳八苟能夠獲此殊榮,那是因爲他手把手的先後把太祖武皇帝、聖天子扶上了皇位,奠定了大唐帝國的基礎,這些雖然不會公然喧嚷,但實際上知道帝國早期內幕的人都知道。

柳八苟把冊封三公三孤的條件拔高到了讓人難以仰望的程度!

而其他人,遠遠不夠格!

臨近致仕的時候興許還能幻想一下,實在不行,估計只能等死了以後纔有可能追封三孤三股。

但即便這樣,陳立夫也是目前御書房裡僅有的一名少師。

所以他當之無愧的坐在了左側上首。

而其他人也是根據自己的頭銜分別坐下。

翰林院的掌院學士最特殊,他不是坐在左側或者右側,他是直接坐在了尾部單獨一人。

而且按照慣例,翰林院掌院學士是極少在御書房值班會議上發表什麼意見的,基本上就是旁聽爲主。

因爲翰林院的體系過於特殊,歷任掌院學士都是無一例外,全都是孤臣,不僅僅從不參與朝堂鬥爭,甚至就連在外面,大多也不和其他文武官員接觸,甚至掌院學士的家族,一般也都是非常低調的。

因爲,不這麼幹的人是不可能成爲掌院學士,別說掌院學士了,連秘書處他都進不去。

而歷任掌院學士,都是秘書處處長,從無例外。

御書房值班大臣、翰林院掌院學士、翰林院秘書處處長,這可是三位一體的。

如此重要的位置,如果不是一個絕對的孤臣,那麼根本就不可能坐上這種位置。

這就九名御書房值班大臣的兩側,還有一排靠後的座位,這些座位就是行走大臣們的作爲了。

但是,即便是這些行走大臣們的座位,也不是能隨便座的,兩側靠近上首的,那可都是行走大臣裡的權重人物,比如說坐在後排左側首位的,也就是陳立夫背後的人,乃是現任稅部尚書!

至於陳炳全和魏廣清,他們的位置自然是落在最後頭,陳炳全在最右側下方,魏廣清就在他邊上。

從他們的位置也都看了出來,兩個人在御書房內,那都是半斤八兩,都是混的不咋地。

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雖讓他們主管的部門就是這麼弱勢呢。

想要強勢可以啊,有本事你去當類似稅部、商部、吏部、國企部這些權重部門的尚書去。

要麼就去擔任禮部尚書這個同樣權重,而且還清貴無比的職務去,話說,歷任禮部尚書都會進入御書房,有幾任禮部尚書還擔任過值班大臣呢。

但是其他部門呢,就差多了。

前頭的大佬們已經是開始會議裡,不過魏廣清和陳炳全兩個人則是有些顯得有些心不在焉,雖然沒有交頭接耳,但是一個個也是神遊天外了。

因爲,按照往常的規矩,從會議的開始再到會議的結束,都不會有他們倆個人的事,他們只需要老老實實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會議的結束就行了。

所以,任憑那些大佬們已經開始爭論,農部尚書甚至已經向國企部尚書拍桌子了,但是陳炳全依舊眯着眼,看似神情嚴肅似乎聽着討論。

但實際上他已經是想着幾天後的嫡長孫的婚事了。

他陳家不算是什麼傳統意義上的書香門第,他老陳家往上數個十八代,那都是郎中……

他陳炳全年輕的時候同樣是個郎中,最後進入太醫院,後來一度被調任皇家理工學院教務處任職,協助處理皇家理工學院內的醫學系的事務,這纔得到了上司的賞識,最後進入仕途,處理防疫衛生等工作。

這混了幾十年,醫術其實不咋地的他,竟然成爲了整個帝國醫療衛生體系的首腦,混成了衛生部尚書,這不得不說造化弄人。

他陳家世代‘名醫’,連他兒子也還是醫生,但是他的嫡長孫卻不是,他嫡長孫的腦袋機靈,身體素質也不錯,從小學時候開始就是逢考第一,而且十來歲的時候就已經跟個小大人似的,壯實的很。

後來嘗試着去報考皇家少年軍校,竟然還真考上了。

後來又是經過慘烈的競爭,成功升入皇家青年軍校,在校期間,還入選了皇家青年軍校的步球隊,一度擔任隊長。

這可是讓陳炳全臉上都有光!

能夠進入步球隊就不容易了,還擔任隊長,那就更不簡單了。

歷任皇家青年軍校的步球隊隊長,那可都是校內的風雲人物。

大唐的步球脫胎于軍方步球,玩法說起來其實很簡單,用手中的球棍把球打進對方的球門就行了,允許一定程度的合理衝撞,但是呢,衝撞不是主要的,重要的還是戰術。

戰術素養高的步球隊,尤其是擁有一名優秀隊長的步球隊,能夠在進攻的時候讓對方完全摸不着頭腦,甚至都不知道球在那,不知道防守那個方向!

最後等進攻方輕輕鬆鬆的把球推進對方的球門後,纔會恍然大悟!

有時候整個過程,持球的球員甚至都不會遭到任何的身體衝撞,因爲他的隊員會掩護他!

步球場上最常見的一幕就是:進攻一方的大部分球員在隊長的指揮下,發起迷惑性的進攻,打亂對方的防守部署,同時己方持球球員進行側翼迂迴或者直接突襲,然後把球擊入對方球門得分。

同樣的防守的時候也是如此,優秀的隊長能判斷出對方的進攻戰術,進而做出針對性的調整,進而進行攔截,甚至攔截成功後就地發起反攻,進而擊球破門得分。

虛虛實實之間,比拼的是雙方的戰術。

大唐的步球,其實和打仗其實差不多,要不然這人數也不會是一隊十四個人了,這是大唐步兵班的標準人數!

而且極度注重戰術對抗,對球員的戰術素養要求相當高,至於身體素質嘛,比普通人強是肯定的,但是也不至於和後世的很多運動那樣變態。

這玩意,看似是運動,但實際上就是重裝步兵的進行交戰!

所以軍方內部的步球隊,很多,成員基本都是優秀的年輕軍官,步球隊的隊長,往往都是該部隊內最優秀的年輕軍官擔任的。

同時各大院校裡,步球隊可是彙集裡該校內的風雲人物的,而其中的隊長更是公認的學生領袖。

成爲步球隊隊長的這個嫡長孫,後續順利考入武學堂,今年已經正式畢業進入陸軍服役。

既然都進入部隊服役了,這婚事也該張羅了。

如果是按照大唐民間的傳統,其實不管男女的結婚年齡都比較早,但是對於有志青年而言,成婚年齡往往要晚一些,尤其是軍校生成婚年齡普遍要晚一些,因爲他們的青少年時期都必須專心一志刻苦用功,要不然就會被淘汰。

當然,說的只是成婚晚,但是普遍定親的早。

那啥,大家都不傻,看見你是潛力股早早就抓住了。

那些武學堂的學生們,基本上在預科或皇家青年軍校時代就已經定親了,因爲他們早早就被別人盯上了,可不會等到這人真考上武學堂的時候才下手的,真到那個時候,黃瓜菜都涼了。

陳炳全的嫡長孫,也是在皇家青年軍校的時候就已經定親,對方並不是朝堂高官,而是傳統書香門第,在工商界也擁有巨大資產的杭州方家。

方家乃是傳統的書香門第,早年方家家族也是從龍的很早的一批人之一,嚴格上來說,是和陳立夫同一年入仕的,爲官多年後在戶部右侍郎的職務致仕,可惜的是,方家之後就沒啥太出色的子弟了。

別說再出侍郎級別的高官了,現在連個七品往上的子弟都沒有,至於在軍界就更別提了,方家子弟沒有從軍天賦,就沒一個子弟能夠考入軍校的。

不過好歹也是有家族底蘊,加上其家族基金投資眼光不錯,早年投資了不少大型企業,獲得衆多股份。比如其家族基金擁有直隸紡織銀行的百分之八的股份,另外還擁有不少上市大企業的股份。

一句話:不差錢!

他們有社會地位,又有錢,唯獨後代子弟不爭氣!

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六百七十二章 火力兇猛的王文華第三百四十六章 下一步去哪裡?第四百三十七章 升官都不要,你想要幹嘛?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全民富足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這不是機器,而是藝術品第四百零二章 史無前例的大捷(第三更求訂閱)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韃靼主力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大唐帝國的真正危機第九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立案調查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理論超前的大唐第三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軍費壓力第五百六十五章 第四軍遭遇戰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沒有戰列艦的海軍是沒有靈魂的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新北侯去美洲第六十六章 大唐興廢,在此一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開進入湖廣的大門第六百二十三章 可憐的副總兵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九百九十章 罰款當面繳清,概不賒欠第六百四十九章 膠着第二千一百七十八章 土著各國大殖民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陳立夫修官道第九百零五章 好日子一去不復返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持續敗家的陸海軍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美洲事務衙門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楊成經商(二)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潤滑油第三百九十二章 被淹沒的第一步兵營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識趣的瑞典人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技術爲王的時代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將風範第二千一百七十一章 把自己變成大唐人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稱臣納貢?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新任松江府知府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燧發槍變白菜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擔憂的北方武器公司第九百六十四章 寧投降不入川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滿地黃金的上海(第五章)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登陸扶桑!!!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軒的天大謀劃第七章 這是要私定終身!第六百二十章 超大號的地雷第十七章 朝議第十八章 世外桃源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軍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二千三十六章 超級工程第一千章 自力更生:種田養豬第七百八十四章 這江南,本官是要定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擴軍萬人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禮儀之爭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錢!我們耿家有的是第九十六章 這個女人有毒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來第七百一十七章 皇權的空前集中第二千一十二章 和本土差異巨大的美洲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唐屬印度戈河州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第二次工業大發展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軍好樣的!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第一百一十章 不屑學之,不屑用之第九百一十一章 牛逼哄哄的格德斯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皇家石油公司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老司機帶路遊秦淮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準備大幹一場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比海軍還值錢的大唐西洋公司第一百九十八章 明軍的陰謀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逼急了的韃靼人第七百七十六章 萬古聖君的親切慰問第八百一十二章 堅船利炮抵金陵第七百六十一章 投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王室都是無賴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海軍的真正敵人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艦隊進攻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繼承人第七百一十七章 皇權的空前集中第八百零五章 陳立夫面聖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不爽的白太后第三百四十三章 開門,檢查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三百九十三章 聲勢浩大的撤退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第四百七十三章 望遠鏡初登場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三年白頭第四百一十五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七章 古怪的明軍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千炮齊轟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海外忠君教育第兩百五十七章 少和柳八苟混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韃靼人太危險第二千四十九章 步球的廣告效應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衛隊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大唐南洋事務衙門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
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六百七十二章 火力兇猛的王文華第三百四十六章 下一步去哪裡?第四百三十七章 升官都不要,你想要幹嘛?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全民富足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這不是機器,而是藝術品第四百零二章 史無前例的大捷(第三更求訂閱)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韃靼主力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大唐帝國的真正危機第九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立案調查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理論超前的大唐第三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軍費壓力第五百六十五章 第四軍遭遇戰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沒有戰列艦的海軍是沒有靈魂的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新北侯去美洲第六十六章 大唐興廢,在此一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開進入湖廣的大門第六百二十三章 可憐的副總兵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九百九十章 罰款當面繳清,概不賒欠第六百四十九章 膠着第二千一百七十八章 土著各國大殖民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陳立夫修官道第九百零五章 好日子一去不復返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持續敗家的陸海軍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美洲事務衙門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楊成經商(二)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潤滑油第三百九十二章 被淹沒的第一步兵營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識趣的瑞典人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技術爲王的時代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將風範第二千一百七十一章 把自己變成大唐人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稱臣納貢?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新任松江府知府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燧發槍變白菜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擔憂的北方武器公司第九百六十四章 寧投降不入川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滿地黃金的上海(第五章)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登陸扶桑!!!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軒的天大謀劃第七章 這是要私定終身!第六百二十章 超大號的地雷第十七章 朝議第十八章 世外桃源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軍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二千三十六章 超級工程第一千章 自力更生:種田養豬第七百八十四章 這江南,本官是要定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擴軍萬人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禮儀之爭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錢!我們耿家有的是第九十六章 這個女人有毒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來第七百一十七章 皇權的空前集中第二千一十二章 和本土差異巨大的美洲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唐屬印度戈河州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第二次工業大發展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軍好樣的!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第一百一十章 不屑學之,不屑用之第九百一十一章 牛逼哄哄的格德斯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皇家石油公司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老司機帶路遊秦淮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準備大幹一場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比海軍還值錢的大唐西洋公司第一百九十八章 明軍的陰謀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逼急了的韃靼人第七百七十六章 萬古聖君的親切慰問第八百一十二章 堅船利炮抵金陵第七百六十一章 投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王室都是無賴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海軍的真正敵人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艦隊進攻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繼承人第七百一十七章 皇權的空前集中第八百零五章 陳立夫面聖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不爽的白太后第三百四十三章 開門,檢查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三百九十三章 聲勢浩大的撤退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第四百七十三章 望遠鏡初登場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三年白頭第四百一十五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七章 古怪的明軍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千炮齊轟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海外忠君教育第兩百五十七章 少和柳八苟混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韃靼人太危險第二千四十九章 步球的廣告效應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衛隊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大唐南洋事務衙門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