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比海軍還值錢的大唐西洋公司

金陵新東城,這個最近幾年裡纔是新發展起來的新城區,和金陵老城可以說是截然不同。

金陵老城,那是華夏傳統城池的模樣,雖然經過多年的持續改造,市容市貌都是變的非常好,但是建築的佈局依舊是傳統的模樣。

但是在新東城,這一片城區卻是和傳統的城市不一樣,首先,這個城市沒有城牆。

而這一點,恐怕也是和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了,不過之所以沒有城牆,那也是有這裡是緣故的。

首先,新東城,一開始並不是作爲一個城區開發的,最開始的時候,這裡是碼頭,後來依靠這碼頭,建設起來了大片的港口區,依託港口設施等建築,又是有衆多商家入駐,彙集了大量企業,到了最後,大量的國有企業更是一股腦的扎堆在這裡建設總部。

而這更是帶動了整片新東城的發展!

到了今天,實際上新東城的整體大小,其面積不比老城小多少,就連常住人口都已經是將近了十萬人,而老城區現在也不過是十多萬的人口而已。

整個金陵,目前的常住人口已經是達到了二十多萬。

這個人口規模其實對於整個中國而言,其實也不算大,畢竟根據大唐戶部的最新調查統計,大唐的人口數可是超過一億五千萬,而這個數據還不包括琉球府、呂宋府、萬丹羣島等海外領土的土著,因爲帝國並不承認土著是大唐子民,統計人口一般只統計大唐子民。

超過一億五千萬人口,而金陵又是目前大唐最大的城市,這才二十多萬人口而已,其實不算多。

但是如果考慮到這個時代的交通運輸等科技因素,一個城市裡住進來三十多萬常住人口,這幾乎是一件相當恐怖的事。

雖然不少史書上都記載着古代的城市有過百萬的人口,但是隻要是個有着基本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這個事就跟古代打仗動則上百萬大軍一樣,誰信誰傻!

大唐王朝和明軍在統一戰爭裡打了這麼多年,雙方的正規野戰軍加起來都沒有上百萬,而這些人還廣泛的分部在全國各地,而一場大規模的戰役,往往也就是幾萬人,多的基本上也就是其中一方十幾萬人而已。

大唐王朝和明軍的諸多戰役裡,規模最爲浩大的應當屬於北伐戰役以及西南戰役了,但是北伐戰役裡,唐軍不過數萬人,明軍也不過十來萬。

西南戰役裡,唐軍有十來萬,而明軍也是十幾萬而已!

數十萬規模的戰役,從來都沒有發生過,更加別說是超過百萬人規模的了。

史書上說的某某地人口數十萬上百萬,其實大多是指某個行政區的人口,比如說大唐首都,某種意義上你也可以說它有兩百多萬的人口,但實際上,絕大部分的人口都是住在城外的鄉村。

因此說大唐首都金陵有兩百多萬人口,那是指一整個承天府,而不僅僅是特指金陵城!

人家陳立夫以及所在的東西兩陳村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們就是正兒八經的金陵人士,但是東陳村和西村陳可都是在城外,距離城區有着十幾裡地呢。

此外人要活着,是不可能只有個地方住着就可以的,他得吃飯!

普通的古代人要吃飯,要麼種田,要麼工作,在城市裡自然是別指望能夠種田了,城市規模就這麼大一點,不可能有太多的田地。

不種田,那麼糧食就要購買,而購買糧食需要金錢,那麼就需要工作!

那麼問題來了,在一個工業幾乎等於零,城市內的就業基本依靠公務、服務、商業、手工業,那麼可以提供多少就業崗位呢?

實際上並不多!

除了就業這個因素外,還有物資供應的問題!

城市,甭管是什麼時代的城市,那麼其生活物資基本都是需要依靠外部供應,其他什麼的先不說了,光光是糧食就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而受限於這個時代的糧食產量低下,運輸效率低下等緣故,想要依靠外部輸入糧食維持上百萬人的消耗。

那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更是得不償失的事!

別說傳說中的古代城市做不到了,就算是現在的大唐治下的金陵城都是做不到!

如今的金陵城,可以說比古代的城市有着極大的優勢了,首先作爲政治中心和商業中心,商業是相當發達的,同時還有着不少的工廠,甭管是大型工廠還是中小規模的作坊之類,這些都是能夠提供大量就業崗位的。

物資運輸方面,依靠着長江航運以及江南水網,也是相當發達,可以說幾乎整個直隸地區的糧食等物資集中到金陵城來。

而在港口到城區等主要地區,還有着鐵軌馬車作爲核心運輸力量,而近距離的短距運輸,則是有着大量的貨運四輪馬車。

道路方面,大唐王朝也是大力發展煤渣路,其他地方不敢說,但是在金陵城以及周邊地區,煤渣路的發展卻是相當普及的。

每天來往城內外的各種運輸工具的數量相當龐大,甚至造成了嚴重的堵車情況,而這種情況還是建立在大唐王朝設立了專門的交通法規,主要的交通路口都有着巡警指揮車輛和行人通行的情況下。

沒有專門交通法規和交通指揮的地方如果要維持這麼多的運輸車輛以及人口出入,那幾乎是無法想象的事。

除了還沒有火車以及蒸汽船隻外,實際上金陵城的交通運輸體系,已經是達到了傳統運輸能力的巔峰!

然而即便是這樣,那也是困難重重!

新東城區,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爲老城區難以承擔重任,所以才逐步開發出來的,而且爲了緩解交通,也纔是沒有專門設立什麼城牆。

而大唐西洋公司的總部,就是設立在新東城區沿江路的最東邊,雖然地方有些偏僻,但是誰讓他們公司的專屬碼頭就是在這裡呢。

而這個大唐西洋公司的總部建築,也是相當的奇特,那就是,這棟建築的外來風格實在是太濃厚了1

大唐西洋公司的總部,並不是很多機構們所採用的那種傳統建築,也不是最近幾年很多企業選用的兩三層的磚瓦建築,而是採用的新式建築!

這種新式建築和傳統建築,甭管是中式還是西式都是有着明顯的不同,最大的特點就是大、高、方!

不少有資格出入皇家別院的大唐高層人士都知道,大唐西洋公司的總部大樓,那基本上都是按照皇家別院裡的翰林樓建造的。

而翰林樓,那是李軒親自設計的建築風格!

那麼,這麼翰林樓以及大唐西洋公司這種新式建築風格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好吧,其實就是後世裡特別常見的四四方方的大樓!

而這兩棟建築,其實也是大唐王朝裡,水泥的最早應用了!

去年的時候,大唐皇家理工學院費心思,終於是在石灰裡頭搞出來了怎麼製作水泥,這搞出來後,人家自然不會藏着掖着,立馬就是把專利授權給了皇室資產科,後這專門投資建立了一個水泥廠,開始正式生產水泥。

但是別以爲這樣水泥就可以普及,纔不是呢!

爲啥?

因爲貴啊!

原料成本其實也就那樣,雖然比生石灰貴一些,但是其實也沒有貴到太離譜的程度,但是專利貴啊!

人家皇家理工學院又不是開善堂的,人家花費了這麼多年,耗費了無數資金纔是把這個水泥搞出來,而且專利是有二十年期限的,他們自然是想要在專利期內收回成本不說,而且還要牢牢的撈一筆,這樣纔有資金投入後續的研發啊。

所以,如今水泥的售價裡頭,一百兩銀子的水泥,原料和生產乃至運輸成本加起來,其實頂多也就是幾兩銀子,但是剩下的錢是怎麼回事呢?

至少有五十兩銀子是稅收!

沒辦法,大唐王朝的稅就是這麼的高,基本上任何一件商品的售價裡,有百分之五十都是稅收!

不過他們收稅又不是直接在售價裡收取,而是在商品的各個流通環節裡收取,普通人根本就察覺不到。

還有三十多兩銀子呢,至少二十兩銀子是專利成本,還有十多兩銀子是企業的毛利!

嗯,這個其實也不僅僅是水泥,其他商品大多都是如此!

當然了,這裡說的只是本質,實際上企業計算成本的時候,是會把稅收的,採購成本什麼的通通算上去,不會只計算物品本身的實際價值的。

如果都算上去的話,一百兩銀子的水泥,成本也有八十多兩銀子了,他們只賺十多兩銀子的毛利而已,人家其實不黑。

此外,成本這個東西嘛,稅都還好說,那是按照比例來計算的,但是專利使用費這錢可不是按照比例來算的,人家是按照產量來算的,每生產一噸水泥就需要收多少專利使用費。

因此,水泥的價格高昂,和專利使用費價格高昂是有着直接的關係,要不然的話,水泥的價格是不會這麼昂貴的。

這水泥貴了,普通人自然用不起,目前經過一番推銷後,也就只有軍方訂購了一批用來修築永備工事,比如說炮臺啊什麼的。

但是軍方的市場註定是沒有多大的,想要賺錢,還得依靠民間市場,但是怎麼打開民間市場?走下層路線自然是不行的,只能走上層路線。

而作爲水泥廠的實際幕後大老闆,李軒自然也是想要給自家的水泥做一做推廣,所以就是用水泥修建了一棟翰林樓。

這棟翰林樓,可以說當代科技的最新體現了,建築的主要材料,使用的是石料,粘合劑使用的是水泥,窗戶使用的是目前所能夠製作的最大面積的玻璃,然後建築的佈局也是經過最科學的計算,確保採光,通風。

一共只有三層高的翰林樓,卻是擁有二十多米的總高度,而且最關鍵的一點是,其樓板不是採用木樓板,而是水泥鋼筋樓板。

這是一棟長大約六十米,寬四十米,高二十多米的長方體建築,整個建築顯得宏偉無比!

除了主體建築宏偉無比外,細節上的刻畫自然也是不會差,畢竟這是皇宮建築,雖然說是用來給翰林院以及御書房值班大臣等入宮的官員們辦公用的大樓,但那也是屬於皇宮建築呢。

因此顯得富麗堂皇!

外牆有着大量的漢白玉雕刻作爲裝飾,大門前還有兩隻銅鑄的麒麟,不過外部只能算是平常了,真正重要的是內部。

走進大門,首先你看見的不是其他什麼東西,而是一個巨大無比的廳堂,這個大堂,可是直接三層中空的大堂!

正面外牆上有着大幅的透明玻璃所做成的玻璃窗,玻璃窗邊,還有種巨大的窗簾!

這可是從大樓頂部一直到低下,足足二十多米長的窗簾,爲了讓窗簾活動自如,甚至都裝置了鉸鏈呢。

地板是光滑照人的大理石地板,頭頂是數盞可以說是當代所能夠製造的最大羊角燈了。

而大堂的有着兩道半旋轉的樓梯通往二樓以及三樓!

整棟建築裡,就是這個大堂顯得最讓人震撼了!

走進去的時候,你都能夠感覺到自己的渺小!

至於大堂之外的建築佈局,就是沒啥好說的,就是普通的辦公室和會議室什麼的。

整個大樓,可以容納將近三百人辦公,剛好可以容納翰林院以及御書房的普通辦公人員。

翰林樓去年八月纔剛建成,但是這都不算什麼,最關鍵的是,整棟大樓因爲採用了衆多的先進技術以及設備建造,從打地基到主體建築完工,一共也就花了三個月時間而已!

倒是內部裝飾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直到今年年初才正式投入使用。

而大唐西洋公司的總部,是去年年底開始建造的,而他們的公司總部比翰林樓要小一些,而且也不可能和皇室建築那樣,處處講究細節,所以建造的速度更快,前後一共花了五個月時間就是投入使用了。

不過即便如此,對於一棟民間的辦公大樓而言,大唐西洋公司的總部依舊是讓海軍的那些將領們驚歎不已!

有人甚至都嘀咕着,這西洋公司真有錢,比我們海軍都有錢!

可不是嘛,人家大唐西洋公司總市值超過六千萬兩銀子,海軍一年的軍費也不過幾百萬兩銀子而已,就算是把全部戰艦賣掉換錢,也沒有一個大唐西洋公司值錢。

只不過呢,市值歸市值,大唐西洋公司的市值有六千萬兩銀子,也不代表他們公司就真有六千萬兩銀子了,真說起來,固定資產和現金全部加起來,其實也就千萬兩銀子的規模,而就這,那也都是最近兩年股東投入進來的,在這之前,總資產也就一百多萬兩銀子而已。

人家值錢的不是其固定資產,而是那張貿易許可證!

第九十七章 不許亂動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張嘴就是五千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我大唐就是霸氣!第六百一十六章 圍困唐賊第八百五十四章 燧發槍初登場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這些大唐人太野蠻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膽賊子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愛國商人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爲了人類早婚第四百五十九章 陛下你好壞(第四更)第八十一章 鐵匠尚書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伐進行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自由而奔放的明軍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未來主力艦計劃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第兩百三十三章 本官還會回來的第七百一十四章 慧塵公主長大了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罰款外國企業第六百七十八章 李春景期待的驚喜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應易康去扶桑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北岸開發區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錢紀雲的奮鬥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翰統的赫赫威名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仁孝治國的大唐帝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大唐王師的血汗錢第四百二十五章 難道真是巧合?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第三百四十六章 下一步去哪裡?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拉練測試順便滅個王國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當皇帝很危險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軍事貴族:畢家第三十二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都靠兩條腿第三十九章 人口數破千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九百五十四章 抓進去容易放出來難第一百二十一章 戰場上的小胖龍(求訂閱求月票)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陳立夫面聖述職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興泉俘僞帝(求月票)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汽油機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鐵路大爆發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雷霆出兵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暢銷全球的大唐板甲第五百零五章 橫掃廣西第二千一百六十二章 大唐禁區擅入者滅國第二千五十二章 認同感以及貨車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皇恩浩蕩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大唐人發飆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竟敢壞朕的帝國基業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二千六十八章 三次偶遇天註定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不同尋常的‘知道了’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無用功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蘇伊士小規模武裝衝突第二千五十一章 缺錢的愛德華第兩百三十四章 練兵十萬,造槍萬杆第七百一十五章 寒酸的大唐皇宮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賜官和賜毒酒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棱堡皇宮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爭論和妥協第九百四十七章 皇家理工的瘋子們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第六百六十三章 颱風來襲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掃蕩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唐第一忠臣(求訂閱)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太子李暠初登場第二十七章 黃竹山的哀嚎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小學比大學更重要第八百九十三章 納稅守法的良民啊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初中生都是已婚人士第七章 這是要私定終身!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沒了張屠夫,帶毛豬也吃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汽油纔是未來第八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開炮第三百一十九章 前景不樂觀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呂振江赴北海第兩百七十三章 擲彈兵準備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讓人絕望的大阪之戰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南洋本土化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小學比大學更重要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汽車元年第十七章 朝議第六百九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激進的陳立夫第五十三章 牛逼哄哄的大唐第二千六十一章 了不起的啓翔汽車第八百九十章 張嶽入川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同的科舉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步球職業聯賽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炮不夠就兩炮第四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四十一章 死都要搞蒸汽機
第九十七章 不許亂動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張嘴就是五千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我大唐就是霸氣!第六百一十六章 圍困唐賊第八百五十四章 燧發槍初登場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這些大唐人太野蠻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膽賊子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愛國商人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爲了人類早婚第四百五十九章 陛下你好壞(第四更)第八十一章 鐵匠尚書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伐進行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自由而奔放的明軍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未來主力艦計劃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第兩百三十三章 本官還會回來的第七百一十四章 慧塵公主長大了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罰款外國企業第六百七十八章 李春景期待的驚喜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應易康去扶桑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北岸開發區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錢紀雲的奮鬥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翰統的赫赫威名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仁孝治國的大唐帝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大唐王師的血汗錢第四百二十五章 難道真是巧合?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第三百四十六章 下一步去哪裡?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拉練測試順便滅個王國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當皇帝很危險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軍事貴族:畢家第三十二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都靠兩條腿第三十九章 人口數破千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九百五十四章 抓進去容易放出來難第一百二十一章 戰場上的小胖龍(求訂閱求月票)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陳立夫面聖述職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興泉俘僞帝(求月票)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汽油機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鐵路大爆發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雷霆出兵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暢銷全球的大唐板甲第五百零五章 橫掃廣西第二千一百六十二章 大唐禁區擅入者滅國第二千五十二章 認同感以及貨車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皇恩浩蕩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大唐人發飆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竟敢壞朕的帝國基業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二千六十八章 三次偶遇天註定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不同尋常的‘知道了’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無用功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蘇伊士小規模武裝衝突第二千五十一章 缺錢的愛德華第兩百三十四章 練兵十萬,造槍萬杆第七百一十五章 寒酸的大唐皇宮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賜官和賜毒酒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棱堡皇宮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爭論和妥協第九百四十七章 皇家理工的瘋子們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第六百六十三章 颱風來襲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掃蕩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唐第一忠臣(求訂閱)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太子李暠初登場第二十七章 黃竹山的哀嚎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小學比大學更重要第八百九十三章 納稅守法的良民啊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初中生都是已婚人士第七章 這是要私定終身!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沒了張屠夫,帶毛豬也吃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汽油纔是未來第八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開炮第三百一十九章 前景不樂觀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呂振江赴北海第兩百七十三章 擲彈兵準備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讓人絕望的大阪之戰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南洋本土化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小學比大學更重要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汽車元年第十七章 朝議第六百九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激進的陳立夫第五十三章 牛逼哄哄的大唐第二千六十一章 了不起的啓翔汽車第八百九十章 張嶽入川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同的科舉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步球職業聯賽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炮不夠就兩炮第四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四十一章 死都要搞蒸汽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