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南洋本土化

非洲遠征艦隊在印度洋上遇到了大規模的風暴,這個事一時半會的還無法傳回國內呢,別說國內了,就算是在印度地區想要知道這個消息,也得很久以後了。

不過就算是把消息傳回國內,其實也無法造成太大的波瀾,這年頭遠海航行如此危險,那一年不是沉船死人無數啊,唯一的區別就是,以往沉船死人的都是普通的商船,而現在的只是軍艦而已。

即便是軍隊,大唐海軍這些年來也損失的不少,宣平十八年的時候,就有一艘巡洋艦在南洋執行任務的途中遭遇風暴而沉沒,至於小型的船隻就更多了。

大唐帝國可不是什麼隨便死幾個人就會大驚小怪的帝國,作爲一個傳統的封建帝國,爲了達到戰略目的,別說是幾千人了,就算是損失幾萬人乃至幾十萬人那都是敢去做的。

比如說移民開發!

當代受限於醫療條件的低下,海外移民的風險是非常大的,早些年帝國的移民前往呂宋島的時候,死亡率可是相當高,基本上都一年的死亡率都會達到百分之十以上,而十年內,這些移民的死亡率能夠達到三成。

而這還不算運輸途中的死傷呢。

如今在南洋的熱帶地區進行海外移民是一件超高風險的事!

不過很有意思的是,這種情況在北美洲並不存在。

因爲北美洲的緯度比較高,屬於亞熱帶區域,相對於熱帶地區而言,和帝國本土比較類似,帝國的子民去到了美洲,在氣候上並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加上當地也沒有什麼熱帶雨林,從而導致衆多熱帶雨林特有的疾病。

因此帝國在北美洲的移民還是比較順利的,移民頂多就是在運輸的途中死一些,但是抵達了美洲後,卻是不會出現大規模的死亡。

從這一點來說,北美洲要比南洋,也比印度更適合帝國進行移民開發!

帝國最近幾年也是開始調整移民重心了,南洋地區,包括澳洲在內等太平洋西部區域依舊是移民的重點區域,因爲大唐帝國要執行南洋本土化。

而想要執行南洋本土化,可不是擊敗了當地的土著王國,建立起來了行政統治就行的,這樣可不叫本土化,頂多只能算是殖民而已。

大唐帝國在南洋要做的徹底紮下根來,讓這片土地從此以後徹底成爲大唐帝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人都不夠多,怎麼能夠稱得上此地乃是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呢。

南洋本土化乃是帝國最近幾年就確定下來的基本方針,是不可能變更的,至少在李軒死之前是不可能變更的。

所以這些年,雖然南洋地區環境惡劣,但是大唐帝國還是堅定不移的進行移民,而且數量是一年比一年大。

尤其是去年奪取了馬六甲,並把葡萄牙人在南洋地區的各大殖民據點都橫掃一空後,移民屯墾司就是開始了自從成立以來的最大的動作。

首先是出臺了一系列的刺激移民的方案,其中最爲重要的方案應當屬於移民分地,土地,永遠是刺激華夏農民的最佳利器,而這個移民分地方案,和以往的南洋移民分地方案又有着極大的不同。

早年帝國在南洋進行移民的時候,所實行的移民分地方案,說是分地呢,但實際上都是嘴巴上說,移民當局是分地,但是這些都是荒山野林,少數的農田也都是在當地的土著手裡。

移民當局把土地分下去了,但是怎麼實際控制這些土地,他們通常就不管了,往往都是需要從移民裡頭組建民兵把軍隊,然後依靠民兵部隊把當地的土著給趕跑,最後才能夠進行開荒。

但是現在的移民分地,那都是直接分配已經是屬於官府控制下的土地,去年到現在,駐防南洋各地的部隊以及各地的民兵部隊,發動了無數次的掃蕩活動,驅逐土著,進而掌控了大部分的土地。

比如移民重點區域呂宋,如今整個呂宋島上,基本上已經是看不見什麼土著的蹤影了,這樣也就有了大量的官方控制的土地用來分發給移民。

除了直接免費發放官府控制下的土地外,移民分地也不僅僅是針對個體,同樣也是針對機構。

帝國參考了貴族冊封分地所帶來的有利因素,特地制定了這一政策,當然了,這個土地就不是免費了,相反,還要機構出資購買,同時購買的這些土地也還是沒有實際被官方實際控制的土地。

但是那些公司等商業機構爲什麼要購買這些都還在土著手中的土地呢,這是因爲帝國將會在這些土地上,繼續奉行在本土實行的礦產法案。

也就是說,只要你擁有了土地所有權,那麼同時你也擁有了土地表面的樹木,動物以及地下的各種礦產的產權。

同時針對這些資源的開採,還特地出臺了一個稅收優惠政策!

首先,條文規定在南洋地區,具體來說就是,呂宋府、萬丹府、馬六甲州、澳洲四地上採礦、伐木等開採資源的商業行爲,可以獲得五年內免稅,五年後還有一個爲期十年的半稅期的稅收優惠。

整個稅收優惠的期限,達到了十五年之久。

這個稅收優惠政策,可謂是大殺器!

在大唐生活,尤其是做生意,可都是要收稅的,而且部分行業的稅收還不低,比如說採礦行業,這個稅收可是比較重的,哪怕是在海外領地經商,同樣也是根據國內的稅收政策進行徵收。

比如說開採金銀銅等貴金屬,稅率是非常重的,到了最後往往是挖出來一百元金子,都有至少五十元是作爲稅收上繳,然後再扣除成本,其實礦產企業雖然還是很賺錢,但是和暴利可是不搭邊的。

但是現在,一個五年免稅,後頭還有一個十年半稅,這得讓商人們多賺好幾倍的利潤呢。

假如以前在南洋開採金礦,扣除稅收以及成本外,挖出來一百元金子,毛利潤只有十多元,但是這個稅收優惠政策一出來,這個利潤將會直接飆漲到六十多元。

十多元的利潤變成了六十多元的利潤,這意味着什麼?

百分之五百的利潤增福!

那些商人們仔細一算,發現在南洋採礦雖然前期投資成本非常高,從國內組織移民過去採礦成本也不低,但是架不住免稅啊,到最後一對比,竟然是比在國內開採金屬礦利潤還有高,而且高不少。

於是乎,很多的礦業公司就是熱情滿滿,一股腦都是跑去購入大量的土地,然後準備進行勘測開發。

當然了,移民當局也不傻,他們的目的是想要利用土地以及免稅政策,吸引這些公司對土地進行開發,引進國內的移民,從而讓當地的人口充實起來。

但是如果是那些公司只購買土地不開發,或者是想要留着以後開發,那麼就不行了。

所以這些機構購置土地,都是有着限制性條件的,那就是限定三年內必須開發,如果到期沒有開發,或者是開發程度沒有達到合同的要求,移民當局將會無條件回收這些土地。

這一系列的政策,都是爲了吸納國內的資本投資南洋地圖,引入國內的移民。

甚至爲了逼迫這些商業機構從國內引入移民,帝國還特地辦法了僱工保護法令!

任何帝國的機構以及個人都不得僱傭土著工作,一旦發現將會處於高額罰金,而且這個罰款是沒有固定金額的,而是以比例進行計算,最後一計算,肯定是能夠把這家公司罰到破產!

這個僱工保護法令的目的,其實是爲了避免這些公司爲節約成本,直接在當地僱傭土著,或者是乾脆抓土著當奴隸進行各種勞動。

這樣雖然能夠有效降低企業成本,從民族情緒上來說把外族人當奴隸使用似乎也很爽。

但是這和帝國的南洋本土化政策是嚴重違背的。

帝國的南洋本土化政策,最終目標是讓南洋地區成爲華夏人的家園,而不僅僅是統治這些地區那麼簡單。

這也是爲什麼,大唐帝國這些年來,一直堅持反對奴隸制度的原因,因爲大唐帝國死活都不願意讓這些土著生活在帝國的土地上,哪怕只是作爲奴隸。

所以,當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在美洲搞什麼黑奴種植園的時候,大唐帝國是非常鄙夷的。

都是工業時代了,還搞什麼奴隸制度,也就只有歐洲的那些蠻夷才能夠做出這些事情了。

大唐帝國素來反對奴隸制!

海外領地都是如此了,在帝國本土那就更不用說了,每年來帝國貿易的外國人不少,但是都是被限死在各大貿易港口的貿易區裡。

那些外國商人們不允許了離開商貿區,深入帝國腹地生活經商。

只有少數外國官方人員,通過外交渠道才能夠離開商貿區,然後前往金陵城等地方。

南洋本土化,是帝國的海外殖民政策的一大重點,所以雖然困難,但是也是不放棄的。

當南洋本土化的工作正在進行的時候,其他地區的移民開發,尤其是扶桑那邊的最終解決也是被提上了日程!

第四百五十一章 稅務稽查總隊第三百零五章 掉頭就跑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七百一十六章 超大規模的鋼鐵廠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油田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陳立夫風波再起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陳立夫的奏摺(第三更)第八百二十六章 修不起皇宮的皇帝第三百三十三章 殺進興泉府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北方劇變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裁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九百六十九章 杜丹清的防守反擊第一百九十二章 都是一羣廢物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大唐的女主人們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九百五十三章 查獲髒銀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天才滿地跑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馮氏汽車的野望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海外部署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覈承襲制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抽一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不是鄙夷只是怕死第三十三章 柳八苟獻策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西班牙送女和親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狼狽而逃的韃靼人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沒辦法,就是這麼牛逼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二千八十七章 不打仗就不用彈藥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別說門了,窗都沒有第七百五十九章 南澳島大海戰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這些土著太小氣了第兩百六十八章 成立炮兵隊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視察蒸汽機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何父在庫裡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洗澡?不洗,死都不死!第二千一百零九章 西班牙長城第三百八十章 勝利轉進第九百二十章 火爆的航運市場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天子號召:工業化 (第四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擴軍萬人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印度擴張攻略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皇家科學院院士第七百八十二章 遲早得被李春景害死第六百五十二章 板甲初登場第九百八十章 陳立夫的孤獨和驕傲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遼東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產能過剩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沒有戰列艦的海軍是沒有靈魂的第一百九十三章 這又一場傾國之戰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爆炸的水泥產業第四百六十四章 找誰都沒用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丹麥人去非洲第一百六十四章 鮮血中的白蓮花第九百一十一章 牛逼哄哄的格德斯第七百五十五章 打腫臉充胖子的海軍(求月票)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誰說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後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頭等大事:滅蚊子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白水保鏢公司第三百一十章 全軍衝鋒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五百七十三章 特殊西江貿易體系第六百四十章 大唐紅夷大炮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平開海旨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萬雄獅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糧新思路第四百章 聽天由命的明軍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掃蕩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大唐的軍火販子們第九百七十二章 大唐王師入荊州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弘揚大唐國威第四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慘敗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直覺告訴他第九百三十一章 撕毀協議直接打啊第三百一十章 全軍衝鋒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六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的第四混成團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不怕你仿製第兩百三十四章 練兵十萬,造槍萬杆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陸軍的‘海上戰車’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怎麼體現逼格?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造反,那也得先把稅給交了第七十七章 歷史的真相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未來主力艦計劃第四百七十六章 僞唐不可力敵第八百七十一章 萬騎衝鋒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購買殖民地第一百三十章 又肥又大的燒雞第六百三十八章 以固國本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任重而道遠的大唐專利局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王杉西覲見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線膛時代的到來第六百五十三章 難兄難弟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場大戰將會是一場豪賭
第四百五十一章 稅務稽查總隊第三百零五章 掉頭就跑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七百一十六章 超大規模的鋼鐵廠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油田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陳立夫風波再起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陳立夫的奏摺(第三更)第八百二十六章 修不起皇宮的皇帝第三百三十三章 殺進興泉府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北方劇變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裁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九百六十九章 杜丹清的防守反擊第一百九十二章 都是一羣廢物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大唐的女主人們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九百五十三章 查獲髒銀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天才滿地跑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馮氏汽車的野望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海外部署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覈承襲制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抽一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不是鄙夷只是怕死第三十三章 柳八苟獻策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西班牙送女和親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狼狽而逃的韃靼人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沒辦法,就是這麼牛逼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二千八十七章 不打仗就不用彈藥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別說門了,窗都沒有第七百五十九章 南澳島大海戰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這些土著太小氣了第兩百六十八章 成立炮兵隊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視察蒸汽機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何父在庫裡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洗澡?不洗,死都不死!第二千一百零九章 西班牙長城第三百八十章 勝利轉進第九百二十章 火爆的航運市場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天子號召:工業化 (第四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擴軍萬人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印度擴張攻略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皇家科學院院士第七百八十二章 遲早得被李春景害死第六百五十二章 板甲初登場第九百八十章 陳立夫的孤獨和驕傲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遼東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產能過剩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沒有戰列艦的海軍是沒有靈魂的第一百九十三章 這又一場傾國之戰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爆炸的水泥產業第四百六十四章 找誰都沒用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丹麥人去非洲第一百六十四章 鮮血中的白蓮花第九百一十一章 牛逼哄哄的格德斯第七百五十五章 打腫臉充胖子的海軍(求月票)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誰說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後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頭等大事:滅蚊子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白水保鏢公司第三百一十章 全軍衝鋒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五百七十三章 特殊西江貿易體系第六百四十章 大唐紅夷大炮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平開海旨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萬雄獅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糧新思路第四百章 聽天由命的明軍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掃蕩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大唐的軍火販子們第九百七十二章 大唐王師入荊州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弘揚大唐國威第四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慘敗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直覺告訴他第九百三十一章 撕毀協議直接打啊第三百一十章 全軍衝鋒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六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的第四混成團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不怕你仿製第兩百三十四章 練兵十萬,造槍萬杆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陸軍的‘海上戰車’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怎麼體現逼格?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造反,那也得先把稅給交了第七十七章 歷史的真相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未來主力艦計劃第四百七十六章 僞唐不可力敵第八百七十一章 萬騎衝鋒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購買殖民地第一百三十章 又肥又大的燒雞第六百三十八章 以固國本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任重而道遠的大唐專利局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王杉西覲見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線膛時代的到來第六百五十三章 難兄難弟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場大戰將會是一場豪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