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章 陸軍不服

大唐陸軍裡,騎兵的基本戰術單位並不是說騎兵團,或者騎兵師什麼的,而是騎兵隊,所以統計騎兵數量的時候,統計騎兵師,騎兵團什麼的是很難得到一個準確的騎兵數字的,你得統計騎兵隊才行。

因爲騎兵隊乃至大唐陸軍裡最基礎的騎兵編制,甭管是輕騎兵還是重騎兵,也不管是是師屬騎兵還是獨立騎兵,都是遵循了一個最基本的原則,那就是每個騎兵隊轄有騎兵兩百騎。

嗯,近衛軍不包括在內,近衛軍的各種部隊編制向來都是比陸軍的大,因此近衛軍的騎兵隊,每隊的人數達到了兩百五十騎。

一隊兩百騎,這是大唐陸軍使用騎兵多年後,多次變更後得到的一個數字。

陸軍的騎兵將領們認爲,每隊兩百騎,不多不少,剛好滿足基本戰術的需求,多餘這個數字,浪費,少於這個數字不夠!

而目前大唐陸軍裡,獨立騎兵部隊裡的騎兵隊,已經是達到了五百多隊,獨立騎兵超過了十萬騎。

而師屬騎兵,則是達到了一百五十隊,師屬騎兵達到了三萬騎。

一共十三萬騎兵!

這就是大唐陸軍的所有騎兵了!

只是這些騎兵,並不是所有的騎兵都會上戰場的,也不是所有的騎兵都有獨立作戰能力的。

大唐陸軍的騎兵部隊,向來都是分成了兩種,師屬騎兵和獨立騎兵部隊是兩碼事。

師屬騎兵,甭管是配屬給主力步兵師的騎兵團,還是配屬給預備師的騎兵營,這些騎兵部隊,除了極少數特殊部隊外,絕大部分都是單馬單騎的配置,而且基本上都是輕騎兵。

這些師屬輕騎兵在大唐陸軍的定位,更多的還是和步兵和炮兵部隊配合作戰,但是自身並不具備獨立作戰的能力。

但是獨立騎兵部隊,則是特指具備獨立作戰能力的騎兵部隊,這種騎兵部隊,主要是配屬到西北和北方地區。

編制上有騎兵師和獨立騎兵團的編制,這些騎兵師和獨立騎兵團,往往配屬給各軍然後參與戰鬥。

但是後來在河套戰役以及東北戰役裡,大唐陸軍對這些獨立騎兵的使用卻是往往獨立成軍使用,而且是組織大規模的騎兵部隊使用,這是因爲大唐陸軍所面臨的敵人也就是韃靼人等遊牧部落,他們的軍隊往往都是騎兵爲主,而且規模龐大。

因此相對應的,大唐陸軍也是組織了規模龐大的騎兵部隊進行作戰。

並且在經過了河套戰役以及東北戰役,還有後來的吐蕃戰役後,大唐陸軍也終於是把大規模的騎兵編制給確定了下來,並正式設立了騎兵軍這種編制。

按照規定,標準的一個騎兵軍,應當轄有三個騎兵師,每個騎兵師除了騎炮營,輜重營等外,轄有四個騎兵團,每個騎兵團轄有四個騎兵隊,上述三個騎兵師,一共轄有四十八個騎兵隊。

值得注意的是,大唐陸軍的各個騎兵師所轄的騎兵,根據各個騎兵師的不同,下屬的騎兵團也是不太一樣,有可能是輕騎兵,也有胸甲騎兵,也有輕甲槍騎兵,不過即便是輕騎兵裡的火槍騎兵和驃騎兵,也都是裝備盔甲的!

大唐陸軍連火槍兵都配屬輕型板甲,更別說騎兵了!

哪怕是輕騎兵,也是配屬了輕騎兵專用的輕型胸甲以及頭盔,防子彈自然是不靠譜的,但是防弓箭等各種冷兵器夠用了。

所以大唐陸軍的輕騎兵,防護上有輕型化胸甲、頭盔,武器有馬刀、遂髮長槍、遂發手槍,不過大多情況下,大唐陸軍的騎兵都是喜歡用馬刀,很少使用火槍。

此外,獨立騎兵部隊的輕騎兵,一般配屬雙馬,因爲獨立騎兵部隊需要肩負着長途奔襲以及獨立作戰的能力,不配屬雙馬的話,根本不行,而部分重騎兵團,更是配屬三馬呢。

爲了讓騎兵軍具備長途奔襲、獨立作戰,並且具備攻堅作戰能力,這種騎兵軍,還會配備一個騎兵輜重團,一個騎炮團,此外,軍部還會另外轄有一個重裝騎兵團以及一個偵查騎兵營。

這種重騎兵團,很多都是以往的獨立重騎兵團改編而來,清一色的重裝槍騎兵團,有着獨立的番號,同樣編制四個隊,不過他們往往還配有輔助騎兵,而且配屬三馬,所以輔助騎兵們在戰時,其實也是直接騎上備用戰馬,充當輕騎兵投入作戰的,因此,在計算的時候,這種重騎兵團,往往是計算爲八個隊,而不僅僅是四個隊。

這些重騎兵團穿的是全身重甲,騎的是高頭大馬,一旦讓他們衝鋒起來,那可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至少這麼多年來,還沒有什麼敵人能夠阻擋大唐重裝騎兵的騎牆衝鋒呢,哪怕是韃靼人的精銳騎兵都是擋不住!

一個騎兵軍,轄有三個騎兵師、一個重騎兵團,再加上一個偵查騎兵營,一共轄有騎兵一共五十八隊,滿員情況下,騎兵總數爲一萬一千六百騎!

再加上輔助作戰的騎炮兵大約兩千人,騎輜重兵大約三千人,總兵力約爲一萬六千六百人。

但是,馬匹卻是遠遠不止一萬六千多匹,而是超過了四萬匹,按照人均來算,甚至是超過了單騎雙馬的配置,純騎兵部隊自然是用不了這麼多的馬匹的,主要是騎炮部隊以及輜重部隊佔用了大量的馬匹。

而到目前爲止,大唐陸軍一共轄有七個騎兵軍,第一騎兵軍部署於西北甘肅地區,第二騎兵軍也是部署在甘肅,第三騎兵軍部署在陝西,第四騎兵軍部署在河封省的河套以及河套以西地區;第五騎兵軍部署於河北、河封兩省一帶,第六騎兵軍部署在東北地區一帶,第七騎兵軍則是部署於河南、山東一帶

上述七個騎兵軍,一共轄有四百零六隊騎兵隊,騎兵八萬一千兩百。

而剩下的將近一百隊騎兵,則是變成了若干獨立騎兵師、旅、團,部署在其他地區。

五百隊獨立騎兵,加上一百五十隊師屬騎兵,總數大約十三萬騎兵,這就是目前大唐陸軍的所有戰鬥騎兵力量了。

然而這個數量和韃靼人比起來,卻還是不算什麼,人家韃靼人在今年西征的時候,抽調的騎兵總數就超過了十五萬!

然後他們在西域一帶還留着了大量的兵力防備大唐帝國呢!

沒辦法,雖讓人家是生活在馬背上的遊牧部落,隨便領出一個人來都是天生的騎兵!

和韃靼人比騎兵數量,那是不靠譜的,所以大唐陸軍雖然也是玩命發展騎兵,但是卻也沒有想過在數量上徹底壓倒韃靼人,大唐陸軍打韃靼人的武器,從來都不單純依靠什麼騎兵,一方面是依賴更加先進的裝備,而另外一方面則是更加科學、合理的戰術。

而裝備和戰術的革新,帶來的也是編制上的革新!

其實騎兵軍的設立,其實也是這種裝備和戰術革新所帶來的影響,大唐陸軍設立騎兵軍,其實就是純粹把騎兵軍當成了戰略機動力量來使用,要不然也不會強調長途奔襲能力的同時,還要強大的火力以及確保攻堅能力了。

同樣的,步兵軍的革新也是在東北戰役結束之後被提上了日程!

以往的軍級編制,早就不合時宜了,李軒一直都是想要改動,只不過一直沒有什麼太好的想法,所以才拖到了東北戰役之後。

等到東北戰役結束了後,李軒就是開始對陸軍的高層指揮體系進行了變動,首先是撤銷了軍防區制度,也就是說,一個軍不再固定的負責某一地區的防務,同時也是沒有權限直接指揮地方守備部隊。

各軍所轄的部隊被固定,而不再是和以往一樣隨意變化!

基本上,每個軍所轄的部隊,一般爲兩個或者三個師,再加上若干軍屬部隊。

當然了,部署在不同方向的軍,其實力也是不一樣的,配屬的部隊也不一樣,比如說部署在直隸第七的第一軍,和部署在遼東的第十五軍,那差別可大了去。

同時,因爲主力步兵師的數量一直不夠多,但是建立太多的主力步兵師,軍費又支撐不住,所以在軍級改制的浪潮中,陸軍順手把部分戰鬥力比較良好的預備師也是乾脆納入了各軍編制,並授予正式陸軍某某步兵師番號。

把陸軍步兵師的番號,擴展到了陸軍第五十四步兵師。

但是番號爲陸軍第二十一步兵師往後的步兵師,他們都是預備師改編而來,在和平時期的時候,這些部隊只保留骨幹人員以及部分戰鬥力,衆多沒有太多特殊需求的人員,比如說後勤人員以及普通士兵,則是保持空缺,等戰爭時期再補上,基本上第二十一步兵師往後的步兵師,每個師的兵力平均下來只有八千人左右。

至於真正常年都保持着戰備狀態,齊裝滿員的步兵師,其實一共也就那麼二十個,一個不多,一個不少,剛好二十個,然後大唐陸軍現在編有十八個軍,除了第一軍比較特殊,轄有三個滿編師外,其他各軍基本都是一個軍只有一個滿編師。

而各軍剩下的師,都是屬於不滿員的那種,情況好一些,比如駐紮在西北地區的師,有個七八成的人手和裝備。

但是很多部署在普通地區,哪怕是邊地的師,頂多就一半人了,一個師七八千人而已,而你要知道,大唐陸軍的一個師滿編下來,總兵力可是達到一萬六千人的。

這也是爲了控制部隊的人數,畢竟十八個軍一共轄有五十四個步兵師呢,真要全部滿員了,那人數可多了去。

戰備部隊常年保持齊裝滿員,並在戰爭爆發的第一時間頂上去。

二線部隊平時保留骨幹,以及基本的戰鬥能力,和平時期,在戰爭爆發後,一邊協助主力部隊參戰,一邊接受後方送來的預備役兵源,並迅速擴編爲齊裝滿員並投入作戰。

地方上的大量預備師,和平時期只保留最基本的框架以及極少的戰鬥力量,往往一個預備師在和平時期,在後方進行大規模動員,動員成軍後奔赴前線參戰!

這也是這些年來大唐陸軍應對軍費和兵力不足,所做出的一個妥協辦法,保留部分戰備部隊,再保留部分二線部隊,然後保留大量的地方預備師部隊的框架,在戰爭時期,則是大量召回預備役士兵以及新徵召大量的新兵補充部隊。

爲此,大唐陸軍還建立了一個非常完善的動員制度以及民兵制度呢,就是爲了能夠在戰爭時期迅速的徵召到足夠的預備役兵員,然後上前線作戰。

大唐陸軍搞軍級固定編制,搞戰備師、普通師和預備師等等,其實都是因爲軍費有限,但是大唐帝國的地盤越來越大,要控制的地區越來越多而不得不做出的折衷方案。

然而即便是這樣呢,但如今大唐陸軍的現役兵力,也已經是將近百萬之數了!

如此也是不得不讓大唐陸軍方便一直都是高喊着咬緊牙關共渡難關的口號,將領們帶頭降低薪資,軍官以及士官們的薪水普遍下降,而士兵們的薪水更是被換成了補貼。

壓縮人員開支的同時,陸軍也是一直都是在儘可能的自力更生,尤其是糧食,大唐陸軍的口糧,如今有相當多的一部分,都是軍方自行屯墾所獲得,別說是在中原腹地駐紮的部隊了,就算是駐紮在邊地的戰備部隊,那也得種田種菜養豬雞鴨什麼的,要不然,這點軍費那裡養的了這麼多人啊。

即便如此,大唐陸軍的軍費也是不夠用,基本上,每年李軒都要額外再掏一筆錢給陸軍方面,要不然陸軍方面別說擴軍購買新裝什麼的了,就連養活現在的這些人都是夠嗆。

相對而言,海軍那邊的日子就過的比較滋潤了,因爲海軍的戰艦雖然非常昂貴,但是他們的人員可沒有陸軍這麼多,這平均下來,海軍的軍費養活海軍的將士們還是可以的。

有趣的是,這也是陸軍這幾年對海軍意見越來越大的原因。

憑什麼我陸軍將士在邊疆苦寒之地和韃靼蠻夷廝殺,最後連肚子都吃不飽,而那些海軍土鱉們只是出海晃悠一圈,連個海盜都不打就能天天吃香的喝辣的!

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經濟一體化計劃第二千一百七十一章 把自己變成大唐人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比海軍還值錢的大唐西洋公司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淮河啊秦淮河第二千三十四章 大唐奇蹟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軍動風雲起第七百五十四章 海軍的野心:戰列艦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新一代蒸汽戰列艦:江南號!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封鎖金陵城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超級散兵陣型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只要你買不起,沒有我們賣不了的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三守備旅大變樣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龐大的帝國內部市場第三百九十二章 被淹沒的第一步兵營第一千零七章 冊封順義王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艦隊進攻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鋼鐵大橋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炮不夠就兩炮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三萬噸鉅艦第四百章 聽天由命的明軍第七百三十一章 程洪安的信第七百四十七章 格德斯遊肇慶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移民紅海第三百二十八章 兵臨興泉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大唐帝國的真正危機第三十一章 傾國之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萬丹被圍第兩百二十一章 說屠城就屠城第三百零五章 掉頭就跑第二千八十二章 黑海海峽談判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玩具:蒸汽坦克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唐王朝的老朋友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明軍第二千四十九章 步球的廣告效應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陳立夫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八百零二章 陳立夫的寒竹圖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全它嗎是貪官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放棄治療的韃靼人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合約就是草紙第兩百七十章 三千虎賁渡瀾江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想象的大唐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給面子的老天爺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陳立夫風波再起第兩百一十章 活着回去第八百二十七章 借錢度日的大唐第兩百五十八章 太后娘娘威武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場大戰將會是一場豪賭第二千四十七章 愛德華看球第三百四十二章 驚恐的董家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韃靼人脖子上的套索九百六十五章 第二軍困局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就殺第七十八章 知子莫若母第四百零八章 乘龍而出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唐土鱉海軍第七百八十章 韃靼異動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子是老子還是老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治核心第九百九十九章 李軒很忙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甘心的俞大猷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三年白頭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衛隊第兩百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陸軍對鐵路的暢想第二十八章 危機依舊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賜官和賜毒酒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聖天子發言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這他媽不合理第八百八十一章 俺答汗的抉擇:戰還是逃?第九百四十三章 皇家理工的妖孽們第七百零四章 窮兵黷武的大唐王朝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尚書倒臺第兩百五十六章 老兵的保命絕招第四百三十四章 祝志海之死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洪水危機第六百二十二章 截殺宜章明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捅馬蜂窩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廠商的戰爭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遍佈全球的第四艦隊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大唐從不拉攏敵人,不服就幹!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一己之力供應全球戰爭第二千一百五十四章 東歐移民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煤氣機掀開的內燃機時代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冊封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本土和海外領地的利益矛盾第五百八十八章 宏偉的造艦計劃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擔憂的北方武器公司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九四十一章 火力優勢碾壓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汽油自行車的轟動
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經濟一體化計劃第二千一百七十一章 把自己變成大唐人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比海軍還值錢的大唐西洋公司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淮河啊秦淮河第二千三十四章 大唐奇蹟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軍動風雲起第七百五十四章 海軍的野心:戰列艦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新一代蒸汽戰列艦:江南號!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封鎖金陵城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超級散兵陣型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只要你買不起,沒有我們賣不了的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三守備旅大變樣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龐大的帝國內部市場第三百九十二章 被淹沒的第一步兵營第一千零七章 冊封順義王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艦隊進攻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鋼鐵大橋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炮不夠就兩炮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三萬噸鉅艦第四百章 聽天由命的明軍第七百三十一章 程洪安的信第七百四十七章 格德斯遊肇慶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移民紅海第三百二十八章 兵臨興泉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大唐帝國的真正危機第三十一章 傾國之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萬丹被圍第兩百二十一章 說屠城就屠城第三百零五章 掉頭就跑第二千八十二章 黑海海峽談判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玩具:蒸汽坦克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唐王朝的老朋友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明軍第二千四十九章 步球的廣告效應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陳立夫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八百零二章 陳立夫的寒竹圖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全它嗎是貪官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放棄治療的韃靼人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合約就是草紙第兩百七十章 三千虎賁渡瀾江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想象的大唐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給面子的老天爺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陳立夫風波再起第兩百一十章 活着回去第八百二十七章 借錢度日的大唐第兩百五十八章 太后娘娘威武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場大戰將會是一場豪賭第二千四十七章 愛德華看球第三百四十二章 驚恐的董家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韃靼人脖子上的套索九百六十五章 第二軍困局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就殺第七十八章 知子莫若母第四百零八章 乘龍而出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唐土鱉海軍第七百八十章 韃靼異動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子是老子還是老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治核心第九百九十九章 李軒很忙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甘心的俞大猷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三年白頭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衛隊第兩百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陸軍對鐵路的暢想第二十八章 危機依舊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賜官和賜毒酒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聖天子發言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這他媽不合理第八百八十一章 俺答汗的抉擇:戰還是逃?第九百四十三章 皇家理工的妖孽們第七百零四章 窮兵黷武的大唐王朝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尚書倒臺第兩百五十六章 老兵的保命絕招第四百三十四章 祝志海之死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洪水危機第六百二十二章 截殺宜章明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捅馬蜂窩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廠商的戰爭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遍佈全球的第四艦隊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大唐從不拉攏敵人,不服就幹!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一己之力供應全球戰爭第二千一百五十四章 東歐移民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煤氣機掀開的內燃機時代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冊封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本土和海外領地的利益矛盾第五百八十八章 宏偉的造艦計劃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擔憂的北方武器公司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九四十一章 火力優勢碾壓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汽油自行車的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