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嘉峪關前線

目前彙集在嘉峪關前線的部隊裡,已經是有三個步兵師和若干騎兵部隊。

騎兵部隊的話,那是騎兵將領們的事,騎兵將領之間的競爭,絲毫不亞於步兵將領的競爭,但是這沒應易康沒什麼關係。

只說步兵部隊的話,前線的這三個師裡,除了他的第三十一步兵師外,其他兩個師,一個是同屬於第十四軍的第十四步兵師,另外還有一個是常年駐防此地的第五軍之第五步兵師。

而這兩個步兵師都是屬於一線主力步兵師,其師長都是大名鼎鼎的。

第四步兵師的師長衛德輝,統一戰爭後期就報考軍校,當然了,哪怕是統一戰爭結束了,他也沒有從軍校畢業,但是後來在河套戰爭以及東北戰爭裡都是參加了戰役,並且發揮出色,從而奠定了晉升將官的基礎。

後期常年在西北地區任職,在駐防陝西地區的第四軍當過團長,在河豐省駐防的第九軍當過二線師的師長,後來在駐防甘肅的第第五軍擔任過軍參謀長。

去年夏天開始擔任第五步兵師的師長。

這可是個貨真價實,要資歷有資歷,要軍功有軍功的老牌陸軍少將,甚至不出什麼意外的話,哪怕是沒有趕上這一場的西北戰役,其晉升陸軍中將都是大概率的。

還有第十四步兵師的師長董錢坤,這人也不簡單,先後征戰於印度、非洲、擔任過非洲遠征軍的軍長,指揮部隊攻佔了南非,當年印度洋戰役裡最出風頭的陸軍將領。

後來調回國在作戰部任職,去年年底陸軍高層爲了準備西北戰役,幾個大佬決定調第十四軍增援西北的時候,年底的時候就是提前把董錢坤安排到了第十四師擔任師長。

那個時候,實際上董錢坤自己都還不知道即將奔赴西北作戰呢,還以爲只是常規的輪調。

要想從這兩個人搶走主力步兵師的師長寶座,應易康自問還沒有這樣的能量,實際上不僅僅是他,就算是整個陸軍裡頭,能夠從他們手中搶走師長位置的人也沒幾個。

怎麼說呢,軍功和資歷超過他們的,基本上都是中將級別乃至上將級別的將領了,是不可能去擔任一個步兵師師長職務的。

而其他少將在軍功和資歷上絕大部分又不如他們,競爭不過。

至於准將級別的將領,就更不用說了。

因此應易康縱然心中有些不甘心,但是也無可奈何。

抵達第十四軍軍部的時候,應易康先是拜見了第十四軍的軍長戴楊鴻陸軍中將,此人乃是宣平二十一年晉升的陸軍中將,也是老資歷的將領了。

拜見戴楊鴻的時候,應易康自然是不會有任何天子驕子的傲氣,而是保持着晚輩的姿態,小心謹慎的。

之所以這麼小心,那是因爲應易康和戴楊鴻可不是一個派系的人,應易康背後的靠山有不少,但是最大尊的靠山,還是郝柏年。

而戴楊鴻呢,此人乃是李春景的老下屬了。

而郝柏年和李春景素來不和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在陸軍內部的高層會議裡,這兩個人經常都是針鋒相對的。

甭管他們是做出給聖天子看的,還是真的不對頭,但是都是導致了他們兩個人下面的將領們,也是很自然的分成了兩個派系。

這到了前線在戴楊鴻麾下作戰,應易康自然是少一事不如多一事,儘量不招惹麻煩,老老實實作戰,撈取軍功積累資歷纔是正道。

應易康爲什麼小心謹慎,戴楊鴻自然也是知道的,雙方的頭頂上大佬勢如水火,他們這些在下面的將領自然也是不能保持什麼太好的關係。

不過他個人對應易康還是很欣賞的,這個年輕人的軍事才華早已經是傳遍了全陸軍,當年在西北任職,還只是個准將的時候,就已經是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步炮系統作戰的理論。

調回金陵的時候,他開始鑽研全新的戰術體系,提出了火炮製勝論,主張在戰鬥的時候集中更多的火炮集中轟炸某一個點,爲了讓野戰部隊能夠裝備更多的火炮,他提出了輕量化火炮概念,主張讓團、營級部隊裝備輕量化,可以發射榴彈,同時可以快速機動的輕便榴彈炮,以取代轄有的大量兩斤、三斤散彈炮。

根據上述一系列理論,他還改進了陸軍的後勤運輸體系。

同時還進一步的完善了步兵部隊的編制和戰術。

甚至連步兵操典的編輯過程中,他也是擔任了主要作者。

換句話說,其實目前大唐陸軍的步兵的日常訓練,有很多科目都是他提出來或者完善的。

在軍事理論上,這個人的才華那是沒的說的!

基本上把能夠乾的事都是給幹了一遍,而且還相當出色。

不僅僅軍事理論傑出,此人實戰的才華也不差,在北海省和西北作戰期間,都是發揮的相當出色。

要不然的話,此人也不可能成爲大唐陸軍最近十年來最爲年輕的陸軍少將了,他晉升少將的時候,只有二十九歲歲而已!

三十歲都不到!

當年他晉升陸軍少將的時候,此人當年在武學堂的同學們,大部分還是尉官呢,校官都不多,比如畢志安,當年他不過是一個上尉而已。

甚至畢志安前面幾期的學長們,都還沒一個少將呢!

這樣的人才,怎麼就讓郝柏年他們給拉攏了過去呢,如果李將軍當年能夠早一步把此人收入賬下,那麼對於己方派系的力量增長是有大大好處的。

可惜了!

對於應易康這樣的人,戴楊鴻也沒有太多想法,能用就用,但是也不用刻意安排,反正也不是自己派系的人,用不着特地扶持。

但是刻意打壓也用不着,不是不想,而是打壓不了。

西北戰事那麼多人盯着,這亂來的話很容易惹上麻煩。

兩人的會談不過持續了半個小時,應易康就是辭別而去,然後就是回到了第三十一步兵師的駐地,帶領部隊天天訓練。

應易康帶領部隊訓練的時候,嘉峪關以及後方的幾個戰略據點的部隊也是越來越多了。

第五軍、第十四軍兩個步兵軍,一共六個步兵師,再加上兩個劃歸他們的炮兵旅,此外還有第一騎兵軍、第二騎兵軍以及其他若干獨立部隊。

這兩個騎兵軍也是大唐陸軍第一次正式設立固定的騎兵軍編制,以往都是騎兵支隊等臨時編制模式,但是這一次爲了西北戰役的展開,李軒特地批准了這兩個騎兵軍的設立。

成爲了大唐裡編制最大的野戰騎兵軍,每個軍都是轄有三個騎兵師、一個重騎兵團。

隨着時間的過去,在西北前線的部隊也是從幾萬人增加到十萬,然後是十五萬、二十萬!

其中的嘉峪關前線,更是主力彙集,足足彙集了兩個步兵軍、一個騎兵軍。

五月十六日,嘉峪關前線的諸多高級將領們齊齊出現在火車站,三個陸軍中將帶頭,一票少將、准將們老老實實的等候在火車站。

能夠讓他們集體出現在火車站,老老實實的等候的人,自然也不是簡單人。

他們要等的人,有三個,其中一個是他們的頂頭上司,樞密院副使、督辦西域軍務大臣、陸軍上將盧愚之。

其督辦西域軍務大臣的頭銜,翻譯過來就是西域戰役總司令了,不過大唐一般不叫什麼總司令,一般都叫督辦某某軍務大臣。

這嚴格上來說,這個督辦大臣都不是一個固定的軍方職務,而是一個差遣,也可以說是欽差,由聖天子直接派遣,手持聖旨和尚方寶劍的那種!

同時和他一起來的還有甘肅省巡撫,不過這個巡撫不重要,沒什麼人關注。

還有一個值得他們關注的是現任翰林院的副掌院學士、秘書處副處長、御書房行走大臣江榮新。

江榮新的品級雖然只是個從三品,但是其政治地位絲毫不亞於普通文官的正二品、因爲他是秘書處副處長,翰林院的二把手,天天呆在李軒身邊的天子近臣。

單純說政治地位而言,其實他的地位比盧愚之還要略微高一些,哪怕盧愚之是帝國侯爵,陸軍上將,樞密院副使,但是他可沒進入御書房。

而御書房,纔是帝國真正的權力核心!

現在的九名值班大臣、二十六名行走大臣,一同組成了大唐帝國的核心權力機構:御書房!

但是,這也只是單純說政治地位而已,但是從其他方面來說,江榮新又不如盧愚之了。

盧愚之可是開國功臣,帝國南澳侯,嗯,他的封地在澳洲西南部,所以他的封號也是被正式確定爲南澳侯。

在火車上,一文一武卻是沒有太多的接觸,盧愚之不搭理江榮新,而江榮新也是基本不和盧愚之進行接觸,兩個人都是待在自己的專列車廂了,一路上只見了幾次而已。

如此自然是爲了避嫌!

江榮新是作爲天使來前線,慰問部隊,稍候就會單帶甘肅坐鎮大後方,主持地方配合軍方作戰事務,比如說修鐵路,督辦甘肅、陝西等地區的兵工廠以及相關產業做好生產,保障西北鐵路的暢通、籌集糧食果蔬肉食什麼的。

說白了,就是來給二十幾萬大軍當後勤大管家來的!

而盧愚之是西域軍務督辦大臣,二十萬大軍的最高指揮官,他們兩個人要是聯繫密切的話,分分鐘就會惹上麻煩。

鬼知道他們身邊有多少翰統鷹犬盯着呢。

爲了避嫌,他們基本不接觸,大家各幹各的事。

江榮新爲了避嫌,抵達了嘉峪關後,只是照章辦事,奉旨代替聖天子巡視慰問各部隊,第二天就是乘坐火車返回了甘肅省的省治,也是西北前線的大後方甘州城。

他只要配合軍方打仗就行了,至於嘉峪關前線軍方怎麼打仗,打的怎麼樣,他懶得管,也管不着!

軍政分離之下,江榮新哪怕政治地位比盧愚之高,也沒權限干涉軍方的行動!

反過來,其實軍方也沒權利干涉他的工作。

這一文一武,各幹各的,基本是平行運轉。

不過說是這麼說,當江榮新走了後,盧愚之也纔是鬆了口氣,這邊上有着一個御書房行走大臣盯着,他始終都覺得不自在。

現在那人滾蛋了,他也就可以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即將開始的西域戰事上了!

按照聖天子的旨意,西域戰事必須在六月份前展開,充分利用當地的夏季,並在秋天結束前期戰術,然後過冬。

留給他的時間已經是不多了!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公司艦隊遇襲第七百五十五章 打腫臉充胖子的海軍(求月票)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新式榴彈引信第二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竅的太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擴軍萬人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內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靠譜的計劃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楊成經商(一)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天命之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鬥桂林官員第八百八十九章 身負重任的陳立夫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七百七十二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三百七十五章 賊軍已敗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公平的休達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少一毫米少一條膛線都不行第二千四十四章 傳統和現代的衝突以及融合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難伺候第七百四十四章 劃江而治第二十四章 生活就像那啥第一百七十六章 曾子文的怨恨第六百七十八章 李春景期待的驚喜第二千六十八章 三次偶遇天註定第九百八十三章 《送石霍赴琉球》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立儲第六百二十章 超大號的地雷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履帶拖拉機第一百七十三章 夏收出徵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第六百六十章 大唐第一戰艦第八百七十八章 閉上眼睛的正德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身爲一個大唐人要時刻保持體面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市值一個億第兩百八十三章 把他綁起來,燒死他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去草原看風景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第四百七十一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九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立案調查第兩百六十一章 當務之急第六百八十章 有史以來最強突擊營第兩百一十九章 陛下不可投降啊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不了就投降唄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比海軍還值錢的大唐西洋公司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萬丹被圍第八百二十九章 實力強大的第三軍第六百七十五章 李春景的野心第八百二十三章 格德斯貿易公司第五百六十三章 真男人用刀不用槍第四百六十三章 脫褲子放屁!第五百八十三章 王越的選擇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都靠兩條腿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陳立夫風波再起第二千三十三章 南洋大開發第四百八十一章 擴軍四旅第七百三十四章 決戰:排隊槍斃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白水保鏢公司第七百四十章 工業革命(爲慧塵公主賀)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八百一十七章 海軍也要開疆擴土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想象的大唐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水面力量第一千零七十章 舉白旗投降的子島氏第兩百九十三章 萬里長征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史上最爲龐大的船隊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聯合二型步槍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時代好商人第兩百一十二章 爲陛下殺出一條血路第兩百九十八章 殘酷的戰爭第二千二十一章 田勤雲回國第五百三十四章 千古聖君的醜態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韃靼人脖子上的套索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聖駕抵達上海第七百九十九章 以身噬虎爲民請命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寧可信其有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搞那麼複雜幹嘛直接平推過去就完事了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汽油機原型機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唐的精英教育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懷疑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恐慌的歐洲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通車之日就是西征之時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沒有需求創造需求也要搞第二千三十九章 大唐禮儀文化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比正規軍更可怕的民兵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探索新航線第二千七十九章 全球性民族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邏艦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大唐的後花園第二千二十八章 御書房生態第七百五十四章 海軍的野心:戰列艦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大唐錢多任性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妄議國本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翰統鷹犬在美洲第六十九章 揚我大唐國威第十八章 世外桃源第八百五十章 燧發槍測試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天堂太貴,住不起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公司艦隊遇襲第七百五十五章 打腫臉充胖子的海軍(求月票)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新式榴彈引信第二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竅的太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擴軍萬人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內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靠譜的計劃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楊成經商(一)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天命之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鬥桂林官員第八百八十九章 身負重任的陳立夫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七百七十二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三百七十五章 賊軍已敗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公平的休達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少一毫米少一條膛線都不行第二千四十四章 傳統和現代的衝突以及融合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難伺候第七百四十四章 劃江而治第二十四章 生活就像那啥第一百七十六章 曾子文的怨恨第六百七十八章 李春景期待的驚喜第二千六十八章 三次偶遇天註定第九百八十三章 《送石霍赴琉球》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立儲第六百二十章 超大號的地雷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履帶拖拉機第一百七十三章 夏收出徵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第六百六十章 大唐第一戰艦第八百七十八章 閉上眼睛的正德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身爲一個大唐人要時刻保持體面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市值一個億第兩百八十三章 把他綁起來,燒死他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去草原看風景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第四百七十一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九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立案調查第兩百六十一章 當務之急第六百八十章 有史以來最強突擊營第兩百一十九章 陛下不可投降啊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不了就投降唄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比海軍還值錢的大唐西洋公司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萬丹被圍第八百二十九章 實力強大的第三軍第六百七十五章 李春景的野心第八百二十三章 格德斯貿易公司第五百六十三章 真男人用刀不用槍第四百六十三章 脫褲子放屁!第五百八十三章 王越的選擇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都靠兩條腿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陳立夫風波再起第二千三十三章 南洋大開發第四百八十一章 擴軍四旅第七百三十四章 決戰:排隊槍斃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白水保鏢公司第七百四十章 工業革命(爲慧塵公主賀)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八百一十七章 海軍也要開疆擴土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想象的大唐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水面力量第一千零七十章 舉白旗投降的子島氏第兩百九十三章 萬里長征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史上最爲龐大的船隊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聯合二型步槍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時代好商人第兩百一十二章 爲陛下殺出一條血路第兩百九十八章 殘酷的戰爭第二千二十一章 田勤雲回國第五百三十四章 千古聖君的醜態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韃靼人脖子上的套索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聖駕抵達上海第七百九十九章 以身噬虎爲民請命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寧可信其有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搞那麼複雜幹嘛直接平推過去就完事了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汽油機原型機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唐的精英教育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懷疑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恐慌的歐洲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通車之日就是西征之時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沒有需求創造需求也要搞第二千三十九章 大唐禮儀文化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比正規軍更可怕的民兵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探索新航線第二千七十九章 全球性民族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邏艦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大唐的後花園第二千二十八章 御書房生態第七百五十四章 海軍的野心:戰列艦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大唐錢多任性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妄議國本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翰統鷹犬在美洲第六十九章 揚我大唐國威第十八章 世外桃源第八百五十章 燧發槍測試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天堂太貴,住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