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大唐錢多任性

當一個新生的石油行業,其產值都已經是超過了出口總額的時候,也是非常好的證明了一點,那就是大唐國內的市場容量是非常大的。

同樣,也就導致了大唐的企業,對本土市場的依賴性,要遠遠超過海外市場的依賴性。

因爲從始至終大唐的經濟體系,都是屬於內需導向經濟,而不是出口導向經濟,真正說起來,其實大唐對外部幾乎沒有什麼依賴性。

如今的大唐雖然已經發生了工業革命,但是某種程度上依舊和以前一樣,是一種自給自足的經濟體系。

只不過以前的小農自給自足經濟體系,其覆蓋的範圍是非常小的,而如今的工商業經濟體系,則是覆蓋了更廣的區域,甚至是整個本土乃至全球市場。

但哪怕是放大了這麼多倍,但是大唐的經濟體系依舊是屬於自給自足的經濟體系。

龐大的本土加上諸多海外領地,帶來不僅僅是龐大人口以及消費市場,同樣還帶來了幾乎所有的農產品以及工業原料等。

基本上如今要什麼,大唐帝國的本土以及海外領地裡都能找出來,而且產量都還不小。

比如說近代工業裡最爲重要的多種資源,也就是煤炭、鋼鐵、橡膠、石油這幾種工業原料,大唐都不缺。

農產品更不用說了,大唐的幾個海外領地基本都是屬於密集產糧區,南非平原、南洋的幾個地方再加上北美洲,這些地方都是產糧區。

而這種經濟體系相對而言,比外貿型經濟體型要更加的健康、強大,甚至帶來的稅收也更多。

稅收的來源,不僅僅是生產,更來源於消費。

這也是大唐帝國的財政收入這麼高的緣故。

同樣,這也是爲什麼的大唐的財政支出同樣高昂的緣故。

因爲資金是流動的,當社會的財富通過稅收被集中到官府手中的時候,肯定是要花出去的,不管是通過軍政僱員的薪資也好,各類官方採購、基礎設施建設也好,總體上,其實官府每年收上來多少稅收也就意外着花出去了多少的資金。

這樣才能夠構成一個完整的經濟循環。

宣平三十六年裡的財政收入預算達到了三億四千萬唐元,這麼多錢總是要花出去的,而這些錢花出去去的過程裡,同樣也能夠帶動着經濟發展。

比如說軍政官員們拿了薪水,他們就會消費,這就形成了消費市場。

軍械採購、基礎設施建設大多也具有同樣的功效。

這麼龐大的財政支出裡,李軒這裡擠一擠,那裡擠一擠,就能夠從中擠出來幾千萬,然後用於去其他方向,如果是幾百萬,這都不用特地調整了,隨便搞一下就能夠搞出來幾百萬了。

沒辦法,大唐錢多,任性!

海軍連兩百多萬一艘,都能一艘接着一艘買。

陸軍那邊爲了和海軍爭雄,也是幾十萬幾十萬的列車炮也是一門接着一門搞。

然而裝備的這些兩百多毫米甚至三百毫米的巨炮打誰去啊?

打土著根本用不上這些玩意,一萬多噸的戰列艦如今就是個超大號的吉祥物,最大的作用就是安排到各地沿海港口城市裡展示,用以炫耀海軍的強大。

列車炮也是差不多同樣如此,這麼大個的玩意根本沒啥用處,甚至連前線基本都上不去,至於打敵人,擺脫,陸上哪有這麼強大的敵人值得大唐陸軍費盡心思動用兩百甚至三百毫米的列車炮啊、

打海軍還差不多!

好吧,實際上海軍和陸軍彼此間還真是把對方作爲了潛在的敵人防備着!

很多東西,其實就是陸海軍兩家彼此競爭搞出來的東西。

所以,由此你也能看出來,縱然大唐的各部門年年喊窮,但大唐其實真不差錢。

要修西南鐵路,要修入川鐵路,要在西南等幾個經濟比較差的省份發展經濟,這投資自然是少不了的,不過對於大唐這樣的帝制國家而言,真要搞什麼事,其實也是容易的很。

李軒一聲令下,整個帝國都是行動了起來!

首先是大唐的中樞喉舌,向來代表着大唐政治正確的大唐朝報,在最新的幾期大唐朝報上頻繁的密集報道對於經濟落後的西南以及內陸省份的發展等等。

今天是說萬古聖君、聖天子李軒召開會議,詢問了某內陸省份的交通建設問題。

明天就是說某某部門相應聖天子的號召,準備對某一經濟落後地區出臺,某種針對性的政策。

然後又是報道了某某企業相應官方號召,發揮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準備對某某地方進行大規模投資,爲某地方的發展提供就業以及稅收等等。

再過來又是某個富裕省份州府等官府衙門,其主政官員也是高調的宣佈,他們已經和某某經濟落後之地區達成了互惠合作協議之類的,準備引導企業前往某某地進行投資,或者乾脆是給予財政扶持,幫忙建設學校、各類基礎設施等。

尤其是富得流油的松江府上海特設縣,就是先後和多地達成了協議,給予部分地方財政援助,引導企業入住等等。

這麼一系列操作下來,西南以及各內陸省份幾乎一夜之間都是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在各方面的扶持下,廣西方面最先行動,他們高調宣佈已經和大唐鐵路總公司等方面達成了協議,將會修築一條從廣東廉州向北延伸,進入南寧、桂平、北上柳州的鐵路線,後續也將會繼續向北延伸進入貴州,最後抵達貴陽。

一旦鐵路建成,將會成爲廣西省內的首條長途鐵路線,開闢新的進出交通渠道。

以往廣西那邊的交通,主要還是依靠珠江流域的西江,聯繫廣東方面。

以往廣西的省府都還是桂林呢,不過後來爲了更好的發展廣西,同時也是考慮到交通問題,其南遷到了桂平。

這主要是考慮到了桂平剛好位於廣西幾個小平原的中間,其地形適合大規模開發屯墾,省府能夠帶來大量的人口遷移並開發,同時還是考慮到了西江所帶來的交通便利,能夠通過西江直接聯繫珠三角,以獲得更好的工商業投資。

第八百三十一章 嘀嗒嘀嗒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煤氣機掀開的內燃機時代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徒有虛名的皇家產業第六百六十章 大唐第一戰艦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放飛自我的年輕教授第八百五十四章 燧發槍初登場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火燒陳立夫第七百一十八章 南昌危矣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穩賺不賠的買賣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沒人種地吃什麼?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堂堂帝國太子第六百八十五章 賺錢賺到手軟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多拿幾個,反正也不值幾個錢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一死戰第九百五十九章 翰統的絕密報告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扯着蛋的海軍第八十一章 鐵匠尚書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八百九十一章 巷戰危機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白水保鏢公司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慘烈的價格廝殺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分贓大會第五百五十五章 喜迎大明王師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遇上麻煩了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僵持的印度洋戰局第二千一百零一章 大規模殺傷武器禁令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陸軍最昂貴的花瓶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三十八章 誤入深山的弱女子第三百章 黎明前的黑夜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安南遷國非洲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大唐人的雅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何父在庫裡第五百三十章 恩威並施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兵發呂宋第兩百四十二章 制定軍銜和軍服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就殺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二千二十四章 陸軍丟不起那臉!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慌的明文武官員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步球職業聯賽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炮轟巴庫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沒有異域風情的檀香島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其實明軍也是很牛逼的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讓人絕望的大阪之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雷霆出兵第八百零四章 聖駕北上秦淮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從不插手土著內務第七百四十八章 目瞪口呆的格德斯第六百九十九章 啊,騎兵!第三百零五章 掉頭就跑第三百四十五章 驚喜?這是驚嚇好吧!第八百九十五章 販私鹽你也得交稅!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帝國未來十年的戰略計劃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八百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驅逐大唐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偉大戰爭!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陷入泥濘的登陸部隊第三百零九章 擊鼓進攻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大有深意的謝一衛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振興農村經濟計劃第七百八十八章 臣,實在是無能爲力啊!第三百五十三章 武裝行進第二千三十二章 南洋沿海鐵路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第三百八十五章 給老子開炮!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天子駕十二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國的精英教育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北方鐵路通車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貿易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陳立夫去上海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繼承人第五百五十三章 幼軍營吊打全球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混亂的印度東部海岸第二千一十八章 只有士紳沒有商人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勞動合同法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入值第一百九十二章 都是一羣廢物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給南蠻子一個下馬威第三百三十五章 遷都新氣象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城而入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聯合登陸艦隊啓航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九百二十五章 決戰、護航、巡邏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現代戰場教學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半個大唐人喬恩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沒人種地吃什麼?第二千六十七章 注目禮第三百八十四章 兇險的意外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超前的理論第五百零八章 刺蝟一樣的梧州第六百八十四章 悲催的南澳島總兵
第八百三十一章 嘀嗒嘀嗒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煤氣機掀開的內燃機時代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徒有虛名的皇家產業第六百六十章 大唐第一戰艦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放飛自我的年輕教授第八百五十四章 燧發槍初登場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火燒陳立夫第七百一十八章 南昌危矣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穩賺不賠的買賣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沒人種地吃什麼?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堂堂帝國太子第六百八十五章 賺錢賺到手軟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多拿幾個,反正也不值幾個錢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一死戰第九百五十九章 翰統的絕密報告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扯着蛋的海軍第八十一章 鐵匠尚書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八百九十一章 巷戰危機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白水保鏢公司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慘烈的價格廝殺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分贓大會第五百五十五章 喜迎大明王師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遇上麻煩了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僵持的印度洋戰局第二千一百零一章 大規模殺傷武器禁令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陸軍最昂貴的花瓶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三十八章 誤入深山的弱女子第三百章 黎明前的黑夜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安南遷國非洲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大唐人的雅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何父在庫裡第五百三十章 恩威並施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兵發呂宋第兩百四十二章 制定軍銜和軍服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就殺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二千二十四章 陸軍丟不起那臉!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慌的明文武官員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步球職業聯賽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炮轟巴庫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沒有異域風情的檀香島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其實明軍也是很牛逼的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讓人絕望的大阪之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雷霆出兵第八百零四章 聖駕北上秦淮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從不插手土著內務第七百四十八章 目瞪口呆的格德斯第六百九十九章 啊,騎兵!第三百零五章 掉頭就跑第三百四十五章 驚喜?這是驚嚇好吧!第八百九十五章 販私鹽你也得交稅!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帝國未來十年的戰略計劃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八百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驅逐大唐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偉大戰爭!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陷入泥濘的登陸部隊第三百零九章 擊鼓進攻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大有深意的謝一衛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振興農村經濟計劃第七百八十八章 臣,實在是無能爲力啊!第三百五十三章 武裝行進第二千三十二章 南洋沿海鐵路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第三百八十五章 給老子開炮!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天子駕十二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國的精英教育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北方鐵路通車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貿易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陳立夫去上海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繼承人第五百五十三章 幼軍營吊打全球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混亂的印度東部海岸第二千一十八章 只有士紳沒有商人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勞動合同法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入值第一百九十二章 都是一羣廢物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給南蠻子一個下馬威第三百三十五章 遷都新氣象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城而入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聯合登陸艦隊啓航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九百二十五章 決戰、護航、巡邏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現代戰場教學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半個大唐人喬恩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沒人種地吃什麼?第二千六十七章 注目禮第三百八十四章 兇險的意外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超前的理論第五百零八章 刺蝟一樣的梧州第六百八十四章 悲催的南澳島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