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勞動合同法

大唐的稅收體系,絕對是當代地球上最爲完善的稅收體系了。

而且並不是說現在,而是在三十幾年前大唐剛成立不久的時候就已經如此了。

早在大唐王朝還窩在山溝溝裡的時候,偉大的,比太陽更偉大的聖天子李軒就已經是做出了最爲英明無比的決策,那就是通過官制改革,把大唐的中樞機構從明朝時期的內閣加六部的模式,改革爲九部。

而這九部裡面,就有稅部。

稅部剛成立的時候,就已經是體現出來了它最爲強勢的一面。

徵收商稅以及統一農業稅這兩大政策,徹底奠定了大唐的稅收基礎,嗯,這兩大稅收政策,也是後續好幾年衆多士紳們持續反抗大唐的根本原因。

因爲生活在前明時期的士紳們,他們不想交稅。

可惜的是,大唐用強悍無比的軍事實力逐步統一了華夏,而後稅部那鐵血無情的稅務稽查隊更是如同蝗蟲一樣橫掃過整片華夏地區,通過抄家滅族的方式徹底奠定了大唐的稅收基礎。

從那個時候開始,建立起來了初步商稅以及統一農業稅體系的大唐稅收體系,就已經可以算得上是地球上最爲完善的稅收體系了。

更不要說後來一系列的稅收制度改革。

不僅僅是完善稅種,更多的還是對徵稅工作的改進。

大名鼎鼎的稅務稽查隊不用說了,當年陳立夫爲代表的稅務巡察官更是擁有類似欽差的權限,極大的保障了稅務工作的順利進行。

等到了現在,大唐的稅收工作自然已經是不用依靠強硬的軍事手段來推動的,更多的還是依賴法律條文。

大唐的法律多,這是公認的,要不然大唐也不會出現律師這麼一個行業裡。

而大唐的衆多法律裡,關於稅務的法律並不是最多的,但是絕對是最嚴苛的。

在大唐,偷稅漏稅的行爲,其性質並不會比刑事犯罪更輕,甚至可以說更加嚴重,這麼多年來,因爲偷稅漏稅而被抄家滅族的多不勝數,至於把牢底坐穿的,那更是數都數不清了。

這是因爲大唐不僅僅稅務法律嚴苛,同樣還因爲稅務系統擁有一支高效的稅務稽查團隊。

基本上大唐地方上的稅務稽查官,那都是當地的明星人物,其風頭甚至會超過當地的督察御史,尤其是那些上流社會的富豪們,他們最擔心的一件事就是某一天稅務稽查官帶着稅務行動部隊找上門來。

而通過三十幾年來的持續,如今在大唐,絕對沒有任何一個人敢明目張膽的偷稅漏稅,哪怕是偷偷摸摸的偷稅漏稅,也得提心吊膽的。

如此的大唐稅務體系,別說是和當代的其他各國相比了,哪怕是和原時空的諸多近代國家相比,那也是具有絕對優勢的。

這從大唐的每年稅收總額就能夠看的出來,大唐僅僅是通過傳統的稅收,就徵收了每年四個多億的稅收。

作爲對比,歷史上英國人在十九世紀中期的時候,英國人的財政收入也就幾千萬英鎊而已,哪怕是到了二十世紀初期的時候,也就一億多英鎊而已。

而那個時候的英國人,其實稅收的種類已經比較多了,遺產稅、個人所得稅之類的都已經很多了,並且因爲世界貿易的發展,他們的稅收受到了更好的刺激,全球貿易的發展對那個時候英國人的稅收增長是具有極大作用的。

但是大唐不一樣,大唐目前的稅收主要來源,依舊是內部經濟的發展。

因爲大唐的經濟體系和後世的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體系都不太一樣。

大唐的經濟體系,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內需導向經濟體系。

別看大唐的商船滿世界跑,但實際上大唐就沒怎麼和其他國家做生意,大唐的船隻更多的還是往返於本土以及海外領地之間。

說白了,如今大唐人的所謂的全球貿易,依舊是屬於左手換右手的內部貿易,這和後世諸多國家一起參與的國際貿易是有着本質區別的。

這種情況下,大唐的經濟發展更多的還是以滿足自身內部需求爲主,本土市場纔是帝國商家們最爲重視的市場,至於海外出口,那都是順帶的,不足爲慮。

這也是同樣體現到了稅收上來。

比如說大唐的關稅,其實就沒多少,雖然其總額看似不少,但是放到大唐的龐大稅收總額裡,卻是有些不起眼。

要增加稅收,要引導控制經濟發展,更要平衡貧富差距,稅部的人把目光打到個人所得稅上來就不是什麼稀奇事了。

而大唐實際上早就開始徵收個人所得稅了,早在兩廣時期的時候,大唐就已經開始徵收個人所得稅,不過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個徵收範圍都只侷限官員身上,後來又是擴大到了國企部和皇室資產科直接控股的企業裡,並且又延伸到了其他民營企業裡的高收入羣體裡。

但是呢,起徵點是非常高的。

根據現行,也就是宣平三十二年制定的最新個人稅收條例,只有年薪超過五百唐元的人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而且稅率並不高。

不過執行的也並不完善,因爲稅部很難掌握這些人的具體收入,大多時候都是根據企業自行申報來徵收,而那些企業的管理層們爲了避稅,往往會把固定薪資降低到五百唐元以下,然後以其他方式發放薪資,比如說給股票,甚至給實物等。

因此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唐的個人所得稅,都是流於表面,徵收的主體主要是中高級官員以及國企部、皇室資產科的高級管理層爲主。

至於民間的個人所得稅,基本上是收不上來的。

但是現在,稅部卻是決定改變這種局面了。

而想要改變這種局面,稅部還有諸多工作需要準備做,比如說進一步掌握企業的資金流動,進一步掌握員工的具體收入情況。

要怎麼掌控?

推動勞動合同就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切入點。

勞動合同在其他人看來,尤其是在陳立夫看來,是可以用來保障員工的利益的。

然而在稅部看來,這是可以爲後續徵收個人所得稅鋪墊基礎的。

在這種大環境下,大唐正式全面推行勞動合同法,規定僱主必須和員工簽訂合法的勞動合同。

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才子逛青樓被抓姦啦!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宣戰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艘戰列艦第六百四十章 大唐紅夷大炮第二千八十七章 不打仗就不用彈藥第五百五十二章 肇慶兵工廠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老二:明軍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倒黴的第五十七團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二千六十二章 施禮羣買車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志文誤我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爲國操勞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扶桑問題的最終解決第一千零八十章 陰險的大唐騎兵第兩百四十二章 制定軍銜和軍服第八百六十五章 愛卿辛苦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他們都該死!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雙贏的好事第四百七十四章 陳屠夫打炮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糧新思路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大唐錢多任性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情況不對第五百四十四章 天下震動正德氣暈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被一鍋端的上海碼頭公司第二千四十一章 大唐人的無視第三百二十六章 奔襲興泉府城第二千一百三十二章 硬實力抄襲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裝甲巡洋艦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最慘騎兵團長第三百二十五章 瀾江東岸美景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二千一百六十八章 九大事務衙門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唐城管!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海軍前沿戰略第五百四十四章 天下震動正德氣暈第四百六十四章 找誰都沒用第三百零二章 大唐這艘船要沉了咋辦?第五百零七章 勝利大轉進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來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決定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第八百一十八章 遊秦淮河竟敢不帶上朕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大唐黑虎第四百七十九章 快看,那肯定是個僞明大官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馮氏汽車的野望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何父在庫裡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都靠兩條腿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小學比大學更重要第五百二十七章 皇家軍醫院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三萬噸鉅艦第九百三十五章 完全看人品的炮彈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難伺候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驚掉一片下巴第七百八十三章 本官就知道李賊狡猾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一百四十章 大人英明第九百零七章 大唐稅部就是這麼牛逼!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倒黴的南林堡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自己豎起靶子自己打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今年剛滿十八第九百一十九章 讓人羨慕的二九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僵持的印度洋戰局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不了就投降唄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做生意前先打一仗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混亂的印度東部海岸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大唐從不干涉土著內政第三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軍費壓力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問題第三百四十章 掃盲班和軍校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董錢坤在非洲第七百二十章 殺進嶽州第一千零一章 援兵來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在衝鋒第一百三十六章 扮豬吃老虎第七百八十五章 王以旗議和第二千零五章 平衡構架第九百七十七章 費勤祥的艱難選擇第一百七十三章 夏收出徵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有問題,而且是大問題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大唐的軍火販子們第九百九十二章 張嶽血書控訴僞明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唐地雖廣,然寸土不讓第七十八章 知子莫若母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橢圓形結構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高速豪華郵輪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出使歐洲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擴大殖民規模第五百九十一章 陸海將官大火拼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唐男人是有格調的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蒸汽艦隊起航第六百三十九章 視察兵工廠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出使歐洲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無能爲力的法律第七百二十一章 邵陽書生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情況不對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把丹麥也搬到非洲去
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才子逛青樓被抓姦啦!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宣戰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艘戰列艦第六百四十章 大唐紅夷大炮第二千八十七章 不打仗就不用彈藥第五百五十二章 肇慶兵工廠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老二:明軍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倒黴的第五十七團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二千六十二章 施禮羣買車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志文誤我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爲國操勞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扶桑問題的最終解決第一千零八十章 陰險的大唐騎兵第兩百四十二章 制定軍銜和軍服第八百六十五章 愛卿辛苦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他們都該死!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雙贏的好事第四百七十四章 陳屠夫打炮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糧新思路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大唐錢多任性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情況不對第五百四十四章 天下震動正德氣暈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被一鍋端的上海碼頭公司第二千四十一章 大唐人的無視第三百二十六章 奔襲興泉府城第二千一百三十二章 硬實力抄襲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裝甲巡洋艦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最慘騎兵團長第三百二十五章 瀾江東岸美景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二千一百六十八章 九大事務衙門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唐城管!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海軍前沿戰略第五百四十四章 天下震動正德氣暈第四百六十四章 找誰都沒用第三百零二章 大唐這艘船要沉了咋辦?第五百零七章 勝利大轉進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來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決定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第八百一十八章 遊秦淮河竟敢不帶上朕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大唐黑虎第四百七十九章 快看,那肯定是個僞明大官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馮氏汽車的野望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何父在庫裡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都靠兩條腿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小學比大學更重要第五百二十七章 皇家軍醫院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三萬噸鉅艦第九百三十五章 完全看人品的炮彈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難伺候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驚掉一片下巴第七百八十三章 本官就知道李賊狡猾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一百四十章 大人英明第九百零七章 大唐稅部就是這麼牛逼!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倒黴的南林堡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自己豎起靶子自己打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今年剛滿十八第九百一十九章 讓人羨慕的二九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僵持的印度洋戰局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不了就投降唄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做生意前先打一仗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混亂的印度東部海岸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大唐從不干涉土著內政第三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軍費壓力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問題第三百四十章 掃盲班和軍校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董錢坤在非洲第七百二十章 殺進嶽州第一千零一章 援兵來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在衝鋒第一百三十六章 扮豬吃老虎第七百八十五章 王以旗議和第二千零五章 平衡構架第九百七十七章 費勤祥的艱難選擇第一百七十三章 夏收出徵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有問題,而且是大問題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大唐的軍火販子們第九百九十二章 張嶽血書控訴僞明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唐地雖廣,然寸土不讓第七十八章 知子莫若母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橢圓形結構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高速豪華郵輪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出使歐洲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擴大殖民規模第五百九十一章 陸海將官大火拼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唐男人是有格調的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蒸汽艦隊起航第六百三十九章 視察兵工廠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出使歐洲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無能爲力的法律第七百二十一章 邵陽書生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情況不對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把丹麥也搬到非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