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貿易

戰艦和商船的區別越來越大,這也是使得了最近幾年,哪怕是任務繁重,但是大唐海軍也是不得不頻繁專門抽調戰艦給商船隊護航。

同時也是儘可能的讓那些海外貿易公司組團出海,避免單船出海貿易。

這些武裝商船都擁有一定的自保實力,成羣結隊出海的話,只要不遇上西班牙等幾個國家的海軍主力戰艦就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但是如果落單了的話,別說是遇上敵國的海軍戰艦了,就算是遇上普通的海盜也是很容易陰溝裡翻船,這些年出海了遇上海盜或者帝國海軍無法逃脫的,很多都是單船出海,或者是隻有兩三艘船隻的小船隊。

但是,大唐帝國鼓勵貿易公司成羣結隊出海進行貿易,那麼也會造成目標大,從而吸引更多帝國海軍或者是海盜們的注意。

難保他們不會集結主力艦隊進行攔截,這種事之前可是發生過的,葡萄牙人就是多次組織艦隊攔截大唐前往印度洋的商船隊,對一些十多艘甚至二十多艘商船的艦隊都敢下手。

這種情況下,大唐海軍也是不得不專門抽調出軍艦進行護航了。

因此,這兩年在印度洋也是形成了比較獨特的大唐商船隊,其特徵就是規模大,有軍艦護航。

這不結隊自保,不護航不行啊,這年頭出海的商船,每一艘都是裝載着衆多貨物的,而這些貨物的價值,往往比他們的商船還要更高。

每損失一艘商船,往往就會造成數十萬元的損失。

呂振江所在的蔚藍公司的這艘水藍號就是如此,一艘水藍號,其船體再加上蒸汽機、風帆以及附帶的艦炮等武裝、就已經是達到了昂貴無比的十五萬元。

但是水藍號自身的價值,依舊不如它裝載的貨物。

水藍號上除了有絲綢、瓷器以及香水這三大件對歐洲貿易的貨物外,還有其他衆多大唐生產的各種出口類工業產品,比如說板甲,刀劍這些傳統出口用的軍事裝備,還有茶磚這種最近幾年歐洲開逐漸興起的飲料。

其中也少不了帝國工業革命的代表性貨物,那就是呢絨以及布匹。

還有鏡子、繡花針等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

水藍號上不僅僅有來自國內的各類商品,此外還在有航行的途中從南洋採購的香料以及印度地區的部分特產。

各種貨物裝了滿滿的一船。

不過從南洋和印度採購的各種特產,都不怎麼值錢,之所以帶上,那是因爲水藍號在印度市場已經是出售了部分的貨物,但是跑船嘛,那是絕對不能跑空船的,所以又是在當地收購了部分當地的特產帶去南非城,賣給那些歐洲人。

而這一船貨物裡,來自國內的工業產品佔據了大多數,但是這些來自國內的貨物,如果是在國內採購的話,頂多也就十來萬。

然而這些大唐商品,如果是運到印度投放,價值直接翻倍,至少也是可以讓蔚藍貿易公司回籠至少三十萬元。

如果是運到西亞,賣給奧斯曼帝國的商人,這個價格還能繼續往上加將近十萬。

如果是運到南非城,賣給那些歐洲人的話,那麼蔚藍貿易公司可以賣出五六十萬以上,行情好的話,甚至可以賣出七八十萬呢。

僅僅是這些國內的貨物,如果運到南非出售,就可以讓蔚藍貿易公司獲得至少五倍以上的毛利,此外商船在返航的時候,肯定還是會帶上各種歐洲、非洲、印度等地區的特產,這些貨物雖然運到國內的利潤不算很高,但至少也是翻倍的。

這一來一回,單單是水藍號,就足以給蔚藍貿易公司帶來至少五十萬,甚至是六七十萬元的毛利。

雖然所需的時間非常漫長,但是依舊稱得上是暴力!

而正是這種暴力,刺激着大唐帝國的一百多家海外貿易公司,爭先恐後的前往印度,前往南非城,也讓他們有膽子給哪怕只是呂振江這樣的普通員工,就開出數十元的月薪。

實際上,如果是早幾年的話,印度洋航線以及歐洲航線的利潤更高,因爲那個時候都是被葡萄牙人給壟斷了,早兩年戰爭時期,大唐西洋貿易公司依舊是壟斷者西洋貿易權,所以利潤非常的驚人,動不動就是十幾倍利潤的。

不過自從放開西洋貿易權後,國內一百多家貿易公司一股腦的涌向印度和非洲,這種情況下不可避免會攤薄海外貿易的利潤。

然而哪怕是攤薄後的利潤,依舊是非常驚人。

國內市場上,連接走高的海外貿易公司的股價就是最明顯的例子,短短兩三年,很多貿易公司的股價都是直接翻倍增長,哪怕是被剝奪了西洋貿易壟斷權大唐西洋貿易公司,也是在重新上市後股價是一天比一天高。

只是,這種暴利的背後,不可避免的是衆多的航海事故,這年頭駕駛着幾百噸的船隻漂洋過海,那風險可不是一般的大。

呂振江爲什麼能夠拿數十元的薪水?

那是因爲他這是用命在賺錢!

每年都是有衆多的船隻出海後,就是回不來了!

不過隨着國內造船技術的發展,航海的風險定然會進一步降低,不過到那個時候,海外貿易的利潤肯定也是沒有這麼高了。

對於海外貿易來說,風險和利潤是成正比的。

風險越高,利潤越高,風險越低,相對的利潤也會越低。

呂振江算是運氣好的,一路出海大半年,順風順水,沒有遇到風暴,也沒有遇到獲得不耐煩的土著,也沒有遇到海盜或者是其他國家海軍的攔截。

一路順風順水的跑到了馬達城,而他隨同船隊在這裡休整了五天後,也是再一次出發,準備跨越最後一段航程前往南非城。

從馬達城到南非城,這支龐大的艦隊並不是說直接前往,在進入了非洲東部海岸後,還會路過好幾個大唐帝國在非洲東部海岸的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同樣是歸屬西印州管轄下,其中大部分都是之前葡萄牙人的殖民地,戰爭期間被大唐非洲遠征軍一一給搶了過來。

大唐帝國在佔領了這些殖民地後,也是沒有說在這些殖民地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殖民,暫時還是爲沿途商船提供補給、進行貿易爲主。

畢竟如今大唐帝國在非洲的移民屯墾,主要還是在南非爲主。

在其他地方的話,主要是以軍事控制爲主,但是暫時不進行大規模的移民。

在大唐帝國在非洲東部海岸的諸多殖民地裡,規模最大的自然是當屬西印城了,這裡本來是大唐帝國在非洲殖民的最大軍事據點,當年對抗葡萄牙人的橋頭堡。

不過在拿下南非城之後,這個西印州的戰略地位也就是迅速下降,如今也只是變成了一個普通殖民地而已。

呂振江隨同船隊抵達西印城的時候,因爲水藍號需要靠岸進行補給,所以他也是能夠隨同船上的其他人一樣上岸,這還是他最近一個多月裡的首次踏上陸地呢。

不過他並沒能在陸地上待多久,一天之後,水藍號完成補給就是再一次起航,跟上了大部隊的步伐繼續前往南非城。

而此時,他們距離南非城已經是很近了,船隊也是進入了南非海域。

在路上,呂振江已經是發現了船隊的外圍,偶爾可以看見其他船隻,其中有些船隻掛着大唐的國旗,不過還有些船掛着亂七八糟的的旗幟,這些應該就是歐洲、北非等地區的船隻了。

不過這些外國的船隻基本都是躲着這支龐大的船隊,呂振江所在的船隊,全部商船加起來足足有五十八艘,另有印度洋艦隊派出的護航戰艦四艘。

等到了馬達城後,非洲分艦隊派來接應的戰艦也是和船隊會和,其中就有福建號戰列艦。

五十八艘武裝商船,再加上九艘戰艦,足以讓任何外部勢力望而生畏。

更不要說此地已經是屬於南非海域,大唐帝國海軍的非洲分艦隊可就駐紮在南非港呢。

非洲分艦隊,其實也是屬於印度洋艦隊的一部分,歸屬印度洋艦隊管轄,不過因爲距離等因素,實際上非洲分艦隊是單獨行動的,其實力也是不弱,基本上佔據了印度洋艦隊百分之四十的實力,擁有三艘機帆戰列艦、兩艘巡洋艦、八艘護衛艦,另外還有近海巡邏艦十多艘。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近海巡邏艦都是在南非港就地建造的。

葡萄牙人在這裡之前也是設置了一個簡單的造船廠,雖然規模不算大,不過大唐接受後用來生產一百多噸的近海巡邏艦還是不成問題的。

在海外領地成立造船廠,咋一看似乎是違反了大唐帝國的海外領地管理政策以及進出口委員會的相關規定,但是這個南非造船廠,實際上完全是符合政策的產物。

因爲這個造船廠,並沒有使用來自國內的機械設備,也沒有試圖自行製造機械設備去使用,其生產模式依舊是遵循着傳統的造船方法。

至於說繞過或者是突破帝國的相關限制性政策,試圖在南非港搞什麼現代化的造船廠,這是找死。

大唐帝國在海外領地的管理是非常嚴格的,不僅僅體現在文化、教育、政治等方方面面,更加體現在技術限制上。

而且技術限制一直都是重中之重。

大唐的進出口委員會可以很自豪的說:他們成立二十年來,從未批准過哪怕一枚螺絲釘出口!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棱堡皇宮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東北征夷司令部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鐵路大爆發第九百三十八章 鐵罐頭們的戰鬥第二千五十七章 要讓更多大唐人買得起車坐的汽車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南洋交州第六百九十七章 冒險誘敵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上海商報第八百三十章 火力覆蓋攔截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抓宋賊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五百零五章 橫掃廣西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牢底坐穿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嶽的革新第七百二十六章 被堵住的明軍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小白鼠第十八師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一戰:懷遠第兩百五十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苦逼的中產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聯合步槍第一百一十三章 斯德爾摩綜合徵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大唐中央銀行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康長寧的大器晚成之路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貿易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七十七章 歷史的真相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軍好樣的!第一百六十二章 誰埋伏誰第一百九十四章 數不勝數的傾國之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炮不夠就兩炮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干涉歐洲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第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等強軍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身爲一個大唐人要時刻保持體面第五百七十四章 御駕親征廣州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鬥桂林官員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因爲李軒不願意第一百九十一章 比壯丁更好用的俘虜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唐帝國領土:屋久島(開疆擴土求訂閱)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九百一十章 西洋貿易許可證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奇葩的尤金鴻上折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葡萄牙人的震撼第兩百六十二章 新手開車上車請刷卡第九十一章 冬日煮酒捏肩第四百七十三章 望遠鏡初登場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繅絲機第三百二十六章 奔襲興泉府城第九百一十八章 文官的戰略勝利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步球職業聯賽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爭機器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鳴金收兵第七百三十六章 陛下,大捷啊!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這些大唐人太野蠻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成爲了香饃饃的東北戰役第二千九十六章 學大唐就必須學的徹底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號首航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貴族的戰爭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沒辦法,就是這麼牛逼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新式榴彈引信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唐朝報的忠實讀者:正德第二千零三章 宣平四十年十一月十六日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二千二十五章 大唐優良傳統:罰款第五百七十六章 廣州戰役起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重合分封制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薨第五百一十八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七大艦隊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烈大混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抓宋賊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七百零一章 進攻南昌第三百二十二章 全軍進攻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心爆棚第兩百零二章 終於要打縣城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國石油公司第七百八十二章 遲早得被李春景害死第二千五十七章 要讓更多大唐人買得起車坐的汽車第九百七十二章 大唐王師入荊州第八章 要不要當禽獸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三萬噸鉅艦第二千三十一章 絕望的大唐鐵路總公司第五百八十章 廢墟激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反明鬥士秦志福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五百一十三章 奪梧州搶月票(求月票)第九百二十七章 南下新航線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恐慌的歐洲第四百二十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七百三十七章 萬古聖君李軒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棱堡皇宮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東北征夷司令部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鐵路大爆發第九百三十八章 鐵罐頭們的戰鬥第二千五十七章 要讓更多大唐人買得起車坐的汽車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南洋交州第六百九十七章 冒險誘敵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上海商報第八百三十章 火力覆蓋攔截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抓宋賊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五百零五章 橫掃廣西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牢底坐穿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嶽的革新第七百二十六章 被堵住的明軍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小白鼠第十八師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一戰:懷遠第兩百五十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苦逼的中產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聯合步槍第一百一十三章 斯德爾摩綜合徵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大唐中央銀行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康長寧的大器晚成之路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貿易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七十七章 歷史的真相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軍好樣的!第一百六十二章 誰埋伏誰第一百九十四章 數不勝數的傾國之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炮不夠就兩炮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干涉歐洲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第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等強軍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身爲一個大唐人要時刻保持體面第五百七十四章 御駕親征廣州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鬥桂林官員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因爲李軒不願意第一百九十一章 比壯丁更好用的俘虜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唐帝國領土:屋久島(開疆擴土求訂閱)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九百一十章 西洋貿易許可證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奇葩的尤金鴻上折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葡萄牙人的震撼第兩百六十二章 新手開車上車請刷卡第九十一章 冬日煮酒捏肩第四百七十三章 望遠鏡初登場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繅絲機第三百二十六章 奔襲興泉府城第九百一十八章 文官的戰略勝利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步球職業聯賽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爭機器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鳴金收兵第七百三十六章 陛下,大捷啊!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這些大唐人太野蠻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成爲了香饃饃的東北戰役第二千九十六章 學大唐就必須學的徹底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號首航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貴族的戰爭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沒辦法,就是這麼牛逼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新式榴彈引信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唐朝報的忠實讀者:正德第二千零三章 宣平四十年十一月十六日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二千二十五章 大唐優良傳統:罰款第五百七十六章 廣州戰役起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重合分封制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薨第五百一十八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七大艦隊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烈大混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抓宋賊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七百零一章 進攻南昌第三百二十二章 全軍進攻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心爆棚第兩百零二章 終於要打縣城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國石油公司第七百八十二章 遲早得被李春景害死第二千五十七章 要讓更多大唐人買得起車坐的汽車第九百七十二章 大唐王師入荊州第八章 要不要當禽獸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三萬噸鉅艦第二千三十一章 絕望的大唐鐵路總公司第五百八十章 廢墟激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反明鬥士秦志福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五百一十三章 奪梧州搶月票(求月票)第九百二十七章 南下新航線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恐慌的歐洲第四百二十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七百三十七章 萬古聖君李軒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