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十三章 南洋大開發

爲了徹底封鎖印度地區的土著進入,專門修一條鐵路幹線,修幾條鐵路支線也不算什麼,反正陸軍很大方的說了,到時候陸軍會派遣工程兵部隊幫忙一起修,建成以後陸軍運輸,價格也給你高一點。

話說陸軍的工程兵部隊修鐵路那也是專業的,而且手段乾淨利索,修鐵路的速度快得很。

但是大唐鐵路總公司卻是拒絕了,這要是讓陸軍的工程兵部隊幫忙修鐵路,就算是免費的,但是成本會高到讓他們吐血,更關鍵的是,陸軍工程兵修出來的鐵路沒法用……

因爲陸軍工程兵部隊修鐵路那都是一切從速,遇到障礙直接一路炸過去,炸不過去直接繞路,人家纔不跟你挖隧道之類的事呢。

遇上需要架橋的地方,都是隨便搞個鐵架橋甚至浮橋湊合着用……

哪怕是現在讓他們修商用鐵路了,但是骨子裡的東西很難改的。

畢竟,他們平日裡研究的施工的都是緊急軍用鐵路,一般都是用來運輸列車炮,緊急後勤運輸的,要求是快速、能用!

他們能短短几天內,直接在荒山野林裡修出來一條好幾公里的軍用鐵路。

但是你讓他們進行施工的成本控制,提高使用壽命之類乃至安全性之類的,那真不是他們的專業。

所以除非是在西亞、東歐那邊地方,不然的話大唐鐵路總公司是不會和陸軍的工程兵打交道的,有和他們打交道的功夫,還不如自己老老實實修呢。

南洋半島地區的鐵路計劃,旨在把南洋半島地區徹底和本土的其他省份融爲一體,加速地方交流往來,徹底扭轉目前南洋地區的尷尬局面。

什麼尷尬局面!

雖然南洋地區的遷國行動已經過去了很久,帝國在南洋半島地區設省州也有些年了,但是在廣泛的大唐人心中,南海半島地區依舊是屬於海外地區,唯一比較得到大唐人認可的,也就只有交州了。

因爲這地方是直接劃歸了廣西管轄,並且和廣東相連接,而且很多年前大唐就佔據了廣寧縣,爲了開發廣寧煤礦,老早也修建了廉州到廣寧的鐵路。

交州就在隔壁,後續鐵路也是貫通的很快。

所以在廣大的大唐人心中,交州算是傳統意義上的本土範圍。

但是交州以南地區的安南省都是屬於海外領地了,更別說暹羅省以及緬甸省了。

但是,在大唐帝國的整體規劃裡,南洋地區,尤其是南洋半島地區那可是未來本土的腹地區域,未來的本土糧倉。

陳立夫等帝國高層,可是想要把南洋半島地區打造爲帝國的第二個江南,使其成爲帝國本土的超級糧倉的。

其中是程度,遠遠超過中亞等地區。

至於海外領地就更別說了。

這也是體現到了鐵路建設當中來。

大唐鐵路總公司公佈了南洋沿海鐵路計劃後,其他各機構也是迅速跟上。

很快工部就是宣佈,將會對馬六甲港口進行大規模擴建,要讓這個戰略地位極爲重要的港口,從一個軍用港口和中轉港口,轉變爲真正的商貿港口,進而帶動馬六甲州乃至整個南洋地區的發展。

南洋石油公司以及帝國石油公司、皇家石油公司等多家大型企業,也是陸續宣佈將會在南洋地區,主要是若干石油產地就地設立大規模的煉油廠,以就近供應南洋地區以及印度等地區的煤油以及其他石油化工產品的供應。

而大唐帝國目前最大的橡膠供應商呂宋萬島橡膠公司,也是宣佈將會投入大量資金,自建至少三個大規模橡膠種植園,除此之外將會和廣大的橡膠種植戶進行合作,扶持南洋地區的中小橡膠種植園的發展。

而帝國內大名鼎鼎的海產品供應商、罐頭類食品供應商臨高二九公司,也是宣佈將會在馬六甲州建設一家大型的海產品加工廠,並在呂宋、曼谷分別投資建設一家水果罐頭加工廠。

這些,只是少數的一部分而已。

在帝國的南洋經濟發展計劃的帶動下,大量的資本開始涌入南洋地區。

這去的不僅僅有資本,還有各類人才以及更多的普通人。

不過,工商業的投資,雖然能發展當地經濟,吸引一定數量的自由移民,但是想要真正的大規模開發南洋,還是需要移民屯墾司的大動作。

爲了增加南洋地區的人口,移民屯墾司一直都是和各機構進行磋商會談,以確保南洋地區對移民的吸引力。

同時呢,移民屯墾司再一次在全國範圍內,尤其是那些人多地少,經濟比較落後的地方大規模的招募官方移民。

並給出了移民大量的補貼。

免費給土地、糧種子,基本的農具那都是基本操作,額外的一次性補貼還有路費補貼、修建房屋補貼、口糧補貼、醫療補貼等等。

移民屯墾司爲了達成他們機構的移民目標,那可是不遺餘力的爲移民們爭取各種福利。

至於說爲什麼是爭取。

那啥,這錢他們是肯定不會出的,是其他機構出的。

就算想要讓他們出,他們也沒錢……

比如醫療補貼,這雖然不是直接給錢,但是承諾新移民到南洋後,如果是部分疾病,主要是針對特有的熱帶疾病,一定時期內將會享受免費的官方醫療。

這錢哪來的?

名義上衛生部給!

但實際上衛生部也沒錢,最後還是其他機構湊的錢。

其他很多移民福利,也都是採用類似的方式。

就算是禮部宣傳司,也是配合進行宣傳,喊出來了‘南洋大開發’的口號,通過大唐朝報以及其他報紙進行大規模的輿論宣傳。

而上一次進行如此大規模的輿論宣傳,那已經是將近二十年前的事了。

當年帝國爲了開發遼河平原地區,也是喊出來了遼河大開發的口號,短短几年內就是讓遼河平原地區的人口數增加到數百萬。

要知道當年可沒有火車,也沒有蒸汽輪船,交通問題就麻煩無比,由此導致的移民也是更加麻煩。

大唐帝國的國內移民以及海外移民,雖然三十幾年前就已經開始進行了,但是前面的十幾年其實規模都不大,主要就是受限於交通問題,運輸移民的時間長,成本高。

真正的移民大爆發時期,還是火車、船出現,並大規模普及之後。

等到宣平三十年左右,纔是形成了大規模移民潮。

那個時候開始,每年從本土各地乘坐火車,輪船到沿海港口,然後坐蒸汽遠洋輪船前往海外的移民,達到了兩三百萬。

並且一直高居不下。

美洲地區的千萬人口,其中很多實際上都是最近十幾年才移民過去的。

交通的發展,讓移民成本變的低廉,時間上也更快速。

而衛生醫療的發展,讓部分熱帶疾病,尤其是傳染性疾病得到一定的控制。

工商經濟的發展,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收入。

這些加在一起,纔是奠定如今南洋大開發的基礎。

嚴格上來說,南洋大開發計劃的移民難度,要比之前的美洲移民難度大多了。

美洲移民也就是距離遠一點而已,但是美洲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人們很樂意過去。

以前十個官方移民裡,九個都是想要去美洲的,搞的移民屯墾司都不得不採取取消船票補貼等一系列的方式進行移民分流。

而南洋地區,大家都不樂意去。

現在情況好一些,但是也好的有限。

因此南洋移民工作,還是很困難的。

但是再困難,也架不住帝國的官方扶持力度大啊!

第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零七章 快看啊,僞唐官員投降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聰明如李軒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葡萄牙的悲哀第七百八十二章 遲早得被李春景害死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廠商的戰爭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宣戰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步槍第二千七十章 月球省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瀝青公路第二千二十二章 文明的曙光:火炮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皇子封國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不平凡的一年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殖民地交易第五百五十章 蔡二虎當將軍第三百九十七章 光環耀眼的聖君(爆發求訂閱)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農場主何錫華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勞工招募隊第兩百七十五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一槍一個洞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大唐還是不要臉的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爲國操勞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盛大的表演第六百七十三章 戰艦出動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科技武器第五百五十八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皇家科學院院士第二千三十四章 大唐奇蹟第七百三十章 不要臉的張嶽第兩百九十八章 殘酷的戰爭第六百章 唯死戰爾!第五百九十一章 陸海將官大火拼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期待的變局第五百零一章 煩惱多多的正德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五十七章 擒拿李逆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軍官候補生第九百三十九章 軍中轎子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汽油機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展拳腳的陳立夫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少花錢多辦事的大唐人第七百二十五章 火燒衡陽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兵發呂宋第兩百章 霸王硬上弓第四百七十三章 望遠鏡初登場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一戰:懷遠第七百三十二章 狂奔追擊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八十四章 沒人能阻擋大唐的崛起!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帝國第一名臣:陳立夫第七百二十九章 督標新軍出戰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督導組抵達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唐城管!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十七章 朝議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三等動員令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市值一個億第八百一十八章 遊秦淮河竟敢不帶上朕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多層次火力支援體系第三百八十二章 送君千里之外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格德斯之死第五百四十一章 死都要搞蒸汽機第五百五十二章 肇慶兵工廠第一百六十四章 鮮血中的白蓮花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宣平十年陳立夫回京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帝國未來十年的戰略計劃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軍事貴族:畢家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要誅他九族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爲了黃金必須殖民美洲第三百三十章 投降也不叫我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一百六十六章 謝老頭的擔憂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唐城管!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去哈密第七百六十章 壓倒性的大捷第六百八十章 有史以來最強突擊營第五百七十一章 養家壓力大啊第九百一十八章 文官的戰略勝利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花不出去怎麼辦第兩百八十四章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第三百三十五章 遷都新氣象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比正規軍更可怕的民兵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四百三十四章 祝志海之死第二千一百五十二章 自主遣返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蒸汽戰艦不是夢
第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零七章 快看啊,僞唐官員投降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聰明如李軒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葡萄牙的悲哀第七百八十二章 遲早得被李春景害死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廠商的戰爭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宣戰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步槍第二千七十章 月球省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瀝青公路第二千二十二章 文明的曙光:火炮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皇子封國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不平凡的一年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殖民地交易第五百五十章 蔡二虎當將軍第三百九十七章 光環耀眼的聖君(爆發求訂閱)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農場主何錫華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勞工招募隊第兩百七十五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一槍一個洞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大唐還是不要臉的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爲國操勞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盛大的表演第六百七十三章 戰艦出動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科技武器第五百五十八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皇家科學院院士第二千三十四章 大唐奇蹟第七百三十章 不要臉的張嶽第兩百九十八章 殘酷的戰爭第六百章 唯死戰爾!第五百九十一章 陸海將官大火拼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期待的變局第五百零一章 煩惱多多的正德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五十七章 擒拿李逆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軍官候補生第九百三十九章 軍中轎子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汽油機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展拳腳的陳立夫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少花錢多辦事的大唐人第七百二十五章 火燒衡陽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兵發呂宋第兩百章 霸王硬上弓第四百七十三章 望遠鏡初登場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一戰:懷遠第七百三十二章 狂奔追擊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八十四章 沒人能阻擋大唐的崛起!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帝國第一名臣:陳立夫第七百二十九章 督標新軍出戰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督導組抵達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唐城管!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十七章 朝議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三等動員令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市值一個億第八百一十八章 遊秦淮河竟敢不帶上朕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多層次火力支援體系第三百八十二章 送君千里之外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格德斯之死第五百四十一章 死都要搞蒸汽機第五百五十二章 肇慶兵工廠第一百六十四章 鮮血中的白蓮花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宣平十年陳立夫回京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帝國未來十年的戰略計劃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軍事貴族:畢家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要誅他九族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爲了黃金必須殖民美洲第三百三十章 投降也不叫我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一百六十六章 謝老頭的擔憂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唐城管!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去哈密第七百六十章 壓倒性的大捷第六百八十章 有史以來最強突擊營第五百七十一章 養家壓力大啊第九百一十八章 文官的戰略勝利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花不出去怎麼辦第兩百八十四章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第三百三十五章 遷都新氣象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比正規軍更可怕的民兵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四百三十四章 祝志海之死第二千一百五十二章 自主遣返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蒸汽戰艦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