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這下麻煩大了

軍心動亂是肯定的,說不準就會迎來一場大敗,但凡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會慎重而行。

如果說興泉府城內的明軍執意不回援靖州,那麼陳科橋也不介意通過斷絕興泉府內明軍的補給線,把他們餓了個半死後,配合第二軍徹底殲滅這股明軍。

而要切斷明軍的補給線,也不一定非得要去進攻重兵雲集的靖州州城啊,他隨便找個地方駐紮下來就能夠切斷兩地的補給線,如果明軍要出城交戰,來的少了他就直接一口吞下,來的多了大不了就跑啊!

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唐王師的戰術優勢是什麼?是打野戰。

雖然大唐王師前後也打過好幾場的攻堅戰,也都順利拿下了,但是傷亡都比較大,而且打起來都是不怎麼順手。

相對於攻堅戰,大唐王師更擅長的還是野外作戰,尤其是雙方都在野外拉開架勢的正面交戰!

大唐王師的線列戰術,就是爲了這種野外決戰而生的!

只要明軍敢出城迎戰,陳科橋都有把握擊潰一萬多甚至兩萬乃至更多的明軍,那裡犯得着去啃靖州這塊硬骨頭啊!

他這一次北上,帶上了第四軍的絕大部分主力部隊,第三步兵旅裡的大部分,包括五個正規步兵營,三個預備營,此外還有一個炮兵營擁有十多門火炮,一個有一百多騎兵的騎兵營,輜重團一千多人。

再加上一個守備團輔助。

總兵力達到了七千多人!

這麼一支大軍,在野外作戰裡幹掉上萬明軍那是絕對有可能的,明軍再來多一點哪怕是兩萬人,陳科橋也敢打一打!

而這一點,他相信明軍也是知道的,畢竟敵人的戰鬥力雖然差一些,但是也不是傻蛋,是不會傻乎乎的派遣幾千人就來試圖打通補給線的。

而事實也是證明了他的猜想!

當靖州城內的守軍發現僞唐賊軍奪取綏寧後,並沒有繼續朝着靖州城而來,反而是繞到了靖州城西部,也沒有包圍靖州城的打算,就這麼屯兵於距離靖州城大約二十里外的一個村莊裡。

一開始,城內的明軍得到這個消息後,還有些不理解這股賊軍怎麼不來進攻靖州城,但是很快他們就是反應了過來。

因爲當天,城內的守軍就是得到報告,一支前往興泉府的輜重隊被僞唐賊軍攔截,這支擁有五百多民夫,另外有一百多衛所兵保護的輜重部隊片刻都沒能支撐住,在僞唐賊軍來攻打的第一時間裡就是徹底崩潰了。

得知這個消息後,城內的明軍將領一個個都是愁容滿面。

這輜重部隊的損失,兵力倒是沒有損失多少,不過一百多衛所兵而已,至於民夫的損失就更不值得一提了,物資的損失其實從也不算多,不外乎就是一部分糧食以及軍械物資而已,這些物資在靖州城裡還多着呢。

但是讓他們感到棘手的是,這輜重部隊的損失所代表的絕對不僅僅是些許物資和人員的損失,更重要的是,這代表則靖州已經是沒有辦法繼續向興泉府前線的大軍供應糧餉了。

而這種,可是非常要命的事!

前線大軍雖然有儲備的糧食,但是也不會太多,是需要後方源源不斷的提供補給的,要不然的話,那五萬大軍光靠自身的儲備,根本就無法維持多久。

更重要的是,糧餉一端,會極大的動搖軍心!

但是感到棘手的他們卻是對此沒有任何的辦法,因爲他們已經知道城外的僞唐賊軍足足有七千之衆,而且裡頭絕大部分都還是真賊。

僞唐賊軍已經是崛起怎麼久了,明王朝對僞唐賊軍的軍制也有着大概的瞭解,知道僞唐賊軍裡也不是每一個賊軍都是這麼能打的。

能打的只有那些被稱之爲步兵旅、步兵團等番號的僞唐賊軍而已,這些就是明軍口中的真賊。

至於那些明軍降兵改變而來的守備旅,明軍將之稱之爲假賊!

因爲一開始很多明軍降兵都是照舊穿着明軍的軍服,所以一開始是很容易就分辨出來兩者的區別的,但是守備旅繼續穿明軍的軍服,這是因爲一開始大唐王朝窮的叮噹響,根本就沒有多餘的布料給他們製作軍服。

等拿下了廣西后,手頭上略微寬鬆之後的大唐王朝,也是陸續給這些守備旅部隊提供新式軍服了,爲了和正規軍以作區別,守備旅的軍服是以灰色爲基調。

所以看軍服的顏色也能夠輕易的分辨出來,此外也可以從他們的武器分辨,實際上這也是最好分辨的方式,正規軍是裝備火槍,而守備旅是不裝備火槍的。

所以要判定一支僞唐賊軍到底是不是真賊,是不是他們的主力部隊,看他們有沒有火槍就行了。

從偵騎的報告來看,這些僞唐賊軍裡擁有大量的火槍兵,這如果不是僞唐賊軍的真賊主力部隊,那麼是誰都不信的。

僞唐真賊的戰鬥力很強,這基本上已經是前線明軍將領們的共同認知了,貴州、廣西、廣東等地的多長大規模慘敗,基本都是敗於這些真賊之手。

以至於廣西巡撫衛嚴說出了,唐賊滿萬不可敵的話來。

而這話的唐賊,說的不可是那些明軍降兵,而是說那些真賊!

面對這七千僞唐賊軍,而且裡頭大部分還是真賊的賊軍,城內的明軍將領就算再自大,也是不敢輕易出城浪戰啊。

因爲即便是全城上萬將士傾城而出,恐怕也是打不過當面賊軍的。

所以沒有辦法的他們,能夠做的就是暫停物資運輸,反正也是無法突圍僞唐賊軍的封鎖,沒有必要繼續浪費寶貴的兵力以及各種物資了。

接下來他們要做的就是固守城池,然後等待湖廣腹地方向的援兵以及興泉府的大軍回援了。

僞唐賊軍殺入靖州,斷絕了靖州和興泉府的補給通道,這個消息也是迅速被前線的湖廣明軍得知,知道這個消息後,幾個核心將領們就是圍坐在了一起。

爲了避免消息走漏,引起軍心動搖,這中軍帳篷裡,別說閒雜人等了,甚至就連衛指揮使這種等級的將領都是沒有資格進來。

在座的都是真正的高級將領以及官員,爲首的乃是新任湖廣都指揮使譚榮,此人之前曾擔任過貴州都指揮僉事,熟悉貴州情況,然後也是多次率兵鎮壓叛亂,帶兵經驗極爲豐富。

上任湖廣都指揮使之前,他原本是在南直隸任職,但是受到張嶽的邀請和舉薦,這才被委任爲新任湖廣都指揮使。

這進入興泉府的五萬大軍,就是歸屬他統帥!

而這一次爲了讓前線將領們更好的打仗,沒有後顧之憂,張嶽是並沒有給譚榮再派遣一個什麼巡撫之類的壓着他,而是放手讓他率軍作戰,就連張嶽自己也是沒有進行指手畫腳,而是盡心盡力的在後方籌集、訓練兵力,籌集各種作戰物資。

這種模式下,張嶽基本上在後方統籌大局,併爲去前線大軍做好保障,而前線的大軍只需要打仗,打勝仗就行了。

而這也就是張嶽,如果是兩廣總督王越的話,他可不放心把大軍全部交給那些武夫,好幾萬大軍如果不親自壓陣指揮,他是無論如何也放心不下的,即便是自己不親自上陣,但是也會讓下頭的巡撫、布政使、知府之類的高級文官督戰。

可以說,在鎮壓僞唐賊軍一事上,張嶽和王越是兩個極端,一個穩居後方統籌,一個親自帶兵頂在第一線。

至於說誰的方式更有成效,更正確,目前也是難以斷論,畢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種事是很難扯清楚的。

而且也別以爲王越親自帶兵就不專業了,作爲一個兩廣總督,他本來就是有軍權的,率兵打仗本來就是他的職責,很多擔任這種職務的高級文官,多多少少都是知兵的,哪怕是沒有實際帶兵打過仗,但是兵書總歸是看過幾本的。

其他的不說,但三十六計肯定是能夠倒背如流的!

得到了充分信任的譚蓉也不算辜負了張嶽的信任,率軍殺入興泉府後,迅速攻佔了興泉府的大部分地區,然後圍困與僞唐賊軍殘敵於興泉府城內,本來還派兵殺入了黎平府,但是奈何僞唐賊軍援兵抵達後,殺入黎平府的大軍不得不退回興泉府。

在這個過程裡,他可以自豪的說已經累計殺傷賊軍數千人,其中真賊都至少有千人以上,這等戰果可是實打實的,可不是和王越吹噓的桂林大捷一樣斬首無數,但實際上卻是沒有幾個戰果。

即便是桂林一戰的戰果有一些,但因爲是敗退,所以也是無法確認具體戰果的,但是譚榮率軍作戰,大部分都是戰而勝之,所以戰果都是可以得到確認的。

本來他是想着再過上那麼十天半個月,這興泉府估計也就能夠拿下來,然後自己就繼續率軍殺入黎平府,如此不單單可以重創賊軍,更能夠奪得南下柳州的通道,殺入僞唐腹地。

然而還沒能他奪取興泉府呢,就是得知自己的後路已經是被僞唐賊軍斷掉了,得知這個消息後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下麻煩大了!

第二千三十八章 大唐的月亮比較圓第二千零八章 正統之爭大過天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竟然敢無視我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仿若昨日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移民紅海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德借兵第兩百三十三章 本官還會回來的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大上海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宣戰第九百五十七章 我陳家乃書香門第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首航成功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內燃機初現第九百九十三章 不怕死的皇帝不是一個好皇帝第四百八十章 唐賊滿萬不可敵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理論超前的大唐第九百七十五章 王文華被貶第五十三章 牛逼哄哄的大唐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薨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西海貿易公司分裂第二千一百三十五章 馮氏產業鏈第九章 洞房花燭夜裡的鮮血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橫掃半島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登陸馬六甲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不了一起完蛋第一千零八十章 陰險的大唐騎兵第六十章 明軍進犯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軍碾壓而來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城區火車:輕軌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貪救災款第二千四十九章 有錢了才能玩步球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們來的好快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心爆棚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門推銷戰艦第八百七十四章 騎兵的巔峰對決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齊廣號通訊艦第七百一十三章 肇慶新風貌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徐鐵的困局第九百一十二章 尋訪長生不老藥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大唐電報公司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還不如直接燒木材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放飛自我的年輕教授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陷入泥濘的登陸部隊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融改革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澳洲級裝甲巡洋艦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欽賜皇家教授學士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安南人在非洲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風箏戰術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大上海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諾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仁孝治國的大唐帝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天命之子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半個大唐人喬恩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賜官和賜毒酒第六百四十四章 平賊餉第一百八十五章 穿越來的軍閥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唐又要遷都了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少一毫米少一條膛線都不行第六百四十八章 安子河的犀利攻勢第六百八十二章 督標的衝鋒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邏艦第八百五十四章 燧發槍初登場第一百一十七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六百六十四章 災後民亂第一百七十章 敢不從命(求月票)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移民何錫華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見過傻的,沒見過怎麼傻的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貪救災款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修鐵路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陸軍對鐵路的暢想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複雜的美洲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包工頭應易康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大唐南洋事務衙門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唐西洋公司做慈善?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韃靼主力第九十九章 官制改革第三百四十四章 可是正泰董氏?第九百七十一章 賊軍第二步兵師去哪了?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西海貿易:巴庫第九百一十三章 吾皇之仁萬年未有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陸軍的野心第三百零六章 明軍主力出現第一千七百章 憂心的吳老三一家第四百六十七章 亂軍攻城第二千七十二章 喬治入籍第六百六十一章 野心勃勃的大唐海軍第二十八章 危機依舊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一點也不朦朧的上頭村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進京不易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這破鏡子真能拍賣出去?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織田信長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名揚天下陳立夫第四百六十五章 懷遠縣叛亂第兩百三十八章 衝破天際的怨氣(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七章 當縮頭烏龜的僞唐賊軍第五百九十一章 陸海將官大火拼第六百二十六章 宣平三年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徵,尊貴的體現
第二千三十八章 大唐的月亮比較圓第二千零八章 正統之爭大過天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竟然敢無視我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仿若昨日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移民紅海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德借兵第兩百三十三章 本官還會回來的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大上海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宣戰第九百五十七章 我陳家乃書香門第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首航成功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內燃機初現第九百九十三章 不怕死的皇帝不是一個好皇帝第四百八十章 唐賊滿萬不可敵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理論超前的大唐第九百七十五章 王文華被貶第五十三章 牛逼哄哄的大唐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薨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西海貿易公司分裂第二千一百三十五章 馮氏產業鏈第九章 洞房花燭夜裡的鮮血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橫掃半島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登陸馬六甲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不了一起完蛋第一千零八十章 陰險的大唐騎兵第六十章 明軍進犯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軍碾壓而來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城區火車:輕軌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貪救災款第二千四十九章 有錢了才能玩步球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們來的好快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心爆棚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門推銷戰艦第八百七十四章 騎兵的巔峰對決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齊廣號通訊艦第七百一十三章 肇慶新風貌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徐鐵的困局第九百一十二章 尋訪長生不老藥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大唐電報公司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還不如直接燒木材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放飛自我的年輕教授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陷入泥濘的登陸部隊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融改革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澳洲級裝甲巡洋艦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欽賜皇家教授學士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安南人在非洲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風箏戰術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大上海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諾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仁孝治國的大唐帝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天命之子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半個大唐人喬恩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賜官和賜毒酒第六百四十四章 平賊餉第一百八十五章 穿越來的軍閥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唐又要遷都了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少一毫米少一條膛線都不行第六百四十八章 安子河的犀利攻勢第六百八十二章 督標的衝鋒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邏艦第八百五十四章 燧發槍初登場第一百一十七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六百六十四章 災後民亂第一百七十章 敢不從命(求月票)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移民何錫華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見過傻的,沒見過怎麼傻的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貪救災款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修鐵路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陸軍對鐵路的暢想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複雜的美洲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包工頭應易康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大唐南洋事務衙門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唐西洋公司做慈善?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韃靼主力第九十九章 官制改革第三百四十四章 可是正泰董氏?第九百七十一章 賊軍第二步兵師去哪了?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西海貿易:巴庫第九百一十三章 吾皇之仁萬年未有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陸軍的野心第三百零六章 明軍主力出現第一千七百章 憂心的吳老三一家第四百六十七章 亂軍攻城第二千七十二章 喬治入籍第六百六十一章 野心勃勃的大唐海軍第二十八章 危機依舊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一點也不朦朧的上頭村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進京不易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這破鏡子真能拍賣出去?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織田信長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名揚天下陳立夫第四百六十五章 懷遠縣叛亂第兩百三十八章 衝破天際的怨氣(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七章 當縮頭烏龜的僞唐賊軍第五百九十一章 陸海將官大火拼第六百二十六章 宣平三年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徵,尊貴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