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全球最強工業國

同時也是把蒐集到了明軍情報一同送了回來,情報上說,黎平府城內的正規守軍不過超過千人,剩下的都是戰力羸弱的臨時徵召的青壯,而且也沒有發現省城方向有大量明軍前往。

從多方面獲取的情報上來看,位於省城貴陽的巡撫祝志海對興泉府失陷一事極爲重視,準備抽調大軍進剿興泉府,預測集結的大軍數量不會少於三萬人,並且極有可能數量會高達五萬人以上。

但是因爲越是重視,這軍隊的規模越大,集結部隊的難度也就越大,出兵的時間也就越晚。

祝志海要從抽調兵力,只能是從全省範圍內抽調兵力,同時還會徵召大量的青壯作戰,同時也需要組織衆多民夫運輸輜重。

這種事要做起來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不提籌集糧餉,協調各部的難度,僅僅是祝志海要從貴州全省內把部隊集結起來然後抵達黎平府,就需要最少一兩個月的時間

在這個行軍只能靠雙腿的時代裡,在貴州這個山地衆多的地區裡調集大軍,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從集結部隊到發起進攻,沒有一兩個月時間根本就辦不到。

這樣一來,也就給了大唐新軍足夠的時間,至少在未來的半個月乃至到一個月時間裡,大唐新軍都不會受到來自明軍的大規模進攻。

這種情況下,要打下黎平府的難度並不會太大!

所以李軒並沒有給予前線的將領們太大的壓力,更加不會橫加干涉前線將領的作戰,這興泉府距離前線可是有好幾天的來回路程呢,如果他學光頭玩什麼親自指揮干涉部隊的詳細作戰,這大唐新軍想要不戰敗都是不可能的事。

再者,李軒對郝柏年和李春景這兩個人的能力還是比較放心的,這大唐新軍建立也有一年多了,御學堂裡就學過的軍官也有上百人了,李軒唯獨提拔重用這兩個人的理由就是他們的能力要比其他人出色。

因此攻打黎平府這一戰,李軒並沒有太大的擔心,他更擔心的是拿下黎平府後,如何面對明軍的反撲。

省城那邊的祝志海可是要集結好幾萬大軍呢,僅僅靠現在在黎平府內的兩個步兵團是難以維持的,更何況,這兩個步兵團的主要任務也不是在黎平府防守,而是要繼續南下廣西。

未來防守黎平府的任務,很大程度上是需要依賴後續進軍黎平府的部隊的。

所以最近一段時間,李軒是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放在了後續擴軍上。

縱然第三步兵團和第四步兵團還沒有完全成軍,但是籌建第五步兵團的計劃已經是被李軒確定了下來,並且讓樞密院下屬各司提前做相關的準備。

比如說提前物色第五步兵團各營、各隊的主官,各排的基層軍官以及骨幹士官,這些都是需要提前安排好的。

這樣等到黎平府那邊招募的新兵完成一個月的新兵基礎訓練後,就能夠立即補充到第五步兵團,讓第五步兵團能夠立即成立並展開訓練,早日成軍。

如今隨着第一步兵團和第二步兵團相繼進入黎平府,哪怕還沒有拿下黎平府,但是兵部的官員們已經是廣泛深入到黎平府的東部地區,開始募兵站來,每天都有數百人被招募成爲大唐新軍的新兵,這些新兵將會進入樞密院設立的兩個臨時新兵營進行訓練。

這些人在一個月後就能夠完成基礎的體能、紀律、戰術訓練,一部分會補充到第一步兵團、第二步兵團,補充這兩個步兵團的戰損,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會成爲第四步兵團、第五步兵團的兵員。

也就是說,一個月後,第五步兵團就能夠接受到大量的新兵了,所以留給李軒籌備第五步兵團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除了人員上的準備外,軍械上的準備同樣是不容鬆懈。

冷兵器還好,大唐新軍自己打造的冷兵器數量雖然不多,但是繳獲自明軍的冷兵器卻是多的很,盔甲、腰刀、長矛、弓箭,幾乎是應有盡有,而且大唐的工部作坊自身打造的一些冷兵器,也是仿效的明軍制式刀劍,如此也就導致了實際上大唐新軍所裝備的冷兵器,清一色都是明軍制式兵器,從刀劍再到弓箭都是如此。

但是限制大唐新軍擴軍的軍械困難,並不是缺乏冷兵器,而是缺乏火器,尤其是火槍以及火炮。

李軒已經數次讓工部那邊想辦法,儘可能的提高火炮和火槍的產量!

爲此工部的那些工匠們也是想盡了辦法,各種能夠想到的辦法都給用上了,比如強制讓那些有技術的工匠師傅們帶徒弟,而且是帶很多的徒弟,比如說制定統一的製造標準,簡化生產流程。

最後規模擴大之後,還按照李軒的說法制定了流水線的生產方式,比如一支火槍,需要多個零部件,而每個零部件都是需要多道工序的。

爲此,工部是把製造火槍的全部工序流程都是分拆,然後制定了標準參數,讓每一個人都是專門做其中的一道工序。

一把火槍從原材料,再到出廠,先後需要經過至少上百個工人的手,不再是和以往一樣,由那些工匠們親力親爲,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工匠帶着幾個徒弟負責到底。

如今在興泉府這邊建立的火槍作坊,已經是率先採用了這種流水線式的生產模式,整個作坊數百人在不同的分工裡做自己最擅長的事,而什麼是擅長?

以往一個技術嫺熟的工匠可能需要一個月才能夠打造一支火槍,如此也就代表着同樣的一道工序,他們每個月纔會只做一遍,但是現在,這個工匠可能每天都要重複做同一道工序,日積夜累下來,在針對這一段工序的技術上,遠遠要比以往的那些工匠們更好。

同樣的,這樣的大規模流水線式生產,還極大的提高了良品率,降低了成本,同時也不再大量需要那些技術嫺熟的工匠了,這些技術嫺熟的工匠們可以擔任一些小組的組長,負責技術上的調整和改進,但是具體打造火槍的人,已經是變成了普通工人了。

這種生產模式,實際上和後期十九世紀的生產模式差不多了,當然了,和後世二十世紀的那種全社會都參與進來的廣泛流水線式生產模式,還是有極大的不同,只能算是最初步,最基礎的狹義流水線式生產模式而已,直接說是流水線式生產是不準確的,應該說是‘對象專業化’和‘零部件標準化’的相互結合。

而這兩種生產模式,結合起來並廣泛應用是在十九世紀初期開始,併到二十世紀發展爲福特模式的廣泛流水性生產。

大唐的作坊搞起了零部件標準化、對象專業化,這誇張一點的說,實際上已經算是進入了近代工業的範疇了。

所以李軒如果不要臉一點的話,完全可以說大唐王朝已經是一個近代工業國家了,而且還是當代最先進的工業國,工業化生產的模式足以吊打明王朝以及歐洲的諸多亂七八糟的國家。

大唐王朝已經成爲了全球最強工業國,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

唯一比較麻煩的是,這樣的生產模式幾乎就是把工當成機器人用,而且重複單調並且勞動強度相當大,很容易造成工人們的身體上以及心理上的疲憊。

因爲一個工人,要在流水線上不斷的重複單調的工作,每一天都要持續十多個小時,爲了加大產量,工人們的休息時間被極度壓縮,自從興泉府城裡的火槍作坊採用流水性生產後,已經是活生生累倒了好幾個工人了,並且因爲過度疲憊出現意外,從而導致意外發生,人員傷亡的事故也有不少。

但是對此,工部的那些官員們自然是視而不見的,只要能夠大幅度提高產量,達到陛下的要求,從而保住自己的官帽子乃至更升一級,他們纔不在乎那些工人們的死活呢。

而負責興泉府城火槍作坊的官員因爲產量大幅度提升,從而升官了後,工部下屬的其他作坊也是不約而同的陸續採用了流水線式的生產模式,各種軍械產品的產量也是短時間內出現了大幅的增長。

爲此李軒自然是不會吝惜自己的嘉獎,近期總是會聽聞工部那邊的官員升官的消息,讓內閣其他部門的官員們聽到了都羨慕不已。

提升軍械的產量,工部那邊的官員已經把這個當成了升官的主要政績來抓,對此李軒也是沒有太過擔心,唯獨新式軍械的開發,這是依舊需要李軒親自看着的。

畢竟沒有他自己親自看着的時候,誰知道工部的那些人會搞出來什麼稀奇古怪的軍械來,比如說前些時候就有人異想天開,說是要造一種可以同時密集發射數十發的火槍。

這聽上去還以爲是連發步槍呢,但實際上工部的工匠們是把好幾十根槍管綁在了一起,然後裝填後一次性點火發射出去。

那威力的確是挺猛的,猛到連續密集的後坐力,直接把這固定數十根槍管的鐵架都給震散了,因爲是數十根槍管內的子彈射擊也不是同一時間內射擊,槍架散架後,後續射擊的子彈,當場就把參與實驗的一個工匠打成了馬蜂窩,另外還有三人。

聽聞這事後,李軒是有點無可奈何,一方面他是埋怨這些人亂搞,這下好了吧,浪費了大量資源不說,而且還弄出事故死了人。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卻是又有些慶幸,因爲這些工部的工匠們並沒有故步自封,而是在積極的探討新式技術以及武器。

所以李軒自己也是有些無奈,這懲罰自然是不能懲罰的,還得妥善處理後事,給予死亡的工匠家屬豐厚的撫卹。

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也是加強了需要花費衆多資源的新武器研發項目的掌控,凡是需要花費大量資源的重大項目的研發計劃,都必須得到他的批准。

而一千三百斤火炮項目,就是這樣的一種,這個項目,李軒全程都是盯着呢,這樣炮剛製造出來,準備進行實彈測試的時候,李軒就是親自跑到了工部興泉府火炮作坊那邊觀看試射了。

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未來自行綜合戰鬥系統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許搶,都是本老爺的第四百二十五章 難道真是巧合?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人不好了,賊軍打過來了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馬六甲還能守多久?第五百章 殺賊無數的桂林大捷第九百四十章 老子就是比你更牛逼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你倆都是坑逼第八十八章 分兵疾行第一千零五章 駙馬是個老實人第三百零七章 一敗萬劫不復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敵人不是明軍第兩百一十四章 明軍的反攻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貪救災款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玩具:蒸汽坦克第二千一百二十章 戰地指揮車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兩百八十二章 大封功臣第四百八十六章 爲陛下效忠死戰的時候到了!第九百一十八章 文官的戰略勝利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投機,唯獨糧食不行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唐土鱉海軍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能造嗎?第三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立儲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澳洲馬場第一百七十九章 預備!開火!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揚帆美洲第八百九十二章 炮轟開封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人不好了,賊軍打過來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萬雄獅第三十章 遲早得睡一起第二千四十四章 傳統和現代的衝突以及融合第八百五十七章 地方辦企業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不同尋常的‘知道了’第兩百零四章 攻打正泰縣城第四百八十一章 擴軍四旅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海盜是沒有國界的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聯合二型步槍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有錢人都喜歡住農村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期待的變局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土著亂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僞唐賊軍想要幹嘛?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爲了黃金必須殖民美洲第二千一百七十二章 殘暴的韃靼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自己豎起靶子自己打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千米海戰第四百七十章 爾等圖謀甚大啊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無能爲力的法律第六百零四章 迎風飄蕩的紅龍持劍旗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奇葩的陸海軍軍備競賽第三百三十六章 擴軍萬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畢志安赴前線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葡萄牙人的震撼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滿足的宋丸子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直達天聽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報刊行天下震動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四百八十章 唐賊滿萬不可敵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從三品知府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暫住民的榜樣第五百九十二章 陸海生死大決戰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爆發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鐵路大躍進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僵持的印度洋戰局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登陸奴兒干城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產能過剩第七百零六章 明朝練軍第八百二十五章 騰飛的肇慶機械公司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人不好了,賊軍打過來了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唐西洋公司做慈善?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伐進行中第七百五十七章 口徑大就是正義第一千四百章 陸軍不服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產職業軍隊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們陸軍想都別想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暢銷全球的大唐板甲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海軍護航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逼急了的韃靼人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蒸汽戰車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真實的大唐第二千五十三章 賣的不是車而是面子第六百九十七章 冒險誘敵第八百一十一章 陳立夫立功升官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遍佈全球的第四艦隊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軍潰逃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美洲:向內陸進發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畸形的地方經濟(三章連更)第八百八十八章 師賊之長以制賊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和大唐帝國做鄰居是一種什麼體驗?第六百三十九章 視察兵工廠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韃靼認慫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想象的大唐第七章 這是要私定終身!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舊船當新船賣
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未來自行綜合戰鬥系統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許搶,都是本老爺的第四百二十五章 難道真是巧合?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人不好了,賊軍打過來了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馬六甲還能守多久?第五百章 殺賊無數的桂林大捷第九百四十章 老子就是比你更牛逼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你倆都是坑逼第八十八章 分兵疾行第一千零五章 駙馬是個老實人第三百零七章 一敗萬劫不復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敵人不是明軍第兩百一十四章 明軍的反攻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貪救災款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玩具:蒸汽坦克第二千一百二十章 戰地指揮車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兩百八十二章 大封功臣第四百八十六章 爲陛下效忠死戰的時候到了!第九百一十八章 文官的戰略勝利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投機,唯獨糧食不行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唐土鱉海軍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能造嗎?第三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立儲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澳洲馬場第一百七十九章 預備!開火!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揚帆美洲第八百九十二章 炮轟開封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人不好了,賊軍打過來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萬雄獅第三十章 遲早得睡一起第二千四十四章 傳統和現代的衝突以及融合第八百五十七章 地方辦企業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不同尋常的‘知道了’第兩百零四章 攻打正泰縣城第四百八十一章 擴軍四旅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海盜是沒有國界的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聯合二型步槍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有錢人都喜歡住農村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期待的變局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土著亂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僞唐賊軍想要幹嘛?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爲了黃金必須殖民美洲第二千一百七十二章 殘暴的韃靼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自己豎起靶子自己打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千米海戰第四百七十章 爾等圖謀甚大啊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無能爲力的法律第六百零四章 迎風飄蕩的紅龍持劍旗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奇葩的陸海軍軍備競賽第三百三十六章 擴軍萬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畢志安赴前線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葡萄牙人的震撼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滿足的宋丸子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直達天聽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報刊行天下震動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四百八十章 唐賊滿萬不可敵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從三品知府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暫住民的榜樣第五百九十二章 陸海生死大決戰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爆發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鐵路大躍進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僵持的印度洋戰局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登陸奴兒干城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產能過剩第七百零六章 明朝練軍第八百二十五章 騰飛的肇慶機械公司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人不好了,賊軍打過來了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唐西洋公司做慈善?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伐進行中第七百五十七章 口徑大就是正義第一千四百章 陸軍不服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產職業軍隊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們陸軍想都別想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暢銷全球的大唐板甲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海軍護航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逼急了的韃靼人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蒸汽戰車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真實的大唐第二千五十三章 賣的不是車而是面子第六百九十七章 冒險誘敵第八百一十一章 陳立夫立功升官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遍佈全球的第四艦隊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軍潰逃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美洲:向內陸進發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畸形的地方經濟(三章連更)第八百八十八章 師賊之長以制賊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和大唐帝國做鄰居是一種什麼體驗?第六百三十九章 視察兵工廠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韃靼認慫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想象的大唐第七章 這是要私定終身!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舊船當新船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