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任性的大唐王朝

這一戰,情況的發展比他們預料的還要更樂觀一些,不僅僅只用了兩個時辰不到的時間就順利拿下黎平府城,而且更關鍵的是,這一戰的傷亡極其有限,原本傷亡最慘重的攀登城牆階段,因爲有着火炮以及火槍的支援,重甲刀盾兵的傷亡是很少的,唯一比較多傷亡的就是在城頭上的近身作戰了。

哪怕前期登上城頭的士兵都是身披重甲的刀盾兵,但是依舊不可避免會出現傷亡。

但是這個數字依舊是有限的。

至於入城後的肅清作戰,同樣會出現零星的傷亡,不過整體而言數字也不大。

以至於等郝柏年他們進城後,聽到了初步統計出來的傷亡數字後,都是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此戰,大唐新軍戰死者不足二十人,傷者不過五十人。

這個數字對於一支人數達到四千多人的部隊來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尤其是他們打的還是一場攻堅作戰。

至於城內明軍的傷亡,那的可就大了,根據大唐新軍這邊不完全的統計,至少殲滅了超過三百人的明軍,其中明軍大部分的死傷都是發生在城頭上,被刀盾兵們所擊殺。

很多參戰的重甲刀盾兵一場戰鬥打下來,幾乎渾身都是敵人的血跡,很多人都是斬殺了兩個人以上的敵軍,一些勇猛無比的更是能夠殺傷十多名敵軍。

剩下的明軍不是脫下了軍服逃到了城內民宅,就是當場投降成爲了俘虜。

此戰,光光是俘虜就是抓了五百多人。

郝柏年和李春景入城後,發現這城內的明廷官員們和興泉府那邊的官員們一樣,都喜歡自殺。

知府、同知等高級官員很多都是在破城的那一刻就通過各種方式自殺身亡,沒有自殺的也是化妝易服逃到不知道哪裡去了,而投降的官員只有一些低品級的小雜魚。

這讓郝柏年他們是相當的失望,他們原本以爲拿下黎平府後,能夠抓住一個大官呢,但是沒有想到得到的只是他們的屍體。

靠,這些明王朝的官員怎麼一個個都是死腦袋啊,寧願自殺也不投降!

郝柏年他也不想想,這些官員們自己也不想自殺啊,但是爲了整個家族以及師友等,他們是絕對不可能投降的,甚至連棄城逃跑都是不能的。

城破的那一刻,他們就只剩下一個選擇了,那就是以身殉城,這樣他們才能夠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

至於投誠僞唐賊軍,那就更不用想了。

這些官員可都是有見識的,也許普通鄉野小民會以爲這些僞唐賊軍很厲害,會被一日三餐所吸引去當兵,但是這些官員們卻是知道,這僞唐賊軍也就現在囂張一些,但是等朝廷大軍一來就蹦躂不了多久。

投誠僞唐賊軍從賊,這都不僅僅是找死了,毀掉自己的一世清名不說,而且整個家族都會被自己帶入深淵。

造反啊,那可是誅九族的罪名。

他們寧願死,也不願意揹負這樣的罪名!

不過一些低品級的官員,尤其是那些八品、九品乃至不入流的官員們就是沒有太多的顧慮了,他們的很多人都是黎平府這邊的本地官員,家人都是在這邊的,投降對於他們而言就沒有太大的心理壓力了。

至於歸順大唐王朝,成爲大唐的官員,也不是沒人這麼幹,當初在興泉府有人這麼幹,在黎平府這邊自然也是會有人這麼幹的。

所以在郝柏年他們入城後不久,就是看到了七八個已經表示要歸順大唐王朝的明朝低級官員了。

對於這些投誠的明朝低級官員,大唐王朝歷來都是抱着能用就用,用不了就踢到一邊的態度。

大唐王朝真正需要的是那些明朝高級官員的投誠,而且需要他們投誠也不真是因爲他們的能力出色,而是因爲高級官員的投誠能夠帶來極大的政治影響力,尤其是在讀書人階層的影響力。

這一點,是能夠直接體現到大唐王朝能夠招攬多少人才爲之效力的。

雖然說大唐王朝並不需要文學大儒,不需要他們做什麼詩書文章,但是大唐王朝需要的人才,最少也得識字啊。

不管是內閣那邊需要的諸多文官,還是說大唐新軍這邊需要的軍官,都是需要大量讀書識字的人。

大唐新軍這邊的軍官雖然都是自己培養的,但是這個培養也得有底子才行啊,武學堂那邊可不負擔啓蒙教育,直接教授的都是天文地理,軍事學科的理論,讀書識字了才能夠聽得懂學的入啊。

所以如今的大唐王朝雖然不需要大量那些科舉小能手,不需要那些八股文章寫的好的人,但是大唐王朝卻是需要大量讀書識字的人,尤其是年輕士子。

而一旦有明王朝的高級官員,尤其是科舉正統出身的進士官員,而且還是身居高位的官員投誠大唐王朝,所帶來的附加影響是相當大的,因爲這個時代的高級文官從來都不是隻代表他一個人,他身後還有親朋好友,還有同窗師生,他身後站的是一大羣人。

如此也這代表着,士林階層將會對大唐王朝開一個口子,讓大唐王朝有更多的理由和底氣去招攬那些年輕讀書人爲之效力,乃至引起後續更多的明王朝官員投誠。

畢竟投誠這種事,是需要有人帶頭現身說法的。

可惜的是,現在還沒有哪怕一個人願意投誠,併爲大唐王朝站臺。

雖然說李軒也是假冒蘇家康的名義發佈了一些文書,試圖營造出來蘇家康是真心投誠大唐王朝的假象,但是大家都不傻,從蘇家康一直都沒有公開露面就可以猜測的出來,恐怕蘇家康雖然被俘了,但是依舊沒有真心投誠。

以至於很多人,尤其是興泉府那邊的讀書人都是在觀望!

高級官員寧願死都不願意被俘虜,更別說是主動投誠了,剩下的少數低級官員雖然主動投誠了,但是作用並不大,所以郝柏年也是懶得跟他們多廢話,承諾了一番他們今後只要跟着大唐王朝的步伐前進,少不了會有一番榮華富貴外,就是把這些人給打發了。

當然了,實際好處也是會給他們,比如說升官!

他們在明王朝那邊興許只是八品、九品乃至不入流的官員,但是大唐王朝很爽快的給他們來了一個升官發財,八品的升到七品、乃至六品,九品的也升爲七品等。

比如說投誠之人裡頭,官職最大的是一個八品縣丞,雖然此人看起來是心不甘情不願,只是爲了保住自己以及家人的性命投誠的,但是隨軍而來的吏部官員也是很大方的把他晉升爲正六品的通判。

讓那人意外的無所適從,這一投誠就從正八品到了正六品,這可是官升四級啊!

當然了,如果他知道,在大唐王朝裡,隨便一個讀書認字的人都能夠輕鬆混到一個六品乃至五品郎中的話,也不知道該作何感想。

大唐王朝別的沒有,就是官帽子多,下到九品村長,上到二品尚書乃至內閣大學士,李軒隨時都能夠拿出一大堆來。

真有什麼有才華,或者具備重大政治影響力的人來投靠,李軒立馬就能甩出去一大堆官帽子,任君挑選。

官帽子多,就是這麼的任性!

第二千一百四十九章 擴張東歐第七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五十章 手感甚好第三百二十四章 沉默的宋志文第二千七十二章 喬治入籍第三百三十七章 千斤重炮第一千一百章 令人生畏的公司艦隊第九百七十七章 費勤祥的艱難選擇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悲催的參謀長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軍五年發展計劃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攻佔科倫坡第一千零一章 援兵來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將風範第二千四十六章 沒啥可追求的聖天子第七百八十一章 陛下,要保重龍體啊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它就是我們的未來第七百四十六章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輪船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鐵路沿線局部本土化第八百五十章 燧發槍測試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大唐第四位大學士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繼承人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畢志安身先士卒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和升官比起來,死算個屁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競爭不過你就打啊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內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韃靼定都歐洲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二千七十六章 結婚難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做生意前先打一仗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一)第九百二十六章 好客的南洋百姓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新任松江府知府第五十三章 牛逼哄哄的大唐第二千五十九章 新時代的生活方式:汽車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天命之子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想要補救?遲了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飄揚在馬六甲上的大唐龍旗第一百八十一章 搶了就跑第三百二十八章 兵臨興泉第七百四十五章 格德斯覲見記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荒唐的慘敗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第六百四十三章 兵臨衡陽城下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不一樣的葡萄牙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九百一十二章 尋訪長生不老藥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七百一十三章 肇慶新風貌第兩百八十八 官軍復正泰李逆身死第七百四十章 工業革命(爲慧塵公主賀)第四百三十章 殺,衝上去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第七百六十一章 投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貪救災款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九百八十一章 琉球請求冊封第五百七十八章 全軍總攻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大唐帝國的真正危機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安南遷國非洲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女人多也是很煩的第一千一百章 令人生畏的公司艦隊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西印級穹甲巡洋艦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鋼鐵大橋第一百七十三章 夏收出徵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裁軍,那是不可能的!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二千九十二章 煤油能消毒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美洲:向內陸進發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登陸奴兒干城第兩百四十一章 帶着小心思的任命(求月票)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國的精英教育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來第三十五章 這是打仗呢,能不能嚴肅一點第三百九十二章 被淹沒的第一步兵營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這些土著太小氣了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大唐第四位大學士第六百二十九章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沒有誰是無辜的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兵發呂宋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唐海軍從不追求數量優勢第兩百四十章 全新的大唐王師第八百七十三章 被方陣淹沒的騎兵!第兩百一十三章 進城!進城!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繼承歐洲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殖民地交易第兩百三十三章 本官還會回來的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來自蒸汽機項目組的捷報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二千一百七十二章 殘暴的韃靼人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正常的大唐王朝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倒黴的南林堡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大膽國賊老夫抽死你第九百九十七章 你有錢,你任性!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
第二千一百四十九章 擴張東歐第七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五十章 手感甚好第三百二十四章 沉默的宋志文第二千七十二章 喬治入籍第三百三十七章 千斤重炮第一千一百章 令人生畏的公司艦隊第九百七十七章 費勤祥的艱難選擇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悲催的參謀長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軍五年發展計劃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攻佔科倫坡第一千零一章 援兵來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將風範第二千四十六章 沒啥可追求的聖天子第七百八十一章 陛下,要保重龍體啊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它就是我們的未來第七百四十六章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輪船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鐵路沿線局部本土化第八百五十章 燧發槍測試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大唐第四位大學士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繼承人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畢志安身先士卒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和升官比起來,死算個屁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競爭不過你就打啊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內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韃靼定都歐洲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二千七十六章 結婚難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做生意前先打一仗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一)第九百二十六章 好客的南洋百姓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新任松江府知府第五十三章 牛逼哄哄的大唐第二千五十九章 新時代的生活方式:汽車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天命之子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想要補救?遲了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飄揚在馬六甲上的大唐龍旗第一百八十一章 搶了就跑第三百二十八章 兵臨興泉第七百四十五章 格德斯覲見記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荒唐的慘敗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第六百四十三章 兵臨衡陽城下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不一樣的葡萄牙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九百一十二章 尋訪長生不老藥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七百一十三章 肇慶新風貌第兩百八十八 官軍復正泰李逆身死第七百四十章 工業革命(爲慧塵公主賀)第四百三十章 殺,衝上去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第七百六十一章 投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貪救災款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九百八十一章 琉球請求冊封第五百七十八章 全軍總攻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大唐帝國的真正危機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安南遷國非洲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女人多也是很煩的第一千一百章 令人生畏的公司艦隊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西印級穹甲巡洋艦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鋼鐵大橋第一百七十三章 夏收出徵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裁軍,那是不可能的!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二千九十二章 煤油能消毒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美洲:向內陸進發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登陸奴兒干城第兩百四十一章 帶着小心思的任命(求月票)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國的精英教育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來第三十五章 這是打仗呢,能不能嚴肅一點第三百九十二章 被淹沒的第一步兵營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這些土著太小氣了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大唐第四位大學士第六百二十九章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沒有誰是無辜的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兵發呂宋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唐海軍從不追求數量優勢第兩百四十章 全新的大唐王師第八百七十三章 被方陣淹沒的騎兵!第兩百一十三章 進城!進城!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繼承歐洲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殖民地交易第兩百三十三章 本官還會回來的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來自蒸汽機項目組的捷報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二千一百七十二章 殘暴的韃靼人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正常的大唐王朝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倒黴的南林堡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大膽國賊老夫抽死你第九百九十七章 你有錢,你任性!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