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潯州院試

黃志遠仔細看過佈告後,知道這一次的僞唐登極恩科因爲時間緊張,縣試、府試、院試是合併到一起舉行,並由禮部派出的督學官直接主持考試,考中即授生員功名。

新科生員以及前明生員皆可參加省鄉試,中者授舉人。

新科舉人、前明舉人者可參加會試,中者即爲貢士,貢士參加殿試,中者爲進士。

流程幾乎和傳統科舉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縣、府、院試因爲時間緊張而合併了,不過這是因爲時間緊張,很多人也都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傳統科舉的四大考試其實是院試、鄉試、會試、殿試,而府試和縣試其實只是一個初步帥選的過程而已,因爲只有通過了院試,才能夠獲得生員功名,成爲一個秀才,從此邁入正是的士子階層,見官不跪,並且可以免除徭役等。

而大唐王朝的這一點登極恩科,因爲時間匆忙,所以不僅僅是把縣試、府試以及院試合併到了一起,而且院試和鄉試的舉辦時間是連接的。

即便是會試,和鄉試的間隔時間也是非常短暫的,所以說如果要參加這一次的登極恩科的話,其實時間是非常緊湊的。

其次,這考試內容也和傳統科舉有些不太一樣,雖然依舊是按照八股文章的格式來,但是重點又有所新的變化,第一天考四書五經,第二天考策論、史論,第三天則是考算學、雜學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天所考的算學乃是必考的,而雜學的話則是選考,考官會出最基本的天文地理、物理化學機械等考題,考生可隨意選題答題,並且註明,只要答中一條即可。

同時策論以及史論這兩場,也是不要求以嚴格的八股文章格式答題,不限格式儘可暢所欲言,但是必須言之有物,否則就是零蛋。

這種科舉模式上的變化,也是李軒對傳統科舉的變革所進行的一次探索,徹底廢除科舉自然是不行的,事實證明了,中國人離不開科舉。

不管是古代的傳統科舉還是後世人的國考,其實本質是一樣的,說好聽一點是爲國選材,說的直白一些則是拉攏社會最精英的羣體,讓他們成爲統治階層的一員,避免這些精英認識流落在外,有事沒事就想着造反。

所以科舉是必須的,不管是以傳統科舉的名義還是以選拔公務員的名義。

但是科舉的內容卻是可以慢慢變化的,四書五經這東西一時半會自然是不能廢除的,不但不能廢除,而且還得繼續作爲最主要的科目,但是卻是可以加入史論、策論以及算學等相關考題。

這樣就代表着,考生不就僅僅要精通四書五經,能夠寫一手漂亮的八股文章,同時還得具備淵博的學識,這個淵博可不是指算學、物理化學這些,實際上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的是策論和史論,這種題目可是下需要考生學識淵博,並且具有極大的政治智慧才能夠回答的出來的。

只要這兩場考得好的話,那麼至少在理論上,這個考生就已經是具備了當官的基本素質。

科舉內容的些許變化其實也沒有引起黃志遠的太的感覺,畢竟大唐是新朝嗎,科舉內容有所變化是應當的,真正讓他感到驚訝,並且讓他走入大唐官府衙門的卻是,佈告上說,但凡是中試的士子,皆可當場授官。

而且是白紙黑字寫着,國朝心裡,急需英才,登極恩科中試者一律從優封賞:新科生員即授正八品實官,新科舉人授正七品官身,新科進士裡的一甲授進士及第,授從五品官身,二甲賜進士出身,授正六品官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授從六品官身。

進士授官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新科的生員以及舉人都是直接授官,這一點卻是出乎了很多人的預料之外。

而這個措施,實際上對於大唐王朝而言並不算什麼,因爲現在大唐王朝是真的求賢若渴,別說是正式讀書人了,就算是認得字的人過來,都是可以直接進入官場,成爲一名科員。

雖然說如今的大唐王朝已經走入正軌,沒有隨便來一個秀才就能夠擔任五品郎中這種事了,但是如果有前明的秀才如果主動來投效,最次也是從八品的官位,而從八品,在大唐王朝的官制裡,目前基本是和縣衙門下屬的各科科長相對應。

如果是前明的舉人來投,不出什麼意外的話,基本都是授予從七品的官身起步,被授予縣令的也有好幾個。

至於進士,很不好意思,暫時沒有一個進士主動來投,明王朝裡進士出身的降官倒是有不少,而這些降官們投誠後,自然也是步步高昇,基本上都能夠在原職務上上升一個臺階,出任知府的都有好幾個了。

而如果是考取了大唐王朝的新科生員,哪怕是你後續沒考上舉人,但是依舊能夠獲得正八品的官身,你得知道,大唐王朝裡的縣丞,也才正八品而已。

當然了,大唐王朝裡的正八品職務是相當多,縣丞只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而已,還有一些不太重要的職務也是正八品。

但是品級有了有,以後升起官來可就容易多了。

而新科舉人就能夠被授予正七品的官身了,這對於很多人來說可是相當震驚的,正七品那可是縣令的品級了,而一縣父母官,治下數萬甚至十餘人民衆,那是何等的威風,而這種品級一般只有新科進士才能夠獲得的。

但是在這一次的登極恩科裡,只要你考中舉人就能夠成爲正七品的官員了。

更加不要說考中進士後能夠被授予五品甚至六品的高官了。

這些對於很多士子而言都是震驚無比,他們讀書一輩子是爲了什麼?就是爲了當官!

至於給朱家王朝當官還是給李家王朝當官,其實區別都不大。

後世的這些讀書人連野豬皮的官都當,更別提僞唐這些區區賊子了。

開科舉,這一招用來招攬讀書人階層幾乎是無往而不利的,當然了,前提是別傻乎乎的連天下都還沒打下來呢,就玩摧毀孔廟這種事了,非要幹這種事的話,等你打下了天下再玩。

前期嘛,還是要以拉攏爲上,畢竟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嘛,先把河過了再說,等過了河要不要抽橋,怎麼抽橋,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黃志遠和其他幾個人看過佈告後去報名了,等他出來的時候,看着手中的一紙準考文書,還是覺得有些不太真實。

最後他搖了搖頭就是不再去想了!

他家不過是普通鄉間百姓而已,他讀書這麼多年,爲的就是考中科舉然後做官,如今有機會擺在了他眼前,雖然這僞唐,不,大唐王朝看上去有些不靠譜,但是許寒石說的也沒錯,大唐王朝好歹也是正兒八經的傳統王朝,在禮制上幾乎是讓人挑不出毛病來,而且已經是擁兵十餘萬,據地三省,並且還是在西南這等地區。

這後續哪怕是不能推翻僞明統一中華大地,但是成爲一個偏偶一方的地方割據政權還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所以當這大唐的官雖然有些風險,但是這種風險和收益比起來,卻是不算什麼了。

不過爲了引起家人的擔心,更是爲了避免引起那些敵視僞唐的同窗們的責罵,他並沒有把已經報名應考的事告知其他人,只是和許寒石說了,並且預定後續幾天以及考試期間寄住在許寒石家中。

當天他就是返回家中,對家人說自己要去府城友人家中小住幾天,讀書人遊學是經常的事,他的家人也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的。

第二天他就是帶着自己的書箱再一次前往潯州府城,並且落腳在好友許寒石府上,這兩個人都是要去應考的,所以幾乎是一整天都在討論該如何應考,尤其是裡面的策論、史論以及雜學、算學該如何做。

次日,他們就是得知消息,來潯州府監考的吏部督學官已經是抵達了潯州府,不日即將開考。

這幾天,他們是埋頭苦學,力求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博得生員功名。

等準備妥當了後,潯州府的院試也是在高調中正是開始了維持三天的考試!

第一天考試的時候,黃志遠只是看了一眼題目,略微思索後就是開始下筆打草稿了,他也算是附近比較出名的學子了,這區區普通的八股文章還難不倒他,而且一片文章寫出來後,他覺得還算是比較滿意的,至於能夠能獲得考官的青睞,這裡頭涉及的因素就比較多了,主要是考官的喜好問題。

但是他是絕對不知道,前往貴州和廣西各府主持考試的這些督學官們出發之前,李軒就親自對他們訓話,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意思卻是非常明顯的,那就是四書五經的水平只能作爲參考,不決定名次,具體名次以策論以及史論決定。

而算學以及雜學的話,則是單獨計算成績,成績優秀者單獨列出名單,按照自願原則儘可能的然後把這些人帶到肇慶,因爲到時候還會有一場博士科等着他們呢,落選者都能入讀國子監。

可惜的是這些考官們乃至考生們都不知道,李軒最看重的其實就是看似可有可無的算學以及雜學這兩科,一旦裡面有好苗子出現的話,李軒可是打算親自培養的,而這些被李軒親自培養的士子們的前途之光明,已經是不言而喻了。

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仁孝治國的大唐帝國第一千零五章 駙馬是個老實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萬丹危矣,南洋危矣,帝國危矣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聯合二型步槍第五百一十五章 國朝興廢在此一戰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滿足的宋丸子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融改革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帝國丟不起這臉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跨洋運輸:新金山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沒了張屠夫,帶毛豬也吃第兩百四十四章 賣國奸商第九十六章 這個女人有毒第一百三十章 又肥又大的燒雞第二千一百八十一章 經濟綁架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鐵路大爆發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美洲事務衙門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四百零六章 各方爭奪(萬字爆發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六百七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戰爭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經濟綁定第七百五十一章 能騙就騙能搶就搶(求月票)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戰無不勝第四百九十一章 南下!南下!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海軍前沿戰略第一百八十八章 說五分鐘就五分鐘第七百八十七章 衝啊,大唐萬歲!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張嘴就是五千第七百七十三章 賣不出去的香皂第七百一十二章 嶽州困局第六百零五章 損失慘重的第二艦隊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好到用不起的步槍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大戰起第六百三十七章 飛啊飛,一起飛!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如此第六十六章 大唐興廢,在此一戰第二千一百二十九章 爆炸的車市第九百七十六章 荊州總攻第四百八十章 唐賊滿萬不可敵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九牌鹹魚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光明正大的陷阱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我們大唐人都是很好說話的第一百七十一章 曾子文震驚記第四百一十八章 不能再打下去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六百九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一百八十五章 穿越來的軍閥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理論超前的大唐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艘戰列艦第一百六十四章 鮮血中的白蓮花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蒸汽戰車第二千二十八章 御書房生態第一百九十一章 比壯丁更好用的俘虜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葡萄牙的悲哀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步槍第兩百一十八章 絕望中的刺刀衝鋒第五百六十章 向大唐王師學習!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南洋上的棱堡第三百八十二章 送君千里之外第十二章 上天欲亡我乎第五百五十八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江南危矣第五百二十九章 從不退縮的稅務稽查隊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四百二十三章 豬從不投降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九百七十九章 堅持移民一百年不動搖!第六百零六章 直撲秦淮河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大隅縣籌備特使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火燒陳立夫第一百九十四章 數不勝數的傾國之戰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報復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飢渴的單身狗最有戰鬥力第二千六十三章 施禮羣買車二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技術爲王的時代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德借兵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建設浪潮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體面第二千二十八章 御書房生態第二千四十六章 沒啥可追求的聖天子第八百二十七章 借錢度日的大唐第八十一章 鐵匠尚書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殖民地交易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海軍的真正敵人第三百五十章 誓師伐明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聯合登陸艦隊啓航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版本的高考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棱堡皇宮第兩百三十五章 佔地盤收保護費第二千一百六十三章 規模宏大的大唐金國艦隊第六百零七章 排隊槍斃纔是王道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六百六十五章 報紙:大唐朝報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天子看望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沒有誰是無辜的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步三回頭的明軍
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仁孝治國的大唐帝國第一千零五章 駙馬是個老實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萬丹危矣,南洋危矣,帝國危矣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聯合二型步槍第五百一十五章 國朝興廢在此一戰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滿足的宋丸子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融改革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帝國丟不起這臉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跨洋運輸:新金山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沒了張屠夫,帶毛豬也吃第兩百四十四章 賣國奸商第九十六章 這個女人有毒第一百三十章 又肥又大的燒雞第二千一百八十一章 經濟綁架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鐵路大爆發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美洲事務衙門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四百零六章 各方爭奪(萬字爆發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六百七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戰爭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經濟綁定第七百五十一章 能騙就騙能搶就搶(求月票)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戰無不勝第四百九十一章 南下!南下!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海軍前沿戰略第一百八十八章 說五分鐘就五分鐘第七百八十七章 衝啊,大唐萬歲!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張嘴就是五千第七百七十三章 賣不出去的香皂第七百一十二章 嶽州困局第六百零五章 損失慘重的第二艦隊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好到用不起的步槍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大戰起第六百三十七章 飛啊飛,一起飛!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如此第六十六章 大唐興廢,在此一戰第二千一百二十九章 爆炸的車市第九百七十六章 荊州總攻第四百八十章 唐賊滿萬不可敵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九牌鹹魚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光明正大的陷阱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我們大唐人都是很好說話的第一百七十一章 曾子文震驚記第四百一十八章 不能再打下去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六百九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一百八十五章 穿越來的軍閥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理論超前的大唐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艘戰列艦第一百六十四章 鮮血中的白蓮花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蒸汽戰車第二千二十八章 御書房生態第一百九十一章 比壯丁更好用的俘虜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葡萄牙的悲哀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步槍第兩百一十八章 絕望中的刺刀衝鋒第五百六十章 向大唐王師學習!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南洋上的棱堡第三百八十二章 送君千里之外第十二章 上天欲亡我乎第五百五十八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江南危矣第五百二十九章 從不退縮的稅務稽查隊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四百二十三章 豬從不投降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九百七十九章 堅持移民一百年不動搖!第六百零六章 直撲秦淮河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大隅縣籌備特使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火燒陳立夫第一百九十四章 數不勝數的傾國之戰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報復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飢渴的單身狗最有戰鬥力第二千六十三章 施禮羣買車二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技術爲王的時代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德借兵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建設浪潮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體面第二千二十八章 御書房生態第二千四十六章 沒啥可追求的聖天子第八百二十七章 借錢度日的大唐第八十一章 鐵匠尚書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殖民地交易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海軍的真正敵人第三百五十章 誓師伐明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聯合登陸艦隊啓航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版本的高考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棱堡皇宮第兩百三十五章 佔地盤收保護費第二千一百六十三章 規模宏大的大唐金國艦隊第六百零七章 排隊槍斃纔是王道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六百六十五章 報紙:大唐朝報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天子看望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沒有誰是無辜的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步三回頭的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