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版本的高考

大唐帝國,大唐西洋公司在印度的攻略,在幾年前其實就基本上已經是確定下來了大方陣,那就是先找一個立足點,先在印度站穩腳跟,然後再圖謀其他的。

後來和西班牙人勾搭上之後,爲了和歐洲以及西亞,北非等地區進行貿易,大唐西洋公司也是在戈河州之外陸續建立了五六個補給港口,這些補給港口實際上就是早年應子華率領艦隊西進探險的時候所開發的。

只不過規模一直都不算大,也沒有什麼抵禦風險的能力。

想要把這些小規模的補給港口建設爲真正的殖民地,和印度乃至西亞以及歐洲進行貿易的貿易支撐點,那所需要的投入可不小。

而這個投入說還不止金錢以及物資上面的各種投入,更多的還是軍事力量的投入!

大唐西洋公司在戈河州建立這麼一個殖民地,就是引來了葡萄牙人的極大警覺,爲此雙方還在印度東部海域頻繁爭奪呢,如果大唐西洋公司繼續進行擴張,那麼葡萄牙人能夠忍纔是怪事了。

但是大唐西洋公司也是不可能因爲葡萄牙人的反應就自縛手腳啊!

在海外的殖民,本來就是需要和各方進行爭奪的,帝國在印度和葡萄人進行爭奪,同時也是在東南亞和葡萄牙人進行爭奪啊。

現在的葡萄牙人把印度是看成了自家的後花園,但是帝國同樣也是把東南亞看成了是自家的後花園啊。

葡萄牙人在馬六甲立足多年,一直也都是想要在東南亞各地進行擴張的,但是卻是都是因爲各種原因而失敗,尤其是在印度西亞羣島以及菲律賓羣島,也就是帝國口中的萬丹羣島以及呂宋羣島,早幾年更是雙方爭奪的重點。

但是帝國依靠着地理優勢:距離本土近,支援力度大。

所以纔是在上述地區的爭奪中獲勝,成功的把呂宋羣島收入囊中,同時也是在萬丹羣島建立了自己的勢力範圍,掌控了萬丹島,並諸多島嶼開設了貿易商站以及補給港口。

可以說,如今的帝國已經是把葡萄牙人封鎖在了馬六甲,普通的葡萄牙人商船固然是可以沒有阻礙的往來東亞各處海域,但是葡萄牙人如果是想要在上述地區建立新的殖民地,那麼就會迎來帝國的打擊。

在印度,這種情況則是反了過來!

而此時,戈河州的大唐西洋公司的幾個頭頭腦腦還不知道,帝國方面也已經是決心和葡萄牙人展開全面的競爭,甚至都是開始謀劃着攻打馬六甲了。

同時海軍方面也是和大唐西洋公司達成了協議,海軍向大唐西洋公司出售了幾乎一整支分艦隊,這支分艦隊的戰艦目前已經是路上,不用多久就能夠抵達印度洋海域,然後成爲大唐西洋公司在印度洋和葡萄牙人進行爭奪的一大助力。

海外貿易和葡萄牙人,這一連串的事對於任何關心帝國在海外擴張的人來說,那都是相當重要的,時刻留意着海外的消息。

但是這種事對於帝國內部而言,其實卻只是小事而已。

印度方向的一連串動作,在國內幾乎都是沒有什麼報道公開,人們只知道大唐西洋公司在印度展開貿易,也是知道有一個戈河州,但是印度的戈河州,距離本土實在是太過遙遠,遙遠到足以讓國內絕大部分的人都是望而止步。

這也是目前這兩年帝國內外事情的一個真實反映,那就是內部事務遠遠要比外部事務更加受到重視。

比如今年秋天即將舉行的宣平十年鄉試,所受到的關注要遠遠超過什麼印度事務。

今年的鄉試,和往年的鄉試又是不太一樣,因爲在持續了多年的科舉改革之後,李軒也是開始對鄉試乃至府試等進行陸續改革了。

今年的鄉試改革,引入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改進,那就是各省鄉試將會和各所大學的招生結合起來,李軒親自規定,各所大學,師範學校的招生,需要嚴格的參考學子的鄉試成績,鄉試成績不達標者,不允許報考各所大學,只有達到了相關的成績點後,纔有資格報考各類大學、武學堂。

然後才進行下一步的各所大學以及師範等學校的自主招生考試。

這一次的鄉試,在考試科目上,參考了各所大學以及皇家理工學院以及武學堂自定的入學考試,而進行統一的考試,從而形成了經書、策論、數學、物理、化學、綜合生物地理天文、六藝。

其中的經書以及數學,是重點科目,單科成績總分爲一百分。

而策論、物理、化學、綜合爲一等科目,單科成績總分爲八十分。

六藝爲二等科目,單科總成績爲六十分,而大唐王朝的六藝也和傳統的六藝不太一樣。

因爲古代的六藝在如今也是有些不符合時代了,所以根據大唐禮部科舉司所指定的標準,大唐新時代君子六藝爲:禮,樂,射,御,書,言。

禮不用說了,是爲禮節也,身爲華夏子民,禮儀之邦,這禮儀是必須重視的。

樂,這個也和傳統的樂一樣,指的是音樂。

射,傳統的是指射箭的技術,但是在大唐王朝裡,這個射的含義卻是更加的廣泛,包括弓箭射術,槍支射術,刀法劍法等,考生不需要全部掌握,但必須掌握其中若干。

御,傳統的是駕車,但是在大唐,卻是御馬,說白了就是考騎術。

言,這是爲了取代‘數’的,因爲大唐王朝的科舉制度裡,數那都是必考科目了,所以選擇了言頂上,所謂言,其實就是方言,包括不限於帝國本土方言,海外土著方言,需要同時精通數門,同時又是更加看重葡萄牙人語,西班牙語以及拉丁語,因爲上述三種裡,拉丁語幾乎是歐洲上流社會的通用書面文字,而葡萄牙語以及西班牙語,這自然是因爲目前這兩個帝國是目前全球範圍內,僅有的兩家全球殖民帝國,都是可以說一聲日不落的。

不會敵人的語言,怎麼更好的瞭解敵人,進而打敗敵人?

只是從以往的多年情況來,這一次的六藝科目,估計除了禮和樂這兩科外,其他的科目能夠應考的人估計沒多少。

上述七科,總分是五百八十分,滿四百分即可獲得舉人功名。

而要報考國子監大學,金陵大學這等正規的四年制大學,最少需要舉人功名,實際上也就是需要考四百分以上,而要報考武學堂,最少需要四百五十分以上,也就是說,普通的舉人還不行,還得是成績比較好的舉人才下泥崗。

不過各所學校也都有少量自主招生的權力,這個就不在禮部管轄範圍之內了,他們愛招生偏科的可以,招收捐助大額財富的富豪子弟也行,各校自行把握。

而且這個分數,其實只是最低標準,只是說你有了申請報考的資格而已,後續還要參加各校自行舉辦的入學考試,通過了纔算是考上了。

如果是有明眼人,那麼一眼都是可以看的出來,其實這是大唐版本的高考!

第二千八十六章 不想裝備機槍的陸軍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西海貿易:巴庫第五百五十八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二千六十章 汽車開回家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家康的選擇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打葡萄牙好處多多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陸錫蘭島第二千四十章 英格蘭的眼淚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七百四十七章 格德斯遊肇慶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海軍的真正敵人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曼六國遷非洲第五百三十二章 本王有錢,很多錢第七百一十五章 寒酸的大唐皇宮第一千三百章 聖天子到底想要幹嘛?第五百七十八章 全軍總攻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龐大的帝國內部市場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造反,那也得先把稅給交了第七百三十二章 狂奔追擊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遲則生變第八百六十四章 萬古聖君親征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甘心的俞大猷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貿易第十八章 世外桃源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國的精英教育第七百九十章 恭迎王師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應易康去扶桑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無語的瑞典王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就算死也要死在大明的土地上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得松江者得天下第三十二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虛假宣傳:有黃金有石油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又是一場傾國之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烏力罕挨炮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敵人不是明軍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油田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大唐帝國‘元’第二千五十八章 工業量產汽車時代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陸軍最昂貴的花瓶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八百七十六章 皇帝對皇帝的對決第五十九章 不好了,官兵來了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聯合二型步槍第兩百零七章 快進快出打一場第五百九十九章 全艦隊備戰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九百六十四章 寧投降不入川第六百六十五章 報紙:大唐朝報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葛成斌上校第六百八十九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卡爾頓伯爵:我是個體面人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大唐還是不要臉的第五百五十五章 喜迎大明王師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改革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御覽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馮氏汽車的野望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略重心調整第四十八章 百姓之福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的尚武風氣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皇子封國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馮氏公司的野望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徹底本土化第九百八十六章 幸福而煩惱的炮兵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火炮纔是核心戰力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英使團赴唐記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直達天聽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罰金狂歡第七百一十七章 皇權的空前集中第六百九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五百九十一章 陸海將官大火拼第八百四十八章 前途遠大的陳立夫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防備外星人入侵第五百五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七百四十三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八百一十八章 遊秦淮河竟敢不帶上朕第三百零六章 明軍主力出現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宣平十九年:巨大的變遷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乾的就是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尚書倒臺第八百七十章 想要放風箏的韃靼騎兵第二千五十二章 認同感以及貨車第九百二十八章 韃靼人要和談?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不理他們,繼續前進第兩百一十六章 這下要完蛋了!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鐵路沿線局部本土化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服?抄家滅族第二千一百零八章 價值五千萬的戰爭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懷疑第九百五十三章 查獲髒銀第八百二十二章 格德斯的豪邁之心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大唐從不干涉土著內政
第二千八十六章 不想裝備機槍的陸軍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西海貿易:巴庫第五百五十八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二千六十章 汽車開回家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家康的選擇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打葡萄牙好處多多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陸錫蘭島第二千四十章 英格蘭的眼淚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七百四十七章 格德斯遊肇慶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海軍的真正敵人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曼六國遷非洲第五百三十二章 本王有錢,很多錢第七百一十五章 寒酸的大唐皇宮第一千三百章 聖天子到底想要幹嘛?第五百七十八章 全軍總攻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龐大的帝國內部市場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造反,那也得先把稅給交了第七百三十二章 狂奔追擊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遲則生變第八百六十四章 萬古聖君親征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甘心的俞大猷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貿易第十八章 世外桃源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國的精英教育第七百九十章 恭迎王師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應易康去扶桑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無語的瑞典王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就算死也要死在大明的土地上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得松江者得天下第三十二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虛假宣傳:有黃金有石油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又是一場傾國之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烏力罕挨炮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敵人不是明軍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油田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大唐帝國‘元’第二千五十八章 工業量產汽車時代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陸軍最昂貴的花瓶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八百七十六章 皇帝對皇帝的對決第五十九章 不好了,官兵來了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聯合二型步槍第兩百零七章 快進快出打一場第五百九十九章 全艦隊備戰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九百六十四章 寧投降不入川第六百六十五章 報紙:大唐朝報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葛成斌上校第六百八十九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卡爾頓伯爵:我是個體面人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大唐還是不要臉的第五百五十五章 喜迎大明王師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改革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御覽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馮氏汽車的野望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略重心調整第四十八章 百姓之福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的尚武風氣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皇子封國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馮氏公司的野望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徹底本土化第九百八十六章 幸福而煩惱的炮兵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火炮纔是核心戰力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英使團赴唐記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直達天聽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罰金狂歡第七百一十七章 皇權的空前集中第六百九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五百九十一章 陸海將官大火拼第八百四十八章 前途遠大的陳立夫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防備外星人入侵第五百五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七百四十三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八百一十八章 遊秦淮河竟敢不帶上朕第三百零六章 明軍主力出現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宣平十九年:巨大的變遷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乾的就是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尚書倒臺第八百七十章 想要放風箏的韃靼騎兵第二千五十二章 認同感以及貨車第九百二十八章 韃靼人要和談?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不理他們,繼續前進第兩百一十六章 這下要完蛋了!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鐵路沿線局部本土化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服?抄家滅族第二千一百零八章 價值五千萬的戰爭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懷疑第九百五十三章 查獲髒銀第八百二十二章 格德斯的豪邁之心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大唐從不干涉土著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