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天涯可處無芳草

卷六 奏雅 八十三、天涯可處無芳草

昔日範寧範武子與陳操之談及江左風氣,說道:“王弼、何晏之徒,蔑棄典文,幽沉仁義,遊詞浮說,波盪後生,使搢紳之徒翻然改轍,以至於禮壞樂崩,中原傾覆,遺風餘俗,至今爲患,桀、紂縱暴一時,適足以喪身覆國,爲後世戒,豈能回百姓之視聽哉!故吾以爲一世之禍輕,歷代之患重;自喪之惡小,迷衆之罪大也!”

陳操之對魏晉以來的玄風流弊雖不認爲如範寧所說的這麼嚴重,但也覺得上層官吏無所事事、服散清談是一定要糾正的,當年範寧因爲痛恨正始玄風,所以對老莊之學下了很大苦功,要駁倒老莊玄學,首先必須對老莊玄學有通透的瞭解,這叫作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但範寧的地位和聲望尚不足以糾正時俗,而陳操之現在名聲顯赫、地位高超,又且以玄辯聞名,他現在就想着能匡正江東虛幻浮誇的學風,今日要以玄辯折服王忱、王恭將是第一步——

王忱、王恭雖然都只是十六歲少年,但魏晉人早慧,十六歲已是成年,王弼當年十六歲就已是名動洛都的大名士,所以陳操之並沒有輕視這二人年少,他要利用自己的學識和經驗來折服此二人,王忱、王恭可以說是士族子弟中的翹楚,在後起之一輩當中很有影響力,後人有詩曰“三五月明臨闞澤,百千人衆看王恭”,這個王恭很有名氣,也是東晉有名的美男子,有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的美譽,若能逼得這二人終生不能談玄,那對江左玄風無疑是一大遏制——

王忱、王恭聽陳操之說要與他二人辯難,他們若輸了就要棄玄學儒,不禁面面相覷——

王忱狂傲,大聲道:“禮法豈爲我輩所設,在下就是辯不贏陳刺史,也未必會遵守諾言,豈有因今日辯難失利而終生不談玄之理!”

陳操之臉露譏諷之色,這就是玄風的流弊,簡直是無信無義的無賴了,說道:“罷了,我不與你辯,和你辯會越辯越無理——你去吧。”

少年王忱惱了,大聲質問:“陳刺史藐視我?”

陳操之淡淡道:“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你連誠信都不要,難道還要我對你肅然起敬?”

王忱大怒,卻又不敢發作,只是大聲道:“那好,我會信守承諾,但陳刺史若輸了,也必須絕口不再談玄。”

陳操之含笑道:“那是自然。”

支法寒也是個清談愛好者,便引三人去他的衣鉢寮坐定,烹茶待客,旁聽陳操之與王忱、王恭辯難——

王忱示意王恭先與陳操之相辯,王恭乃正襟危坐道:“敢問陳刺史,汝錢唐陳氏是新進士族,我太原王氏乃數百年世家,我前年向令侄女求親,卻遭拒,未知何故?”

陳操之“哦”了一聲,心道:“原來王恭也曾向潤兒求親啊,論相貌,王恭勝過王珣,論才識則遠不如,所謂無事讀《離騷》,正爲掩飾其不不學無術也。”問道:“孝伯服散乎?”王恭字孝伯。

王恭答道:“服散則神明開朗,如何不服!”

陳操之道:“我陳氏女郎不嫁服散男子。”

“爲何?”王恭問。

陳操之道:“服散者多夭壽。”

王恭麪皮紫漲,不知如何應對,陳操之的醫術可是江左聞名的,而且是金丹大師葛洪的高徒,他既這麼說,就顯得很有權威。

王忱道:“服散神智清明,縱三十而夭,也勝過渾渾噩噩百年。”

陳操之目視王忱,皺眉不語,這個王忱好象就是三十歲左右病死的——

陳操之道:“今日只是辯難,不說其他。”

王恭道:“在下就以《離騷》向陳刺史請教——‘餘以蘭之爲恃兮’,這個‘蘭’何指?”

陳操之道:“當指楚懷王小弟司馬子蘭也。”

王恭見這個冷僻的問題沒有難倒陳操之,便又問:“思九州之博大兮,豈唯是有其女?何所獨無芳草兮?爾獨懷乎故宇?——試解釋。”

陳操之道:“屈子在楚不受重用,有遠赴他國之念想,春秋戰國之際,楚材晉用,比比皆是,但屈子終不肯舍父母之邦,何也?蓋屈子心中,故都之外雖有世界,非其世界,背國不如捨生,眷戀宗邦,生死以之,雖別有芳草,非其所愛也。”

王恭又以《離騷》、《九歌》等向陳操之提問,陳操之所答無不明晰達理——

慕容欽忱抱着小仲渝在一邊旁聽,小仲渝起先以爲爹爹是在和別人爭吵,淺碧童眸看看這個、望望那個,很有興趣的樣子,但沒過多久就不耐煩了,身子扭來扭去,慕容欽忱便抱着他出去玩耍,起身時對王恭道:“怎麼就光是你一個人問!”

王恭臉一紅,躬身道:“請陳刺史提問。”

陳操之道:“孝伯喜讀《離騷》,可知屈子著《離騷》之宗旨?”

王恭答道:“屈子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尤罹憂也。”

陳操之道:“此其一也,屈子因楚都貴族不知強秦虎伺,國難方殷,不思進取,醉生夢死,是以心懷憂憤,乃著《離騷》。”

王恭是聰明人,知道陳操之意有所諷,低頭不語。

王忱見王恭受挫,便迎難而上,與陳操之辯“道與名”、“天地不仁”、“知者不言”,關於這些玄義,陳操之以前與謝道韞、範寧、謝玄等人辯析得至矣盡矣,王忱如何能是陳操之的對手,前前後後辯了小半個時辰,被駁得啞口無言,與王恭二人喪然出門——

支法寒連稱“耳福不淺”,說道:“久不聞陳檀越辯難,未想詞鋒更見鋒利,今日對這兩個少年名士,可謂是牛刀小試。”

陳操之道:“空談何益,徒費口舌。”

王恭去而復回,問陳操之道:“在下還有一問,林公何如長史?”

長史就是指王恭祖父王濛,王恭最喜歡問這個,陳操之是當今大名士,更是非問不可——

陳操之道:“孫興公曾言‘劉惔清蔚簡令、王濛溫潤恬和,桓溫高爽邁出、謝尚清易令達,而濛性和暢,能言理,辭簡而有會。’在下是久聞王長史之名,可惜我入建康之時,王長史已仙逝,不知孝伯家可有王長史遺著,若能拜讀,在下之幸也。”

王恭喪然自失,他祖父善能清談、簡約明理,但卻沒有著作存世,這樣下去,百年後就沒有人知道王濛是誰了,而支道林著述頗豐,有《大小品對比要鈔》、《即色遊玄論》等等,陳操之雖未道明支道林與王濛誰高誰下,但其意很明顯——

離東安寺回建康,王忱、王恭二人一路上但覺天地蒼茫,生平未受此挫折——

牛車裡,王恭垂頭喪氣道:“今日悔與陳操之一席談。”

王忱惱道:“陳操之狂妄,我定要邀請玄辯名流挫折之。”

……

陳操之與支法寒敘談半晌,午後回建康,命僕從將東安寺辯論之事大肆宣揚,那些京中名士聞得陳操之與兩個後起之秀辯難爭勝、逼得二人終生不許談玄,都覺好笑,陳操之一向端謹穩健,怎麼會與兩個後輩這般計較!

郗超卻是知道陳操之的用心,心道:“子重可謂用心良苦。”

……

四月二十九日,秦主苻堅遣丞相長史席寶前來姑孰祭拜桓溫,然後再至建康覲見皇帝司馬昱,獻上寶馬樂器等禮物,再申和議,表示願各守邊境,互不侵犯——

陳操之原本有些擔心苻堅、王猛會趁桓溫病逝時襲擾冀州,到此始放心,王猛此人謹慎,若無必勝把握不會妄動干戈,陳操之現在總領冀、並、平、幽、司五州軍事,與氐秦早晚有一戰,這一戰越是延遲對陳操之越有利,東晉收復中原河北之後,國勢漸強,陳操之現在是開府儀同三司,可以自己招攬人才,冀州軍力也逐年得到增強,此長彼消,氐秦雖然平定了涼州,但胡漢混雜,久必生亂,而且王猛似乎也沒幾年好活了,王猛一死,那時纔是滅秦的良機——

陳操之在建康過了端午節,便帶着慕容欽忱和小仲渝回錢唐,他此前曾派人回陳家塢送信,讓葳蕤、道韞她們不必趕來建康,免得奔波勞累——

陳操之一行至晉陵就開始乘船,這就是兩年前開建的,共鑿渠三百餘里,連通數條河道,現在從長江京口的運河可直駛太湖,再由太湖南岸的吳興渠連通錢唐江,所以陳操之這次回錢唐除了建康至京口一百五十里是乘車陸行之外,其餘都是水路,雖然有些河段是逆行,需要民夫拉縴,但比陸路是快捷省力得多,沿途航船不斷,這京口至錢唐的運河對三吳經濟發展將會起到重要作用——

五月二十五日,陳操之一行百餘人在錢唐登岸,錢唐縣令馮夢熊及錢唐名流皆來碼頭迎接,白髮蒼蒼的丁異感慨不已,誰能想到一個寒門少年短短十年竟能位居三品、開府選吏呢!

陳操之在前來迎接的衆人中見到一個多年未見的人,此人當年與他有些矛盾衝突,這人便是杜子恭之婿、現任新安郡丞的孫泰。

十三潤兒的心思六十二摧折盧道首六十二柔弱與堅強四十三遙遠的陳家塢六十一一夜魚龍舞二十七童謠顯威二十一忘年交卷二深情五十三以直報怨又有兩句話說五十六耀武五慰藉心靈的碑帖四十三遙遠的陳家塢十初見孀嫂卷四洞見十九巧計十妖道一揀盡寒枝不肯棲評謝道韞六十九吼書七十五審時度勢十三潤兒的心思八十二痛飲酒讀離騷二十八各有風流兩不知六十二遏陘山的雪十三潤兒的心思七吹簫三十五羣山之外卷二深情五女態卷一玄心七十八雄辯祝英臺求月票七十五灑脫行路似遊春三十一勇健夜叉四十六換城四十三佛寺奇遇三十一勇健夜叉三午後光景如夢幻十二攬西子入懷六十八永別羅浮山四十八燕歌行七十一天人五衰卷二深情四遲鈍寒夜求票卷六奏雅二高傲和膽怯求票二十七不捨一人六十七才女的嬌慵四十八春風沉醉的夜晚七十二山雨欲來風滿城卷二深情十一二王七十兒女忽成行卷五假譎四十四一錢不值嬌公主三十七小如蜩鳩大如鯤鵬六第一次親密擁抱二十五釜底抽薪三十八爲他人作嫁衣裳九蔡邕笛卷二深情七十二脣槍舌劍二十八各有風流兩不知十一良賈五十四士爲知己者用五十八唾面自乾三十觀雨三十九宛然洛神賦中人四十八赤膽忠心陳操之十六人逢喜事精神爽六十四相思結三十五洞房花燭夜上卷二深情一誰的陳郎君八十二真性情二十舔舐的溫柔一某在斯八十四春夜細雨尺八簫卷三妙賞四十九知己難得三十三無人不識陳操之十三舌戰羣儒三十三無人不識陳操之七十四叔嫂問答三十八理直氣壯來非禮五十二腹有詩書幾何四十七如虎添翼十三舌戰羣儒卷三妙賞十七喜逢愛鵝人五十黛玉和嬰寧五十九家書抵萬金卷二深情三此身原是梁山伯二十五舌辯第一功卷二深情二十五誰是鴛鴦譜上人卷一玄心八十三羽衣道冠少年郎五十一浮躁與安寧卷二深情三十八暖暖冬陽哀而不傷六十四盛夏之美六十二又聞青蓮曲二十五挫折慕容垂三十五罪證卷二深情四十五冰雪除夕夜三十五罪證四十七赤眸神威八十四春夜細雨尺八簫五十九江左第一暴發戶二十八各有風流兩不知六十一遠去的少年卷二深情十四翩若驚鴻十五卿本佳人卷二深情三十三謝道韞的承諾卷三妙賞四十龍女和香神九簾後芝蘭
十三潤兒的心思六十二摧折盧道首六十二柔弱與堅強四十三遙遠的陳家塢六十一一夜魚龍舞二十七童謠顯威二十一忘年交卷二深情五十三以直報怨又有兩句話說五十六耀武五慰藉心靈的碑帖四十三遙遠的陳家塢十初見孀嫂卷四洞見十九巧計十妖道一揀盡寒枝不肯棲評謝道韞六十九吼書七十五審時度勢十三潤兒的心思八十二痛飲酒讀離騷二十八各有風流兩不知六十二遏陘山的雪十三潤兒的心思七吹簫三十五羣山之外卷二深情五女態卷一玄心七十八雄辯祝英臺求月票七十五灑脫行路似遊春三十一勇健夜叉四十六換城四十三佛寺奇遇三十一勇健夜叉三午後光景如夢幻十二攬西子入懷六十八永別羅浮山四十八燕歌行七十一天人五衰卷二深情四遲鈍寒夜求票卷六奏雅二高傲和膽怯求票二十七不捨一人六十七才女的嬌慵四十八春風沉醉的夜晚七十二山雨欲來風滿城卷二深情十一二王七十兒女忽成行卷五假譎四十四一錢不值嬌公主三十七小如蜩鳩大如鯤鵬六第一次親密擁抱二十五釜底抽薪三十八爲他人作嫁衣裳九蔡邕笛卷二深情七十二脣槍舌劍二十八各有風流兩不知十一良賈五十四士爲知己者用五十八唾面自乾三十觀雨三十九宛然洛神賦中人四十八赤膽忠心陳操之十六人逢喜事精神爽六十四相思結三十五洞房花燭夜上卷二深情一誰的陳郎君八十二真性情二十舔舐的溫柔一某在斯八十四春夜細雨尺八簫卷三妙賞四十九知己難得三十三無人不識陳操之十三舌戰羣儒三十三無人不識陳操之七十四叔嫂問答三十八理直氣壯來非禮五十二腹有詩書幾何四十七如虎添翼十三舌戰羣儒卷三妙賞十七喜逢愛鵝人五十黛玉和嬰寧五十九家書抵萬金卷二深情三此身原是梁山伯二十五舌辯第一功卷二深情二十五誰是鴛鴦譜上人卷一玄心八十三羽衣道冠少年郎五十一浮躁與安寧卷二深情三十八暖暖冬陽哀而不傷六十四盛夏之美六十二又聞青蓮曲二十五挫折慕容垂三十五罪證卷二深情四十五冰雪除夕夜三十五罪證四十七赤眸神威八十四春夜細雨尺八簫五十九江左第一暴發戶二十八各有風流兩不知六十一遠去的少年卷二深情十四翩若驚鴻十五卿本佳人卷二深情三十三謝道韞的承諾卷三妙賞四十龍女和香神九簾後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