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拓財謀新專家談

襪子之於女人,最大的恩惠不在於腳底的溫暖,而在於無邊的風月——提襪故伸大腿,嬌滴滴,最斷人腸,最動情心。

但最根本的卻是——絲襪的誘惑!

準確的來說是絲襪美腿對男人的誘惑!

在腦海中浮現出幾字時,卻又不禁浮現出李竹筠穿着網眼黑絲襪時的性感模樣,當時自己只顧得吞口水,可卻是忘記了在歷史上直到30年代末才發明了尼龍襪,而在二戰時因爲尼龍需要首先滿足軍需,使得尼龍襪停產,導致每雙尼龍襪在黑市上的價格高達1000美元一雙,這意味着一雙絲襪等於1公斤黃金!

“難怪竹筠有時會用白綢包腿。”

想着有幾次竹筠穿腿上穿上的那種吊帶白綢,管明棠終於明白了原因,不是她不穿性感燎人的絲襪,而是這個時代的絲襪就是生絲織成的,比絲綢略薄,但遠不如尼龍絲襪,即便是網眼黑絲襪,也不過就是用生絲仿照漁網的織法織成。

若是自己從後世弄來幾百萬雙絲襪的話,即便是賣不了那個黑市價,那怕只賣幾個美元,一年賣個千把幾百萬支的,那可也是一筆天文數字,而且現在距離杜邦公司發明尼龍,還有五六年的時間,抓住這個機會的話,沒準……

“天俠,你知不知道絲襪多少錢一雙?”

在這個問題問出來的時候,管明棠差點沒把自己的舌頭咬掉,作爲一個男人,誰會去關注絲襪的價格!

可韓徹對這個問題似乎並沒有管明棠那樣,有太大的反應,反而是極爲認真的說道。

“董事長,絲襪是以生絲製成,而因爲絲襪編織對於生絲質量的要求,使得只有最好的生絲才能紡織絲襪,國內只有無錫的”金雙鹿”少數幾個品牌能製造絲襪,即便是現在,每包價格高達兩千九百兩白銀……”

在研究生絲業與日本時,韓徹即瞭解了生絲在美國的市場,以及美國市場對的生絲需求,使得他對生絲,甚至絲襪也較爲了解。

“因爲腳汗、真菌的關係,生絲織成的絲襪,很容易破損,所以經濟危機前美國對絲襪的需求量極大,而日本生絲出口中,七成用於絲襪製造,即便是現在,美國進口的生絲,亦有六成左右是用於絲襪製造,對於很多歐美女人來說,她們定可不吃飯,也要穿絲襪……”

說來說去,管明棠還是沒有得到的需要的答案,可見韓徹說的如此仔細,卻又不忍打斷他,直到他說完之後,再問提出先前的問題。

“那一雙絲襪的售價呢?”

“三至十美元,根據做工、品牌不同,價格自然也有所不同……”

三至十美元?

脣角露笑容,管明棠似乎看到了一條”黃金大道”——絲襪,有了它,源源不斷的鈔票就會流向自己的腰包,一年賣上千把幾百萬雙的話,可以掙多少錢?到那時候,現在面臨的資金問題,還是資金問題嗎?

韓徹注意到,似乎是從自己提到絲襪的價格後,董事長整個人便隨之沉默起來,似乎在那裡思索着什麼問題,偶爾的臉上還會露出笑容,那笑容似乎有點……

“董事長?”

“嗯?”

回過神來,看着喊自己的韓徹,管明棠微微一笑,然後拍着他的肩膀說道。

“天俠,就這麼着吧,明年!”

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管明棠整個顯得極得意。

“最晚明年,咱們公司就會成爲全中國贏利最豐厚的公司!”

或許是因爲絲襪之間貯含量的暴利,令管明棠想起後世普遍流傳的一句話”女人的錢最好賺”,後世的一個個暴利產品,除去藥品之外,絕大多數都是以女人爲消費對象的商品,女人的錢,只要抓住她們的消費心理,自己怎麼可能會缺錢?

“……以紡織機械的改造爲核心,逐步研製新型繅絲設備,促進國內生絲廠商設備更新,從而……!”

在話聲中,將視線轉移到這間車廂內,映入映線的卻是三十餘人在那裡進行着激烈的討論,這樣的討論已經持續了整整個一天,實際上,從北平列車出站之後,他們便進行着這樣的爭論,不過他們的爭論更多的是學術上的討論,而學術討論的範圍卻並不僅僅只是侷限於機械工程方面,甚至還綿延到中國的很多問題實際問題上。

在”解決”了資金問題之後,管明棠便來到了這節車廂,開始參於到這些專家學者們的談論之中,而現在於車間中正在討論着的三十六名專家學者,是自己耗費巨資聘請的”專家團”,他們將會在德縣分廠內建立中國第一家機械研究所,可以說,這家研究所真正做到了聚集中國的優秀智力。

“……當前我國農村衰敗原因,無非有三,一是我國工商業極不發達,龐大農村剩餘勞動力只能被困在土地上,二則是近一年世界以來,我國受西方經濟衝擊,國內農村粗疏的主、副業無力抵抗,主業尚可勉強夠食,但農村欲實現溫飽,必須發展副業,三則是國內政局****,各地於農民剝削太苛,搜刮太苦,負擔太重。”

只聽這話中提到的農村問題,管明棠便知道說話的是劉仙洲,這位前東北大學機械工學系主任,是”專家團”中的一員

“我國傳統社會爲男耕女織社會,男耕爲食,女織則爲溫,織布、繅絲,一來可解決家人穿衣,二可增加副業利潤,進而增加家庭利潤。當前農村男耕尚存而女織,而女織早已在西方現代工業品衝擊下全面崩潰,農村欲發展,必須發揚種植副業,而發揚種植副業,又以棉、煙、蠶三者爲主,而棉、絲則爲我國工業支柱……”

“不,不,現在因日本於我國傾銷棉紗、棉布,從而導致我國棉業不興,而世界經濟危機,加之我國所產生絲質量較差,以至生絲衰敗,即便作爲生絲最大出口國的日本,現在絲農亦生活困苦,僅僅只是發揚種植副業,亦無法改變農村的現況……”

莊前鼎的反對隨之在車廂內引發了一番爭論,聽着那些爭論,管明棠卻是在心下嘆口氣,沒有來到這個時代,不知道這個時代的農村困苦,幾個月前,自己曾驅車”體會”過這個時代的”民情”。

在農村,絕大多數百姓住都是簡陋、低矮的土坯房,大蔥、蘿蔔、鹹菜,是他們經常的菜蔬。有些人家竟連鹹菜也捨不得吃。只臨時泡點鹹水吃。只有麥熟的時候,纔有一兩家吃麥子面的,平時也就是吃點雜糧,甚至於很多農民十來年才吃一次葷。至於穿衣,農民所穿衣服破爛、骯髒,油垢都有一錢多厚,按他們自己的說法,在村裡不到過年的時候,看不見穿新衣服的人。在平常,人們的穿着十有八九都是襤褸不堪,滿身補丁。

農村的困苦落到自己的眼裡,同樣也落到他們的眼中,對於這個時代的中國知識分子來說,國家的強大是他們的夢想,而解決農村的困苦卻又是根本,實際上,直到二十一世紀,在那個農業產值不值一提的年代,三農問題依然是困擾中國,關係中國穩定的最重要的事物。

聽着他們的爭論,管明棠自然不想自己的”研究所”陷入這樣無謂的爭論之中,於是便主動笑說道。

“副業不行,可以發揚主業嘛,現在一畝小麥的畝產不足百斤,玉米、高梁不過也就是百餘斤,如果增加畝產量的話,小麥和玉米的畝產增加到六七百斤,農民的收入自然也就增加了六七倍,即便是有各種盤剝,至少也比過去要強吧!”

畝產六七百斤,管明棠甚至還主動爲後世的產量縮了縮水,幾十年後,得益於源自七十年代的綠色革命,這些主糧的畝產量均達到千斤之高。

“六七百斤,這到不甚現實,不過三四百斤到是不無可能!”

一天來一直談論着工業與農業問題的蔣夢麟到是主動說道,實際上他們談論農業,雖是爲了解決農民困苦的現實,但本質上卻是爲了工業對農業剪刀差,以完成工業發展積蓄,這是發展工業的必由之路。

“畢竟,現在美國小麥、玉米產量皆數倍於中國,最近幾年,南京的農業研究所,一直在從事良種研究,就像前幾年在河北、河南沿鐵路種植的美煙、美棉,就改善了很多農民的生活!”

相比於大多數時候從事學術研究的教授們,蔣夢麟對農村問題到是有着頗多研究,甚至於還一席參與過蘇浙兩省的”二五減租”。

“不過副業總歸只是副業,副業需求有限,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必須從主業,也就是糧食種植上解決問題,想辦法提高主糧畝產量,只可惜,麥種馴化卻非短期所能成,所以,至少未來三四年內,都不見得能收到成效,而且產量亦很難與美國原種相比……”

見蔣夢麟如此沒有自信,管明棠倒是隨口嘟嚷一句。

“其實也不難嘛!我就有適合咱們高產的種子!”

第230章 國家大局當爲先第1217章 公司的未來第203章 新一軍,出發第90章 運氣第92章 最後一刻第1241章 指路第1124章 選擇第1075章 開啓大門第291章 希望與救濟的販賣第250章 潛伏的第三方第814章 混亂的中南第766章 試探第50章 新的開始第11章 科技的未來第12章 憂心如焚第79章 找到他們第93章 寧靜夏維夷(上)第220章 震撼之時亦感慨第209章 霧捕第435章 困境第238章 夏季攻勢(七)第788章 審訊第255章 夏季攻勢(十八)第279章 離開這個鬼地方第155章 投資需要提前行第1018章 美國的希望第33章 營救第1159章 國家的崩潰第264章 誘惑第27章 震驚第780章 騎兵的進攻第251章 政治還是軍事第1020章 白星籠罩東京第1159章 國家的崩潰第76章 陪陪家人吧第22章 演習進行時第82章 決定未來第49章 行善可需他人報第49章 行善可需他人報第52章 莫氏訪華(下)第192章 實業團第176章 君投之以信,我效...第34章 如何收場第1222章 歸國(下)第806章 最後的決定第154章 老闆交待事爲重第26章 曝露第1168章 臺灣第446章 北上第812章 河內第1134章 中德合作第1066章 噩夢第231章 白與紅第341章 重典之後第252章 石原的顧慮第1162章 向世界宣告第1110章 印度洋上的演兵第1173章 暗流第337章 槍會第47章 作何選擇第101章 盧溝曉月第153章 目標,南苑第57章 雪中送炭爭口氣第421章 戰爭之神第27章 震驚第1178章 天神的懲罰第1210章 倫敦的憤怒第320章 朱可夫的任務第16章 機遇一現不錯過第358章 捐納之別第1104章 燃燒吧第1139章 政治的延續第275章 建設第181章 華北之困第813章 游擊隊第237章 夏季攻勢(六)第826章 丘吉爾的心思第1235章 在北方第154章 進攻第1263章 黃金時代第1118章 誰會關心第804章 敵之所長第433章 東北三角第224章 雄鷹出擊第242章 各方激盪第177章 向方無方 !...第424章 軍人的看法第367章 中國需要第146章 南洋之夏第411章 炮兵的革命第11章 小夜曲第4章 謊言第242章 各方激盪第258章 人生的選擇第814章 混亂的中南第300章 基礎雖小謀大業第67章 亞洲綏靖第167章 正月未過徵兵忙第1088章 烏法的春天第158章 “陷阱”
第230章 國家大局當爲先第1217章 公司的未來第203章 新一軍,出發第90章 運氣第92章 最後一刻第1241章 指路第1124章 選擇第1075章 開啓大門第291章 希望與救濟的販賣第250章 潛伏的第三方第814章 混亂的中南第766章 試探第50章 新的開始第11章 科技的未來第12章 憂心如焚第79章 找到他們第93章 寧靜夏維夷(上)第220章 震撼之時亦感慨第209章 霧捕第435章 困境第238章 夏季攻勢(七)第788章 審訊第255章 夏季攻勢(十八)第279章 離開這個鬼地方第155章 投資需要提前行第1018章 美國的希望第33章 營救第1159章 國家的崩潰第264章 誘惑第27章 震驚第780章 騎兵的進攻第251章 政治還是軍事第1020章 白星籠罩東京第1159章 國家的崩潰第76章 陪陪家人吧第22章 演習進行時第82章 決定未來第49章 行善可需他人報第49章 行善可需他人報第52章 莫氏訪華(下)第192章 實業團第176章 君投之以信,我效...第34章 如何收場第1222章 歸國(下)第806章 最後的決定第154章 老闆交待事爲重第26章 曝露第1168章 臺灣第446章 北上第812章 河內第1134章 中德合作第1066章 噩夢第231章 白與紅第341章 重典之後第252章 石原的顧慮第1162章 向世界宣告第1110章 印度洋上的演兵第1173章 暗流第337章 槍會第47章 作何選擇第101章 盧溝曉月第153章 目標,南苑第57章 雪中送炭爭口氣第421章 戰爭之神第27章 震驚第1178章 天神的懲罰第1210章 倫敦的憤怒第320章 朱可夫的任務第16章 機遇一現不錯過第358章 捐納之別第1104章 燃燒吧第1139章 政治的延續第275章 建設第181章 華北之困第813章 游擊隊第237章 夏季攻勢(六)第826章 丘吉爾的心思第1235章 在北方第154章 進攻第1263章 黃金時代第1118章 誰會關心第804章 敵之所長第433章 東北三角第224章 雄鷹出擊第242章 各方激盪第177章 向方無方 !...第424章 軍人的看法第367章 中國需要第146章 南洋之夏第411章 炮兵的革命第11章 小夜曲第4章 謊言第242章 各方激盪第258章 人生的選擇第814章 混亂的中南第300章 基礎雖小謀大業第67章 亞洲綏靖第167章 正月未過徵兵忙第1088章 烏法的春天第158章 “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