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離開

“號外,號外,北方航空技術研究所研製中遠郵01型遠程郵政機試飛成功,可直飛檀香山!”

“號外,中遠郵01號機8000公里航線試飛,航程世界第一……”

在南京的火車站外,報童搖着手中的報紙不時的吆喝着,對於國人來說,這可是一個大新聞,中國造出了世界上航程最遠的飛機,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可不知道,載重量只有300公斤的飛機有什麼用,可他們卻知道什麼是世界第一,這是世界頭一架能飛那麼遠的飛機,至於它的用處什麼的,則不是他們所考慮的了。

在站外報童們吆喝着,在站內的月臺上,人們同樣也在談論着這中遠郵01號飛機,此時的火車站上人多得像煮餃子,人們交頭結耳的談論着。

“照我說,咱們在那飛機上帶個千兒八百個炸彈什麼的,然後把炸彈朝東京一扔,炸死那幫日本鬼子!”

“可不是,讓那幫小鬼子也嚐嚐咱們中國炸彈的滋味!”

在人們的談論聲中,站在月臺上特意來爲幾個晚輩送行的王承黻聽着這話,只是微微一笑,然後他看着林同驊和顧光復他們兩人說道。

“大家看到這個新聞,都很振奮,可人們並不知道,那飛機只能帶幾百公斤的郵件!”

感嘆着民衆的激動,王承黻看着面前的林同驊與顧光復兩人,他們兩人剛剛回國,來南京是到教育部報備,而現在他們就要乘車去邯鄲,研製中遠郵01的北方航空技術研究所已經聘請了他們。

那個北方公司常年派人“蹲守”教育部,每一批公派留學生出國,他們都會主動向部分留學提供資助,每一批留學生回國備案時,他們都會提出邀請,邀請他們去邯彰工作,在過去的幾年間,北方公司不僅在全國範圍內吸引了上萬名工科畢業的大學生、留學生,而且還送出了數千名留學生,北方專科學校更是培養出了上萬名技術人員,可即便如此,他們仍然如飢似渴的在全中國,甚至全世界招聘着技術人員。

而他們之所以能夠吸引全國各地以及全世界的技術人員,並不僅僅只是在於他們可以提供從薪酬到住房、教育、生活等等優厚的待遇,更在於他們可以提供一流的研究環境,當然還有充沛的研究經費,就像北方航空技術研究所研製的中遠郵01型一般,沒有充足的經費作爲支持,研究所是不可能完成一系列的研究,並製造出那架一流的遠程飛機,儘管它的用處並不大。

也正因如此,他能夠理解這些年青人爲什麼選擇北方,甚至在內心深處,他慶幸有那麼一個機構讓他們從事研究,而不至於如同他們的前輩一樣,白白荒廢所學。

“不過,雖說如此,但卻也是中國技術進步的象徵,而且那裡從事的研究對國家,對國防也是有所助益的!”

王承黻隨後又看着林同驊和顧光復說道。

“或許你們並不知道,上個月,覓橋機場開來了兩架北方航研所製造的雙翼機!”

隨後王承黻特意壓低聲音說道。

“那兩架飛機是航研所在意大利製造的菲亞特cr。32的基礎上研製改進成功的新型戰鬥機,性能遠勝過菲亞特cr。32,現在中央飛機制造廠已經決定製造這種飛機,而且……”

雖說刻意的壓低聲音,但是王承黻的臉上卻帶着些許得意之色,儘管二六式戰鬥機並不是他們研製的,但卻是中國研製的,儘管是在菲亞特cr。32戰鬥機的基礎上通過更換新型大功率發動機提升了性能,但在王承黻看來,這卻是最好的戰鬥機,此時他並不介意與兩人分享這一機密。

“而且它更適應中國!”

“啊!真的嗎?王廠長!”

在王承黻點頭時,他看着眼前的兩個年青人說道。

“現在,中央飛機制造廠已經投產了,不過呢,在技術上,我們和國外依然有些差距,你們到北方之後,在北方的設備和資金的支持下,可以從事進一步的研究,這一點,中央和北方差距很大,這樣才能追上列強國家不是……”

最後王承黻又一次看着面前的年青人,他的神情顯得有些複雜,正是因爲技術差距太大,才更需要像他們這樣優秀的技術人員。

“不過,還是有些可……”

這時火車拉響了催促人們上車的汽笛,在汽笛聲中,林同驊和顧光復一同向王承黻鞠躬說道。

“王廠長,當年於覓橋附屬工廠,您對我等極爲照顧,按道理我等應該去中央飛機制造廠,但……正像您說的那樣,在那裡全心從事研究,纔有可能在短時間內,使我國的航空技術追趕上歐美列強!”

“我知道,我知道……”

笑應着王承黻將兩人送上火車。在兩人進入車廂的時候,透過玻璃窗看到站在月臺上的神情似乎有些失落的王承黻,顧光復對林同驊悄聲說道。

“王廠長是個好人,剛纔我差一點就想不去北方了。”

點點頭,林同驊也朝着月臺上看去,而王承黻看到他們在看着自己時,連忙收起臉上的失落之色,衝他們揮着手。

“的確,可……”

沉默片刻,林同驊神情複雜的說道。

“可中央飛機制造廠是意大利人投資的工廠,他們按合同生產意大利飛機,這意味着,即便是我們到了那,能得到實踐的也僅僅只是飛機制造技術,我們得到的也僅僅只是製造技術,而北方航空技術研究所所從事的卻是最尖端的航空技術研究,他們進行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航空應用技術研究以及基礎理論研究,而這恰是中國最急需的,這又是意大利人不能夠提供給我們的。”

而這正是林同驊選擇北航的原因,中飛廠只是一座製造廠,而北航纔是中國航空的未來啊!

“是啊,那裡纔是未來啊!”

感嘆着,顧光復繼續沿着車廂間的通道向前走着,他們兩人一人拎着一個手提箱,手提箱裡不僅裝着衣服,還裝着他們從美國帶來的技術資料,即便是方纔在月臺站着的時候,他們也未放下手提箱,生怕箱子遺失。

在兩人進入車廂後,看着緩緩後移的站臺,顧光復對林同驊說道。

“同驊,你覺得那個郵政機,真的是郵政機嗎?”

從昨天晚上得到這個消息之後,顧光復整整一夜都沒有睡好,他一直在想着關於那架“中遠郵01號”飛機的問題。

“你覺得的它不是郵政機?”

“我只是好奇,他們爲什麼要專門研製一架郵政機?”

顧光復有些疑惑的說道。

“無論是在歐洲,還是美國郵政機要麼是用老舊飛機改制,要麼是購買市場上的現有機型,從沒有專門研製郵政機一說。”

“誰說沒有呢?”

將行李箱放好,林同驊坐在鋪位上,看着老同學說道。

“難道你忘記咱們在美國的時候,記不記得有一航空週刊上的報道嗎?”

“航空週刊?那一期?”

詫異的看着林同驊,顧光復並沒有想到那一般的航空週刊上有提到“研製郵政機”的報道,不過有關郵政機的介紹到是不少,但都是現有的成熟機型。

“17!”

將牀鋪上的毛毯置於另一頭,林同驊的口中吐出了一句話,

“17?”

“你忘記了,這是德國最新型的轟炸機!17不就是以郵政機爲名義設計的轟炸機嗎?而之所以稱之爲“郵政機”,是因爲它狹窄的機身根本就不適合民用運輸,所以只能用來運郵包了。”

林同驊的話,這才讓顧光復想起德國的“示範”,三十年代初,重整軍備成了德國政府的主要的目標,而因爲受到《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幾乎所有的飛機生產廠商都在德國空軍的要求下投入新一代軍用飛機的設計工作。(http://.)。爲了掩人耳目,所有的研製項目都在民用的幌子下進行。戰鬥機被作爲“特技飛機”或“聯絡飛機”,而轟炸機最常用的僞裝要麼是“客機”,要麼就是“郵政飛機”。

“你是說,航研所研製的是轟炸機!”

在林同驊的提醒下,顧光復總算是想通了,航研所那家“商業研究所”爲什麼要研製沒有多少市場的“專用郵政機”,他們只不過是打着“郵政機”的幌子罷了,真正的目的是爲了轟炸機,相比於前後,後者的市場無疑更廣闊一些。

“這個,我也不知道!”

林同驊認真的回答道。

“我只是覺得有這種可能!”

說着話,林同驊躺到了臥鋪上,他們的臥鋪票是公司爲他們購買的,現在,正值歲末臥鋪票不好買,許多在南京任職的北方官員,都會有這個時候返回北方,車票自然也就不好買了,但是作爲鐵道路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北方公司總能得到一些便利。

躺在臥鋪上的林同驊,又沉默了一會,然後扭頭看着同學說道。

“否則真的沒辦法解釋他們爲什麼花費巨資研究那種飛機!”

閱讀,給作品投推薦票月票。您給予的支持,是我繼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第4章 謊言第404章 廣州灣之變(下)第812章 河內第355章 何爲根本第228章 爛牌亦可翻局盤第435章 困境第289章 犧牲第247章 決定未來第101章 室間遊說心惶恐第150章 他人陰謀奈我何第431章 質疑第21章 天津城內聞忠書第131章 委員長的安排第270章 勢以逼人第199章 左右之擇第30章 東京激盪第76章 洋人蠻橫怒心生第41章 北平不平第215章 南京之戰(四)第766章 試探第138章 佳人送信已心驚第1034章 南京會第1195章 這一天(中)第378章 徵兵第112章 舊時之寶無人識第309章 硅晶時代第21章 信號第177章 向方無方 !...第291章 希望與救濟的販賣第1143章 一道閃光第1063章 另一面第263章 大洋彼岸第31章 個人私利重於國第55章 徐聞熱帶農場第236章 “乞丐”第1039章 何爲正義第1190章 東條的決斷第399章 點燃火焰第36章 北進!第428章 秘會第239章 北上第427章 汽車伊始第20章 誤國之人古有之第248章 莫斯科的變化第252章 暫厝之地秘會商第224章 雄鷹出擊第1059章 躍進第162章 綁架只爲救千人第1193章 北國(下)第407章 教育隊第240章 夏季攻勢(九)第144章 理想主義者的抉擇第835章 密林深處第98章 邀英聚才赤子心第7章 在蘇俄第423章 山間之變第305章 另一面第1171章 東京暗流第87章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第238章 大師的要求第138章 血戰海兵司令部第110章 廬山談第167章 正月未過徵兵忙第805章 絕望的掙扎第121章 決心已下第78章 學業第423章 山間之變第14章 新的問題第186章 血戰紅石嵐(四)第328章 家第209章 霧捕第303章 寒區試驗第435章 蔣汪擇第150章 民心何定第1062章 鞍山第240章 頤和園中槍聲鳴第78章 中日合作第241章 夏季攻勢(十)第370章 西安行第80章 決意助人心又驚第126章 首戰第85章 小縣大房迎新賓第15章 風險投資第1087章 東條的決定第379章 國之國民第311章 尋求機遇第102章 風雲際會第160章 調整第1章 吾好白開何錯有第25章 棋子亦會怒心生第116章 爲了一張門票第75章 國之夢想脅他人第57章 辻參謀第808章 委員長的心思第130章 代價爲何第89章 戰場故地觀廠行第181章 目標,日軍先頭聯隊第307章 “小發明”第341章 重典之後第324章 商場與戰場
第4章 謊言第404章 廣州灣之變(下)第812章 河內第355章 何爲根本第228章 爛牌亦可翻局盤第435章 困境第289章 犧牲第247章 決定未來第101章 室間遊說心惶恐第150章 他人陰謀奈我何第431章 質疑第21章 天津城內聞忠書第131章 委員長的安排第270章 勢以逼人第199章 左右之擇第30章 東京激盪第76章 洋人蠻橫怒心生第41章 北平不平第215章 南京之戰(四)第766章 試探第138章 佳人送信已心驚第1034章 南京會第1195章 這一天(中)第378章 徵兵第112章 舊時之寶無人識第309章 硅晶時代第21章 信號第177章 向方無方 !...第291章 希望與救濟的販賣第1143章 一道閃光第1063章 另一面第263章 大洋彼岸第31章 個人私利重於國第55章 徐聞熱帶農場第236章 “乞丐”第1039章 何爲正義第1190章 東條的決斷第399章 點燃火焰第36章 北進!第428章 秘會第239章 北上第427章 汽車伊始第20章 誤國之人古有之第248章 莫斯科的變化第252章 暫厝之地秘會商第224章 雄鷹出擊第1059章 躍進第162章 綁架只爲救千人第1193章 北國(下)第407章 教育隊第240章 夏季攻勢(九)第144章 理想主義者的抉擇第835章 密林深處第98章 邀英聚才赤子心第7章 在蘇俄第423章 山間之變第305章 另一面第1171章 東京暗流第87章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第238章 大師的要求第138章 血戰海兵司令部第110章 廬山談第167章 正月未過徵兵忙第805章 絕望的掙扎第121章 決心已下第78章 學業第423章 山間之變第14章 新的問題第186章 血戰紅石嵐(四)第328章 家第209章 霧捕第303章 寒區試驗第435章 蔣汪擇第150章 民心何定第1062章 鞍山第240章 頤和園中槍聲鳴第78章 中日合作第241章 夏季攻勢(十)第370章 西安行第80章 決意助人心又驚第126章 首戰第85章 小縣大房迎新賓第15章 風險投資第1087章 東條的決定第379章 國之國民第311章 尋求機遇第102章 風雲際會第160章 調整第1章 吾好白開何錯有第25章 棋子亦會怒心生第116章 爲了一張門票第75章 國之夢想脅他人第57章 辻參謀第808章 委員長的心思第130章 代價爲何第89章 戰場故地觀廠行第181章 目標,日軍先頭聯隊第307章 “小發明”第341章 重典之後第324章 商場與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