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布疑

十二月七日,尉潦率領清江騎營進入漳臺東陽堡,屠文雍、君逝水、歐陽雷隨行,

子陽秋與許伯英尚被拘在泉州,百夷首領管見與子陽雅蘭領着孫來與邵小琪以及兩百名百夷最精銳的將士稍後半日也趕過來了。

徐汝愚看着管見身後健勇抵得上清江騎營將士的百夷精銳,知道管見這次帶來的是百夷的老本,難怪會讓子陽雅蘭領隊。

相比子陽秋的儒雅清逸,管見相貌卻要糟糕一些,半禿的頭頂比他的昏暗的雙眼更加清亮,一粒大鼻頭懸在肥厚的嘴脣上面。

除了子陽秋之外,徐汝愚與百夷其他六支首領只有數面之緣,卻也知道管見是百夷少有的高手,職掌百夷秘營軍,輕易不下武陵山。

管見給徐汝愚施了半臣之禮,甕聲說道:“原以爲見不着青鳳將軍一面,看來趕過真好。”左右看了一眼,在座的尉潦、馮遠程都是清江高級將領,悄聲說道:“我王在普濟南端的東礁島,東礁島周圍六座礁島,尚有我族人三萬六千餘,其他各地擄民一萬五千餘,普濟島以及北側、西側的島礁還有超過二十萬的島民。”

徐汝愚想了片刻,說道:“夷王若想離開普濟島,十餘年中不會沒有機會,恐怕他不會獨自離東礁島。”

管見點點頭,說道:“我王視族民如子侄,自然不會棄之獨存,只是明昔將軍的身分未得我王確認……”

徐汝愚截住他的話題,說道:“明昔無論是否回覆即墨姓氏,他目前的身分都是我宿衛軍的主將,何需夷王的確認?”

管見微微一怔,沒想徐汝愚反應如此之快,在自己剛剛還沒點透,就猜出自己的用意,搶先說話不讓自己有表達意願的機會。

環顧左右,只有子陽雅蘭與徐汝愚相處時日較長,瞅了她一眼,只見她掉頭看向別處,輕咳一聲,見她還是不理,心中暗急。

百夷王位空懸已愈十載,夷王既然暫時不能脫困,能夠擁立新王自然是好。

徐汝愚離開清江前往雍揚之前,將明昔的身份告訴子陽秋,由百夷派人向普濟南端島礁羣搜索夷王下落,纔有後來孫來、邵小琪孤木渡海的事情發生。

明昔被擄之時相貌已經成型,子陽秋與子陽雅蘭早就懷疑他的身分,只是擁立新王乃是極爲嚴謹之事。管見此來親自與徐汝愚相見,乃是受百夷其他首領相托,讓徐汝愚同意自己帶着即墨明昔潛上東礁島,由即墨瑞平親自己確認他的身分定下他的名位。

卻料不到話未出口,讓徐汝愚猜出用意一口回絕。

徐汝愚淡然看着稍有尷尬的管見,雖說明昔不會生出叛心,但是百夷擁立新王之後必定會變得更加內斂,拒絕徐汝愚的影響也將是自然而然的,這對當前的形勢極爲不利。

徐汝愚淡淡說道:“關於明昔身分的禁口令還未解除,在百夷被擄到普濟島的族人未救回之前,禁口令不會解除,管先生可明白我的用意?還是,子陽先生可也是這個意思?”

管見頹然說道:“此等機密未敢寫在書信上,又沒有相當級別的人前去泉州,所以暫時無法與子陽首領勾通。”

徐汝愚闇鬆一口氣,非但子陽秋沒有表態,但看子陽雅蘭的態度,可知百夷內部對此尚有分歧,從容不迫的說道:“我將此間的事稍安排,便親自去接子陽先生,我會考慮他的意見。”

管見諤然說道:“青鳳將軍親自涉險不妥吧?”

馮遠程等人都是一驚,都沒想徐汝愚會決定去宗政家的大本營泉州。只是十多日來,他未曾與人透露過分毫,想是他心中已經打定主意。

馮遠程說道:“許大人、子陽先生有輕流等人衛護,也不難尋着機會悄悄離開。南平在江夏集結大軍,威脅荊郡北部的霍家大軍,霍家十萬大軍被迫向九江收縮,若是霍家大軍撤回晉陽,那麼南平大軍通過荊郡北部將毫無阻礙,不用十日就能直指我清江西北部,大人此時應會宣城主持大局。”

“霍家侵略荊郡北部已愈三年,怎會如此輕易放棄,並且以容雁門的心思,又怎會容許這十萬輕易返回晉陽,加強南平北向復辟的阻力。我軍所得關於南平的情報,應抄送一份給霍家,免得被容雁門所惑。”

稍稍停頓一下,緩緩說道:“泉州尚有一些事無法假手他人。”望向管見,說道:“我離開之時,尚有許多事情需要百夷配合,不知管先生有什麼意見?”

既然徐汝愚親自去泉州接回大首領,自己還有什麼話說,看徐汝愚剛剛在百夷子弟身上逡巡的目光,知道非但達不成意願,還要將二百名秘營將士搭上,管見不由心生沮喪,說道:“但憑青鳳將軍吩咐,我百夷自當積極配合就是。”

“統編後的百夷軍除去一部屯守雁潭新城,至少調八千衆駐過武陵山東南靠近漳臺的山區。爲了保證夷王之事不透露出去,下禁口令。雅蘭與尉潦各率所部短期內肅清閩中山以及武陵邑流竄的海匪,而後兩部歸馮遠程節制,直至新的任命下達。雖然艱難,但是仍希望從翠獅峰至東陽堡之間開闢一條或兩條山徑,以供不時之需。”

管見聽到最後一句,不由倒吸一口涼氣,翠獅峰至東陽堡直線路程不下二百里,曲折盤山而行,路程增加一倍半不止。漳臺東側甚少有河流發源於武陵山,開闢山徑,困難之巨可以想象。

開闢武陵山到漳臺的通道若不考慮其中的艱辛,對百夷卻有極大的好處,管見咬了咬牙,毅然點了點頭,說道:“若要隱蔽,進程卻快不了。”

徐汝愚說道:“東陽堡東側不遠有條溪流向武陵山中山延伸近五十里,開闢山徑儘量選擇河谷長峽,日後也可爲茶馬商道所用,不要侷限眼前的戰局。別外,東陽這邊也會遣人向武陵山方向開闢山徑。”

“只是漳臺民衆只有六千多,能抽出的人也只有半數,對這麼浩大的工程怕是濟不了多少事?”管見懷疑徐汝愚沒有充分意識這項工程的艱辛。

徐汝愚不介意的笑笑,說道:“清江將集中所有耕牛與駑馬在一個月內馱着大批糧草進入漳臺,集結的一萬五千運軍大部分原來是樂清城的住民,他們將會東陽堡定居。”

管見見徐汝愚竟有如此決心,怔住那裡。

樊家放棄樂清城時,公良小天派遣五千(後增至七千)匪兵去屠殺樂清住民,最終不僅失去佔領樂清城的機會,還損失了兩千多的兵力,其尚武之風可見一斑。撫州會戰之會,徐汝愚將剩餘的樂清住民編入預備役在樂清、撫州一帶屯田,這部分預備役是青焰軍最重要的兵源。

徐汝愚如此佈置,看來是不會輕易放棄漳臺的,開闢山徑除了重新建立一條安全的補給線之外,更大的用意還在於出奇兵。只是將一萬五千預備役調到漳臺,清江那邊萬一生出事非,兵源未免不足。

徐汝愚似乎看透管見心中所想,說道:“除去樂清住民,其他都是應募而來的普通民衆,不過在配田上給予更大的優惠。”

管見眯起眼睛笑了起來,說道:“清江那邊的招募民衆聲音似乎小了一點,還是剛剛開始,我都未曾聽聞。”

徐汝愚哂然一笑,說道:“大張旗鼓未必是佳,宗政家、普濟島的眼線都是擅長分析的。”

孫來站在一旁,臉色漠然,心中卻不平靜:佈局初始卻處處伏筆,雖不知這些伏筆日後用不用得上,卻爲己方爭取更多的主動,徐汝愚盛名之下,確實天縱其才,做他的敵人真是痛苦。

孫小琪看見徐汝愚就在眼前,卻插上話,徐汝愚也似乎漠視他與孫來的存來,心中不由懊喪。

徐汝愚轉過頭來,看向尉潦,指着孫來倆人問他:“樑寶可曾經見過他倆?”

管見在旁說道:“青鳳將軍對百夷的大義,讓管見銘刻在內,樑將軍已將古練息拳的精義抄了一份送上山來,孫來與邵少琪也是最先習得的。”

邵小琪說道:“小琪近來無心修行,所以與大人上次相見沒有什麼進展。”

徐汝愚淡淡一笑,若非自己提及,管見似乎已忘記這檔子事,心裡也不在意,看着邵小琪尚顯得稚嫩的方臉,說道:“君逝水與歐陽雷將去漳臺的東南甘棠海灣,你們若在百夷族內沒有事務,不妨也過去,君逝水可以指點你們的武藝。”

孫來十多年前還是少年時就是百夷秘營將士,被擄去普濟自毀修爲,此時也需重新修行,進展卻要快得出,但是他在秘營並沒有修行上乘丹息術,剛剛習得的古練息拳經過徐汝愚的改良,已經揉和了上乘丹息術的奧義,能得明師指點,自然很好。

稍後,徐汝愚便領他倆去見過在外堂等候的君逝水與歐陽雷。

第8章 其人之道第3章 將帥失和第8章 喋血城頭第4章 配田決議第3章 延陵荒地第3章 青丘弱水第2章 孤木越海第11章 改經換脈第11章 蘭陵鄉野第7章 隔水望喧第12章 焦土第11章 攻陷渝州第3章 百夷王族第1章 雁門關內第4章 以南統北第11章 絕壁行遲第12章 圍岸攔潮第19章 養狼驅虎第8章 溧水新城第10章 雪原問政第1章 孤軍東進第6章 危言聳聽第三章第9章 麗陽門外第3章 江左形勝第12章 空船之計第13章 普濟出兵第3章 別來無恙第9章 迷霧重重第11章 襄州往事第1章 渡江問策第2章 拜營第9章 又臨津水第8章 後山草堂第6章 廣陵對峙第3章 無利不戰第5章 山雨欲來第9章 樊族易幟第13章 江河表裡第11章 君愛佳人第1章 塢堡連營第7章 隔水望喧第4章 普濟報捷第9章 剛烈第3章 枋山議和第1章 暗日續戰第1章 雁門關內第4章 江津渡第5章 名揚天下第9章 又臨津水第2章 大事不妙第4章 東有大洋第10章 奔行於野第11章 疑敵第10章 虎吞閩中第10章 傾蓋如故第3章 雁潭路遠第5章 夜遁第9章 沈門秘議第5章 灞水濤遠第4章 故人相逢山河論戰下第6章 淮水暗涌第3章 江左形勝第1章 渡江問策第13章 豬狗之徒第13章 驍衛營第10章 無名小島第2章 新豐野望第8章 樓名遠菊第1章 翠獅相會第10章 虎吞閩中第2章 大漠殘壘第5章 名揚天下第2章 依依冰河第6章 不期之會第3章 青丘弱水第9章 又臨津水第1章 孤軍東進第5章 交易條件第5章 石峽第8章 義安戰事第12章 一石三鳥第8章 義安戰事第12章 劫營初戰第3章 江左形勝第5章 北靜郡王第5章 隔水相望第3章 台山四寨第10章 奔行於野第6章 危言聳聽第3章 雁潭路遠第6章 江寧特使第1章 夜抵宣城第9章 又臨津水第5章 丹青仕女第0章 青鳳紀事第8章 東牆之女第5章 交易條件第6章 朧月弓
第8章 其人之道第3章 將帥失和第8章 喋血城頭第4章 配田決議第3章 延陵荒地第3章 青丘弱水第2章 孤木越海第11章 改經換脈第11章 蘭陵鄉野第7章 隔水望喧第12章 焦土第11章 攻陷渝州第3章 百夷王族第1章 雁門關內第4章 以南統北第11章 絕壁行遲第12章 圍岸攔潮第19章 養狼驅虎第8章 溧水新城第10章 雪原問政第1章 孤軍東進第6章 危言聳聽第三章第9章 麗陽門外第3章 江左形勝第12章 空船之計第13章 普濟出兵第3章 別來無恙第9章 迷霧重重第11章 襄州往事第1章 渡江問策第2章 拜營第9章 又臨津水第8章 後山草堂第6章 廣陵對峙第3章 無利不戰第5章 山雨欲來第9章 樊族易幟第13章 江河表裡第11章 君愛佳人第1章 塢堡連營第7章 隔水望喧第4章 普濟報捷第9章 剛烈第3章 枋山議和第1章 暗日續戰第1章 雁門關內第4章 江津渡第5章 名揚天下第9章 又臨津水第2章 大事不妙第4章 東有大洋第10章 奔行於野第11章 疑敵第10章 虎吞閩中第10章 傾蓋如故第3章 雁潭路遠第5章 夜遁第9章 沈門秘議第5章 灞水濤遠第4章 故人相逢山河論戰下第6章 淮水暗涌第3章 江左形勝第1章 渡江問策第13章 豬狗之徒第13章 驍衛營第10章 無名小島第2章 新豐野望第8章 樓名遠菊第1章 翠獅相會第10章 虎吞閩中第2章 大漠殘壘第5章 名揚天下第2章 依依冰河第6章 不期之會第3章 青丘弱水第9章 又臨津水第1章 孤軍東進第5章 交易條件第5章 石峽第8章 義安戰事第12章 一石三鳥第8章 義安戰事第12章 劫營初戰第3章 江左形勝第5章 北靜郡王第5章 隔水相望第3章 台山四寨第10章 奔行於野第6章 危言聳聽第3章 雁潭路遠第6章 江寧特使第1章 夜抵宣城第9章 又臨津水第5章 丹青仕女第0章 青鳳紀事第8章 東牆之女第5章 交易條件第6章 朧月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