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絕壁行遲

花岫煙讓尉潦一語點破身份,怔立當場。

樊文龍看在眼底,心裡一笑,暗忖:北唐城外兵荒馬亂,花岫煙竟敢駕車出城,可疑處甚多,趙景雲因徐汝愚負傷遁走而困擾,對花岫煙一行才未多加註意。倒是自己無事尾隨,無意間發現徐汝愚的藏身之所。

呼蘭、南平、瑤光殿等勢力的高手,大概想不到徐汝愚先潛回北唐城中,而後又藏身與呼蘭有着千絲萬縷關係的馬車之中。

徐汝愚心脈之傷未愈,戒備之心也重,巖琅、花岫煙在旁窺視,樊文龍也無隙傳聲言明來意。尋得趙景雲,將徐汝愚藏身之所告之。

趙景雲爲人慎微,在洛伯源、梅映雪倆人暗中確定徐汝愚藏身馬車之中,才認定樊文龍此來沒有敵意。

樊文龍若真是樊徹派出刺殺徐汝愚的,只需當場揭穿徐汝愚的身份,就能讓徐汝愚陷入呼蘭武士與他的合圍之中,此時樊家最大的利益莫過於徐汝愚橫死當場。

尉潦等人雖然頗爲懷疑樊文龍的用心,但是趙景雲堅持,又有梅映雪、方肅支持,遂將徐汝愚的坐騎青駿交給樊文龍,向徐汝愚闇中傳遞信息。

北唐城外兵荒馬亂,花岫煙卻因有呼蘭武士暗中跟隨,所經之處甚爲平易。若非有事需徐汝愚親自決定,趙景雲倒不會讓尉潦去襲憂花岫煙一行人。

花岫煙與巖琅相視一眼,都能看出對方眼中的尚未消逝的驚惶。

尉潦的修爲未必高過他們多少,只是他們心神初爲梅映雪的縛神勁所制,梅映雪斂息身退,尉潦趁虛而入,威凌無儔的氣勢壓來,三人心神所受震撼百倍於常時,瑞兒禁受不住,噴出一口鮮血,才能化去侵凌經脈的殺氣,卻對迎面劈來的雪刃無計可施。

花岫煙望着雪地裡橫臥的四具呼蘭武士屍體,此時才明白他們何以死得悄無聲息,心想:若是堅持前行,不知還會有多少族中武士會折損在江寧衆人的手中。

秦鍾樹失魂落魄的站在那裡,此時他亦能想透花岫煙身爲呼蘭人的事實。

花岫煙露出苦笑,說道:“前程受阻於江寧衆人,我等只有在此折向,從井陘通道,前往范陽。”

太行山,古稱大形山,以形貌高大而名之,由北向南迤邐而來,層巒疊嶺,幾無間斷,太行山爲褶皺斷裂之山,東麓如刀削斧劈,陡峻不可樊,乃晉冀之間的天阻。

太行山內有斷谷深壑,河流源發流經於此,由西向東,穿過山脊,注入幽冀平原,河峽斷谷乃是穿越太行山天然孔道。

千里太行僅有八處斷開叫做“陘”的谷地,可以東西相通,並稱太行八陘。

北唐東有滹沱河支流綿河橫穿太行山斷裂谷流出,其沿河隘道便是井陘,井陘,名列太行八陘之五,天下九塞之六,位於太行山東麓井陘山,爲幽冀西出汾水河谷的重要通道,也是從北唐進入趙邑的重要通道。井陘兩邊石壁峭狹,一線微通,迤儷蜿蜒百有餘裡,車不能方軌,騎不能並行,險厭難行。

太行八陘,北三陘爲飛狐、軍都、蒲陽,第七陘飛狐陘位於恆山翠屏山裂谷之中,荀家於築堡口外築蔚堡扼守飛狐陘北口,由蔚堡向南,翠屏山如屏橫於眼前,轉折裡許,大山豁然裂開,飛狐陘就打此處曲折前行。飛狐陘北通雁門、馬邑、平城,爲太行以北諸邑之咽喉,東接太行第八陘軍都陘。軍都山乃燕山山系南支,范陽東側的溫榆河源於此,沿河隘道即爲軍都陘。幽冀重鎮居庸關位於軍都陘,軍都陘最險處有四十里關溝,范陽蔡家在此築五道關城,統稱居庸關。飛狐陘南接太行第六陘薄陰陘,由隘門山峽入,取道岩石間,路僅容騎。右壁峭插千霄,左則絕澗數百丈,下有怒湍,名拒馬河,是以晴雷起於足下。幽冀重鎮紫荊關控扼蒲陰陘東側隘口。

太行北三陘,並稱居庸關大通道,呼蘭鐵騎若從西北進入幽冀大地,走居庸關大通道最近,只需三百里就能直擊幽冀心臟之所在范陽城。然而蔡家在此經營百多年,有居庸、紫荊、倒馬內三關之天險,呼蘭鐵騎即使能越過雁門、寧武、偏關外三關,但要強攻內三關,以五倍之兵馬,數年之內未必能競功。這是也蔡氏一族之力能阻呼蘭百年的關鍵之在。

此時徐汝愚幾已肯定,呼蘭十數萬大軍將繞過太行北三陘,從太行南五陘借道,迂迴到防禦薄弱的幽冀中部及南部地區。

徐汝愚躲在車廂之中,暗自思量:呼蘭兵分三路,南路直抵河水北涯,將從南三陘軹關陘、太行陘、白陘中擇一,進入幽冀南部地區;中路將從井陘與滏口陘中擇一通道,進入幽冀中部地區;其北路,將在會戰中期,從平城出兵,從渝關或從北古口躍進范陽境內;只怕到最後,還有最後一路大軍會直接從飛狐陘、軍都陘或蒲陽陘,侵入范陽境內。

只要挫敗呼蘭中路大軍,就能破了大迂迴戰略。只是呼蘭中路軍將超過十萬,不出所料,褚師澤將是中路軍主帥,又豈是輕易破得了的。

徐汝愚想到這裡,臉上不由現出絕望的神情,忽聽車外有人喚:“李三友。”怔了半晌,才恍然省得此時自己化名爲“李三友”,掀開車簾,向外望去,只見花岫煙對他說道:“李公子,此處往北,路險且長,我們將棄車騎馬,攀登山道,你看如何”

徐汝愚見她的目光落在四匹馬身上,暗忖:樊文龍獨自一騎,想來他們也不敢惹他,此外六人只有四匹馬。嘿嘿一笑,說道:“秦小子與岫煙姑娘共乘一騎,我倒也願與瑞兒並乘,馮哥兒與巖老各乘一騎即可。”

“你想得倒美……”瑞兒啓脣將欲拒絕,卻讓花岫煙凌厲的眸光止住,黑晶瞳子泫然一轉,晶淚幾欲垂下。

馮哥兒冷哼一聲,站前一步,拱了拱手,說道:“馮哥兒不識詩書,卻也知道大義之前,不容有污,呼蘭人能不犯我境,馮哥兒捨命陪你走一趟范陽,也沒什麼不可。只是此際,就此告辭了。”說罷,目光卻盯着秦鍾樹、徐汝愚兩人。

徐汝愚微微一怔,倒想不到馮哥兒能說出這番話來,遲疑片晌,說道:“唉,馮哥兒若有好去處也罷,只是馮哥兒走了,岫煙姑娘與瑞兒共乘一騎,餘下三人也只得各自乘一騎……”語氣之間,卻是怨馮哥兒壞他與美共乘的大計。便是花岫煙聽了,心裡也難免鄙夷不屑,瑞兒橫目瞪了他幾眼,卻見他一付頗爲受用的樣子,臉色青白的轉向別處。

馮哥兒怒目眥裂,瞪了徐汝愚一眼,嘆了一聲,定睛看着秦鍾樹,說道:“你怎的?”

秦鍾樹望了望花岫煙,又望了望馮哥兒,臉上又是慚愧又是猶豫,怔立在那裡,默不作聲。

馮哥兒恨恨啐了一口,轉身將走。巖琅說道:“數日同行,我送你一程。”走上前去,便要拉馮哥兒的手。

樊文龍在旁註目已久,見徐汝愚故作無賴狀,心中勉強抑住笑意,見巖琅欲對馮哥兒下陰手,身形一閃,擠入兩人之間,劍鋏斜指巖琅肋下,朗聲笑道:“巖老果真重情義,不妨與我親近一下?”

巖琅只覺一絲銳利寒息如冰錐似的刺入肋下,駭了一跳,閃身避開,卻見樊文龍荷劍肩上斜眼窺着自己。

樊文龍說道:“我與洛伯源在東山有一戰,不妨由我送馮哥兒一程。”指着青駿,對秦鍾樹說道,“你若不懼此馬將你掀下深峽,暫借你騎乘,過了今夜,我還來尋你。”說罷,伸手搭在馮哥兒肩上,幾個輕縱,人影在雲霧深。

巖琅嘿嘿一笑,望了秦鍾樹一眼,卻沒說話,轉身去解車轡,從車底搬出馬鞍馬鐙給馬兒裝上,又將行囊分別縛在四匹馬的馬背上。

從北唐東南轉折向北,進入井陘通道,有一道絕壁要走。北唐外圍的兩處要塞沙窯堡、南坪堡之間蜿蜒的絕壁構成北唐東山峽谷,絕壁之上有一村落,其宗族之主名郭,屋舍嵌在絕壁之間,爲北唐勝蹟,衆人在郭村宿了一宿,翌日繼續上路。

過了郭村,攀過絕壁,便是太行西麓,山道愈險,然而景物尤爲可觀。

峽谷中的花崗片麻石,砂頁石與石灰石經過千百萬年風化侵蝕,形成千姿百態的峻嶺峽谷,氣勢如虹,蜿蜒曲折,峭壁如削,紅色砂岩的絕壁在晨曦與晚霞的輝映下,雄偉壯觀。

秦鍾樹頹喪毫無情致,騎着青駿垂頭敗耳,只盯着眼前幾尺地方。

徐汝愚探頭望望足下百丈深壑,心想:常人若遇此境,莫不是氣喘色沮,哪敢騎馬過絕壁?遂牽馬而行,人貼着崖壁,讓馬兒踢蹄走在外側。瑞兒見此情形,臉上鄙夷愈盛,想到終逃不過下嫁此人的下場,忍不住暗自垂淚。

途中歇息,徐汝愚憑崖臨澗,念及自己此時仍然看不透褚師澤中路軍的攻所,心情悒鬱不解,想到戰爭殘酷暴虐,煎熬億萬黎庶,心中有感,脫口吟唱: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

羊腸阪詰屈,車輪爲之摧。

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

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我心何怫鬱,思欲一東歸。

水深橋樑絕,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

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飢。

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東山詩,悠悠使我哀。”

花岫煙心想:此人品性不值一提,才識卻卓絕不凡。嘆了一口氣,又想:若是人品值得稱道,未必會歸我呼蘭,只怕三哥不喜此人。

瑞兒心想:不過道路險阻,卻呼天喊地,卻不知小姐爲何單看重此人?

樊文龍站在遠處山巔密林之間,聽着山峽間振聲迴盪的歌聲,說道:“徐汝愚的胸懷,天下又有幾人能識。”輕輕嘆了一聲,低聲吟道,“悲彼東山詩,悠悠使我哀。”

趙景雲動容道:“彭慕秋將尋機攜寇先生返回江寧。大人意思已明,樊將軍可託大事,但是樊將軍親人尚在餘杭,我即密報江寧,請屠文雍妥善安排,還煩請樊將軍近隨大人,方爺與尉將軍、梅姑娘可尋跡尾隨,以應不測,我率餘下百名精銳將從南面的滏口陘通道進入幽冀。若無意外,我率百人,日行百里,均速而行,四日後將至趙邑,方爺隨時可推知我們的所在,爲防意外,洛伯源會辛苦一些,奔走山野之間,聯絡兩處。”

趙景雲向尉潦致了一禮,問道:“尉將軍,你看如此安排可好。”

尉潦職銜要高過趙景雲,奈何北上人員都要聽命北五郡司,並且方肅、梅映雪在場靜聽安排,尉潦心裡倒沒有什麼彆扭,悶聲說道:“先生說了,此間以你爲首,你自安排就是。”

趙景雲又對方肅說道:“方爺的幾位師弟妹若不耐山野奔走,可隨我們一同前往趙邑,待到趙邑再才方爺匯合。”

梅映雪身側站着一位妍麗少女,雙十年華,白色衣裙,腰後斜斜插着一根碧綠竹簫,微微一笑,露出淺淺酒窩,說道:“我與師兄一道,兩位師弟隨趙將軍走南線。”

方肅笑道:“璇璣的天分,恩師也多有讚許,隨我們走山野,無礙的。”望了身側的兩位少年,說道,“葛靜、子仲南,你們隨景雲一路,到趙邑候着我們。”

趙景雲又說道:“呼蘭中路軍不論從井陘過,還是從滏口陘過,趙邑將是其攻打的第一座城池,幽冀不能借助陘口險要地形拒敵,僅憑趙邑城,只怕擋不住呼蘭鐵騎,方肅若有可能勸服大人避開趙邑城,還是避開的好。”

方肅點點頭,心裡明白趙景雲的意思:不能借助陘口的險要地形拒敵,幽冀只有在趙邑與呼蘭鐵騎決一死戰,才能阻止呼蘭兵馬進入幽冀中部,徐汝愚雖說兵謀將略天下無雙,但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徐汝愚若去趙邑,又不忍心棄民遠遁的話,只會自陷絕地。

尉潦哈哈一笑,說道:“先生傷重未愈,他若不走,我綁了他走就是。你擔心這勞子事做什麼?”

趙景雲倒相信尉潦有膽這麼做,暗忖:若到那時,也只有如此,與方肅對視一笑,沒有應他的話。

樊文龍哂然一笑,心中輕鬆之極。

天下形勢如此,徐汝愚身死異地,只會使東南大亂,於樊族一無益處。兩年來,樊文龍在海濱觀水修心,徐汝愚在越郡所行諸策,他俱看在眼底,只是不知徐汝愚對他有何評價,再則族人亦被樊徹拘在餘杭城中。撫州會戰,樊文龍受樊徹密令將樂清讓出來的,公良小天令寇兵屠城,雖然說張續及時趕到,將屠城寇兵擊潰,但是仍有數千無辜的民衆死於普濟海匪的刀下,撫州會戰之後,樊徹又讓他承擔當一切罪責。卻不知徐汝愚洞燭如明,早就看出樂清武庫的玄機,一顆心纔算真正折服了。

初時趙景雲信他不過是形勢所迫,他與花岫煙、徐汝愚等同行,趙景雲還是讓梅映雪、洛伯源遠遠綴着。待樊文龍將與徐汝愚之間的談話複述給衆人聽,江寧衆人才真正與他無隙了。

樊文龍與衆人拱了拱手,說道:“文龍這就下去。”飛身從林間鑽出,踏着山間枝葉,向絕壁山道掠去。

徐汝愚蹲在崖石上,最先看見樊文龍的身影,站起來,笑道:“樊將軍定是讓洛伯源吃夠苦頭。”

秦鍾樹說道:“敢問樊將軍,馮哥兒去了何處?”

樊文龍說道:“他聽說劉貴在廟前山募人,投流民軍去。”

秦鍾樹嘆了一口氣,沒有說話。徐汝愚看在眼底,暗忖:你或許也猜到此地的流民軍不過是受人控制的傀儡。

花岫煙雖然不欲樊文龍回來,現在卻也無計可施。樊文龍將青駿讓與秦鍾樹騎,自己負手綴在衆人身後。一行人因徐汝愚之累,行得極緩,一天一夜才過了那絕壁,穿過一道如屏峻嶺,一道曲折長峽出現在衆人面前。這便是“車不能方軌,騎不能並行”的井陘。

徐汝愚向東遙望蒼巖山。峰巒層層起伏,危崖峭壁,重林蒼鬱,山麓古木之間,茅屋草舍,從山腳沿澗入山,一路上怪石嶙峋,樹根盤結交錯,奇姿異態,有石磴道三百六十餘級垂至山腳。

父親曾言:五嶽奇秀攬一山,太行羣峰唯蒼巖。徐汝愚闇嘆:若是不燃戰火,這井陘卻是個風光秀麗的地方。

衆人正待轉入井陘道中,忽聞馬蹄歷亂,諤然向北望去,卻見代邑連接井陘的驛道上馬頭攢動,百餘呼蘭鐵騎向此處飛馳而來。眨眼間,百餘騎馳至眼前,齊齊收住馬勢,山谷間歷歷蹄音卻不停歇,隱隱有如滾雷,遠處正有着千萬駿馬奔騰。

徐汝愚駭然失色:呼蘭前鋒鐵騎已越過雁門關了。

第6章 青楓道上第7章 借刀殺人第6章 天下勢第8章 荊南特使第12章 圍岸攔潮第5章 圍堰填海第4章 內宅梨香第9章 東海窘境第3章 雁潭路遠第2章 舟行江上第10章 湯邑山口第11章 合圍第9章 槃木拳術第4章 佐領之制(上)第5章 名揚天下第4章 計算佳人第10章 桑泊微瀾第6章 荒原悟道第2章 三分祝氏第6章 泉州水營第3章 再入雍揚第9章 英雄遲暮第1章 渡江問策第6章 青楓道上第6章 淮水暗涌第10章 與子同袍第11章 襄州往事第9章 迷霧重重第13章 體悟之術第8章 義安戰事第8章 驚鴻第1章 脣槍舌劍第11章 前奏第1章 齊川夜月第5章 絕色佐酒第13章 毓麟之禮第10章 雪原問政第9章 老祖殯天第13章 奇謀潰敵第6章 營中觀軍第6章 風起雲涌第3章 再入雍揚第7章 借刀殺人第14章 入主漳臺第12章 百人奪城第2章 大事不妙第2章 舟行江上第3章 延陵荒地第7章 招撫夜議第6章 風起雲涌第5章 山雨欲來第4章 東有大洋第6章 青楓道上第4章 漢水桃源第4章 故人相逢第4章 臾城嶺道第5章 失於迷途第12章 空船之計第2章 拜營第15章 種間第2章 孤木越海第9章 仲道來訪第9章 英雄遲暮第4章 龍巖世家第2章 血濺碧泉第13章 體悟之術第11章 絕壁行遲第4章 臾城嶺道第7章 招撫夜議第11章 惡戰將至第9章 家國天下第4章 刺伊第1章 惠山之戰第2章 湖心小島第20章 無心之失第11章 撫州會戰第5章 圍壤夜戰第7章 寇襲第8章 東牆之女第4章 漳州奇襲第4章 樓挑明月第10章 洞察先機第10章 洞察先機第1章 齊川夜月第6章 營中觀軍第3章 生機第11章 三關天險第3章 再入雍揚第7章 寇襲第2章 湖心小島第1章 援兵不再第16章 布疑第8章 樓名遠菊第4章 配田決議第10章 奔行於野第6章 荒原悟道第11章 襄州往事第4章 普濟報捷第8章 靜湖映雪第7章 招撫夜議
第6章 青楓道上第7章 借刀殺人第6章 天下勢第8章 荊南特使第12章 圍岸攔潮第5章 圍堰填海第4章 內宅梨香第9章 東海窘境第3章 雁潭路遠第2章 舟行江上第10章 湯邑山口第11章 合圍第9章 槃木拳術第4章 佐領之制(上)第5章 名揚天下第4章 計算佳人第10章 桑泊微瀾第6章 荒原悟道第2章 三分祝氏第6章 泉州水營第3章 再入雍揚第9章 英雄遲暮第1章 渡江問策第6章 青楓道上第6章 淮水暗涌第10章 與子同袍第11章 襄州往事第9章 迷霧重重第13章 體悟之術第8章 義安戰事第8章 驚鴻第1章 脣槍舌劍第11章 前奏第1章 齊川夜月第5章 絕色佐酒第13章 毓麟之禮第10章 雪原問政第9章 老祖殯天第13章 奇謀潰敵第6章 營中觀軍第6章 風起雲涌第3章 再入雍揚第7章 借刀殺人第14章 入主漳臺第12章 百人奪城第2章 大事不妙第2章 舟行江上第3章 延陵荒地第7章 招撫夜議第6章 風起雲涌第5章 山雨欲來第4章 東有大洋第6章 青楓道上第4章 漢水桃源第4章 故人相逢第4章 臾城嶺道第5章 失於迷途第12章 空船之計第2章 拜營第15章 種間第2章 孤木越海第9章 仲道來訪第9章 英雄遲暮第4章 龍巖世家第2章 血濺碧泉第13章 體悟之術第11章 絕壁行遲第4章 臾城嶺道第7章 招撫夜議第11章 惡戰將至第9章 家國天下第4章 刺伊第1章 惠山之戰第2章 湖心小島第20章 無心之失第11章 撫州會戰第5章 圍壤夜戰第7章 寇襲第8章 東牆之女第4章 漳州奇襲第4章 樓挑明月第10章 洞察先機第10章 洞察先機第1章 齊川夜月第6章 營中觀軍第3章 生機第11章 三關天險第3章 再入雍揚第7章 寇襲第2章 湖心小島第1章 援兵不再第16章 布疑第8章 樓名遠菊第4章 配田決議第10章 奔行於野第6章 荒原悟道第11章 襄州往事第4章 普濟報捷第8章 靜湖映雪第7章 招撫夜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