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第169章 江湖多風波

第169章 江湖多風波

面對着突發事件,和看似突發其實早有預料的一波朝堂內部浪潮,趙官家還是選擇一力維持既定的政策與政治格局,也就是最簡單的修修補補……說白了,國戰期間,內部穩定總是第一位的。

相忍爲國,相忍爲國,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至於讓呂頤浩去東南,在不同的人眼睛裡肯定有不同的解讀,可從趙玖那裡來說,呂頤浩卻肯定是最合適的一個:

首先,此人有能力、有魄力,獨斷地方後是能做事的,而且此人本身是被李綱從揚州攆過來的,對揚州和東南非常熟悉,回去就能上手,而眼下能做事纔是最要緊的一條;

其次纔是所謂政治考慮……趙玖又不是聾子瞎子,他當然知道這位呂樞相最近在東京城內引來了衆怒,而將這麼一個人放到東南,既是對呂頤浩本身的保護也是對他的一定懲罰,是對當日殿上部分官吏的妥協,卻也是某種警告。

畢竟,呂頤浩此番往揚州去,跟之前李綱在東南的作用一樣,就像是懸着的一柄劍一般,隨時提醒着一些人不要亂折騰。

李綱不能壓着你們了,還有呂頤浩,老老實實辦事就是了。

不過,總體來說,大家還是識大體的,再加上趙官家剛剛攢起來的那點威望還沒消耗殆盡,所以這日殿上衝突終究只是侷限在了崇政殿上,沒有過多擴散。

真要擴散了,似乎也無關緊要。

須知道,此時的東京城根本就是個除去軍士不到二十萬人口的空城,議論的再熱鬧,也形成不了所謂輿論,更不可能造成政治影響,引發太學生砸門……因爲太學生都沒了!甚至回來一個認證的太學生,基本上就會被直接錄取一個,然後發到河南各處去當官。

總之,突發事件註定意義深遠,也註定會有無數聯動效應,但只是最高層議論的話,卻是早早定了調子,並迅速得以執行……別的不提,最直接一個,金國使者高景山聞得趙官家的‘前提條件’,倒是保持了涵養,只是一笑,便不再多說任何言語,直接自請告辭了。

很顯然,金軍也只是試探,見到趙宋態度如此堅決,便乾脆放棄了交涉,既沒有裝模作樣,也沒有虛言恫嚇。

只能講,如果說淮上一戰,只讓完顏兀朮和阿里、訛魯補這三個金軍高層意識到了對手的轉變,那麼剛剛過去的這次大侵攻,就是讓整個金國上下一起意識到了趙宋朝堂自上而下的轉變。

故此,這個時候,再裝模作樣或虛言恫嚇,便沒有了意義。

當然了,畢竟是送公主回來的,高景山一行人也沒有被無端埋葬在艮嶽遺址裡,三月底,晚春時節,這位金國大員便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幾乎是跟呂頤浩前後腳出城,復又從滑州渡河,準備往大名府歸去。

且說,此時此刻,由於趙宋官家還於舊都,黃河沿線兵馬厚重,大名府這裡又是金軍控制黃河的要衝所在,左可援護京東濟南劉豫,右可防備東京周邊重兵,退還可掃蕩河北平原,卻是在撤兵之後、軍事對峙局面形成時立即按照粘罕的安排,合力屯駐了二十幾個猛安,四五員大將,儼然成爲了金軍前線樞紐。

故此,高景山趕到滑州,便有對岸之人早早派船來接……來的不是別人,正是之前長社城下的前萬戶大。

二人分舟渡河,待到對岸便已經天晚,便乾脆留在渡口,並着人取河中鮮魚,就在河北渡口尋了房舍,起了爐火,做起魚湯,然後置酒相對。

要知道,高景山跟大自然是相熟之人……得益於隋唐契丹時期的大發展,這年頭遼東這個地方從文化角度來說已經成了文明高地,但偏偏在地理上卻是文明邊地,那地方女真、渤海、高麗、契丹、奚、漢,甚至還有部分蒙兀人,各種混居無常,倒有自己的一套的文化特色與行事邏輯。

而女真人之所以能起勢,拋開大遼與大宋的腐朽,還有完顏阿骨打那代人的英豪不提,本身背後是有一個文明發達的,最起碼是軍事文明相當發達的遼東之地做倚仗的。

實際上,完顏阿骨打起兵後,花了相當多的精力與時間按照部族聯盟的那種方式來整合遼東諸族,金國剛一建國,所謂最基本的猛安謀剋制度中,奚、契丹、高麗、渤海、漢諸族,便都有人位居高位,所謂女真不滿萬的女真,絕非是單一從深山老林中涌出來的女真族裔。

當然了,遼東那個地方太混亂,文明與野蠻,落後與先進是並存的,這也確實導致了金國內部的混亂體制,只不過這種混亂在金國不停的強勢擴張中被遮掩了下來而已。

回到眼前,高景山這個人背後的高氏,你說他是渤海族是可以的,但說他是高麗族也是沒問題的,因爲這兩個民族本身就是一家,無外乎是說如今有一個高麗國的政權實體存在,能不能依附而已……實際上,高景山的同族就曾有人在遼東舉兵與完顏阿骨打對抗,試圖爭奪遼東的控制權。

只不過敗了而已。

所以,大和高景山絕對算是世交之人、相熟之輩,甚至,勉強可以稱之爲同胞的。

“宋人確實不願議和?”

酒過三巡,雙方微醺,說了好一通家常話之後,年輕的大方纔舉杯問到了正題。

“談都不願談……”高景山乾脆做答。“那趙宋官家確實硬氣。”

“俺今日說句閒話。”大聞言哂笑。“咱們大金立國已經快十五年了,雖說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但遇到宋人這般億萬大國,卻是萬萬耗不起的……他們都說俺在長社城下葬送了十五個猛安,卻不提這些年與宋人交戰,又有多少人被日漸消耗掉了。”

“這倒是實話。”高景山當然知道對方肚子裡有怨氣,便趕緊來勸。“但畢竟是戰敗,只是不讓你領兵爲將罷了,依然還是世襲的猛安,大名府的屯將,這個地方如此緊要,將來一有戰事,你只要穩住了不出差錯,總是還能再領兵出去的……”

“俺自然知道按照軍紀,早該將俺砍了,如今這個發落,只是因爲俺哥哥殉了國,俺們大氏又是咱們渤海族內第一的貴族,再若將俺砍了,怕是會再激起不妥事來,所以從輕發落。”大搖頭不止。“只是高將軍,此番處置俺還是有兩個大大的不服……”

高景山畢竟年長,心思妥當,所以聞言並未再做應和,只是兀自起身給自己盛鮮魚湯來用。

而大年紀偏小,又是弟承兄位,多少有些衙內氣息,反而飲下一杯酒後愈發不管不顧起來:“高將軍你來評評理,那日戰事俺自然要擔上責任,可右副元帥又如何呢?他纔是正經的當日戰場主帥,爲何俺沒了萬戶,沒了領兵權,又罰了金銀,他卻連個官銜都不曾落?”

“大將軍想多了。”高景山聽到是此言方纔放心,卻又放下湯碗跟着笑了起來。“右副元帥那裡其實跟你的處置是一般道理……你是渤海第一貴族,人家是完顏本家,你兄長殉了國,人家則是國主兄弟兼心腹,所以你只是不許領兵,而右副元帥那裡,依着這次這般議論,雖還掛着右副元帥職務,下次卻必然不能再度領兵爲帥的!兩邊其實是一樣的!”

“若只是這般看,自然是一樣的!”大聞言冷笑。“可若算上劉豫呢?”

端起湯碗的高景山微微一怔:“這關劉豫何事?”

“你還不曉得吧?”大愈發冷笑不止。“前幾日,粘罕國相、大太子,已經與國主做了當面議論,若宋人不願稱臣、割關中京東之地,那便要立劉豫當皇帝了……濟南、青州、淄州、萊州、登州、密州、兗州,七個大州一併歸這個降人知府來管!而今日,高將軍既然回來,只要入了大名府,那邊國主的使者得了訊息,就會直接過河馳入濟南,讓人家當皇帝。”

高景山面上不變,心中震動……話說,這消息雖然早就傳的滿天飛了,可臨到跟前,這些人依舊震動難名。

畢竟,這可是皇帝!是一國之主!

當然了,低頭請啜魚湯的高景山很快醒悟,卻又放下湯碗,稍微斂容以對:“其實也是有道理的,此番大侵攻,西路軍大勝,盡取陝北,東路軍卻無功而返,河南之地未有半分得手,而愈是如此,愈要撐住濟南這片河南立足之地,以圖將來勝負……反倒是陝北,那折可求未聞得要當皇帝吧?”

“折可求那裡問了,他不願意,便直接停了。”大隨口答道。

“這道理便對上了,西面局勢很好,反而無須立個皇帝。”高景山苦口婆心。

“道理是道理,比較是比較。”大終於執杯冷冷相對。“俺沒說劉豫當皇帝的對錯,只是將這個劉豫與俺自己,還有右副元帥放在一起比較,不免心寒……”

高景山心中微動,趕緊再去喝湯,卻不料湯碗已經空掉,便不由尷尬,只能轉手倒酒。

而大畢竟年輕氣盛,根本沒在意這些動作,卻是藉着酒勁,將心中藏着的那句話直接說出口來:

“他們完顏氏是金國當家的不錯,想咋樣便咋樣,俺也沒法說,可對下面總要講一個賞罰公正吧?俺們大氏和你們高氏引着渤海、高麗兒郎無數,隨太祖起兵至此,前後死了多少人,也沒有見到完顏氏給俺們大氏一個王爵,給你們高氏一個都督,然後各自分出一個州郡來快活!如何一個剛剛降了一年多的南人,只因爲會奉承,便能做到一個皇帝,領了七個那般富庶的州郡?!俺今日直言了,國主(完顏吳乞買)、國相(完顏粘罕),還有幾位太子處事不公!”

高景山心情複雜,沉默不語。

大見狀,情知討了個沒趣,卻也渾不在意,他本就是找個人發泄一下,難道還指望串聯起來,逼迫燕京那邊分他個大名府留守?便乾脆冷笑喝酒。

一夜無言,翌日天明,高景山自入大名府,果然在城中見到了國主使者,卻又不做理會,而是兀自輕馳向北,數日後便入得燕京,並於遼國舊宮室中見到了國主、國相與大太子完顏斡本、四太子兀朮,將東京見聞奉上。

孰料,四位貴人並未在意,直接道聲辛苦,便將他放出宮去。

而這日晚間,算算已經是春夏之交,但燕京之地卻是風沙不斷,而高景山再度出門,卻是私下拜謁了四太子完顏兀朮。

“大是這般說的?”

完顏兀朮剃掉了鬍鬚,卻顯得有幾分年輕人的樣子了,但語氣反而愈發老成。

“是。”高景山小心相對。

“無所謂了,他有怨氣也是尋常。”兀朮摩挲着光潔的下巴,坐在柔軟的蒲團上,略顯感慨。“這事關鍵不在於劉豫,劉豫只是個引子,關鍵在於戰敗無所得……至於撻懶,俺恨不能活剝了撻懶,可國主卻一力偏袒,大哥和俺想要處置他,國主只拿損兵數量來說話,說俺丟的兵馬不比撻懶少多少,而且也丟了一個萬戶性命……偏偏咱們東路軍這一敗,西路軍卻大勝,粘罕一時氣焰囂張,大哥也不得不隨國主一起進退。”

“是這個道理。”高景山微微感慨。“末將沿途行來,確實覺得暗流涌動……不過劉豫那事,軍中不服之人不光只是大一人而已。”

“是這樣嗎?”兀朮繼續蹙眉對道。“可那也沒辦法……高將軍,你是個老成的人,俺也不瞞你,去年冬日,咱們南下的時候,俺五叔父斜也忽然病了一場,如今連上馬都艱難,不知道還能挨多久……國中此番糾纏,怕是要遷延日久的!這時候,只能依仗着劉豫在前面拖延一二了!讓他稱帝,不光是賞賜他,也是要他和趙氏不能兩立!”

高景山心中震動異常。

且說,完顏斜也,乃是太祖皇帝和眼下國主的第五個同胞弟弟,更是正經的諳班勃極烈,名副其實的繼承人、皇太弟。

之前三大派系的政治鬥爭,很大程度上是圍繞着完顏斜也、阿骨打直系(也就是兀朮兄弟幾人),以及國主完顏吳乞買親子三方爭位進行的。現在完顏斜也一朝病重,燕京這裡自然要天翻地覆,也就難怪金國最高層會對此次南征的責任人高高擡起輕輕放下了,更難怪無人在意戰和事、前線事,以及軍中的不滿情緒。

但是,金國立國之本在於軍事,朝堂爭端最終往往是要靠着前線軍事成敗、功勞大小來定的,那麼此番事中,幾位太子真能爭得過國相粘罕嗎?

你們可是打了敗仗的人!而粘罕的心腹可是有條不紊,半點破綻都無,直接奪了整個陝北。

難道真指望一個區區降人皇帝來給你們立軍功?可這個皇帝不還是被國相搶着立了嗎?關你們什麼事?

一念至此,高景山本想再勸,但不知爲何,卻硬是把話塞進了肚子裡,反而一臉醒悟之色,然後平靜起身告辭……他一個說不清族裔的高氏,爲啥要爲人家完顏氏操這種心?

你也配?配的話,爲啥不封你個都督,給你一個州郡快活?

(本章完)

412.第406章 獲鹿440.第433章 敕約46.第46章 帳內(上)382.第377章 忽暗忽明109.第108章 重典1.第1章 明道宮470.同人22:金兀朮與太師奴的對話——人生283.第280章 蠟燭249.第246章 自擾(續)333.第328章 初雪(2合1)376.第371章 私信335.第330章 勸說(2合1)432.第425章 密謀232.第230章 藏報110.第109章 歸城373.第368章 應變5.第5章 會議286.第282章 白馬457.同人10:夢京華——楚茗淮鯉81.第81章 勝了(上)381.第376章 如雷如電82.第82章 勝了(下)146.第145章 夜叉119.第118章 第三十二張 當國203.第201章 排名121.第120章 通寶76.第76章 臨戰(上)238.第236章 回思461.同人13:微服出巡的趙玖——蔡有明天415.第409章 黃綠397.第392章 堤坡面理6.第6章 閒言249.第246章 自擾(續)332.第四卷卷末總結450.同人 3:歲已復始——Narkissos131.第130章 三裡444.第436章 附錄:番外1——榴彈怕水115.第114章 郊遊(中)269.第266章 魚羹111.第110章 歸城(續)13.第13章 界溝(續)371.第366章 夏雨(再續)439.第432章 斷絕280.第277章 星漢274.第271章 風聲(2合1繼續還債)460.同人12:宋金戰爭後世記敘及相關評價—79.第79章 決戰(中)122.第121章 兵力134.第133章 戰間144.第143章 亂像393.第388章 衆志成城155.第154章 來回203.第201章 排名264.第261章 設宴275.第272章 嶽臺143.第142章 胡思385.第380章 同桌同飲159.第158章 各問東西(上)428.第422章 保全262.第259章 述欲357.第352章 取捨(上)58.第58章 元宵(上)202.第200章 殿試(下)148.第147章 理由350.第345章 彙報(大家聖誕快樂,寒門生日416.第410章 石橋210.第208章 一波252.第249章 往來(中)297.第293章 祭祀272.第269章 一笑25.第25章 一將之論163.第162章 左右兼濟(上)101.第100章 南陽(下)414.第408章 天意409.第403章 柳下453.同人6:虞夫人——Narkissos308.第304章 喪家犬(2合1還債)101.第100章 南陽(下)134.第133章 戰間385.第380章 同桌同飲148.第147章 理由368.第363章 賦詩363.第358章 江東271.第268章 炒慄(2合1還債)17.第17章 官家走投無路了!(下)170.第168章 恨別鳥驚心144.第143章 亂像115.第114章 郊遊(中)149.第148章 召見327.第323章 喧囂79.第79章 決戰(中)31.第31章 騷動285.第281章 杏林229.第227章 殺人317.第313章 倚河(續)421.第415章 崩摧439.第432章 斷絕67.第67章 水泊(續)298.第294章 菩薩243.第241章 亂戰
412.第406章 獲鹿440.第433章 敕約46.第46章 帳內(上)382.第377章 忽暗忽明109.第108章 重典1.第1章 明道宮470.同人22:金兀朮與太師奴的對話——人生283.第280章 蠟燭249.第246章 自擾(續)333.第328章 初雪(2合1)376.第371章 私信335.第330章 勸說(2合1)432.第425章 密謀232.第230章 藏報110.第109章 歸城373.第368章 應變5.第5章 會議286.第282章 白馬457.同人10:夢京華——楚茗淮鯉81.第81章 勝了(上)381.第376章 如雷如電82.第82章 勝了(下)146.第145章 夜叉119.第118章 第三十二張 當國203.第201章 排名121.第120章 通寶76.第76章 臨戰(上)238.第236章 回思461.同人13:微服出巡的趙玖——蔡有明天415.第409章 黃綠397.第392章 堤坡面理6.第6章 閒言249.第246章 自擾(續)332.第四卷卷末總結450.同人 3:歲已復始——Narkissos131.第130章 三裡444.第436章 附錄:番外1——榴彈怕水115.第114章 郊遊(中)269.第266章 魚羹111.第110章 歸城(續)13.第13章 界溝(續)371.第366章 夏雨(再續)439.第432章 斷絕280.第277章 星漢274.第271章 風聲(2合1繼續還債)460.同人12:宋金戰爭後世記敘及相關評價—79.第79章 決戰(中)122.第121章 兵力134.第133章 戰間144.第143章 亂像393.第388章 衆志成城155.第154章 來回203.第201章 排名264.第261章 設宴275.第272章 嶽臺143.第142章 胡思385.第380章 同桌同飲159.第158章 各問東西(上)428.第422章 保全262.第259章 述欲357.第352章 取捨(上)58.第58章 元宵(上)202.第200章 殿試(下)148.第147章 理由350.第345章 彙報(大家聖誕快樂,寒門生日416.第410章 石橋210.第208章 一波252.第249章 往來(中)297.第293章 祭祀272.第269章 一笑25.第25章 一將之論163.第162章 左右兼濟(上)101.第100章 南陽(下)414.第408章 天意409.第403章 柳下453.同人6:虞夫人——Narkissos308.第304章 喪家犬(2合1還債)101.第100章 南陽(下)134.第133章 戰間385.第380章 同桌同飲148.第147章 理由368.第363章 賦詩363.第358章 江東271.第268章 炒慄(2合1還債)17.第17章 官家走投無路了!(下)170.第168章 恨別鳥驚心144.第143章 亂像115.第114章 郊遊(中)149.第148章 召見327.第323章 喧囂79.第79章 決戰(中)31.第31章 騷動285.第281章 杏林229.第227章 殺人317.第313章 倚河(續)421.第415章 崩摧439.第432章 斷絕67.第67章 水泊(續)298.第294章 菩薩243.第241章 亂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