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31章 騷動

第31章 騷動

理性而言,趙玖不該殺劉光世,因爲這麼做的壞處太多了,不僅僅是一個木已成舟的問題。

首先,大宋優待士大夫,可大宋也沒有對主動放棄兵權的大將趕盡殺絕的傳統!甚至可以說,這嚴重違背了宋太祖的既定方略,何況是官家親手殺人這麼性質惡劣的事情呢?

所以,人家呂好問說的是對的,這個宰相此時也確實是稱職的……趙玖此時就是在親手壞掉大宋制度,而大宋制度恰恰纔是這個風雨飄搖之時維繫他趙官家權威的真正利器。

換言之,趙玖是在親手挖趙宋的根,折騰他屁股下面那把爛椅子!

其次,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此時金軍已經來到了淮北,雙方一河之隔,所謂臨戰狀態,那麼此時殺如此一高階大將又算是怎麼一回事?

王德和傅慶算是被趙官家親自拿捏住反了水,可萬一當時沒拿捏成功呢?

而且王德和傅慶還好,這二人本身一個是中樞掛着號的名將,跟中樞多有聯繫;一個是新降之人,部屬也算是獨立的……這兩個人跟劉光世的關係還不至於說是打斷骨頭連着筋,不然也不會被拿捏住了。

可此時此刻,劉光世既然死掉,而且是被趙官家親手殺掉,那麼他留在山下的三千西軍本部又如何?喬仲福、張景這兩個西軍出身的統領此時尚在山下,天知道會是什麼結果?!

反了怎麼辦?

不反,譁變逃散又怎麼辦?

便是什麼都沒發生,等事情傳出去,難道會有好結果?

完全可以說,殺了劉光世以後,此時此刻,大宋朝在中原附近少有的幾隻武裝力量中,除了宗澤的東京留守司以及張韓二將外,其餘那些亂七八糟的將領都變得不可靠起來!

比如有極大黑歷史的範瓊,這廝當日拎刀子逼迫二聖出城投降,殺了不知道多少攔路的東京士民,算是個武臣裡的張邦昌,之前好不容易被李綱安撫住,此時卻正領軍在襄陽、南陽一帶平叛;還有御營中另一個統制,喚做王亦的,也是出了名的軍紀不好外加跋扈無度,此時正領兵在身後江寧府(今南京)爲接駕做準備;甚至還有劉正彥、苗傅那二人,花了那麼久才靠着劉晏的計策拿下了丁進,耽誤了那麼大事,早已惴惴不安,偏偏又是西軍將門,不免會胡思亂想……

而說到劉光世西軍將門的身份,西軍殘部此時依然是大宋的主要倚仗,關西的曲端、劉氏兄弟、吳氏兄弟,還有河北的楊惟忠……雖說個個都該可信,但萬一誰有個三心二意又如何?

總之,消息傳出去,這些人中誰反了都正常。而人家御史中丞張浚的話也很中肯,趙玖就是在亡國的危險邊緣瞎折騰!

只不過,趙官家不是說了嗎?他寧可亡國,也要幹這一遭事!換言之,這些危險他早就知道,但還是幹了!或者再言之,他幹這事的時候,就知道會有這些危險!

實際上,相較於這些可以預見、符合推論的事情,行在文武們此時倒是更擔心這位已經不顧一切的官家接下來會做什麼?要是再來幾次‘寧可亡國’,那等他們見到李綱和其餘幾位相公,又該怎麼說?

“山下怎麼說?”

中午時分,陽光普照,從八公山山頂望去,對岸視野極佳,這使得金軍大隊人馬到來的情況根本不可遮掩,而幾乎是有所準備一樣,隨着金軍大隊陸續緩緩出現在北岸,安靜了一個上午的南岸八公山下忽然又躁動喧譁起來……獨自一人坐在八公山北巒頂上觀察情勢的趙玖聽到動靜,幾乎是頭也不回,便開口相詢。

“回稟官家!”

自山下折返,先在帷幕內朝幾位行在文武重臣彙報了情況後,然後無奈之下不顧官家有令,掀開帷幕來到了此處的楊沂中趕緊俯首。“好教官家知道,早上的時候,有賴於王(王德)、傅(傅慶)兩位的事先移營,而喬、(喬仲福)、張(張景)兩位統領又能識大體,到底是穩住了局勢,可金人主力一來,全營騷動,便是王、傅兩位的部屬也多有倉皇之意……”

“不反就行,倉皇算什麼?”趙玖回過頭來,露出一絲嘲諷之意,而不知道是不是錯覺,這位趙官家此時居然給人一種釋然和輕鬆的感覺。“然後呢,王、傅部屬都如此,那三千西軍又如何?此時在下面帶頭鼓譟的就是他們吧?”

“正是!”

“不造反卻只鼓譟,他們要什麼?”趙玖愈發顯得不以爲意起來,也不知道是破罐子破摔了,還是昨日親手殺了人後打開了什麼新世界。

“他們要賞賜!”

低着頭的楊沂中小心翼翼偷看了眼起身從他身前經過的官家,不得不說,昨日之後,他對趙玖也多少又多了層畏懼感,因爲能親手殺人的趙官家太稀罕了。“他們鼓譟生事,說以往成例,官家登基都要給禁軍發賞賜,結果這次官家登基後到現在都不發賞賜,卻要他們如此辛苦……”

“總算沒有直說是因爲劉光世的事情。”趙玖一邊負手踱步,一邊稍微感嘆。

“喬仲福和張景二位都是能識大體的西軍宿將,不至於讓軍中下面這些痞子如此無忌,但士卒討要賞賜,乃是軍中素來都有的事情,也最能鼓動人心。”言至此處,跟在趙玖身後的楊沂中言辭愈發小心。“官家,幾位相公和臣都以爲,要是不能速速處置的話,怕是王將軍、傅統領所部也都會捲入其中,便是呼延統領部與御前班直都要不穩……”

“看來鬧事的人都是軍中老人,知道該怎麼鬧,也知道什麼時候鬧。”趙玖繼續踱步向前,卻是停到了充當他這個趙官家行宮的帷幕邊緣,然後忽然回頭笑問。“所以這賞賜不給如何,給了又如何?”

“不給,眼下沒有統領級別的宿將支持,他們不可能造反,但金人兩萬主力在淮北,他們卻未必不能趁機鼓動起來,讓全營潰散南走!”楊沂中嚴肅相對。

“不行!”趙玖當即搖頭,然後以手指北。“你也看到了,金人主力已經到了,下蔡城的內渡又不知道要多久才能修好,張俊在對岸已經成了徹底的孤軍,此時這淮南八公山大營要是再當面潰散了,那他便再無餘地……或是一夜全城潰散,或是被下屬架着投降,也就是目下可見的事情了。”

“那就只能賞賜了。”楊沂中小心應道。“臣剛剛朝幾位相公彙報,他們也都是這個意思,此時就在帷帳後等着官家呢!”

趙玖點點頭,然後擡頭望着冬日晴空一聲嘆氣,也不知道在想什麼:“營中確實有充足財貨嗎?”

“充足說不上,但壽州、順昌府兩個大州的府庫都在此處,大略賞賜全軍還是可行的。”其實就在帷帳另一面的御史中丞張浚忍不住接口言道。“官家,官家既然以臣爲御史中丞,那臣便不得不言……此時既然已經殺了劉光世,多言無益,而劉光世終究只是一人,山下此時卻有數千人、上萬人,不可能只靠刑罰便能穩住局勢的!”

“說得對,朕也沒指望只靠刑罰……”趙玖隔着帷幕連連頷首。

“官家,好教官家知道。”又一人隔着帷幕開口,卻是營中唯一一個正經東府相公呂好問。“便是此時行在財貨散盡,官家也無須憂慮行在與營中的用度,須知張樞密(張愨)在淮東籌辦鹽引、度牒,一切順利;樑侍制(樑揚祖)在揚州處置東南財賦,也有成效……這都是直接能供給此處的。便是西面,丁進降服後,道路恢復,滁州等軍州供給的財貨物資也能即刻送到。”言至此處,呂好問稍微一頓,到底是說了下去。“官家賞賜妥當,人心恢復後,且放心南下揚州,暫避兵鋒,此處交給王德便是……也該升他個統制了。”

“王德確實可加統制銜。”趙玖隔着帷帳聽了半晌,忽然又言。“可既然說起西面,賞賜了此地兵馬,便不需要賞賜西面劉正彥、苗傅、劉晏,乃至丁進嗎?而且剛殺了劉光世,那邊同爲西軍一脈,也要安撫,還有張所的去向也不清楚……總之,得要一位宰執重臣往西面走一趟,將滁州押解的財貨就地發下賞賜,並適當加官,以安撫人心。呂相公、汪相公,你們二人誰去?”

帷帳對面安靜了一會,但很快還是呂好問再度開口:“官家,官家身側須最少有東西二府一宰執,否則人心難安……臣以爲,不如以之前在潁口分開的資政殿學士宇文虛中加同知樞密事,轉淮西去安撫劉、苗,併兼顧淮西數軍州轉運事。”

“可以。”趙玖笑了一下,並未多言。

“那山下……”

“山下便也準備賞賜吧!”趙玖隔着帷帳繼續負手笑道。“王太尉先去告訴諸位將軍、統領,讓他們先安撫人心;然後將金銀錢布帛財貨都在南面山腰那個緩坡上攤開,讓他們都親眼看到,汪樞相再親自看管着,尋老成之人公平分發下去……”

“官家明斷。”

很明顯的,帷帳那邊不少人都鬆了一口氣,不過樞相汪伯彥還是小心地提出了一個小小的建議。“不過官家,財貨這種東西不好公開露在軍士身前,否則一旦有不軌之徒煽動,說不得便是亂事根由。”

趙玖若有所思,繼而緩緩點頭,從善如流:“既如此,那就不公開展露了。而且,既然憂慮現場再有人鼓動,何妨讓那支西軍中喬仲福、張景二人之下的軍官……就是鬧事的那些人……專門到山頂小寨,由呂相公、張中丞出面,多賞賜一些,也多安撫一下。這樣,一面省的賞賜大軍時他們出來鬧事,一面也好看看能不能從根子上安撫住這支部隊。”

帷帳外面沉默了一下,繼而是竊竊私語。

但是,當趙玖低頭掀開帷幕走進去以後,所謂行在重臣,也就是呂好問、汪伯彥、王淵、張浚四人爲首,外加諸如胡寅、楊沂中、藍珪之類的這些雜七雜八的禁中文武內臣了,紛紛噤聲。

而爲首者呂好問也不再猶豫,反而即刻頷首:“官家此言也是老成所在,臣以爲可以一試。”

趙玖負手微笑以對……若非帷幕最中間的空地上尚有昨夜血漬,河對岸尚有金軍主力與一座孤城,山下尚有正在鼓譟的亂兵,衆人幾乎以爲眼前這個極度放鬆的官家是太平年月來遊山玩水的仁皇帝呢。

就這樣,衆人既然都受了吩咐,便紛紛即刻轉身去忙,而此時趙玖卻又忽然開口提醒了一事:“先取些財貨來,朕要先親手賞賜御前諸班直!”

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衆人更加無言,旋即更加忙碌。

PS:感謝壯壯爸爸、澤叔的雙盟,感謝樂燕山和茶几的上盟,也感謝阿越、大娘也捧捧我、人間煙火語幾位的打賞……總之,謝謝大家的新年禮物!

我讓趙小九給大家磕頭問好,祝大家新年愉快,2020人人發大財!

(本章完)

252.第249章 往來(中)330.第326章 往歸407.第401章 陳述297.第293章 祭祀17.第17章 官家走投無路了!(下)30.第30章 寧國410.第404章 柳下(續)158.第157章 或言南北331.第327章 遺篇241.第239章 軍令415.第409章 黃綠24.第24章 三萬之約257.第254章 買賣211.第209章 水輪子143.第142章 胡思232.第230章 藏報174.第172章 舟楫恐失墜(續)206.第204章 鬆緊384.第379章 且行且觀(續)6.第6章 閒言114.第113章 郊遊(上)258.第255章 約期454.同人7:詩散集——耶律衝哥14.第14章 金兀朮來了!245.第243章 不忘(上)407.第401章 陳述219.第217章 敗走344.第339章 迴應453.同人6:虞夫人——Narkissos235.第233章 進發64.第64章 廿八(下)50.第50章 水戰(下)477.同人29:僧途——肥貓掉毛83.第83章 小酌282.第279章 題記395.第390章 南北並起143.第142章 胡思298.第294章 菩薩200.第198章 殿試(上)76.第76章 臨戰(上)274.第271章 風聲(2合1繼續還債)262.第259章 述欲24.第24章 三萬之約157.第156章 河灘143.第142章 胡思61.第61章 廣濟93.第92章 人心(續)479.同人31:聊齋志異系列——阿楷sama281.第278章 土嶺48.第48章 浮橋(4k二合一,不分章了)478.同人30:楊沂中發現了什麼——LiaWind36.第36章 雪渡(上)193.第191章 孰是孰非64.第64章 廿八(下)359.第354章 取捨(下)417.第411章 河流356.第351章 黯然333.第328章 初雪(2合1)85.第85章 流光(中)211.第209章 水輪子12.第12章 界溝115.第114章 郊遊(中)260.第257章 共情343.第338章 問答150.第149章 問答200.第198章 殿試(上)140.第139章 分歧(上)433.第426章 渾水134.第133章 戰間161.第160章 前後失據(上)352.第347章 後繼363.第358章 江東163.第162章 左右兼濟(上)318.第314章 擡槍(2合1還債)411.第405章 憂懼436.第429章 將死(續)395.第390章 南北並起131.第130章 三裡286.第282章 白馬138.第137章 悖論464.同人16:宋書本紀二十四——燎原火211.第209章 水輪子299.第295章 財政314.第310章 名使(續)116.第115章 郊遊(下)86.第86章 流光(下)330.第326章 往歸292.第288章 神佛260.第257章 共情85.第85章 流光(中)1.第1章 明道宮12.第12章 界溝126.第125章 不斷411.第405章 憂懼400.第395章 進言346.第341章 正詭428.第422章 保全244.第242章 落雕381.第376章 如雷如電318.第314章 擡槍(2合1還債)
252.第249章 往來(中)330.第326章 往歸407.第401章 陳述297.第293章 祭祀17.第17章 官家走投無路了!(下)30.第30章 寧國410.第404章 柳下(續)158.第157章 或言南北331.第327章 遺篇241.第239章 軍令415.第409章 黃綠24.第24章 三萬之約257.第254章 買賣211.第209章 水輪子143.第142章 胡思232.第230章 藏報174.第172章 舟楫恐失墜(續)206.第204章 鬆緊384.第379章 且行且觀(續)6.第6章 閒言114.第113章 郊遊(上)258.第255章 約期454.同人7:詩散集——耶律衝哥14.第14章 金兀朮來了!245.第243章 不忘(上)407.第401章 陳述219.第217章 敗走344.第339章 迴應453.同人6:虞夫人——Narkissos235.第233章 進發64.第64章 廿八(下)50.第50章 水戰(下)477.同人29:僧途——肥貓掉毛83.第83章 小酌282.第279章 題記395.第390章 南北並起143.第142章 胡思298.第294章 菩薩200.第198章 殿試(上)76.第76章 臨戰(上)274.第271章 風聲(2合1繼續還債)262.第259章 述欲24.第24章 三萬之約157.第156章 河灘143.第142章 胡思61.第61章 廣濟93.第92章 人心(續)479.同人31:聊齋志異系列——阿楷sama281.第278章 土嶺48.第48章 浮橋(4k二合一,不分章了)478.同人30:楊沂中發現了什麼——LiaWind36.第36章 雪渡(上)193.第191章 孰是孰非64.第64章 廿八(下)359.第354章 取捨(下)417.第411章 河流356.第351章 黯然333.第328章 初雪(2合1)85.第85章 流光(中)211.第209章 水輪子12.第12章 界溝115.第114章 郊遊(中)260.第257章 共情343.第338章 問答150.第149章 問答200.第198章 殿試(上)140.第139章 分歧(上)433.第426章 渾水134.第133章 戰間161.第160章 前後失據(上)352.第347章 後繼363.第358章 江東163.第162章 左右兼濟(上)318.第314章 擡槍(2合1還債)411.第405章 憂懼436.第429章 將死(續)395.第390章 南北並起131.第130章 三裡286.第282章 白馬138.第137章 悖論464.同人16:宋書本紀二十四——燎原火211.第209章 水輪子299.第295章 財政314.第310章 名使(續)116.第115章 郊遊(下)86.第86章 流光(下)330.第326章 往歸292.第288章 神佛260.第257章 共情85.第85章 流光(中)1.第1章 明道宮12.第12章 界溝126.第125章 不斷411.第405章 憂懼400.第395章 進言346.第341章 正詭428.第422章 保全244.第242章 落雕381.第376章 如雷如電318.第314章 擡槍(2合1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