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天馬騰空終有日

時間是長慶元年上巳節,循例這日幽州各幕府和地方州縣官吏放假一日,以便和家人團聚,李茂同時規定這一日官員之間不得相互饋贈和走動,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上巳節踏青是一種風俗,但對於成武郡王府來說,享受這項風俗並不容易,幽州城裡城外可供踏青的地方很多,但到處都是人山人海,若郡王想與民同樂,結果可能是郡王樂而民不樂,因爲王府衛隊和地方保安局會將遊人驅逐的乾乾淨淨,以確保郡王和家人的絕對安全。

這自然不是李茂所希望的,因此鑑於出行可能給地方帶來的巨大麻煩,李茂只允許衆人出幽州西門,到城西的松林苑轉了一轉。松林苑本是一座軍墾田莊,因這支軍隊的番號被撤銷,隊伍被改編,田莊因此移交給幽州地方,幽州地方將其拍賣,因水土不好,離兵營太近,竟無人肯接手,久而久之便荒廢了,蘇卿到幽州後出資購入,在莊內引水開塘,養雞養鴨養魚,弄的十分興旺。

這裡人煙稀少,遠離鬧市,沒有擾民之煩。出王府側門通過一條僻靜的小街出幽州西側門便可到達。李茂攜衆妻妾、子女在莊中游樂一日,未時方回城,衆人玩夠了,也累了,各自散去,約定向晚時分再續家宴。

李茂回到書房,護兵打水來,正泡腳,石空來報太原方面有信使到,有急件呈遞,齊浩要求務必當面交給李茂。

來的是齊浩兄長齊正的兒子齊岷,不過十來歲年紀,跟着叔叔歷練,爲人成熟幹練,渾身透着一股精明勁兒。

李茂示意將人帶進來,對齊岷說道:“都是自己人,大家都不必拘禮,坐,喝茶。”齊岷未敢輕慢,行了禮,由貼身處取出一封密件,呈給石空,卻不敢坐。

石空請其落座,親手奉上茶水,輕鬆自若地聊道:“元宵節纔剛剛打過一場,怎麼,又要拉傢伙開戰?”

齊岷道:“小子離開太原時,情勢已十分緊張,大有一觸即發之勢。”說完喝茶,顯然不願意在李茂面前多談太原的事。

李茂看完密件,問齊岷:“朝廷詔令各鎮銷兵,河東各軍都是什麼態度?”

齊岷道:“朝廷以天下太平無事,要各鎮每年裁汰百分之八的軍士,持之以恆達到削減兵額,減輕負擔的目的。可對被裁汰的將士又無一語交代,地方本不願意裁兵,也故意不做安排,因此軍士怨氣很大,那些被裁汰的軍士貧無立錐之地,又沒有謀生的手藝,又是吃糧慣了的不肯賣力氣給別家,個個落魄,而今許多人嘯聚山林,爲匪爲盜,官府也拿他們沒辦法。”

“銷兵之策”是李恆登基後採納宰相蕭俛、段文昌的建議推行的一項國策,以元和中興,天下太平爲由,要求各地藩鎮削減兵額,以減輕度支財政負擔,讓利於百姓。兵馬是各藩鎮割據自雄的本錢,銷兵之策無疑是觸動了衆人的根本,因此除了南方少數藩鎮,各鎮多陽奉陰違,故意將政策弊端放大。

李茂深有感觸道:“元和改成了長慶,新朝要有新氣象,兩位新宰相急着立功,就給陛下獻了這麼一條計謀,可苦了天下藩鎮。而今各方都是陽奉陰違,明着奉詔而行,實際都在賣力挖坑,只是時機不到,誰都不願意做出頭鳥,可都怎麼憋着總不是個事,早晚還是要釀出大亂子的。”

齊岷道:“太尉所言極是,我這來的路上就遇到六股盜匪,一問都是被裁汰的河東軍士,天下本無事,卻被人撒了滿地火種,真不知道朝中那兩位相公是何居心。”

石空笑道:“他們只是無能無才,好心辦了壞事,能有何居心?”

李茂道:“信我就不寫了,你帶口信回去:量力而行,以保存實力爲第一要務,我判斷一兩年內還不會有大亂子。”

齊岷起身告辭,石空送出,命人帶他去寧園拜見姑姑齊嫣。

李茂把齊浩給他密件又看了一番,閉上眼睛琢磨了一陣子,然後點火燒了,一般來往密件都需要交給曾真存檔,但部分特殊密件便是曾真也不宜過手,李茂看過之後便會親手毀掉,這封密件就屬於其中之一。

一時蘇卿派桃紅來請李茂去赴家宴,李茂心裡有事,但也不忍拂了衆人的興致,打起精神應付了一場,宴散,去向軍府中堂,批閱了幾分急件,與常木倉商議了幾件大事,派蔡有才將胡南湘找了過來。

胡南湘剛由歸州調任度支局,還在熟悉業務,聽聞李茂召喚,心裡十分緊張,怕答非所問挨訓斥,李茂待身邊人一向苛嚴,打是談不上,罵是家常便飯,對胡南湘這樣的心腹親信尤其嚴厲,每次都能罵的胡南湘滿頭大汗。

不過今晚,李茂脾氣格外的好,他甚至離座到門口迎了一下,不過胡南湘落座後仍舊有些緊張,李茂的脾氣他太瞭解了,用秦墨的話說就是笑裡藏刀,說着說着就翻臉了。

問了兩句閒話後,李茂忽然話鋒一轉:“本來孝章從淄青回來,我是想讓他回遼東的,眼下看卻要有所調整。遼東區的總管人選,你有什麼意見?”

原來是向自己徵詢意見,回答這樣的問題,無須去揣摩他的心思,更不能順着他的意思去回答,否則會被他罵作沒腦子,一次兩次,然後疏遠,這個時候只須說出自己的見解,一般來說只要不太離譜,他都不會說什麼,你的意見只供他參考,本來也就沒有什麼對錯之分。

胡南湘從容答道:“遼東是大帥的起家之地,幽州的後院,我們的大本營,萬不容有失,雖說遼東屯有重兵,新羅、渤海暫時安寧,靺鞨、室韋也都還老實,但總管之選仍要以懂軍事爲第一,本來金道安是最佳人選,但因薛尚書之故,卻不能再起用,我建議起用馬和東爲總管。”

李茂道:“說說你的理由。”

胡南湘道:“遼東尚不安穩,對外用兵頻繁,周邊有哥、勿、平壤兩大戰區三位都統,有新羅、渤海、靺鞨等強敵,將來還要打仗,遼東區需要支應四方,總管若不懂軍事,實難勝任。馬和東從淄青起就是大帥的部屬,也是遼東的創世元勳之一,資歷自然是夠的,此番平定黃立、黃中兄弟內亂,是立下大功的,也算洗刷了過去的污點,他年紀大了,再無太多的追求,又是個很純粹的軍人,由他出任遼東區總管,我以爲十分合適。”

李茂道:“他帶兵是把好手,不過治理地方還欠些火候。陳光道這個人怎麼樣?”

胡南湘搖搖頭:“遼東總管除了是兩戰區三都統的後勤總管,也暗含有監督的意思,陳光道資歷不夠,只怕未能服衆。”

李茂還是搖頭,讓胡南湘想想是否還有其他人選。

胡南湘提出一個人選:王儉。

李茂道:“據我所知,我的這位老兄打仗是把好手,當父母官也很一般。昔日他做營州刺史,有人告鄰居偷了他家牛,告到州衙,他左右審問不出來,一怒之下,在門口支了口大鍋,燒了兩鍋沸水,揚言要把撒謊者扔進去煮了,結果是什麼,兩個人立即都改了口,被告說他偷了牛,悄悄賣了,原告卻說他家牛沒丟。結果又弄成了一筆糊塗賬。”

胡南湘忙道:“若王統領出任遼東總管,我願去協助他。你不是常說我治理地方還有點意思嗎?”

李茂道:“放着好好的財神爺你不做,跑去跟百姓刁民打交道,你腦子讓驢踢了?”

胡南湘道:“財神爺固然威風,卻也不好當,八方都要錢,來錢的路子卻又被各方大神把持着,實在是爲難的很。”

李茂譏笑道:“所以你就急流勇退了。”

胡南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李茂道:“也罷,就遂了你的心願,去遼東幫王總管一把,遼東是我們的福地,萬不容有失。”當即任命胡南湘爲遼東節度判官、遼州長史、遼東城兵馬使、遼州保安軍行軍司馬和第一師觀察使,協助王儉坐鎮遼東,支應四方。

因爲有蘇卿的授權,打理海東社的崔谷很給面子,鄭孝章淄青之行總算功德圓滿,各方關係基本理順,此番橫海直奔幽州,本想覲見過後就會遼東做土皇帝,卻沒想到李茂改了主意,讓他留在幽州,主持改革後的政務系統。

這一來手中權力倍增數倍,地位也提升了一格,但鄭孝章卻只剩苦笑,伴君如伴虎,李茂就是幽州的君,伺候他一個人就已經勉爲其難了,現在卻又多了一頭母老虎需要陪伴,這以後的小日子可怎麼過喲。

倒是李茂和他做了一番推心置腹的長談,給了他堅定的信心。整個政務系統的核心是度支局,要害是個“錢”字,要想把政務系統抓起來,抓出彩,就得廣開財源,以支定收。

在李茂的強力支持下,鄭孝章開始推行他的財政革新運動,這項改革從一開始就不被人看好,幽州現在統轄十五州之地,地方很大,人很多,各種關係錯綜複雜,搞什麼財政革新,那是註定要失敗的。

只有極少數人看到了此項改革背後的雄心和野心,一旦改革成功,幽州將脫引而出,絕塵而去,像一匹長了翅膀的天馬,展翅衝向藍天。

第379章 分家之後我做主第550章 是大忠若奸還是大奸若忠第171章 糾察官第269章 遺詔第578章 真打、假打,然後跑第349章 此罵深得我心第140章 屠斬第206章 我本賤人第232章 難忘的傷疤第716章 大青川第70章 城局使和醫學院第721章 歷史的長河第610章 誰泄露了我的行蹤第449章 失手第464章 我來這就是爲了種田第310章 厲兵秣馬第540章 家族利益至上第498章 打他個天翻地覆第668章 甘露之變(續)第279章 無題第244章 奏對少陽院第225章 珍珠蒙塵(續)第92章 脫身和逃亡第283章 小妞膽夠肥的第264章 躁動和不安第168章 分贓要公平第316章 腿粗就抱第248章 綁票(續)第602章 涸澤而漁不是個好辦法第589章 新朝的新氣象第465章 白臉和紅臉第306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429章 請君入甕第431章 你還是反了吧第362章 長桃花眼的故人第533章 後院起火第673章 不讓我活我就叛國第633章 過江龍第284章 物是人非第529章 燕地風雲(上)第20章 她老爹原來是兵馬使第739章 囚鳳第337章 豹子不如貓第690章 右廂在行動第337章 豹子不如貓第400章 老狐狸,還是你狠第206章 我本賤人第526章 你的繡花鞋留在了外面!第446章 她腳癢第673章 不讓我活我就叛國第164章 當家的甜頭第724章 水寒鴨先知第287章 小心佈局第196章 退個風輕雲淡第133章 旗開得勝第509章 幽州之變2第268章 雖勝猶辱第724章 水寒鴨先知第252章 冰山一角第470章 契丹人的錯判第96章 帶着你的嫁妝嫁過來第722章 伐隴第438章 長遠和眼前第394章 我要伸冤第310章 厲兵秣馬第128章 斷指將軍第336章 從容是種氣度第67章 他想明白了第410章 戰西川第155章 誰家刺客第563章 聽我的沒錯第472章 趕着來當冤大頭第2章 夜半挖坑人第712章 這僅僅只是一種諷刺...第487章 木馬計第102章 藏寶第200章 兵該怎麼練第379章 分家之後我做主第692章 關內五軍第349章 此罵深得我心第713章 坑中人第688章 天下兵馬副大元帥第338章 蓄勢待發第540章 家族利益至上第373章 勇士不哭第402章 種一顆仇恨的種子第490章 焦心第244章 奏對少陽院第443章 亂戰第65章 沒有真相第180章 請你吃罰酒第500章 打他個天翻地覆3第306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106章 刺血當墨(續)第435章 小冤家第217章 好事自上門(續)第557章 互相擔保第195章 把你充軍是爲了保護你第699章 誰家刺客第322章 透明人
第379章 分家之後我做主第550章 是大忠若奸還是大奸若忠第171章 糾察官第269章 遺詔第578章 真打、假打,然後跑第349章 此罵深得我心第140章 屠斬第206章 我本賤人第232章 難忘的傷疤第716章 大青川第70章 城局使和醫學院第721章 歷史的長河第610章 誰泄露了我的行蹤第449章 失手第464章 我來這就是爲了種田第310章 厲兵秣馬第540章 家族利益至上第498章 打他個天翻地覆第668章 甘露之變(續)第279章 無題第244章 奏對少陽院第225章 珍珠蒙塵(續)第92章 脫身和逃亡第283章 小妞膽夠肥的第264章 躁動和不安第168章 分贓要公平第316章 腿粗就抱第248章 綁票(續)第602章 涸澤而漁不是個好辦法第589章 新朝的新氣象第465章 白臉和紅臉第306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429章 請君入甕第431章 你還是反了吧第362章 長桃花眼的故人第533章 後院起火第673章 不讓我活我就叛國第633章 過江龍第284章 物是人非第529章 燕地風雲(上)第20章 她老爹原來是兵馬使第739章 囚鳳第337章 豹子不如貓第690章 右廂在行動第337章 豹子不如貓第400章 老狐狸,還是你狠第206章 我本賤人第526章 你的繡花鞋留在了外面!第446章 她腳癢第673章 不讓我活我就叛國第164章 當家的甜頭第724章 水寒鴨先知第287章 小心佈局第196章 退個風輕雲淡第133章 旗開得勝第509章 幽州之變2第268章 雖勝猶辱第724章 水寒鴨先知第252章 冰山一角第470章 契丹人的錯判第96章 帶着你的嫁妝嫁過來第722章 伐隴第438章 長遠和眼前第394章 我要伸冤第310章 厲兵秣馬第128章 斷指將軍第336章 從容是種氣度第67章 他想明白了第410章 戰西川第155章 誰家刺客第563章 聽我的沒錯第472章 趕着來當冤大頭第2章 夜半挖坑人第712章 這僅僅只是一種諷刺...第487章 木馬計第102章 藏寶第200章 兵該怎麼練第379章 分家之後我做主第692章 關內五軍第349章 此罵深得我心第713章 坑中人第688章 天下兵馬副大元帥第338章 蓄勢待發第540章 家族利益至上第373章 勇士不哭第402章 種一顆仇恨的種子第490章 焦心第244章 奏對少陽院第443章 亂戰第65章 沒有真相第180章 請你吃罰酒第500章 打他個天翻地覆3第306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106章 刺血當墨(續)第435章 小冤家第217章 好事自上門(續)第557章 互相擔保第195章 把你充軍是爲了保護你第699章 誰家刺客第322章 透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