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劉表愚行,不過適得其反爾

雕版印刷在印那種需要反覆印成千上萬本大批量書籍時,成本其實並不比活字印刷更高。

只是前期投入比較大,得把所有要印的書內容統統刻一遍,所以一般人做不了這種事情,而且啓動階段耗時很久。

活字的優勢,主要在於啓動迅速,有點兒新內容想印,幾天就可以開工,不像雕版動輒要幾個月準備期。所以在印需求量巨大的儒家十三經時,雕版就完全夠用了。

而這些缺點,隨著劉備諸葛亮以地方諸侯的官方力量投入印刷業時,就全部可以彌補掉了。他們有錢,不怕初始資金投入大、回本慢。也不在乎什麼時候能雕完。

如今這項技術纔剛實驗出來兩個多月,哪怕堆砌木匠人數,也只刻完了一部十三經中字數極少的《爾雅》,以及小半部《毛詩》,可諸葛亮等得起,一點點往外放,哪怕花上幾年時間,吸引荊州和北方讀書人,也夠用了。

司馬徽和徐庶在大致估算了一下印書坊的工作效率後,就得出了這個結論。

而諸葛亮卻並不滿足於立刻結束參觀行程,既然來都來了,他當然要充分展示肌肉,展示潛力,把細節巧思都解說給徐庶聽:

“這雕版之法,看著簡單,其實還有很多細節要注意。智者當見微知著,防患未然。比如好不容易刻了一塊版,或許印刷數百卷之後,有些字就會磨損。如果不加預防,直接整塊版廢了,豈不可惜?”

雕版在印十三經時,唯一還有一點相比於活字的明顯劣勢,就是將來磨損後替換比較麻煩。活字磨壞了一個字,只要換掉壞的那個字就行了。

雕版壞掉幾個字後,卻有可能要換整版。

但這些缺點,諸葛亮有諸葛瑾這個穿越者大哥幫他把關、提前預測提醒痛點,問題也就不大了。

哪怕司馬徽徐庶這些外行人,暫時沒看到其中門道,沒問他,諸葛亮也要主動顯擺。

徐庶一聽,這個問題果然先見,他自己想了想,沒想到解法,也就虛心求教:“既然預料到了這個問題,又當作何解呢?”

諸葛亮得意顯擺道,如同一個釣了大魚後在村裡遛彎能遛空一油箱的村夫:“其實點透了也沒什麼難的,一是將來我們打算把版子再做小,現在一塊大版印一整卷,動輒上千字,不夠靈活。未來要縮到每頁兩三百字,紙張也要裁小,慢慢磨合出一個綜合來說最高效的尺寸。

而且我在在首次雕版時,就要求工匠們選硬一些、耐磨一些的木料,同時把字痕刻得更深一些,普遍要確保筆畫凸出於背板兩分(大約四毫米)。

字跡凸出得高,就能多磨損幾次。印個幾百次後,如果發現相當一部分字跡被磨損了,還可以用砂紙把其他磨損少的字統一打磨一下,確保所有字再次回到差不多凸出高度的狀態,就可以再印幾百次了。

最後實在不行,還能把個別磨損特別嚴重的字單獨挖掉,再雕一塊一樣大小的單字方木塊塞進缺口補上、黏合,總之就是儘量用低成本手法修復延長雕版的耐久度。”

諸葛亮一邊解說,一邊帶著司馬徽徐庶一道道工序實地觀摩過去,工坊中也確實有兩三個木匠正在執行修復的工作,把偶爾出現磨損缺字錯字的版子重新補好。

徐庶一開始浮光掠影而觀,並不覺得這些木匠的工作有多難。聽完解說後,得知這些雕刻的木頭都比較硬,他也忍不住拿起一片木牘細看,用手掰了一掰。

最後,又拿出自己原先的佩劍,在木牘上用力劃了一道,感受刻鑿的難度,這才微微失色:

“這些木頭果然挺硬的,那些匠人爲何能運刀如飛,難道武昌這邊連木匠的刻刀都特別精良麼?”

諸葛亮再次被問到了得意處:“工匠們原本使用的刻刀,自然是不夠鋒利、難以雕刻硬木的。不過我這兩個月本就在鄂縣那邊開鑿大冶鐵礦、革新用灌鋼鍛刀的工藝。

那邊開礦冶鐵鍊鋼的本意,是整軍強兵,結果還沒大規模量產刀槍,我倒是先讓人用新法鍛造打磨了一批木匠刻刀。

這些小刀需求量大,用鋼材又不多。原先最費力的環節是砥礪打磨,用礪石一把把往復磨太慢了,我還爲此琢磨了一種腳踩的磨刀砂輪,數息之間就能把鈍了的刻刀重新磨礪——徐兄這邊看。”

徐庶順著諸葛亮手指的方向看去,牆角果然有一個磨刀匠在爲木匠們提供配套服務。

那磨刀匠腳踩著一個類似自行車踏板的東西(當然徐庶並不知道自行車),踏板的軸很粗,上面套著一圈繃緊的皮帶。皮帶的另一端連在磨刀砂輪的軸上,那根軸很細。

如此依靠轉軸的粗細比,就能實現類似於自行車鏈條齒輪組的變速效果,只是比自行車更容易打滑一些,不過問題不大。基本上腳踩一圈踏板,磨刀砂輪能轉十幾圈,用鈍了的刻刀放上去稍微磨幾秒就又能用了。

“這些纔是整軍強兵的正道,如此亂世,只靠文教吸引士人如何夠?先生奇思妙想之多,實在令庶神往。”徐庶發自肺腑地感慨。

諸葛亮:“這有何難,過幾日,就請徐兄去鄂縣觀摩一番,到時候,諸位也可根據各人所長,自擇入仕之初的職責。”

旁邊衆人聞言,石韜立刻表示也要跟徐庶一起去多長長見識。

而司馬徽、尹默、李仁這些純學術型的人才,對兵器打造冶煉鋼鐵之類的事不感興趣,便表示會留在武昌學宮這邊,即日便展開工作。

諸葛亮自然也不會勉強,算是對這波人才先進行了一下分流。

三天之後,司馬徽和尹默、李仁就初步適應了武昌這邊的環境,司馬徽就決定在武昌學宮開學收徒。

尹默、李仁本身學業也未徹底完成,就一邊學習,一邊幫恩師做些輔助性的打下手工作——類似於後世的在校研究生兼職助教。

學宮房子都才蓋了兩座,一切草創,還得從宣傳、吸引求學者開始,估計今年臘月最後這十幾天,也不會收到什麼人。至少要明年上元節過後,纔會走上正軌。

而徐庶和石韜,也在這幾天被諸葛亮帶著到處參觀,一路來到了鄂縣。

83最新地址

在鄂縣,徐庶看到了長江邊,一條從聚鐵山流向江中的小溪,被攔截蓄水。然後另外挖人工渠入江、確保各段水位落差、水能衝力平均。

出水渠兩岸,是密密麻麻的新造水車,水車連帶著一個個類似後世水泥攪拌罐的容器,容器內有無數剛剛開挖出來的鐵礦石,被重力滾動互相碰撞破碎,然後人工粗選去掉雜質廢巖,再把相對精礦砂的部分運去熔鍊區。

在熔鍊區,徐庶看到了足有兩三丈高的鍊鐵熔爐,尺寸比原先見到的最高熔爐翻倍還不止。

更高的熔爐也就意味著更好的蓄熱環境,在鼓風充分的情況下,內部爐溫會進一步上升。

但有著新型耐火磚的圍擋,縱然爐溫能高到令生鐵水嘩嘩快速流出,爐膛內壁也絲毫不見軟化,抗壓依然堅挺。

鐵水流出後,在熔爐出鐵口直接有一個巨大而沉重的容器接著,裡面架空插滿了黃豆粗細的預熱發紅熟鐵棒,生鐵水倒上去後,生熟鐵互相滲碳,不過一刻多鐘,徹底冷凝板結後,就已是灌鋼了。

相比之下,一年前這個時候,諸葛瑾初次弄出灌鋼法時,爲了提升反應接觸表面積,還得把熟鐵拉得更細長、根數更多。

當時的熟鐵只能有綠豆粗細,再粗就來不及在冷卻凝固前完成反應了。現在卻可以加到黃豆粗細,足足粗了一兩分,從“鐵絲”變成了“鐵棒”,也極大減少了用帶孔拉絲板拉鐵絲的預處理工作量,算是一個極大的進步。

這一切,都是爐溫更高、鐵水含碳量更低帶來的。

看著鋼鐵以如此迅捷的速度,被直接生產出來,都不用反覆鍛打炒拌生熟鐵,徐庶簡直目瞪口呆。

尤其是他看到,熔爐前面還修了一個環形的軌道,以供一輛輛裝著盛鐵水容器的小車循環行駛、到熔爐出鐵口前接鐵水。

接滿一大方盆後,小車就直接被鐵匠用卡鉗拖著往前駛開,讓出位置供後面一輛跟上繼續接。

而那條供小車行駛的軌道,毫無疑問也是用鑄鐵直接鑄造的,這樣才能確保接鐵水的時候,車上的容器被限位,不會靠得太近或太遠,導致鐵水濺出來。

爲了這麼一個簡單的流程標準化,居然連軌道都用鐵來鑄!可見車騎將軍這兒,鐵是何等的不值錢。

而最讓徐庶驚詫的,還是灌鋼煉好後,在鍛造區被各種前所未見的工藝鍛打、加工。

諸葛亮在過去兩個月裡,把水力鍛錘的雛形也造了出來,以後再鍛打鋼材、把鋼熱鍛變薄、打造定型,就不用全程鐵匠人力掄大錘了。

鐵匠還是得用,但都是最後精修階段,前期大力出奇跡的粗鍛完全可以交給水力。

只可惜鄂州這邊的長江兩岸、支流落差普遍不夠大,水能不夠強,不如蜀地都江堰周邊的岷江水能衝擊力。水力鍛錘的規模和選址也就很受限制。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誰讓平原地區的河流落差,就是不如羣山之國呢,新的鍛錘至少比舊的人力掄大錘提升五六倍生產效率,也就夠了。以後進了益州,再考慮十幾倍以上的。

鍊鋼、鍛打、淬火、磨礪……兵器鍛造的四個環節,在諸葛亮的大刀闊斧整頓下,每個環節都有不俗的進步。

從耐火熔爐,到水力鍛錘,到現代化學思想指導的冷淬,再到皮帶輪傳動的磨刀砂輪,四管齊下。劉備軍新鍛造的刀槍質量,顯然已經不是一年前可比的了。

徐庶目睹這一切,也暗暗慶幸自己投了一個明主,有這樣全方位的發展,車騎將軍在終結亂世這個問題上,顯然擁有了袁曹都不具備的潛力。

最終,在一番磨合後,諸葛亮也幫助徐庶、石韜二人,選出了他們各自在仕途起步階段的崗位。

徐庶就暫時擔任鄂縣縣令,而石韜擔任對岸的邾縣長,先主持一年半載的地方建設工作,表現好了,或者後續遇到戰事,能有軍略層面的貢獻,自然會另有調任。

尹默、李仁想跟著恩師繼續搞教育,就先做江夏郡的禮曹等教育相關曹的曹掾、曹屬。

至於還沒來的向朗,聽說他需要先婉拒劉表徵辟的秭歸縣令職務,然後來劉備這兒找個比縣令更低的位置,以示自己“來江夏不是爲了榮華富貴,是爲了更好的求學”,諸葛亮自然也會成全他,就表示說等向朗來了,可以擔任一下武昌縣的縣丞。

縣丞雖然比縣令級別和品秩低了一大截,但武昌縣這個縣卻更值錢,是郡治級別的縣。而且武昌這地方,後世發展就更好了,簡直是一省級別的樞紐、數州通衢。

用大縣的縣丞,換小縣的縣令,向朗其實根本是不虧的,只是名聲上照顧到了。

而只要這個消息傳回襄陽,讓其他荊州流亡北士知道劉備如此顧及去投奔之人的面子,自然會更加嚮往投奔劉備。

不過,諸葛亮的計劃雖然做得好,但執行層面卻遇到了一些小小的問題——

他帶司馬徽、徐庶參觀完武昌的學宮、印書坊,加上鄂縣的鐵礦煉廠鍛造廠,怎麼也五六天過去了。算算日子,第二批的向朗等人,以及在老家盤桓的岳父黃承彥,也該回來了。

但是,到了預期迎接的日子,諸葛亮卻沒等來人,反而被劉備喊回了武昌,告訴他了一個意外消息:

“先生,近日忽聞急報,劉表居然無差別封江了!雖說劉表找的藉口是防止曹操細作和使者滲透,防止曹操勸誘張繡的情況重演。

但實際上這擺明了是想禁止荊州士人流向我揚州!爲此,我軍當如之奈何?”

諸葛亮一聽,最初確實微微一驚,但卻絲毫不擔心,反而樂了:“劉表爲何會作此愚行?這不是害苦了荊州商旅和流士,自毀其好賢之名麼?

他應該知道賢士之歸於英主,如水之歸下,堵不如疏。劉表對我軍竟會忌憚到如此程度,不惜自損名聲都要封堵我們?”

83最新地址

第486章 前拒夏侯,後撫巴郡第559章 時隔十二載,劉曹再爭鋒第204章 吾被酒色所傷第298章 劉備騙得,我曹操為何騙不得?第411章 曹操:打人不打臉,諸葛村夫欺人太甚!第129章 名動鄴城第616章 讓敵人與空氣鬥智鬥勇第136章 趙雲:憑什麼又是我誘敵(135章…第48章 公忠體國劉玄德,孝義無雙諸葛瑾第319章 氣氛都烘托到這一步了,不揍一頓收不了場第191章 爾等無名之輩,能死在龐統的計策之下應…第323章 凜冬之下第365章 袁譚約三事第468章 富哥V我五十看看實力第144章 這也算曆史線收束……吧?第622章 一郡一策,因地製宜第31章 玄德公,走出這一步之前,可得想清楚第384章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第62章 諸葛亮:姐姐不能賣,我犧牲一下就夠了(明…第122章 輕取滁縣第528章 賈詡:一坑一個不吱聲(今天會有三更)第120章 大家都有官升,大家都有仗打第300章 荀攸賈詡聯手使詐的威力第140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402章 先斬秦琪,再滅蔡陽第213章 該來的總得來第13章 憋了那麼久,就等這一夜第40章 被羣狼環伺的諸葛家第347章 大幕已經拉開第468章 富哥V我五十看看實力第66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453章 再不打趙雲就打不著了第81章 諸葛出使第49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第234章 高順三百裡走單騎第437章 夢中殺人升級版第183章 諸葛瑾:幫人平叛當然是要收勞務費的了第538章 白拿葭萌關,再佔梓潼郡第230章 主公不會以為這就算完了吧?咱的計謀,至少要六管齊下第155章 既然兄弟重逢,有些事情當然要丟給阿亮…第52章 劉備接旨,分兵豫章第60章 出師豫章第525章 只能把命運的選項交給友軍第434章 車騎將軍來了,青天就有了第492章 先斬夏侯尚,拖死夏侯淵第503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310章 興漢路線圖第114章 袁曹開戰的導火索第595章 龐統法正一起幫著擡轎第483章 行俠仗義劉玄德第197章 好巧啊,曹操你也在不惜代價強攻啊第115章 呂布再再再次倒戈第327章 袁紹之死-上第322章 能屈能伸,方為丈夫第522章 夏侯淵:打不贏劉備還打不贏你劉璋?誰給你的膽落井下石?第85章 先把擁護揚州牧的大旗扯起來第246章 咬鉤就要咬狠一點第253章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第373章 剛來的沒見過世面第287章 張公,孫策連你都瞞著,還給他賣什麼命第479章 給黃老將軍踩一踩剎車,別拉太多仇恨值第367章 敵人居然還會吸取教訓第507章 夏侯淵的最後瘋狂第312章 好東西沒有別的缺點,唯一的缺點就是貴第565章 王平還是太年輕,多學著點第183章 諸葛瑾:幫人平叛當然是要收勞務費的了第45章 先噴禰正平,後教孔文舉第169章 曹操以爲是體驗碼,劉備激活完就拔網線第326章 南北並進第505章 夏侯淵:我這鹿角不白修了麼!第251章 周郎膽小保殘兵,輸了攻戰還燒船第48章 公忠體國劉玄德,孝義無雙諸葛瑾第574章 法正:如果將軍心急,咱也可以代表劉季玉得罪將軍第346章 夏侯淵:徐州會戰兵力是六萬對兩萬五,優勢在我第290章 前有張遼後趙雲,江寧兩萬送人頭第112章 三顧廣陵第238章 達利安造船廠第168章 曹操得其地利,劉備得其人和第618章 張任覆滅,劉璋來降第254章 長江決戰第564章 定軍山,戰夏侯第451章 一坑剛填,又開一坑第341章 千日防賊不如千日做賊第30章 二弟養成計劃第622章 一郡一策,因地製宜第396章 沒有諸侯想不出的招第405章 李通匹夫!乃翁甘寧在此等候多時了!第458章 搶注司馬師噶法的公孫度第250章 雙方都得吃一塹長一智(新書已上傳)免費番外7 千古第一功,只看陛下是否願為第501章 司馬仲達第一計第424章 扶持劉琦第30章 二弟養成計劃第53章 我加了三個月班了,就不能享受享受嗎第212章 潤物細無聲第203章 黃祖:熬過了袁術,卻沒熬過呂布第91章 諸葛家的“點金仙術”免費番外5 西征拓地五千裡第329章 聞過則喜曹孟德第257章 破釜沉舟升級版
第486章 前拒夏侯,後撫巴郡第559章 時隔十二載,劉曹再爭鋒第204章 吾被酒色所傷第298章 劉備騙得,我曹操為何騙不得?第411章 曹操:打人不打臉,諸葛村夫欺人太甚!第129章 名動鄴城第616章 讓敵人與空氣鬥智鬥勇第136章 趙雲:憑什麼又是我誘敵(135章…第48章 公忠體國劉玄德,孝義無雙諸葛瑾第319章 氣氛都烘托到這一步了,不揍一頓收不了場第191章 爾等無名之輩,能死在龐統的計策之下應…第323章 凜冬之下第365章 袁譚約三事第468章 富哥V我五十看看實力第144章 這也算曆史線收束……吧?第622章 一郡一策,因地製宜第31章 玄德公,走出這一步之前,可得想清楚第384章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第62章 諸葛亮:姐姐不能賣,我犧牲一下就夠了(明…第122章 輕取滁縣第528章 賈詡:一坑一個不吱聲(今天會有三更)第120章 大家都有官升,大家都有仗打第300章 荀攸賈詡聯手使詐的威力第140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402章 先斬秦琪,再滅蔡陽第213章 該來的總得來第13章 憋了那麼久,就等這一夜第40章 被羣狼環伺的諸葛家第347章 大幕已經拉開第468章 富哥V我五十看看實力第66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453章 再不打趙雲就打不著了第81章 諸葛出使第49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第234章 高順三百裡走單騎第437章 夢中殺人升級版第183章 諸葛瑾:幫人平叛當然是要收勞務費的了第538章 白拿葭萌關,再佔梓潼郡第230章 主公不會以為這就算完了吧?咱的計謀,至少要六管齊下第155章 既然兄弟重逢,有些事情當然要丟給阿亮…第52章 劉備接旨,分兵豫章第60章 出師豫章第525章 只能把命運的選項交給友軍第434章 車騎將軍來了,青天就有了第492章 先斬夏侯尚,拖死夏侯淵第503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310章 興漢路線圖第114章 袁曹開戰的導火索第595章 龐統法正一起幫著擡轎第483章 行俠仗義劉玄德第197章 好巧啊,曹操你也在不惜代價強攻啊第115章 呂布再再再次倒戈第327章 袁紹之死-上第322章 能屈能伸,方為丈夫第522章 夏侯淵:打不贏劉備還打不贏你劉璋?誰給你的膽落井下石?第85章 先把擁護揚州牧的大旗扯起來第246章 咬鉤就要咬狠一點第253章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第373章 剛來的沒見過世面第287章 張公,孫策連你都瞞著,還給他賣什麼命第479章 給黃老將軍踩一踩剎車,別拉太多仇恨值第367章 敵人居然還會吸取教訓第507章 夏侯淵的最後瘋狂第312章 好東西沒有別的缺點,唯一的缺點就是貴第565章 王平還是太年輕,多學著點第183章 諸葛瑾:幫人平叛當然是要收勞務費的了第45章 先噴禰正平,後教孔文舉第169章 曹操以爲是體驗碼,劉備激活完就拔網線第326章 南北並進第505章 夏侯淵:我這鹿角不白修了麼!第251章 周郎膽小保殘兵,輸了攻戰還燒船第48章 公忠體國劉玄德,孝義無雙諸葛瑾第574章 法正:如果將軍心急,咱也可以代表劉季玉得罪將軍第346章 夏侯淵:徐州會戰兵力是六萬對兩萬五,優勢在我第290章 前有張遼後趙雲,江寧兩萬送人頭第112章 三顧廣陵第238章 達利安造船廠第168章 曹操得其地利,劉備得其人和第618章 張任覆滅,劉璋來降第254章 長江決戰第564章 定軍山,戰夏侯第451章 一坑剛填,又開一坑第341章 千日防賊不如千日做賊第30章 二弟養成計劃第622章 一郡一策,因地製宜第396章 沒有諸侯想不出的招第405章 李通匹夫!乃翁甘寧在此等候多時了!第458章 搶注司馬師噶法的公孫度第250章 雙方都得吃一塹長一智(新書已上傳)免費番外7 千古第一功,只看陛下是否願為第501章 司馬仲達第一計第424章 扶持劉琦第30章 二弟養成計劃第53章 我加了三個月班了,就不能享受享受嗎第212章 潤物細無聲第203章 黃祖:熬過了袁術,卻沒熬過呂布第91章 諸葛家的“點金仙術”免費番外5 西征拓地五千裡第329章 聞過則喜曹孟德第257章 破釜沉舟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