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行萬里路,做世間人。【求訂!求月票!】
“老趙,你要不要站上去?”
“我給你拍個照,咱們這地來上一次可不容易,以後還能留個紀念啥的。”
面對陳明志的提議,趙衛紅沒有任何猶豫,便異常堅決的拒絕道。
“還是算了吧。”
“我自己知道,我來過這裡就好。”
“又何必一定要留下些什麼東西,讓別人知道我曾來過?”
說罷,趙衛紅沒再去看一臉錯愕的陳明志,而是沉默的繼續注視着面前的石碑,順帶着觀察起了周圍的地勢。
要是用軍事術語來形容,那這座哨樓的所在地,妥妥的算是“兵家必爭之地。”
高聳的主峰傾斜着向遠方延伸,最終在哨樓下方形成了近乎於九十度的峭壁,屬於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從主峰上向遠處眺望,周圍的地勢可謂是一覽無餘。
如果在這裡設立一個炮兵陣地,炮火足以壓制的方圓一百公里內的任何目標,擡不起頭。
不過,既然連初來乍到的趙衛紅,都清楚查果拉哨所佇立於此的戰略價值。
那邊境線外,可能會進攻查果拉哨所的敵人,自然也是清楚的。
念及於此,趙衛紅的目光微微有些閃爍,忽的向身旁的陳明志問道。
“老陳,我想去哨樓裡面看看。”
“方便嗎?”
“方便!當然方便!”
聞言,剛剛還在愣神的陳明志,終於從自己的思緒中回過神來,立馬引着趙衛紅朝着哨樓走去。
“DuangDuangDuang!”
陳明志拍打着沉重的鐵門,發出巨大的聲響,嘴裡還不忘略帶興奮的嚷嚷道。
“開門!連裡來客人了!”
伴隨着一陣兵荒馬亂的金屬碰撞聲,片刻後,足足有十幾公分厚度的液壓鋼板大門,從哨樓內側,被人操控着緩緩打開。
“指導員!你咋來了!”
開門的,是一個肩膀上扛着一拐軍銜的新兵。
大概是由於纔來不久的緣故,查果拉哨所惡劣的生活環境,並沒有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的印記,令他依舊擁有着這個年紀的青年該有的朝氣蓬勃。
而那一雙黑的發亮的瞳孔,在此刻閃爍着興奮的光彩,正不住的越過身前的陳明志,悄悄打量着不遠處面沉如水的趙衛紅。
可能是感受到了新兵的注視。
正在打量哨樓內部構造的趙衛紅,調轉視線,看向了虎頭虎腦的新兵,笑着點了點頭。
迴應他的,是宛若鮮花盛開般的熱烈笑容。
“臭小子,就知道傻樂,紀律什麼的都忘了是不是!”
佯裝生氣的揉了揉新兵的腦袋,陳明志又看向趙衛紅,略帶歉意的開口道。
“老趙,我們這不怎麼來人。”
“這小崽子有點興奮,連人都不知道叫了!”
話音落下。
原本很是興奮的新兵,頓時露出了有些懊惱的表情,似乎是在因爲自己給指導員“丟人”了而感到很是懊悔。
看着這個將心思與想法都寫在臉上的新兵,趙衛紅恍惚之間,彷彿看到了當初剛剛來到部隊時的自己。
“不礙事。”
趙衛紅抿了抿嘴,主動上前,對着新兵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同志,很榮幸認識你。”
面對趙衛紅突如其來的熱情舉動,沒見過什麼大場面的新兵,微微的有些發愣。
“啪!”
“臭小子,愣着幹啥!”
儘管陳明志的大逼鬥並沒有什麼力度,但新兵還是非常配合的露出了齜牙咧嘴的表情,隨即有些忐忑的,握住了趙衛紅的手。
感受着那與自己極其相似的粗糙手感。
趙衛紅沒吭聲,只是緊握着新兵的手,用力搖晃,就像是在抒發着心中涌動的某種情緒。
站在一旁的陳明志,將這一切盡收眼底,看向趙衛紅的目光也愈發的微妙起來。
從見到趙衛紅的第一眼開始,陳明志心裡就非常疑惑。
不明白近些年聲名鵲起的趙衛紅,爲什麼會主動來到他們這個兔子都不拉屎的“蠻荒之地。”
甚至陳明志還考慮過。
趙衛紅此行,會不會是一次單純的“作秀之旅”,好在自己的檔案中再填上一份極具分量的履歷。
但在對趙衛紅的瞭解逐漸深入,尤其是看到趙衛紅與新兵握手的這一幕後。
陳明志心頭最後一點狐疑,也隨之煙消雲散。
儘管還不明白趙衛紅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但陳明志可以肯定,趙衛紅是有着和他一樣信仰的同志,戰場上可以託付後背與生死的戰友。
這就夠了。
“指導員。”
趁着趙衛紅與新兵握手的間隙。
崗樓內,另外兩位此刻並沒有執勤的戰士,來到了趙衛紅二人身前。
這兩位都是士官,一位一期,一位三期。
從面相上看,若不是肩上有着軍銜,那位三期士官,簡直就像是四五十歲的人,膚色更是極其少見的“醬油色”,令人格外的好奇,他在查果拉哨所的這些年,究竟都經歷了些什麼。
簡單的寒暄幾句後,趙衛紅終於進入了這座佇立於山巔的哨樓。
嚴肅的講,這座哨樓更像是碉堡。
不管是門口的液壓大門,還是由鋼筋混凝土打造而成的外殼,都爲這座哨樓賦予了極強的防禦屬性。
趙衛紅甚至在哨樓一層的角落,看到了一部綠油油的老式電臺,以及擺放在電臺旁的座機。
要是再算上三期士官胸前戴着的對講機,這座哨樓足足有三種方式可以向外界聯繫。
而哨樓二層,則是非常標準的“執勤區。”
透過環形的玻璃,執勤的戰士不需要離開哨樓,便可以將附近的情況,盡收眼底。
只是趙衛紅左看右看,也沒看到一座碉堡最應當具備的“火力點。”
要是真碰上了什麼突發狀況,這麼一個“只守不攻”的哨樓,就算再怎麼堅固,遲早也會被敵人的炮火所淹沒。
帶着心中的疑問,趙衛紅找到了陳明志。
而陳明志給出的回答,令趙衛紅再一次陷入了沉默之中。
“火力點?要那玩意幹啥?”
“老趙,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
“咱們單位唯一裝備的傢伙什,就是你我手裡的八一槓!”
拍了拍胸前懸掛着的八一槓,陳明志用一副非常驕傲的口吻繼續說道。
“有這個,自保不成問題!”
“別的傢伙就算有,也派不上什麼用場!”
“咱們這三面環敵,真要是被人惦記上,有心算無心之下,肯定是防不住的。” “我們哨所全體官兵,能做的,就是在發現敵情後,堅守半個小時的時間!”
“五分鐘,山下駐地的留守人員就能趕到哨樓。”
“十五分鐘,第一批應急部隊就能完成集結,並朝我們這裡趕來!”
“半個小時,支援我們的炮火,就能直接砸在對面這羣狗孃養的頭頂上!”
說到這,陳明志的語氣漸漸變得嚴肅起來,隱隱帶上一股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決意!
“老趙,聽到這,你也應該明白了。”
“咱們這個哨所的任務,從來都不是禦敵於國門之外。”
陳明志直視着趙衛紅的雙眼,向趙衛紅道出了那個查果拉哨所的每一位官兵,在來到這裡之初,便早已下定的決心!
“而是在發現敵情後,將消息送出去,並且想盡一切辦法。”
“爲後方的大部隊,爭取半個小時的反應時間!”
儘管陳明志並沒有直說。
但趙衛紅還是聽出來了。
陳明志口中的“想盡一切辦法”,其中,也包括查果拉哨所全體官兵的生命!
當敵人踏上炎國的土地。
他們,將依託哨樓與附近的地形,使用唯一的輕武器——八一槓,與可能擁有輕重火力,甚至是裝甲掩護與炮火支援的敵人展開不死不休的戰鬥,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這就是查果拉哨所官兵們的使命,也是他們佇立在這片不毛之地的意義!
遠方。
羣山依舊巍峨。
趙衛紅獨自站在窗前,時而緊皺眉頭,時而面露笑容,思索着自己的所學與心血,要如何才能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
派上用場。
晚飯前。
查果拉哨所的連長,帶隊回到了哨所。
其實查果拉主峰附近的兵家必爭之地,還有很多,便是陳明志口中的幾大“山口。”
查果拉主峰只是其中地勢最爲險要,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而剩下的地區,也不能放任不管。
巡視這些山口的任務,便落到了查果拉哨所的官兵們身上。
每天早上,都會有五名戰士前往哨樓,前去接替已經在山頂哨樓堅持了一天一夜的戰友。
而哨所裡剩下的戰士,也不能閒着。
吃過早飯,便要踏上巡視各大山口的道路。
這幾大山口的海拔,遠比查果拉哨所還要高,並且一個比一個險峻。
積雪覆蓋的亂石.深不見底的冰縫.陡峭溼滑的山坡.
從查果拉哨所成立以來,已經有十幾位官兵,帶着自己的熱血與理想,長眠在了雪山之巔。
瞭解的愈多。
趙衛紅便愈是沉默。
尤其是在跟着哨所的官兵,巡視了一遍幾大山口之後。
趙衛紅想要“解決問題”的心思,達到了最頂端!
幾乎每個晚上。
趙衛紅因爲高反而難以入眠時,都會絞盡腦汁的思考,自己所學的信息化與合成化理論,在查果拉哨所究竟能派上什麼用場!
他思考的問題,看起來很“渺小。”
可問題背後所蘊含的“野心”,卻是無比的宏大!
趙衛紅不想讓自己的心血成爲“撐門面”的樣子貨。
而是不管一線最精銳的部隊,還是矗立在窮鄉僻壤的邊境哨所,都能因趙衛紅的研究與心血而獲益!
更別說。
從一開始,趙衛紅所研究的,便是完整的信息化體系!
若是研究的成果無法落實到基層,應用於基層。
如何能被冠以“體系”之名?
不知不覺間。
趙衛紅又給自己樹立了一個遠大而又艱難的目標。
因爲各類基層單位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尤其是查果拉哨所這位艱苦偏遠單位,更是如此。
不同的環境,會誕生不同的需求。
如何才能用“體系化”的方式,去解決這些層出不窮的需求,是一個不亞於趙衛紅畢業論文的宏大課題。
或者說,只有解決了這個課題。
趙衛紅的畢業論文,纔算是完整。
半個月後。
趙衛紅離開了查果拉哨所。
而他的腳步,遠沒有到停下的時刻。
從羣山之巔,奔赴浩瀚戈壁。
再從積雪常年不化的極寒之地,奔赴終年酷熱的西南邊陲.
趙衛紅見識到了一個個不同的邊防單位。
也見識到了一個個情況不同,但卻同樣艱苦偏遠的地區。
長時間的奔波,讓趙衛紅身上出現了非常明顯的疲態。
可他依舊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反而在勞累與疲憊之中,奔波的愈發起勁!
因爲在這場足跡遍佈大江南北的旅程中。
趙衛紅的收穫同樣巨大!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這句古人千百年來,傳頌至今的諺語,在趙衛紅身上得到了最爲真實的寫照!
一個個書本上不能呈現而出的情況,直觀的出現在了趙衛紅面前。
一個個趙衛紅從未設想過的問題,也隨之出現在了趙衛紅面前,等着趙衛紅去思考,去解決!
此時此刻。
趙衛紅無比慶幸,自己選擇了這樣一種從未有人經歷過的實習方式。
因爲經過這趟艱難的旅程,趙衛紅對於炎國陸軍的現狀,有了更爲清晰的認知!
他明白了基層單位當下最需要的東西,究竟是什麼。
也明白了基層單位的痛點,難題,應當從何處着手,又該如何解決!
而他的心血,應當如何派上用場,趙衛紅也有了更爲真切的感悟!
若是不經歷這番旅程,等到凝聚着趙衛紅心血的論文,在後續的應用與實際中暴露出問題。
且不說別人會給出什麼樣的評價,趙衛紅自己都不會原諒自己!
意識到了這一點後。
這趟本應當無比艱難,無比折磨的旅程。
對於趙衛紅而言,已經變成了極爲“享受”的一件事。
儘管沒有熟練度的提升,更看不到自己究竟收穫了什麼。
但趙衛紅還是能直觀的感受到,自己在成長。
在進步。
等到趙衛紅走完最後一個坐落於極北之地的偏遠單位後。
半年來,始終都在奔波忙碌的他,眼神卻是前所未有的明亮。
“老師。”
“我覺得,我可以回去實習了。”
在趙衛紅的右手旁,還擺放着一篇剛剛完成的論文。
【艱苦偏遠單位調研報告——論現代體系建設中基層亟需解決的五大問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