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少?!”
“156國?20個地區?”
“……我滴個乖乖,全球一共多少個國家來着…”
“快掐掐我,是不是在做夢。”
“……”
房間內。
《流感》主創們不是不知道經過昨天的全球首映,《流感》映後的表現和反饋都極其良好,只是…就算心裡再有預期,他們也沒想過、也不敢想,一夜之間能賣出這麼多的版權。
156個國家啊,這是個什麼概念?
全球被普遍承認的國家一共197個,《流感》一夜賣出了156個國家的版權…
這意味着什麼?
——懂不懂什麼叫“全球首映”啊!
是的,其他內娛電影都是每天吹牛逼,只要參加個國際影展,就閉眼營銷自己是“全球首映”。
至於賣出了多少版權…別問,問就是不知情,沒透露,一問一個不吱聲。
更有甚者,都不用參加,營銷宣傳片標上一個“全球首映”,觀衆粉絲看了滿意,主創團隊看了YY,爽感溢出來。
但《流感》卻是實打實的真·全球首映。
156國明晃晃的成績,法國地區創天價的發行費…
這證明,西方媒體和院線並不排斥《流感》,至少在看到《流感》的具體質量和內容後,他們甚至非常積極和喜歡。
“池總…這次我們不會要飛了吧?”
《流感》的導演眨巴眨巴眼睛,其餘主創團隊更是面面相覷。
《流感》這個團隊雖然主架構是個成熟的團隊,但在成熟的外表下,是由池野一手操盤促成的這個大組。
而作爲池野工作室的老闆,他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
所以,《流感》團隊只能說半老半新。
裡面很多關鍵性的崗位幕後,此前在內娛都是小卡拉米一位,誰敢想,戛納一夜過去,搖身一變,他們就變成了“國際團隊”。
這誰頂得住?
“飛不飛的不知道,但應該是不會虧本了。”
池野毫無掩飾的裝了個逼,隨後看向可可:“具體說說。”
《流感》的版權成爲了今年戛納最熱的版權之一,拋開耳熟能詳的各路“寡頭”之外,156國,具體都有誰,都是誰,還是某家直接承包了一大半,他需要了解。
可可此刻也平復下了情緒,緩了緩,才繼續開口簡單介紹了一下。
總體而言,156國確實涵蓋了全球一大半的國家和地區,其中,北美、拉丁美洲、歐洲、亞洲、乃至中東地區均有涉獵。
但真正對《流感》產生絕對性影響的,只有三個地區。
北美、法國,以及東南亞地區。
北美無需多言,作爲全球第一大票倉,好萊塢的根據地之一,《流感》想要在全球範圍內取得爆炸成績,必須染指。
法國則比較特殊…因爲今年的法國對《流感》格外熱情,昨天一夜過去,小範圍的圈子內,已經傳出了《流感》是打破法國亞洲電影天花板高價的存在。
至於最後的東南亞地區…
只能說哥兒幾個除了中國大陸之外,全都有點小癲——比起尚對池野和《流感》陌生的歐美中東,東南亞地區表示,我可太清楚池教授在我們這邊的影響力啦。
沒這股聲勢還不好說,有了諸多寡頭和北美等地區的追捧,《流感》在我們這裡,只能更好,不能更差!
這,就是池野要的效果,國際影壇,戛納電影節,講究的就是一個聲勢問題,只要起步炒了起來,那之後就是秋風掃落葉,良性循環,越滾越大。
這個世界並沒有《釜山行》,甚至就連喪屍題材的電影,都沒幾部代表作。
在地球上,《釜山行》的在戛納的首映、出現,被全球影壇定義爲“全球喪屍類型片分水嶺”,推動韓國電影進入主流商業市場。”
在韓國內,則被認爲是韓國工業化電影的歷史級標杆之作,打破亞洲電影在西方遇冷的代表之一(好萊塢報道報道過的)。
所以,將一個更精良版本的《流感》,放在這個環境下,它的爆是有跡可循的,或許從它殺青的那一刻,就已經在默數着倒計時。
“NEON幫忙找的Contents Panda?”
可可簡單的講了一下這一夜的合作商談細節,池野就猜到了這次《流感》的合作模式。
其實按照他心裡的預期,XYZ Films是要比NEON更適合合作的對象,因爲NEON在文藝片和奧斯卡的領域突出,但問題是…《流感》根本不可能競爭奧斯卡,同樣這也是一部商業電影。
相比之下,XYZ Films這種類型大廠,同樣在美洲範圍內影響力極大,適合《流感》的西方發行合作對象。
但很顯然,平行世界的NEON和地球上的不太一樣,他們既是第一家找到《流感》的大廠,又非常積極的推動這次合作,可以感覺到,這家巨頭非常看好《流感》,更有着染指商業片的“野心”。
爲此,所謂的156國,就是他們給出《流感》最大的誠意。
具體合作模式是版權銷售→區域發行+聯合發行。
意思是池野工作室、光影拾夢等《流感》幾大資方作爲版權方,將西方版權賣給NEON,而又通過NEON的關係,《流感》就可以在整個西方市場擁有巨大的背景關係和靠山、發行乃至院線渠道。
除此之外,在購買《流感》西方版權的同時,NEON還給《流感》搭上了Contents Panda這條線…這個Contents Panda就是地球上一手操盤出《釜山行》《寄生蟲》等全球大爆電影的公司。
其中,《寄生蟲》還拿到過奧斯卡,足以見得該公司的運營模式之“先進”。
——作爲真正的奧斯卡玩家之一,NEON和其關係自然非同一般。
而以此類推,其他國家/地區的各路發行,NEON都可以幫忙搭線,當然…以池野自身的影響力,不敢說東南亞,但在整個亞洲地區,他是不太“依賴”NEON的。
人家給的資源可不白給,都是要加錢的。
所以之後的幾日,《流感》資方主要就亞洲地區的各路發行主動權,和幾家合作方展開談判,在首映第三日的晚上,終於達成了一致,正式確立了156國+23個地區發行銷售版權及分紅問題。
當晚。
這個堪稱“突破歷史”的核彈級消息,終於傳回了國內。微博熱搜榜上,關於《流感》在戛納的各種事跡,這幾天其實一直沒下來過,但因爲《流感》映後立刻進入了緊張的合作談判環節,所以後續消息真真假假,熱度逐漸有點下滑。
但在今晚,一則由官媒【中國電影時報】轉載的消息,將《流感》在內娛的話題度,真正推上了一個高峰。
@中國電影時報:【#中國電影戛納破冰時刻#東方災難題材席捲全球市場。】
【據悉,由@國家電影局重點扶持、中影集團領銜出品的國產災難大片《流感》,在#戛納電影節#掀起“中國風暴”!影片首映後獲全場起立致敬長達5分鐘,全球156個國家與地區火速達成版權交易,其中,法國發行商Pathé Cinema以**8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100萬元)**創下亞洲電影單地區最高成交紀錄。】
【以下是地區細解:歐洲45國+北美31區同步上映。】
【非洲首度實現24國聯合採購。】
【海外預售總額目前預計突破2.3億…】
【法國《電影手冊》盛讚《流感》:“跳脫西方敘事框架的東方人文關懷,列車求生場景展現中國人特有的集體主義精神!”】
【……】
還有某知名藍V轉發的西方電影媒體的專刊。
@《綜藝》:【2027戛納市場最大黑馬出現。】
@《Screen Daily》:【中國電影工業的新標杆。】
@《衛報》:【《流感》——將喪屍驚悚與人性救贖完美結合的絕佳“爆米花”電影,東方末日文化的一次衝擊。】
“……”
各路媒體,各路官號…最開始還只有中國電影時報和藍V轉發,但隨着微博剛發,就引爆了熱度後,國內最愛蹭流量吃熱度的各路營銷號、自媒體開始下場。
一時之間,好像全世界都瞬間被《流感》刷屏——還未在內地上映,似乎就已經“大爆”。
《流感》的主創很懵逼,關注《流感》的影迷很懵逼,內娛圈內、京圈、西北圈等親朋好友、仇敵舊恨都很懵逼——不是哥們,這怎麼突然就爆了呢?
沒有一點點徵兆,但戛納首映過後的各種反饋,似乎又預示着這一切本來就該發生。
中國電影時報的官博底下被屠版、刷屏。
「我艹我艹我艹!!三個我艹,都無法形容我現在的心情!」
「不太懂這個,但看着不明覺厲,很厲害嗎?」
「《流感》突圍成功……淚目,這話竟然能從官博嘴裡聽到。」
「不是你們嚷嚷着要審覈《流感》的時候啦?」
「有一說一,中國電影時報確實勇,這事兒我昨天在國外就聽說了,結果愣是沒一個報道的,當時我還納悶,還以爲《流感》又被池野給營銷了,現在看…害的是他。」
「某些人不要太離譜,見不得中國工業電影好?」
「來了來了,又是熟悉的扣帽子環節…熟悉的“火力池野”味道,太對了哥!」
「……」
因爲影片尚未上映,所以評論區在火爆過後,就是一番“龍爭虎鬥”,當然,龍爭虎鬥的雙方基本都有跡可循,一方是池野粉絲和團隊水軍,另一方,則是各路對家的團隊水軍…
但真正的路人和普通人並不關注這些。
他們只看到了《流感》震撼性的156國版權+全球首映的離譜消息,以及通過人在國外,真的看過那場《流感》首映後觀衆影迷的真實反饋。
「巨巨巨巨好看!看完簡直不敢相信,這是國內能拍出來的片子!」
「一個以前看不上寶島的戰狼,看完之後哭的像個傻逼。」
「+1,但我是寶島人,都說《流感》是商業片,但這部電影代表的內涵和意義真的超越了商業片,難怪能在戛納這麼火。」
「我只能說,池野永遠不會讓人失望,火遍亞洲的池教授,讓人看了又愛又恨的趙泰,全民白月光周野…這次是全新的人物——一個普通又偉大的父親,張霖。」
「有幸在戛納現場看了《流感》的首映,確實堪稱震撼,感覺中國工業化電影終於有了質一樣的進步。」
「不是哥們,你們真的看了嗎?上面說的是真的假的?我真的要瘋了,我想看啊!」
「對啊,今天一天都在被《流感》洗腦…我感覺自己也要瘋了,我現在就想看《流感》,有沒有槍版啊,求求大佬給錄一個吧。」
「國內這要是還不給上映,那真的不怪電影行業進步不了。」
「@GD,每日一罵!!」
……
時間來到凌晨,#《流感》156國全球首映#的熱詞,已經突破了2000W+熱度,直接屠版了整個國內的互聯網,將第二名的《759局》壓的沒了影子。
觀衆和影迷因爲這條消息瘋狂,各路池野的對家因爲這條消息持續懵逼,而作爲該次事件的“始作俑者”——柯英,以及答應柯英隨手幫個小忙的諸多“大哥”,也懵了。
——不是,營銷號發就發,你中國電影時報這種官媒湊什麼熱鬧?!
這不是純純打我們的臉嗎??
我們前腳剛“禁止”《流感》,你後腳就爆出《流感》多好多好…搞內訌是吧?是不是搞內訌?
當然…
到了這個時候,他們也知道這件事是瞞不住的,因爲這次事件歸根結底的原因,還是《流感》本身的“實力”抗打,夠硬。
所以,纔會造就接下來的一系列事件發生。
現在,他們需要考慮的是,要如何面對《流感》的這次事件。
“外面的院線媒體都要上,全球156個國家和地區同步上映,結果我們作爲“拍攝國家”,竟然禁止《流感》,你們不覺得這很可笑嗎?”
第二天,張海拍着桌子,衝着一衆大哥擲地有聲的問:“一直喊影響影響,但這次的影響,你們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