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他是端王

還有一個人,跟在寶慶帝身後,也深深地望了一眼錦繡。這個人大約二十六七歲,魁梧高大,倒也是一副好相貌,只是那眼神裡總是透出一絲陰鷙,配上他魁梧的身材,便顯得有些嚇人,讓人無端產生壓力。

他放緩了腳步,漸漸離寶慶帝有了些距離,然後對跟在他身邊的一個隨從道:“去查查那宮女的底細。”

隨從低聲應了,從隊伍中悄然消失。而那人卻快步跟上,重新進入了隊伍,好似從來沒有離開。

秦太后已在大殿,等着他們前來,想是早就得了消息。

寶慶帝雖已是五十六歲,卻還是恭敬地給太后行了禮。可太后更高興的卻並不是見着皇帝。

她朝那魁梧的男子揮了揮手:“朗兒,來祖母身邊坐。”

這男子正是寶慶帝的三皇子端王元朗。他隨寶慶帝一同來給秦太后請安,是最冠冕堂皇的來見姑外祖母的理由。

秦太后並不是寶慶帝的生母,僅比寶慶帝大12歲。見此情景,寶慶帝自然不會吃兒子的醋。

端王坐到秦太后身邊,客氣地寒暄了幾句。

寶慶帝卻反而坐在次席,毫無脾氣地看着那祖孫兩在說話。這是一國之君唯一不坐正中間的大殿。古人崇孝,即便你是皇帝,即便那太后不是你親媽,你也應該以孝爲先,在太后面前禮讓三分。

望着太后與自己的三兒子,寶慶帝的內心卻不如表面那麼平靜。

在寶慶帝的衆多兒子中,最像他的其實是已故的廢太子,還有順妃生的十一皇子,元恆也像,卻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由儒雅又生出了傲慢的貴氣,更具男神氣質。

端王的威武長相,與寶慶帝的儒雅完全不是一個系列,倒與秦太后有幾份相似,尤其是眼神裡的殺氣。

而秦太后將他看在眼裡,卻有着另外的想像。端王的長相,說到底其實是隨了外公。秦太后每次看到威風凜凜的端王,就會想起自己已經不在人間的大哥。

“何時回來的?”秦太后正在問端王。

“回皇祖母,前日到的京城。”

端王去了趟河間幾個州縣,據說有個別州縣的地方官瞞報災情,端王視察了一圈河工,當場削了兩個知州和五個知縣。

目前朝中正一片頌揚之聲,不外是說他明察秋毫、殺伐果斷等等等等。

秦太后臉色一沉,對着寶慶帝道:“皇帝,朗兒現在身負重任,像這種離京的差事,十天半月的還好,一去數月的,最好就不要去了。”

寶慶帝微笑着,果然十分好脾氣,解釋道:“母后是心疼朗兒,兒臣理解。不過,咱祁國的皇子,每一個都是這麼歷練出來的。”

“在朝中一樣歷練,不是非要放出去的。”秦太后很不滿意。

寶慶帝的臉上保持着微笑,心中卻十分明白秦太后的意思。

她不願意讓端王遠行,其實是擔心萬一寶慶帝出什麼意外,端王就會因爲遠行而失去先機。

所以自己將元恆放出去,秦太后十分喜聞樂見,甚至還嫌放得不夠遠。那個時候,她可從來不說“朝中一樣可以歷練”的屁話。

這種心思,讓寶慶帝尤其心寒。他雖然五十有六,可身體十分硬朗,長相更是年輕得像是個保養得宜的中年人,秦家卻總是像禿鷲一樣候着,似乎在隨時等待自己那啥一樣。

這感覺,真心非常不好。

尤其,寶慶帝前幾天見了一個人。此人便是新任江南道監察御史童南溪。

那天,童南溪滿天大汗進了宮,差點被視爲御前失儀。要不是由葉丞相領着,連宮門都進不來。

說來也奇怪,這個江南道的監察御史,來彈劾的卻是河間道的官員。

可童南溪的解釋是,他是在進京途中,恰好遇見了端王在河間道辦差,便着意留心着,在河間逗留了數日。而且他臉生,好些衙門並不知他是誰,反而被他打聽到諸多消息。

更奇怪的是:這些在童南溪眼中有問題的官員,卻並不是端王在河間辦了的那幾個,恰恰相反,卻是站出來指證幾個“貪腐官員”的功臣。

可是,那幾個“貪腐官員”,已經死的死,削的削,取證難度大大增加。

於是,寶慶帝沒有大張旗鼓。不,甚至應該說是完全沒有聲張,童南溪既然面生,又已經着手查過,算是知情人,而且生得如此青春年少,只要不穿官服,旁人只當是個公子哥兒,真的完全不會提防,所以,寶慶帝暗中將童南溪派去了河間,辦實此案。

所以,這會兒他瞧着秦太后與端王一家人似的態度,內心十分不爽。

又聽秦太后在問:“可去見過你母親?”

端王道:“稍後就去。孫兒要先見皇祖母,皇祖母一切安好,孫兒纔去給母親請安。”

“早點去吧,你母親也怪想你的。”

寶慶帝鬆了一口氣,心想:終於能走了麼?又慶幸:幸好秦貴妃沒在場,不然三個秦家的,一個元家的,自己也太勢單力孤了……

沒錯,皇帝就是這麼想的!

祁國自開國以來,一直尊崇秦氏,因爲秦氏不僅當年追隨祁國開國先祖、忠心耿耿、出生入死,而且在之後,名臣輩出,且多年把持後宮。祁國每一朝的後宮裡,都少不了秦家的女子,而且地位都很尊崇。

所以,秦家男女前赴後繼,元家皇帝卻一脈相承,每每在前朝看了你們秦家男人“爲祁國社稷着想”的嘴臉,回後宮還要看你們秦家女人“爲皇上身體着想”的戲碼,真是膩煩透了。

可偏偏,連長輩中都頗多秦家的人,元家與秦家早就糾纏得不成樣子,煩他們,幾乎就等於煩自己。

好不容易場面話兒說完,寶慶帝很有耐心地給秦太后辭行,然後對端王說,朕國事繁忙,你母親那兒你自己去吧,好好敘敘離別之情,不要怕時間長,敘晚了叫膳房加個餐。

嗯,大概就是這意思。然後,寶慶帝愉快地跑路了。

...

第13章 白骨之秘第334章 貴妃驚變第202章 一念興衰第486章 說來話長第369章 九帕傳情第26章 書僮錦繡第34章 衆目睽睽第54章 遺落記憶第361章 明朗乾坤第95章 初見順妃第20章 陽光普照第471章 意外追封第91章 廊檐之上第437章 不詳之兆第278章 夏夜豔色第367章 不留餘地第493章 美麗誤解第217章 長大成人第158章 靈貓銀子第147章 宮門深深第49章 皇上駕到第233章 醫者之心第94章 禍起朱漆第44章 我的依傍第293章 冤家路窄第9章 隱形賓客第173章 殘忍收官第326章 十天之限第461章 女眷暗潮第265章 落英繽紛第92章 命運旁定第146章 驚聞截胡第34章 衆目睽睽第475章 誠實的人第379章 嚮往喜酒第184章 少年老成第360章 秘道不秘第420章 重回未園第229章 醉酒探花第4章 男神經病第375章 宮女二等第453章 零度距離第288章 阿琛的心第33章 五行缺覺第437章 不詳之兆第36章 彩雲追月第249章 南溪夜盜第217章 長大成人第512章 枕戈待旦第488章 坦誠惹禍第249章 南溪夜盜第90章 三思後行第326章 十天之限第154章 託付翠兒第40章 無聲憐惜第362章 遙遙領先第193章 釘板噬人第116章 百香閨遇第441章 初入王府第128章 三重依靠第276章 男神歸來第341章 元恆點兵第303章 要不要管第46章 新衣舊裳第344章 良人難求第221章 不怕威脅第108章 慕容往事第247章 流光歲月第485章 來歷不明第164章 妃意卑微第231章 病在人爲第180章 三硬姑娘第252章 宮女解憂第3章 靜室男神第8章 神秘夜宴第119章 以毒攻毒第137章 郡主自強第443章 舒一口氣第315章 再換門庭第193章 釘板噬人第415章 你太平靜第413章 相逢不識第306章 理智迷失第384章 癡心妄想第437章 不詳之兆第374章 掏心掏肺第341章 元恆點兵第307章 無法不亂第256章 皇帝翻臉第440章 將計就計第78章 佛堂死灰第299章 夜的祈禱第446章 萌生退意第106章 偷聽現場第391章 又是別離第191章 大理寺卿第380章 喜慶人間第306章 理智迷失第399章 奪命摺子第309章 羣起而攻
第13章 白骨之秘第334章 貴妃驚變第202章 一念興衰第486章 說來話長第369章 九帕傳情第26章 書僮錦繡第34章 衆目睽睽第54章 遺落記憶第361章 明朗乾坤第95章 初見順妃第20章 陽光普照第471章 意外追封第91章 廊檐之上第437章 不詳之兆第278章 夏夜豔色第367章 不留餘地第493章 美麗誤解第217章 長大成人第158章 靈貓銀子第147章 宮門深深第49章 皇上駕到第233章 醫者之心第94章 禍起朱漆第44章 我的依傍第293章 冤家路窄第9章 隱形賓客第173章 殘忍收官第326章 十天之限第461章 女眷暗潮第265章 落英繽紛第92章 命運旁定第146章 驚聞截胡第34章 衆目睽睽第475章 誠實的人第379章 嚮往喜酒第184章 少年老成第360章 秘道不秘第420章 重回未園第229章 醉酒探花第4章 男神經病第375章 宮女二等第453章 零度距離第288章 阿琛的心第33章 五行缺覺第437章 不詳之兆第36章 彩雲追月第249章 南溪夜盜第217章 長大成人第512章 枕戈待旦第488章 坦誠惹禍第249章 南溪夜盜第90章 三思後行第326章 十天之限第154章 託付翠兒第40章 無聲憐惜第362章 遙遙領先第193章 釘板噬人第116章 百香閨遇第441章 初入王府第128章 三重依靠第276章 男神歸來第341章 元恆點兵第303章 要不要管第46章 新衣舊裳第344章 良人難求第221章 不怕威脅第108章 慕容往事第247章 流光歲月第485章 來歷不明第164章 妃意卑微第231章 病在人爲第180章 三硬姑娘第252章 宮女解憂第3章 靜室男神第8章 神秘夜宴第119章 以毒攻毒第137章 郡主自強第443章 舒一口氣第315章 再換門庭第193章 釘板噬人第415章 你太平靜第413章 相逢不識第306章 理智迷失第384章 癡心妄想第437章 不詳之兆第374章 掏心掏肺第341章 元恆點兵第307章 無法不亂第256章 皇帝翻臉第440章 將計就計第78章 佛堂死灰第299章 夜的祈禱第446章 萌生退意第106章 偷聽現場第391章 又是別離第191章 大理寺卿第380章 喜慶人間第306章 理智迷失第399章 奪命摺子第309章 羣起而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