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孰樂

郭安南懵懵懂懂出得廖府,手中拿著廖祖謙寫給楊如筠,叫他代爲轉交的書信,腦子裡一時有些轉不過彎來。

不過是一部書罷了,世間流傳的《杜工部集》版本何其多,從前也不見有人爭著搶著去抄,怎麼到了廖先生這裡,就這般與衆不同了?

活脫脫餓死鬼投胎似的!

怎麼著也是當世書法大家啊,臉呢?好歹矜持些罷!

尤其方纔那態度,彷彿裴繼安給楊如筠楊老先生抄了書,而自己知情不報,沒有提前攔截下來將此事報與他,給他廖祖謙去抄書,是什麼天理不容的事情一般。

一旁的僕從好容易等得郭安南出門,連忙上前問道:“少爺,今日還去不去下一家?”

郭安南今次入京事情甚多,本是要趁著年前,好生送些宣縣的土產、禮品來拜訪族中長輩,各家舊交。

郭保吉在外做官,不能擅離,郭安南雖也得了個官身,到底是個不入流的小官,同上峰打個招呼,請了假就能走。

他拿著父親的帖子進京,除卻送禮,也有叫各家人曉得郭家已經有子長大成人,可以繼承家業的意思,是以行程排得滿滿的,但凡同郭家有往來,又有頭有臉的人家,都要走到。

“什麼時辰了?”郭安南看了看天色,問道。

那僕從回道:“馬上就申時了。”

郭安南想了想,只覺得這時辰不太妥當,再去旁人家中,少不得就要留吃晚飯,可他累了許多天,實在不想再吃外飯了,便道:“今日不去其他家了,在外頭吃點東西就先回府吧。”

他說完這話,忽然想起來什麼似的,同下頭人交代道:“晚間叫個人先回宣州城,送個口信回去,說是廖先生想要宣縣公使庫那一版《杜工部集》,讓人快些從家裡帶幾套回來。”

從人連聲應下。

此處巷子狹小,幾人牽著馬,纔出得外頭,便見不遠處有不少酒肆茶鋪,當中還有一間有名的正店。

郭安南在京城待過兩年,曉得那一處有好酒,正合適帶兩罈子回去送人,於是領了人往裡頭走。

一羣人才坐下來,就聽得隔壁鬧哄哄的,原是左邊乃是一桌子書生,把兩張桌子拚做一張,坐了滿滿二十多人,桌上擺著三四十個大碟小盞的,正在觥籌交錯。

郭安南一眼掃過去,見得那桌上涼菜熱菜擠在一起,從假沙魚到獨下饅頭,從肚羹到洗手蟹,另有許多蜜餞瓜果,雜而不亂,十分能唬人,顯然是下了大力氣整治出來的。

郭府的管事叫了小二來點菜,郭安南一時閒了下來,少不得那耳朵就聽進去了隔壁的聲音。

一人舉杯大聲道:“逢明,我等曉得你義氣,大家同窗一場,難得今日在此共飲,我自滿飲此杯,你自便!”

果然一口飲盡了杯中酒,又把杯底一翻。

旁邊便有人起鬨道:“逢明,小柳都喝乾了,你那杯中還是滿的,這是不是看不起他?”

郭安南聽了一陣,隔壁都是勸酒之語,好似那一個被稱作“逢明”的乃是主客,個個都在給他灌酒,你誇他一句“風流倜儻”、我誇他一句“才貌無雙”,一桌子不愧都是書生,夸人的話層出不窮,都沒一個重複的。

那“逢明”也甚是自信,旁人誇他,他就照單全收,旁人灌酒,他就盡數喝了,除此之外,言語間很是輕浮,有人不過略提了一句,他就句句不離小甜水巷,把裡頭的各大當紅妓伶點來評去的,說這個腰細,那個腿白。

又誇口將來要帶同桌人一併去享受。

郭安南只覺得掃興得很,正要不再去理會,

忽聽得旁邊有人道:“逢明,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小甜水巷裡頭的鶯鶯燕燕那樣高價,我們哪好意思去佔你這個便宜,不如尋些便宜的罷——你們馮家不是有書鋪?聽聞馮家當年分家的時候,馮老相公給了兩間書鋪給你爹,眼下我們這些個尋常人買不到書,你總能找到罷?不如從家中庫房裡借得一部宣縣公使庫版的《杜工部集》出來?”又有人搭話道:“是了!咱們今日湊了這一桌,特是爲了此事來的——逢明,那可是楊如筠楊老先生抄的書!不知你見沒見到,平日裡千金難求的好字,誰得了一副扇面都要小心翼翼藏得起來,不敢輕易用,眼下只要買一部書就能得見,又是補遺重校的《杜工部集》,竇院長爲了它連課都不上了,聽聞翰林院裡頭爲著裡頭新出的校注吵得腥風血雨,澤書現在一冒頭就給人搶了去,連一張紙都露不出來,各大書鋪都再不肯賣生客了,咱們都是窮書生,沒甚門道,也不好去求先生,只好來求你了!”

“什麼‘不知你見沒見到’,逢明可是馮家的小少爺,家中那許多書鋪,這樣旁人求之不得的好東西,他不知藏有多少部!怎可能見不到。”

衆人給那“逢明”戴完了高帽子, 見他面色有些難看,雖不知原因,還是又有人出來唱白臉,斥道:“你們這是什麼心思!誰家不用做生意了!眼下外頭一書難求,莫說一部,便是一冊都有人高價收了來,怎能仗著自己是同窗,又仗著逢明仗義,就這般逼迫於他?”

又道:“逢明,你切莫去理他們,便是當真要給書,他們給得起什麼高價,沒得耽誤了你家鋪子發賣!實在不行,不如給咱們租得出來一晚上把裡頭內容抄一遍?”

繞來繞去,原來是另闢蹊徑,以退爲進來了。

郭安南雖是方纔聽得廖祖謙說了那書有多好,到底沒怎麼放在心上,此時見得這一桌子書生爲求一書招數使盡的樣子,心裡這纔有了些概念,正好此時那小二點完菜正要走,他便將對方攔下了,問道:“此時是不是有一部宣縣公使庫出的《杜工部集》,十分搶手?”

那小二笑道:“這位小爺這兩日纔打外地來的罷?其中火熱,豈是搶手二字能道得盡!那書乃是楊如筠楊先生手抄,聽聞補了數十首早已失傳的杜工部詩,又有兩文,再兼精校,十分難得,京中萬人搶一部而不能得,但凡識得字的,都在討論,可惜我沒門路,不然也想去搶一部回來!”

又笑道:“前日國子監裡頭有兩位老先生爲爭一部書,已是當衆打了起來。”

國子監裡頭的老先生?大儒爲爭書打架?

郭安南聽得怎舌。

他心思轉得再慢,此時也想起來父親當時順手買的一百部《杜工部集》了。

那哪裡只是書?

分明是能拿來收買人心的大好人情啊!

第53章 盜版幾句閑話第344章 姐妹情深第253章 商議第144章 延續第380章 接連第132章 辭行第69章 拐彎抹角第106章 對帳第210章 外人的待遇第181章 缺錢第90章 書鋪第267章 勸說第170章 幫忙第318章 嘗試第255章 臨行第58章 沈婆賣瓜第123章 教養第231章 說服第234章 酬與勞第376章 君臣與民第158章 驚慌第381章 龍石第339章 借力第15章 得訊第373章 小公子第311章 如鯁在喉第231章 說服第6章 癡心妄想第199章 爭執第325章 封門第253章 商議第154章 踏春第270章 查庫第21章 笑話第291章 接人第236章 少與多第165章 冤家路窄第32章 擔心第355章 有事相求第18章 拮據第283章 茉莉第342章 及笄禮第97章 父與子第34章 各得所需第139章 母子第57章 出行第341章 陳2娘第311章 如鯁在喉第288章 字跡第173章 因材而行第273章 來歷第150章 收心第68章 銀錢與禮第229章 打下手第102章 他缺的不是錢第313章 蒸過頭了第140章 自誇第171章 2個啞巴第370章 姓第319章 獻力第109章 浪費第355章 有事相求第10章 狡兔3窟第52章 吃還是做第166章 清醒第310章 竹賢摟第342章 及笄禮第284章 閑話第75章 才與德第138章 桃花第319章 獻力第266章 新差第196章 落成第248章 親生與否第242章 同氣連枝第239章 印章第200章 回折第70章 親事第104章 鮮花與豬糞第106章 對帳關於更新第36章 倒挖牆腳第222章 兄妹第209章 遠近親疏第87章 爭搶第183章 拒絕第202章 吵鬧第190章 關窗第306章 驚詫第50章 幫忙第113章 撇清第365章 驚聞第69章 拐彎抹角第270章 查庫第86章 瞪得好凶第266章 新差第151章 運籌帷幄鄭嬸娘第174章 半成
第53章 盜版幾句閑話第344章 姐妹情深第253章 商議第144章 延續第380章 接連第132章 辭行第69章 拐彎抹角第106章 對帳第210章 外人的待遇第181章 缺錢第90章 書鋪第267章 勸說第170章 幫忙第318章 嘗試第255章 臨行第58章 沈婆賣瓜第123章 教養第231章 說服第234章 酬與勞第376章 君臣與民第158章 驚慌第381章 龍石第339章 借力第15章 得訊第373章 小公子第311章 如鯁在喉第231章 說服第6章 癡心妄想第199章 爭執第325章 封門第253章 商議第154章 踏春第270章 查庫第21章 笑話第291章 接人第236章 少與多第165章 冤家路窄第32章 擔心第355章 有事相求第18章 拮據第283章 茉莉第342章 及笄禮第97章 父與子第34章 各得所需第139章 母子第57章 出行第341章 陳2娘第311章 如鯁在喉第288章 字跡第173章 因材而行第273章 來歷第150章 收心第68章 銀錢與禮第229章 打下手第102章 他缺的不是錢第313章 蒸過頭了第140章 自誇第171章 2個啞巴第370章 姓第319章 獻力第109章 浪費第355章 有事相求第10章 狡兔3窟第52章 吃還是做第166章 清醒第310章 竹賢摟第342章 及笄禮第284章 閑話第75章 才與德第138章 桃花第319章 獻力第266章 新差第196章 落成第248章 親生與否第242章 同氣連枝第239章 印章第200章 回折第70章 親事第104章 鮮花與豬糞第106章 對帳關於更新第36章 倒挖牆腳第222章 兄妹第209章 遠近親疏第87章 爭搶第183章 拒絕第202章 吵鬧第190章 關窗第306章 驚詫第50章 幫忙第113章 撇清第365章 驚聞第69章 拐彎抹角第270章 查庫第86章 瞪得好凶第266章 新差第151章 運籌帷幄鄭嬸娘第174章 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