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銀錢與禮

鄭氏還在縫縫繡繡,聽得沈念禾這話,忽然就想起昨日侄兒點菜點湯的事情來。

她若有所悟,手中動作都慢得下來,正要說話,忽聽得外頭有人敲門。

因上回沈、馮兩家的事情,裴家一門上下都已經十分警惕,鄭氏忙將沈念禾攔住,自己去隔門問道:“誰在外頭。”

有人回道:“是宣州柳濤巷郭家來人!”

那人聲音很響亮,一聽就是大戶人家養來開道的,就算隔著兩重門,沈念禾也聽得清清楚楚,便問道:“嬸孃,是不是謝二哥他娘來了?”

又道:“我要不要讓一讓?”

鄭氏搖頭道:“總歸是個長輩,你今後常在此處住著,總不能一直躲。”復纔不情不願地跨得出去開外頭院門,又扭頭抱怨,“若真是她,見得你謝二哥人已是走了,怕是又要鬧一場,說我們不曉得通人情。”

她三步一歇去地應門。

沈念禾自認此時當要端著客人身份,省得嬸孃難做,便不跟著去迎,想了想,還把桌上的披風捲了起來。

她正要收拾斗笠,便聽得外頭鄭氏道:“來得十分不巧,早早人便已經走了——其實不必送,這樣冷的天,倒叫你們白跑一趟……”

不多時,一男一女便跟著走了進來。

當前那一個有些眼熟,二十上下,看著和和氣氣的,臉面黝黑,寬肩大背,雖是也穿著錦袍,卻並未給人翩翩佳公子的感覺。

是上回來過的郭保吉長子,喚作郭安南的。

他後頭又有一個妙齡少女,一身騎裝,外披梅花大氅,雖是隻有中人之姿,然則腰背挺直,行走之間十分有力,倒是令人印象極深。

郭安南先進得門,見得沈念禾站在當中,停步行了一禮,口中稱呼了一聲“沈姑娘”,站了幾息,復才又轉向一旁的少女,介紹道:“這是我妹妹東娘……”

鄭氏便也看向沈念禾,跟著與那郭東娘介紹道:“這是我一位遠親,姓沈,因家中有事,這一向在此處暫住。”

郭東娘半點不認生,笑著上前道:“我今歲十六,當要喚你一聲妹妹罷?”

沈念禾少不得上前回話。

耽擱了這一會,外頭已是跟了四五個隨從進來,有男有女,手中俱是提了許多物什。

鄭氏皺眉道:“怎的帶了這樣多……”

眼見她就要拒絕,那郭安南卻是笑著道:“是我爹吩咐讓帶來給處耘的,說是聽聞他在衙門裡頭做了許多事情,眼下已是能獨當一面,十分高興,因他事情多,不能自家來,便叫我兄妹二人過來看一看。”

繼父給的東西,又是給謝處耘,鄭氏怎麼好代爲推辭。

她想了想,便在前頭帶路道:“放到他房中去罷,等他回來再說。”

領著那幾個隨從往後院而行。

鄭氏走了,屋中就剩得郭家兩兄妹同沈念禾三人。

來人既然不是廖容娘,沈念禾便不好再做客人,便問道:“郭大哥吃什麼茶?”

又問郭東娘。

郭安南想了想,道:“不必那樣麻煩,倒杯水便是——我們坐坐就走。”

又拿眼睛去看郭東娘。

郭東娘正要說話,被那一眼給看了回去,便笑一笑,道:“我也喝熱水罷。”

到底是客人,自然不能這樣怠慢,沈念禾便去取了白茶。

她點茶的功夫特地練過,此時雖然沒有工具在,只是簡單沖泡茶湯,又下了幾樣輔料而已,那動作還是如同行雲般流暢,自有一番韻味在,把郭家兩兄妹都看得半晌說不出話來。

郭東娘只喝了一口,便忍不住誇道:“沈妹妹衝的好茶!”

沈念禾笑了笑,正巧看到對方袖口處的圖案,忍不住問道:“這是什麼花樣?怪好看的。”

郭東娘低頭一看,笑道:“我叫丫頭繡的,只得其意,不得其形——是軍器監新出的重弩!”

一面說,一面把袖子拉平,露出圖案湊近給沈念禾看,道:“我實在喜歡,特地叫人在外衫上都繡了!”

她正說得起勁,一旁的郭安南卻是咳嗽了兩聲。

郭東娘便自然而然地把袖子收了起來,將坐的椅子朝沈念禾的方向挪了挪,道:“不瞞沈妹妹,我今次是特地求著哥哥帶我來見你的。”

沈念禾聽得一愣。

那郭東娘又道:“我聽得爹爹說,你這一處有家傳的《杜工部集》抄本,其中有許多不曾問世的文章,不知是也不是?”

沈念禾早已得裴繼安交代過,說是宣州城中那一位郭監司認買了一百部,他那女兒會聽說此事,倒是情理之中,便應道:“確有此事。”

她話才落音,對面的郭東娘便露出了一個放鬆的表情,又從腰間把荷包取了下來,輕輕推給沈念禾,道:“我自小就喜讀杜工部文,也有幾個閨中密友喜好相同,因是私事,不好同爹爹討要,只得自己來尋你——幫我留得十部出來的,等我派人來取,好不好的?”

那荷包落在桌面上,發出“咚”的一聲輕響,顯然裡頭非金即銀。

沈念禾想了想,卻是把那荷包推得回去,笑道:“若是郭姐姐想要,我卻不能收銀錢。”

又轉頭看了一眼郭安南,道:“上回我在此處遇得事情,多虧郭大哥幫忙解圍,否則不知是個什麼結果,今日又遇得郭姐姐這樣敞亮的性子,我實在羨慕,旁的沒有,一二十部書還是給得起的……”

她笑盈盈的,口氣卻是豪爽得很。

郭東娘忍不住面露高興之色,只她旁邊的郭安南卻微微皺起了眉,道:“此事不妥,這印書乃是公使庫所爲,東娘買書只是託你朝公使庫買,況且又不只是她一人要的,怎能叫你倒貼錢。”

他猶豫了一下,轉過頭看了看牆角。

那一處還擺了幾個方纔僕從們拎進來的盒子。

郭東娘見得長兄動作,很快反應過來,立時站得起來將其中兩個盒子取來桌上放了, 又道:“我聽得說你身體一向不太好,便帶了兩盒燕窩、黨蔘過來,那燕窩每天吃一碗,黨蔘拿來燉湯,十分滋補,養得一陣就好了。”

又指著牆角道:“另還有紅棗、當歸、百合,都是補氣補血的東西,也是我特地帶來給你的。”

沈念禾自然連忙推辭。

三人在此處說得幾句話,等到鄭氏出來,郭安南也不多留,當即帶著妹妹告辭了。

這兩兄妹來得沒頭沒腦的,若說是爲了給謝處耘送行,可知道人早走了之後,兩人好似又並不覺得失望,甚至同鄭氏也沒說幾句話,倒像是專程來給沈念禾送錢送東西似的,只是顯得有些刻意。

沈念禾琢磨不出個所以然來,只好把那一堆盒子留在正堂。

晚間裴繼安回家的時候,一眼就掃到了桌上那一盒拆開的燕窩。

()

第170章 幫忙第1章 稚女持金第160章 照料第208章 陰差陽錯第20章 無趣第364章 0密1疏第174章 半成第189章 揣度第375章 奇怪第381章 龍石第302章 生與逝第278章 學士院第80章 含笑第222章 兄妹第346章 無助第9章 為禍第285章 坦露第245章 莫不是傻子罷第193章 醉酒第93章 梅花飲子第353章 我以為不妥第236章 少與多第354章 照料第108章 忽至第324章 安排第266章 新差第356章 後悔第90章 書鋪第238章 拿著玩第231章 說服第241章 走1遭第130章 悶氣第271章 查覈第201章 多多少少第84章 親家第340章 送親第59章 父子第324章 0年富貴第203章 鬧事第34章 各得所需第233章 插手第48章 差了10萬8000裡第381章 龍石第276章 銷贓第118章 交代第114章 合情合理第86章 瞪得好凶第370章 姓第107章 分利第117章 長生不老第337章 2廂第28章 從裡到外大好人第353章 我以為不妥第374章 書生第139章 母子第379章 求見第250章 抗旨第139章 母子第132章 辭行第301章 故人第338章 生事第5章 大魏第309章 陰沉第39章 怕是個算盤精第367章 重逢第128章 海棠春睡第323章 召見第158章 驚慌第214章 事半功倍第295章 久等不至第230章 酸甜第194章 清醒第1章 稚女持金第379章 求見第90章 書鋪請假條第220章 1時衝動第36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70章 姓第356章 後悔第216章 雞與魚第276章 銷贓第354章 照料第300章 窺視第74章 綠林好漢第379章 求見第260章 分道第240章 能少則少第136章 防塵第271章 查覈第141章 傻乎乎的第32章 擔心第162章 兄妹與姐弟第22章 籌錢第175章 碰面第80章 含笑第248章 親生與否第15章 得訊第121章 攢嫁妝第367章 重逢
第170章 幫忙第1章 稚女持金第160章 照料第208章 陰差陽錯第20章 無趣第364章 0密1疏第174章 半成第189章 揣度第375章 奇怪第381章 龍石第302章 生與逝第278章 學士院第80章 含笑第222章 兄妹第346章 無助第9章 為禍第285章 坦露第245章 莫不是傻子罷第193章 醉酒第93章 梅花飲子第353章 我以為不妥第236章 少與多第354章 照料第108章 忽至第324章 安排第266章 新差第356章 後悔第90章 書鋪第238章 拿著玩第231章 說服第241章 走1遭第130章 悶氣第271章 查覈第201章 多多少少第84章 親家第340章 送親第59章 父子第324章 0年富貴第203章 鬧事第34章 各得所需第233章 插手第48章 差了10萬8000裡第381章 龍石第276章 銷贓第118章 交代第114章 合情合理第86章 瞪得好凶第370章 姓第107章 分利第117章 長生不老第337章 2廂第28章 從裡到外大好人第353章 我以為不妥第374章 書生第139章 母子第379章 求見第250章 抗旨第139章 母子第132章 辭行第301章 故人第338章 生事第5章 大魏第309章 陰沉第39章 怕是個算盤精第367章 重逢第128章 海棠春睡第323章 召見第158章 驚慌第214章 事半功倍第295章 久等不至第230章 酸甜第194章 清醒第1章 稚女持金第379章 求見第90章 書鋪請假條第220章 1時衝動第36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70章 姓第356章 後悔第216章 雞與魚第276章 銷贓第354章 照料第300章 窺視第74章 綠林好漢第379章 求見第260章 分道第240章 能少則少第136章 防塵第271章 查覈第141章 傻乎乎的第32章 擔心第162章 兄妹與姐弟第22章 籌錢第175章 碰面第80章 含笑第248章 親生與否第15章 得訊第121章 攢嫁妝第367章 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