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近鄉情怯

這一夜,杜士儀把寢室讓給了王家兄弟,自己則是獨眠於澹然樓的東邊書房中。儘管是給崔小胖子準備的屋子,但四面書架上到處都是碼放得整整齊齊的書卷,他趁着臨睡之前翻了兩卷,一時心中癢癢舊癖發作,險些又要秉燭夜抄書,最後還是忍了又忍方纔回牀睡下。

時而想想此次同來的楊綜萬和幾個石工,還有那重重的一箱子端溪石,時而思量明日便要回樊川故居,杜曲舊地,本應旅途勞頓的他竟是始終精神炯炯難以入眠。而更讓他一時沒法安心睡着的,還有西邊寢室裡王家兄弟以爲他已經睡着,低低交談起來的聲音。

“阿兄,咱們此次回了長安,你打算住在哪兒?聽說平康坊北里諸妓雲集,士子衆多,若有好詩賦立時便會廣爲傳唱,不如……”

“那種風月之地,說得好聽是才名,說得不好聽便是風流薄倖名。再說,你阿兄又不是初來長安求取功名的時候了,何必到那種地方揚名?”

“可是……那阿兄此次回來,幾位大王那兒總應該投一下帖子拜望……”

“十五郎,這京城中每年四處投遞墨卷,希冀博人青睞的士子多了,你知道緣何少有爲人所重?真才實學之外,風骨亦是不可或缺。哪怕我就是賃得陋室偏屋,只要一二文會中大放異彩,自然會有人代爲揚名,道是王十三郎已經回來了,幾位大王自會下帖邀約。你不要因爲杜十九郎今年要應京兆府解試便患得患失。他與我萍水相逢卻一見如故,我敬他的人品,他亦敬我的禪心,孰勝孰負,卻得解試之後見分曉!”

王維這一次回來,果然是應今年京兆府解試的!

杜士儀知道王維不是京兆府人,此番應試,必屬寄籍,這在時下並不奇怪。京兆府和同華二州,素來是科舉文華最盛之地,也是全天下舉子趨之若鶩的地方,不但鄉貢進士人數多,而且若得京兆府前十名等第,最終及第的可能性遠超那些窮鄉僻壤出身的鄉貢進士。

哪怕京城大居不易,也不知道多少人節衣縮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此謀求進身之階。而如同王維這般,從三年前開始便遊於兩京公卿貴第,一時名聲赫赫,卻一直拖到今年方纔應試,自然不可能只是爲了區區京兆府等第,而是奔着第一名解頭而去的,難怪王縉會有那樣的顧慮!

只是那一句相敬之說,他聽着不禁露出了一個會心的微笑,打了個呵欠便合上了眼睛,再不去聽人家的兄弟私語。漸漸的,他便沉沉睡了過去。整整一夜,他甚至彷彿連一個夢都沒做,乍一睜開眼睛的時候,外頭已經是天光大亮了。

洗漱過後,杜士儀與王家兄弟一塊用了早飯,王戎霆便再次過來了。提到其父王卿蘭,王戎霆便滿臉歉意地表示父親一大早上朝去了,恐怕至少要午後方纔能回來,臨走前請他致歉云云,又讓後頭僮僕送來三支長方木盒,道是父親贈予三人的禮物。杜士儀三人謙辭再三,最終方纔收下,卻是都開口告辭。待到又叫上了杜十三娘,前去鄭氏的寢堂辭別,鄭氏卻又送了杜十三娘一方銀泥帔子,笑說正是今年京城流行的式樣。

得了別人的禮物,無論杜士儀還是王家兄弟,自然也都預備了回禮。王家兄弟是洛陽冰心坊所制的一盒箋紙,而杜士儀則是一方杜十三娘所繡的尺屏,以及一卷自己親手抄錄的當年玄奘法師所譯《般若多羅密多心經》。在洛陽時他便知道兩京信佛的公卿士大夫及貴婦衆多,他此前書佛經靜心兼練字,也不知道抄過多少佛經,昨日又從王戎霆口中得知鄭氏信佛,方纔送了如此回禮,自然讓鄭氏很是高興。

待到杜士儀又和崔家姊弟道了別,聽崔小胖子說了些極其言不由衷的臨別之詞,他方纔帶着杜十三娘和王家兄弟一塊出了內宅。門前兩撥隨從都早已預備好了,王維和王縉不過僮僕二人,從者三四人,而杜士儀卻發現自己那輛當初得自崔韙之的牛車旁邊,除了田陌和幾個石工之外,竟還有劉墨等崔氏家丁。不等他詢問,和他較熟的劉墨便上前深深行禮。

“杜郎君,夫人和五娘子還有十一郎君此前都吩咐過,杜郎君回長安期間,讓咱們隨侍左右。如今杜郎君要帶十三娘子回樊川杜曲探訪,咱們自然應該隨侍左右。”

杜士儀這才發現,崔韙之派給崔小胖子的人想來都留在了王宅,眼前這些個都是當時跟着自己出城追人的家丁。儘管崔家人這一片完全把他當成自己人地好意讓他有些頭皮發麻,可他想想如今身邊乏人,當即也就不再客氣,笑說了一聲有勞。

再次對送出門來的王戎霆道別後,他先把杜十三娘和竹影一塊先送上了牛車,繼而又自己上了馬。一前一後兩撥人出了光德坊北門,王維便駐馬等了杜士儀上前,因笑道:“杜十九郎,今日就先別過了,等你安頓下來,我一定會去樊川杜曲一訪友人,想來那時候,絕不會有人不知道你住在哪兒!”

“王兄這是激勵我回鄉之後務必要揚名?”杜士儀哈哈大笑,就在馬上抱手對王維頷首道,“等到家中收拾好了,請王兄和王十五郎一塊到家中小聚!今日先別,翌日再會!”

王縉見杜士儀笑着下了邀約,當即點頭應道:“杜十九郎,後會有期!”

兩撥人就此道別,杜士儀一行往南出城,而王維兄弟則是一路往北。坐在寬敞的牛車中,車又平穩,杜十三娘忍不住端詳着阿兄剛剛遞給自己,說是王家郎主所贈的長條木盒,顛來倒去看了好一會兒,最終還是竹影在一旁笑着說道:“娘子若真想知道王家郎主送了什麼,何妨打開看看?郎君既然交給娘子,自然是無妨的。”

聽了這話,杜十三娘終究忍不住好奇,小心翼翼撥開蓋子,打開一看,盒中卻是躺着一支竹管筆。這竹筆的筆毫隱隱呈紫色,她輕輕用手觸碰,只覺得其毫短而硬,再見竹管上隱隱有一個宣字,她頓時輕聲喃喃自語道:“竟是宣城紫兔毫……王家郎主這一出手着實大方!幸好我在洛陽時也繡了些東西,阿兄也預備了回禮,否則便要出醜了!”

出長安城安遠門,沿往南的通衢大道行出不多遠,一行車馬就拐上了一條兩邊綠樹如茵的小道。隨着那些似曾相識的景象映入眼簾,杜士儀只覺得塵封多年的某些記憶逐漸復甦,一時竟有些心神恍惚。當初乍然成爲另一個人來到這個陌生的時代,他雖然很快便接受了杜十三娘,但卻一直都抗拒着踏上樊川故地。可如今這一回來,那些景象卻不僅僅是衝擊,還有一種熟悉的親切感,讓他繃緊的神經漸漸鬆弛下來的親切感。

京兆杜氏的起源,是因爲當年漢宣帝徙高官富資者充實杜陵,建平侯杜延年以兩千石遷徙其中。其後雖有不少後代徙居別地,但大多數仍是以杜陵爲郡望。如今的杜陵早已衰敗不堪,但杜氏羣居的樊川卻仍然欣欣向榮。

杜曲分南杜北杜,南爲杜固,位於潏水南岸,南倚神禾原,北爲杜曲,在潏水北岸,北倚少陵原。南杜北杜隔河相望,均爲諸杜所居。有道是累世衣冠,無論是南杜還是北杜,衣冠戶比比皆是,縱使田間小童也往往能歌善詩,一片風雅氛圍。雖則因爲山野風光極其出衆,因而除卻世代居此的杜姓諸家之外,也有不少朝中官員再次建造別業莊墅,但十姓九杜,卻是毫不誇張的事實。而杜士儀和杜十三孃的祖宅,便在北杜。

一別三年,就連杜十三娘也忍不住挑高了車簾,貪婪地看着這故鄉的景緻。當車馬經過一戶人家前頭,她先是愣了一愣,隨即高聲叫道:“停車,停車!”

“十三娘?”

杜士儀回頭才叫了一聲,卻只見車門突然被人推開,緊跟着,杜十三娘竟是提着裙子自己從高高的牛車上跳了下來。還不等緊隨其後的竹影上去扶着她,她已經到了柴扉前用力敲了幾下,旋即高聲叫道:“大媼,大媼!”

隨着這聲音,那屋舍裡頭很快有了動靜。一個身穿粗布衣衫的中年婦人一面擦手一面從屋子裡出來,看到杜十三孃的一剎那,她彷彿是突然呆滯了,緊跟着方纔露出了又驚又喜的笑容,竟是疾步衝到了柴扉前,有些慌亂地打開了柴扉,這才緊緊抱着杜十三孃的雙臂道:“小娘子,真的是小娘子!可終於回來了,這幾年傳言什麼的都有,奴還以爲……還以爲……”

她一時激動得連聲音都顫抖了起來,等到目光落在馬上的杜士儀身上時,她的聲音更是一下子斷了。她越過杜十三娘,有些跌跌撞撞地來到杜士儀面前,這才伸手捂着口鼻,一時聲音哽咽一個字都說不出來。見此情景,杜士儀連忙翻身下了馬,卻只見婦人突然一把抱住了他,竟是失聲痛哭。一時間,路上偶爾過往的其他行人無不側目。

對於這突如其來的親近,杜士儀最初很有些不習慣,待見杜十三娘低頭拭淚,竹影亦是眼圈紅了,他只覺得眼前依稀浮現出一個年輕乳媼的面龐,僵硬的身體也就柔軟了下來。樊川故地,還有多少承載着他腦海中那些記憶的故舊?

第416章 誰家玉人最知音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第490章 家務事第769章 你輸定了!第240章 阿姊第715章 軒然大波第1048章 兩樁婚事第593章 太真之謀第674章 衣錦還洛陽第747章 恩威並濟第584章 雙贏之約第367章 聖心何在第617章 度量和鬧事第113章 近鄉情怯第267章 此情無關風月第817章 事後算總賬第1165章 當頭一棒向天子第967章 升官發財第292章 碩鼠碩鼠,牀頭打架第1224章 老而不死謂之賊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第644章 計臣末路第964章 巧舌如簧第999章 決然第1011章 人生有取捨第159章 勢在必得第90章 小僧舞棒,名動天聽第40章 銅膽鐵腕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第221章 凜然風骨第5章 診治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1231章 借刀殺人第1044章 葛邏祿的決意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第1054章 團圓教子第1243章 苦肉計砸了第849章 朔方雜牌軍第607章 長安急召第414章 易主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775章 賜紫服金魚,歲末祝平安第1188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21章 救人如救火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第964章 巧舌如簧第163章 驅虎吞狼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第256章 知合孫吳,可以運籌帷幄第637章 州學講春秋第296章 表字君禮,忘年知己第375章 酒中豪客飲中仙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第533章 最毒婦人心第147章 出場,應變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1143章 挺身而出第1100章 大亂將起第665章 飛黃騰達第1191章 登聞鼓訴冤第471章 滾!第721章 捷足先登第925章 問君心何許第977章 迎親日的大排場第714章 死不放手第478章 天倫之樂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第6章 婉拒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第1271章 復推又見軒然大波第182章 衆矢之的第98章 色戒嗔戒第1050章 安西傳大捷第131章 白首難帖經,一...第1062章 人心所在第368章 翻臉第1140章 絕情絕義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1233章 存亡之秋第422章 衆所矚目杜十九第872章 心狠手辣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第191章 吏部關試第502章 春宵一刻,今夕除夕第894章 新老交替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07章 珠玉輝耀動人心第850章 激將法第520章 終成正果第503章 明 經及第第849章 朔方雜牌軍第929章 金蟬脫殼第1221章 范陽請降第449章 悲劇的那囊氏第746章 直攖其鋒第1122章 一條道走到黑
第416章 誰家玉人最知音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第490章 家務事第769章 你輸定了!第240章 阿姊第715章 軒然大波第1048章 兩樁婚事第593章 太真之謀第674章 衣錦還洛陽第747章 恩威並濟第584章 雙贏之約第367章 聖心何在第617章 度量和鬧事第113章 近鄉情怯第267章 此情無關風月第817章 事後算總賬第1165章 當頭一棒向天子第967章 升官發財第292章 碩鼠碩鼠,牀頭打架第1224章 老而不死謂之賊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第644章 計臣末路第964章 巧舌如簧第999章 決然第1011章 人生有取捨第159章 勢在必得第90章 小僧舞棒,名動天聽第40章 銅膽鐵腕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第221章 凜然風骨第5章 診治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1231章 借刀殺人第1044章 葛邏祿的決意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第1054章 團圓教子第1243章 苦肉計砸了第849章 朔方雜牌軍第607章 長安急召第414章 易主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775章 賜紫服金魚,歲末祝平安第1188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21章 救人如救火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第964章 巧舌如簧第163章 驅虎吞狼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第256章 知合孫吳,可以運籌帷幄第637章 州學講春秋第296章 表字君禮,忘年知己第375章 酒中豪客飲中仙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第533章 最毒婦人心第147章 出場,應變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1143章 挺身而出第1100章 大亂將起第665章 飛黃騰達第1191章 登聞鼓訴冤第471章 滾!第721章 捷足先登第925章 問君心何許第977章 迎親日的大排場第714章 死不放手第478章 天倫之樂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第6章 婉拒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第1271章 復推又見軒然大波第182章 衆矢之的第98章 色戒嗔戒第1050章 安西傳大捷第131章 白首難帖經,一...第1062章 人心所在第368章 翻臉第1140章 絕情絕義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1233章 存亡之秋第422章 衆所矚目杜十九第872章 心狠手辣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第191章 吏部關試第502章 春宵一刻,今夕除夕第894章 新老交替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07章 珠玉輝耀動人心第850章 激將法第520章 終成正果第503章 明 經及第第849章 朔方雜牌軍第929章 金蟬脫殼第1221章 范陽請降第449章 悲劇的那囊氏第746章 直攖其鋒第1122章 一條道走到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