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亂成一鍋粥

對於儀王李來說,他的人生本來只是在十六王宅中當個尋尋常常的皇子親王,等太子李亨按部就班接了李隆基的皇位,然後對他們這些兄弟表現一下孝悌,他就可以過上比從前那種幾乎如同坐牢似的日子多幾分自由的生活,也就心滿意足了。可是,李亨以及廣平王建寧王父子三人,再加上榮王李琬的死,安祿山這場叛亂的結束,卻給他帶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因爲他赫然發現,自己竟然成了碩果僅存的十餘位皇子之中最年長的一個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李隆基竟然在勤政務本樓上金口玉言,要冊封他爲太子,入主東宮

可他甚至還來不及對未來有什麼美好幻想,就重重捱了當頭一棒。什麼冊封儀式,什麼祭告天地都還沒來得及進行,就在那時候李隆基話音剛落時,先是南陽王李現身揭破自己的遭遇,緊跟着就是杜士儀現身指斥天子,將一場好好的朝會攪和得亂七八糟,而杜士儀更是完全無視天子一度冊立了他這個皇子爲太子,當廷提請李隆基退位,推舉賢王爲新君而他固然挾天子之威,在上次推舉時得到的票卻少得可憐

可李終究是擠進了復推的四人名單,可今天一切都還沒開始,他就被人揪着罪名狠狠編排了一通。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前頭那些罪名還只不過是暫時摁了下去,接下來被揭開的卻是另外一個最最要命的罪名他當然知道自己的長子鍾陵王李冼是個什麼貨色,狠毒自大,貪得無厭,可他做夢都沒想到,廣平王妃母子被害這件事竟然是李冼做的事到如今,他就算辯解自己什麼都不知道,把一切罪名都推到李冼身上,那又如何?誰會相信?

他把心一橫,終於擡起頭來:“宗正寺既然查出此事和我之長子有關,我無話可說然則太子別院廣平王妃崔氏母子所居院落遭人縱火,卻遲遲不見人營救,分明是懿肅太子妃和南陽王因爲崔氏母子曾經登杜相國之門求救,這才故意拖延時間,致使她母子殞命火中如果查證出來李冼該是什麼罪名就是什麼罪名,我絕不姑息包庇,可若是懿肅太子妃和南陽王什麼責任都不擔,我也絕不心服”

張良娣早已得到宗正寺內線傳來的消息,正在幸災樂禍看着儀王李吃癟這一幕,卻不想李突然話鋒一轉,矛頭直指她和李,她登時氣惱地罵道:“這個老匹夫”

可她恨恨的罵聲話音剛落,卻不想李於脆就擡起手指向了自己這一邊:“各位全都好好看看,身爲懿肅太子的未亡人,張氏本只是區區良娣,如今卻不次擢爲太子妃,卻不在家爲皇兄守制,竟是帶着宦官改頭換面混到了這種地方來她不就是自恃出身勳戚,想要當太后嗎”

精彩的反擊

高臺之上的杜士儀忍不住想爲儀王李喝一聲彩。這位資質和能力無不平平,只是佔了年紀大這唯一便宜的皇子在被人逼到了絕境的時候,竟然還能拿出這樣的殺手鐗來,真是不枉他吩咐宮門口的禁衛稍稍放點水,讓張良娣能夠混進來

儘管張良娣所處的位置本來是極其犄角旮旯,不會有人關注的地方,可隨着儀王李這一指,也不知道多少目光匯聚到了她的身上。她在事先對儀容做了精心的修飾,然而一旦被人揭破,這樣的修飾又怎麼可能瞞得過別人?她平生第一次經歷這樣難堪恥辱的場面,那些打量她的目光之中,滿是輕蔑、鄙視、懷疑、不屑,她甚至希望自己於脆就這麼一頭栽倒暈過去,也好過繼續處在這樣的窘境

可偏偏就在這時候,一直任憑嗣韓王李叔璇開口,自己則一聲不吭的吳王李祗終於打破了沉默。他用力擊掌數下,把人們的注意力拉了回來,這才淡淡地說道:“儀王所言,太子別院之中有人故意放縱崔氏母子殞命一事,我亦是已經命人徹查過了。我當日就說過,曾經命人於太子別院之外監視,其中一人莫名失蹤。失蹤之人如今已經找到,卻已經化作了太子別院花園下頭的一具屍骨太子別院縱使從前杯弓蛇影,但若是抓到可疑人,軟禁也好,事後送交有司也好,全都是處置的辦法,可現如今卻是死在太子別院,是應該有人給一個交待”

高臺之上的南陽王李已經開始後背心冒汗了。早就預備好的戲肉以意料之中的形式開始,卻又以意料之外的形式展開,他本就不是善於應變的人,能夠給他出主意的魚朝恩因爲身份所限,只能呆在下頭,放眼看去,他身邊全都是幸災樂禍和冷嘲熱諷的面孔,赫然舉目無親如果地上有一條地縫,他恨不得就此鑽進去,也好過杵在這裡千目所視千夫所指

轉瞬之間,儀王背上了謀害宗親的罪名,南陽王李和喬裝打扮到這裡來打探消息的張良娣也給牽扯了進去,這連場變故使得本該舉行的復推儀式成了一場鬧劇。然而,冷眼旁觀的平原王李伸卻已經回過神來,心裡終於做出了決定。

他突然起身踏上前一步,一字一句地說道:“當年阿爺無罪被廢,奇冤天下皆知,如果阿爺還活着,這東宮之位理應是他的可阿爺如今已經故去,我兄弟幾人託伯父慶王之福,方纔能夠苟活至今,本也無德無能,不該企及大寶今天再看到這場兄弟子侄相爭的鬧劇,我不想和別人那樣成了笑話。所以,感謝之前推舉我的諸位,但我要讓諸位失望了,我,平原王李伸,今日在此鄭重宣佈,這次復推,我就此退出”

“好”

阿茲勒大爲意外,突然聽到耳邊這低低一個字,他扭頭一看,恰是發現杜士儀臉上那一閃而逝的笑意和讚賞。想想別人爲了這皇位打破頭似的爭鬥不休,而李伸卻當斷則斷毅然退出,他也不禁輕聲嘀咕道:“這麼多龍子鳳孫裡頭,總算有個明白人”

今天這熱鬧湊得值了

沒份登上大寶的宗室們無不驚歎連連,既看到了狗咬狗的好戲,又看到了有人急流勇退,豈不是比上一次按部就班的推舉要精彩多了?就連妻子被李隆基奪走之後,就一蹶不振渾渾噩噩度日的壽王李瑁,也在聽到平原王李伸這番話後,整個人猶如被天雷劈中一般,呆在了那兒。可呆滯的他卻第一次感到腦際清明,甚至生出了深深的悔意。

如果他能夠如李伸那般雷厲風行,而不是優柔寡斷,想當初就應該對武惠妃說自己不娶楊氏,就應該在父親要奪楊氏這個子媳時,豁出去鬧開來,哪怕是死了,人生也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現如今有誰還記得,他,十八皇子壽王李瑁,曾經是最有希望成爲太子的人前次推舉時,竟然沒有一個人想到他,沒有人注意到根本連一個推舉他的人都沒有

李伸卻不管別人反應如何,他撂下這番話後,便轉身看着嗣慶王李俅。見這個一母同胞的嫡親弟弟先是呆滯,隨即竟是驚喜地跳了起來,他便衝其嘿然一笑道:“這個皇位,誰愛坐誰去坐,我們兄弟不稀罕今日推舉,阿弟你棄權吧,我們走”

李俅本就只是因爲兄長不忿多年來遭受的苦楚和輕視,再加上父親追贈有望,這纔出來爭,現如今兄長都要放棄,他就再高興不過了。他當即重重點了點頭,毫不猶豫地應道:“好我們走”

當着在場官員加上飛龍騎,整整上千號人的面,平原王李伸和嗣慶王李俅兄弟拱了拱手,就這麼揚長而去。看着他們那毫不回頭瀟瀟灑灑的背影,儘管有人嗤之以鼻,但更多的人卻不由得在心底讚歎了一聲。哪怕廢太子李瑛在無數人的心目中,是一個已經廢死十多年的人了,杜士儀提出追贈李瑛與鄂王李瑤光王李琚的名爵,還有不少人不以爲然,可在此時此刻,人們卻覺得此事應當。

只憑李伸今日見此鬧劇棄權而去,對比其他兩邊的醜態,實在是高下立判

隨着高臺上突然傳來的一陣鼓掌聲,無數爲之出神的人方纔被拉了回來。衆人循聲望去,這才發現發出聲音的不是吳王李祗,而是杜士儀。就只見剛剛一直在旁坐着監督的他已經來到了左相裴寬身側,與其低聲交談了幾句後,便來到了最前方。

“平原王高風亮節,孝悌可嘉,而其父冤屈人盡皆知,是該早日昭雪。只平原王之退出,固然出人意料,可宗正寺查出的這兩件事情,更是讓人匪夷所思。想當初廣平王妃挾子前來求我,不過是爲了求一個自保,可笑卻有人認爲我當初曾經在馬嵬驛中抱過其長子,便認爲我有偏向,故而一再加害,實在是人神共憤,天理難容平心而論,今日復推人選,本是從朝堂上這麼多五品以上官員以及宗室親王之中推舉出來的,可請諸位看一看今日這羣情沸騰的模樣,然後想一想,如今有人尚未登上大寶就能下手殘害子侄,日後又豈能爲聖明之主?”

事到如今,裴寬方纔真正明白了杜士儀的用意。他看了一眼再度起了騷動的宗室們,隨即沉聲說道:“宗正寺既是表示有人證物證,儀王李就此革除候選資格,如有反對者,現在就可以提出來”

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797章 黃金年代第1063章 公道人心第1186章 內外交困的李隆基第1259章 喪子之痛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695章 奉呈忠心第1118章 西域之爭第904章 三部使臣,各懷雄心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1141章 都死了……第682章 千里歸來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第1054章 團圓教子第1187章 戮力同心第140章 突變第203章 面唾不容情,他鄉遇故知第1078章 權相末路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第63章 師生之心第1219章 納降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53章 勳戚相邀約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第810章 蛇之七寸第865章 慶豐年中暗流涌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第159章 勢在必得第1201章 李隆基的噩夢尾聲歲月已老心不老第1124章 擁戴太子自序有一個時代第826章 老驥伏櫪,寶刀未老第64章 入宮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第891章 天公未棄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第573章 備戰請纓第885章 天倫之樂第63章 師生之心第665章 飛黃騰達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680章 走馬上任第1116章 全軍備戰第591章 當頭一棒第595章 另置別縣第155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107章 珠玉輝耀動人心第1261章 大唐還有救嗎?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271章 泄題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第1236章 內訌第129章 名利雙收動京華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650章 巡軍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第445章 全勝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第25章 盧門弟子第447章 上敲下打,吐蕃疑人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難事第337章 拼命杜十九郎第340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94章 救場如救火第800章 巨閹惜舊情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第1158章 殺!第665章 飛黃騰達第1119章 忠貞見疑第670章 結親還是結仇?第466章 弟子美人,清福無邊第1193章 今日選東宮第949章 天寶第765章 英靈祭第1102章 殺羅第20章 招搖逢窘迫第561章 釜底抽薪第883章 千里回京爲述職?第812章 貪得無厭第1055章 貪利者上鉤第46章 全肉宴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660章 不可無權柄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第603章 宇文拜相第271章 泄題第409章 民心向背第630章 中眷裴七郎第1174章 薛嵩請降第898章 勃勃野心第623章 奚人降戶第850章 激將法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第608章 河東節度第657章 親情如水
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797章 黃金年代第1063章 公道人心第1186章 內外交困的李隆基第1259章 喪子之痛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695章 奉呈忠心第1118章 西域之爭第904章 三部使臣,各懷雄心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1141章 都死了……第682章 千里歸來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第1054章 團圓教子第1187章 戮力同心第140章 突變第203章 面唾不容情,他鄉遇故知第1078章 權相末路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第63章 師生之心第1219章 納降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53章 勳戚相邀約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第810章 蛇之七寸第865章 慶豐年中暗流涌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第159章 勢在必得第1201章 李隆基的噩夢尾聲歲月已老心不老第1124章 擁戴太子自序有一個時代第826章 老驥伏櫪,寶刀未老第64章 入宮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第891章 天公未棄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第573章 備戰請纓第885章 天倫之樂第63章 師生之心第665章 飛黃騰達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680章 走馬上任第1116章 全軍備戰第591章 當頭一棒第595章 另置別縣第155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107章 珠玉輝耀動人心第1261章 大唐還有救嗎?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271章 泄題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第1236章 內訌第129章 名利雙收動京華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650章 巡軍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第445章 全勝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第25章 盧門弟子第447章 上敲下打,吐蕃疑人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難事第337章 拼命杜十九郎第340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94章 救場如救火第800章 巨閹惜舊情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第1158章 殺!第665章 飛黃騰達第1119章 忠貞見疑第670章 結親還是結仇?第466章 弟子美人,清福無邊第1193章 今日選東宮第949章 天寶第765章 英靈祭第1102章 殺羅第20章 招搖逢窘迫第561章 釜底抽薪第883章 千里回京爲述職?第812章 貪得無厭第1055章 貪利者上鉤第46章 全肉宴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660章 不可無權柄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第603章 宇文拜相第271章 泄題第409章 民心向背第630章 中眷裴七郎第1174章 薛嵩請降第898章 勃勃野心第623章 奚人降戶第850章 激將法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第608章 河東節度第657章 親情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