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走馬上任

中書省位於洛陽宮武成殿西面,緊挨着史館以及從前的麗正修書院。只不過,現如今麗正書院已經改成了集賢殿,其中的學士直學士自然也就改頭換面,不復從前的那些人。杜士儀作爲中書舍人知制誥入職的第一天,也是第一次近距離直面傳說中開元最後一位名相張九齡。

儘管從前他也並不是沒見過對方,但大多是朝會上遠遠照面,幾乎沒怎麼說過話。這一年五十出頭的張九齡看上去儀表堂堂,風度優雅,儘管年紀比杜士儀年長二十多歲,資歷也更加深厚,可見杜士儀揖禮相見,他立時鄭重還禮,又硬是讓杜士儀把稱呼從張少監改成了子壽兄,自己一口一個君禮,叫得渾然天成。

大多數時候,天子專用的知制誥只有一個人,專掌從宰相到各種高官在內的機要高官任免,號令征伐等等重要誥書,而其他中書舍人則一人管雜務,爲閣老,一人知制敕。誥書以白麻紙書寫,敕書以黃麻紙書寫。用一句宮中常用的話來說,那就是白黃之分,高下之別。

張九齡在去歲進京拜秘書少監,幾乎蹉跎了將近一年之後,就在兩個月之前剛剛以秘書少監兼知制誥,又任集賢殿學士副知院事,天子對其突如其來的寵信和愛重,讓一度曾經打壓過他的人大爲意外。而更加讓人意外的是,李隆基調回了杜士儀與其共事。

這種詭異的格局,杜士儀從下至內侍宦官,上至宰相尚書等等看自己的目光中,就能清清楚楚察覺到衆人的訝異。而他都能感受到,張九齡就更加沒理由察覺不出了。

這會兒,兩人在御前相對而坐,筆走龍蛇地各自草擬了兩道制書,給李隆基過目之後,方纔一同告退。張九齡是出了名不假思索出口成章的人,制書駢文自是絲毫不費力;而杜士儀這些年雖則在文壇上不再如從前那樣鋒芒畢露,但好在手不釋卷博聞強記,三天兩頭記錄一些手札自娛,總算這第一日的工作完成得不壞。否則,要是鬧出當年蕭嵩爲中書舍人時,夜晚被召見起草個制書也出洋相的笑話來,他這個三頭及第就不用去見人了

和別人以爲的繁忙不同,知制誥只是需要輪流值守備天子召喚,但實則每日需要起草的制書並不多,甚至比那些知制敕的中書舍人還要清閒些——比起中低層龐大的官僚羣體,高層的宰輔尚書侍郎將軍,這些五品甚至三品以上的官員變動,本來就是極少的。所以,張九齡因爲還兼着集賢殿學士副知院事,在中書省門口就和杜士儀暫時揖別,徑直進了集賢殿,而杜士儀則是回到了中書省往見蕭嵩。

和從前在門下省擔任左拾遺,在中書省擔任右補闕時截然不同,身爲知制誥的中書舍人,他有一間獨立的直房,儘管面積不大,可在偌大的中書省中,除了中書令和中書侍郎,右諫議大夫,也只有中書舍人有這樣的特權。現如今蕭嵩任中書令,中書侍郎空缺,右諫議大夫是名義高於實權的虛職,他以中書舍人知制誥,恰是貨真價實的中書舍人第一人。今日一大早朝會之後,兩個論年紀可以當他父親的中書舍人內供奉在揖禮相見時,看他的目光就閃動着莫名的意味。

“君禮,如今長寬去了御史臺,我身邊就沒有一個得力人了。你和長寬素來交好,我可就把你當成左膀右臂了。”

在杜士儀面前,蕭嵩一臉的推心置腹。而在他期冀的目光下,就只見杜士儀欣然回了一禮。

“相國軍功彪炳,能力卓著,又有識人之明,容人之量,士儀敬服已久,自當竭盡全力。”

聽了這短短几句奉承,蕭嵩頓時心花怒放。他出身顯赫,但在文采上確實只是平平,可打仗也好,用人也好,他確實有別人所無法企及的敏銳。

裴寬從他前往河隴擔任判官,他得勝回朝後官拜宰相,立時就奏請舉薦裴寬爲中書舍人;而當初在河隴時,曾經被王君鼉重用的判官牛仙客,他委以重任後見其人果然有治事之才,回朝之後也不顧物議,一再舉薦,令牛仙客從區區判官一路升爲河西節度使可就是這樣大膽的用人,讓如今的河隴一片安定,倉廩實而軍械足,當初反對的人,現在全都無話可說。所以,識人用人,這是蕭嵩最得意的癢處

“好”蕭嵩最愁的就是裴光庭處處都要和他打擂臺,可裴寬轉任御史臺,能夠讓他在言官中佔有一定的優勢,現在杜士儀既然如此表態,從其一貫的人品來看,是可以信任的。所以,他就越發和顏悅色地說道,“源翁年前去世,我對此也痛惜得很。源翁也好,廣平郡公也好,對你都是信賴備至,期許有加,如今我對你也同樣如此。當初因宇文融之事,你險些被人算計,此事我也有失察,君禮,那時候委屈你了。”

蕭嵩身爲名門子弟,貴爲宰相中書令,竟然願意這樣賠不是,杜士儀也有些訝異。如今,他明面上要留心張九齡的反應,暗地裡要抗衡如今背靠裴光庭和宮中武惠妃,越發不容小覷的吏部侍郎李林甫,因此背靠大樹好乘涼這種宗旨,他是不會忘了的。因此,他立時苦笑道:“當年之事,時也勢也。我和宇文融固然相交多年,可平心而論,他確實有應得之罪,所以蕭相國此話言重了。不過,宇文夫人曾經提出過讓其長子拜於我門下,倒是讓我進退兩難。”

“哦?”蕭嵩卻眼睛一亮,隨即便連連點頭道,“宇文大郎爲父奔波幾千裡,實爲至孝,此等純孝兒郎,君禮你這樣的至誠君子收錄門下,宇文融九泉之下,必定也會安心的。如果擔憂物議,那就更加不必了。陛下已經追贈其爲台州刺史,更何況人死萬事消,誰還揪着不放,就是心眼太小”

這話無疑指的就是裴光庭。杜士儀心中莞爾,面上卻露出了深受其教的表情謝過。等到辭了蕭嵩出來,他輕輕舒了一口氣,等回到自己的直房後,他便喚來了配屬給自己的兩個令史和四個書令史。儘管已經時隔五年,但他還是詫異地發現,其中有一個他當初在中書省任右補闕時見過的熟面孔。

三省六部的流外吏員,全都是有編制的,而這些人相比地方州縣的吏員,可謂是上了一條通天大道。只要主司喜愛,輕輕巧巧就能在流外轉流內時選到一個好官,所以,但凡那些紅極一時的官員面前,總是有人打破頭也想湊上前去。

這會兒,六個人一一報名參見過後,他一一問了籍貫資歷記在心中,隨即快速和三省六部如今在職的這些官員的籍貫做了個參照,繼而就留下了自己唯一熟悉的那個年屆五十的老令史。

“我記得之前我外任,據說你流外考選已滿,很快就會轉任門下錄事,怎會至今還在任令史?”

那老令史姓林,名永墨,一直在中書省任職,從掌固直升令史,辛辛苦苦用了十六年。聽到杜士儀如此問,他頓時面色黯然地說道:“有人走通了李吏部的路子,把我擠了下來。而我又因故惡了李吏部,他言說我這樣的才具器量,想要門下錄事是休想,所以我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在中書省再熬幾年,等到李吏部調任,到時候再求門下錄事不遲。”

只看林永墨寧可苦等也要把李林甫熬走就能明白,對於流外轉流內的吏員來說,門下省錄事這樣的美缺可謂是夢寐以求。杜士儀很想告訴這個年紀花白的老吏,李林甫是睚眥必報的性子,哪怕走了也會用各種方法把持吏部,你與其苦等,還不如先去求一個別的缺。可看到林永墨那不甘心的樣子,他最終還是開口說道:“我下頭這六人當中,暫且以你爲首。只要你勤勤懇懇,吏部那兒,我會另外替你設法。只不過,不許泄露風聲”

“是是是,多謝中書,多謝中書”

等到林永墨退去之後,杜士儀想起王縉所提的那樁案子,再看看此刻林永墨一個區區小吏的遭遇,他的臉色便漸漸陰沉了下來。倘若真的讓李林甫得以把持大權,操控官員升黜,休說李林甫會掌控更多人的命運,就連他自己,安知不會爲之所控?

“李林甫……”

“聖人頒賜冰酪了”

外頭這突然傳來的聲音,讓呆呆出神好一會兒的杜士儀回過神來。須臾,就只見林永墨偏身引着一個內侍進來。那內侍手中捧着一個條盤,上頭赫然是一碗冰酪,滿臉堆笑,到了杜士儀面前方纔彎了彎腰道:“連日漸熱,陛下體恤中書門下各位辛勞,故而頒賜冰酪。”

這等口賜,只需對闕長揖拜謝即可,所以杜士儀謝過之後,就接下了東西。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等人退出之後,他漫不經心地端起冰酪一看,就只見底下竟然是壓着一方疊得整整齊齊的紙條。

這一刻,他登時心中一凜。想起從前那林林種種,他本待立時喚人進來質問,可想到今日是自己第一天上任,他最終忍了下來,不動聲色地將這一方紙條展開,卻只見上頭只用蠅頭小楷寫了寥寥幾句話。

“孤困於東宮,受婦人挾制,求君恩父眷不得,惟願得賢者指點迷津。”

第296章 表字君禮,忘年知己第540章 衆望所歸第290章 殺雞儆猴第724章 一片苦心爲相國第1160章 興慶宮大清洗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第424章 奴薄命,郎無情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72章 天真的狂士第71章 龍飛鳳舞書酒籌第588章 不願拜相願封疆第336章 死則死爾!第987章 封公封疆第494章 紅袖善舞,伊人知心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第323章 秦王戰鼓第174章 競相染指第187章 風光回舊坊,過堂拜宰相第784章 將有虎膽,巾幗雄心第1216章 痛打落水狗第350章 不如回家賣蕷薯!第1127章 兵鋒何指第766章 薦君鴻詞科第80章 墨窯制墨第958章 玲瓏心竅第205章 亂象初現第286章 公堂逞威第932章 僕固之主第859章 何爲人上人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第455章 師傅師孃第30章 竹林之中論疾苦第259章 丹心和腹心第113章 近鄉情怯第136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1251章 立東宮第410章 組合拳,忙示好第1171章 兵諫逐節度第1249章 把水攪渾!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113章 近鄉情怯第372章 無人仗義無人憐第1004章 雄城奠基第1056章 萬馬齊喑第1081章 雙殺第259章 丹心和腹心第566章 雲州招商第252章 宗主進京,美人狼狽第1072章 君心涼薄第674章 衣錦還洛陽第84章 臨終囑聯姻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第925章 問君心何許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528章 今夜羣星不如皓月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第845章 害羣之馬第12章 薦師第448章 拒之門外,三尚四論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第909章 千秋節之夜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第40章 銅膽鐵腕第315章 妾薄命第1016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1039章 將星雲集第671章 大動干戈,不死不休第1076章 沉鬱之下的大爆發第638章 委君經學博士第997章 厲語攻心第441章 白刃戰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1208章 不死軍魂第680章 走馬上任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自序有一個時代第707章 十銓之始,請託薦人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467章 夫唱婦隨第212章 美人計之下第987章 封公封疆第5章 診治第475章 恩威並濟第1132章 大軍入雲州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第514章 君前鬥法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313章 大功告成第44章 盛氣凌人第586章 羽翼漸豐,天子好玄第691章 交鋒第1098章 威逼和憤懣第139章 此去靜候鵬展翼第1075章 直面酷吏第2章 山雨
第296章 表字君禮,忘年知己第540章 衆望所歸第290章 殺雞儆猴第724章 一片苦心爲相國第1160章 興慶宮大清洗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第424章 奴薄命,郎無情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72章 天真的狂士第71章 龍飛鳳舞書酒籌第588章 不願拜相願封疆第336章 死則死爾!第987章 封公封疆第494章 紅袖善舞,伊人知心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第323章 秦王戰鼓第174章 競相染指第187章 風光回舊坊,過堂拜宰相第784章 將有虎膽,巾幗雄心第1216章 痛打落水狗第350章 不如回家賣蕷薯!第1127章 兵鋒何指第766章 薦君鴻詞科第80章 墨窯制墨第958章 玲瓏心竅第205章 亂象初現第286章 公堂逞威第932章 僕固之主第859章 何爲人上人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第455章 師傅師孃第30章 竹林之中論疾苦第259章 丹心和腹心第113章 近鄉情怯第136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1251章 立東宮第410章 組合拳,忙示好第1171章 兵諫逐節度第1249章 把水攪渾!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113章 近鄉情怯第372章 無人仗義無人憐第1004章 雄城奠基第1056章 萬馬齊喑第1081章 雙殺第259章 丹心和腹心第566章 雲州招商第252章 宗主進京,美人狼狽第1072章 君心涼薄第674章 衣錦還洛陽第84章 臨終囑聯姻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第925章 問君心何許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528章 今夜羣星不如皓月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第845章 害羣之馬第12章 薦師第448章 拒之門外,三尚四論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第909章 千秋節之夜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第40章 銅膽鐵腕第315章 妾薄命第1016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1039章 將星雲集第671章 大動干戈,不死不休第1076章 沉鬱之下的大爆發第638章 委君經學博士第997章 厲語攻心第441章 白刃戰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1208章 不死軍魂第680章 走馬上任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自序有一個時代第707章 十銓之始,請託薦人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467章 夫唱婦隨第212章 美人計之下第987章 封公封疆第5章 診治第475章 恩威並濟第1132章 大軍入雲州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第514章 君前鬥法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313章 大功告成第44章 盛氣凌人第586章 羽翼漸豐,天子好玄第691章 交鋒第1098章 威逼和憤懣第139章 此去靜候鵬展翼第1075章 直面酷吏第2章 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