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就是趕你走!

“破家令,滅門尹,河南王至長安淨。千門萬戶苦別離,曲江草木蕭瑟盡……”

因爲苗延嗣捎的“口信”,王怡便稍稍收手不再一味株連,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數日之間,一首歌謠被面色灰敗的從者稟告到了他面前。聽說長安城中不少小兒甚至在繩戲玩樂的時候拍手歌唱,這已經是好些天了,他不禁爲之震怒失態。

“這樣大的事,怎麼就不曾早點稟告我一聲,卻拖到現在才讓我知道”

“主人翁,實在是因爲這些天各種雜事太多,光是盯着杜十九郎以及孟公韋公,還有杜十九郎那妹妹妹婿和朱坡那位最最精明的京兆公就已經精疲力竭,更不要說注意這些。”那從者無可奈何地道出了實情,見原本盛怒的主人有些頹然跌坐了下來,他便小心翼翼地問道,“未知主人翁預備如何應對?”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若是早發現,還能將這苗頭掐滅,如今傳唱的人既然多了,定然有人會據此稟告聖人……”喃喃自語了一句,王怡想到苗延嗣警告過猶不及,可如今自己已經是騎虎難下,他不禁把心一橫,最終斬釘截鐵地說道,“一家哭總好過一路哭,豁出去了,只要把這一樁大逆案子查清楚,總有翻轉的機會”

當今天子自己就是經歷了神龍之變和唐隆政變,然後又剷除了太平公主一黨人方纔能夠君臨天下,總不至於連謀逆大案都等閒視之。要知道,那死在亂軍刀下的賊首之一可是號稱襄王之子

“可之前孟公韋公和朝中留守諸官……”

“還不是杜士儀從中串聯,他看似大公,實則奸猾至極”

“可他除卻初至長安的時候,之後和孟公韋公等並未見過。尤其是那一日主人翁在大理寺官署召見衆官之後,他更是從未登過別人之門,整日安撫各方,少有空閒就連他妹妹和妹婿從東都趕來住在朱坡,他也不曾去見過面”

“此人心計,你哪裡知道”王怡惱怒地拍案而起,疾言厲色地說道,“他是不見棺材不掉淚我記得他當初審理藍田縣主家奴犯案的官司,便是讓百姓旁聽,因而城中百姓都道他公正。如今本府名聲被人如此肆無忌憚地敗壞,十有八九仍有他弄鬼這樣,你去與京兆尹孟溫禮說,後日借用他的京兆府廨大堂,我要公審此次的謀逆大案,你去,於長安士紳百姓之中遴選百人旁聽”

王怡這一番安排,在長安官場之中引起了一片譁然。但首當其衝的孟溫禮咬牙切齒斟酌過後,便惱火地吩咐按照王怡的話去做,至於其他被邀請旁聽的留守官員,自也想看看王怡究竟打算做什麼。而一首童謠竟然促成事情如此,杜士儀也覺得這收穫簡直超過預期。

那可是兩個赫赫有名的大詩人,若非他說務必編得通俗淺顯,甚至可以粗陋些,讓人覺得就是民間隨便流傳的,崔顥和王翰估計能寫出一二十首諷刺王怡的好詩來,何止這一首童謠?

頭一天得到童謠流傳的消息,第四日王怡就令人於京兆府廨公審此次謀逆大案,這麼短的時間,王怡那幾個從者別說沒辦過此事,就是之前從杜士儀來過一次公審的萬年縣那些老差役和書吏,也未必能夠集齊旁聽的人。因而,那從者之前從王怡處退出之後,招來同伴商議,便只能想出了一個沒辦法的辦法。

還學杜士儀掣籤決定是來不及了,主人翁也必然不願意被人說是學黃口小兒。既然如此,他們只能去東西兩市應募願旁聽的人

到了公審那天一大早,自從到了西京之後,就不曾出過皇城的王怡終於第一次出了太極宮。他沉着一張臉上了京兆府廨大堂,見兩邊羅列旁聽官員,堂下白線區域內,不少百姓正規規矩矩站在那兒等着旁聽,他不禁心下安定了幾分。等到外頭差役沉聲喝了帶人犯上堂,一串用繩子綁得結結實實,足有十二三個的犯人就被人押上了大堂,垂頭喪氣地依次低頭跪下。

這都是王怡這些天審理最多,也是供述最多的人犯,因而他驚堂木一拍,依次一個個問下去,便有人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將權楚璧的逆謀交待了出來,此外就是供述更多與此有涉的人。大半個時辰中,隨着一個個或是官宦門庭,或是尋常百姓家,一個個或熟悉或陌生的人名被供了出來,堂上衆官爲之色變不說,堂下旁聽的百姓也都爲之譁然。

“肅靜”王怡再次重重一拍驚堂木,等四下裡安靜了下來,他這才滿意地看了一眼那些顯然被震懾了的長安官員,旋即不緊不慢地說道,“本府奉旨到長安來,便是因爲此次權楚璧權梁山謀逆之事,不但罪大惡極,而且簡直是聳人聽聞這些人犯所供之人,本府已經令人先行拘押,等到訊問過後,有罪者自當治以應得之罪,而無罪者也會立時開赦本府爲人,素來光明磊落,心中坦坦蕩蕩者,無需擔心本府徇私枉法,而那些心中有鬼,暗地裡用詭譎陰謀想要傾覆本府的,那終有應得之罪

這敲山震虎的一番話,卻並沒有收到他想要的效果。堂上官員縱使眉頭緊蹙的不在少數,可大多數卻都沒開腔,而堂下那些旁聽的百姓中,卻有人突然扯開喉嚨嚷嚷了一聲。

“無罪有罪,還不都得看王大尹你一念之間這些人既然夥同權楚璧謀逆,就憑藉他們的供詞抓人審訊,這和當年天后年間,那些酷吏有什麼兩樣我家叔父年邁體弱,你卻聽信那些一面之詞,將這樣的老者都抓了去,你這是什麼光明磊落那個供出我家叔父的雷萬三,他是什麼好東西,吃喝嫖賭無所不爲,就因爲我叔父曾經得罪過他便將謀逆大罪栽贓在他身上,這等小兒都能看破的詭計都被你信了,你即便不是徇私枉法,也是個一等一的糊塗蟲”

自己召來旁聽的長安士紳官民之中,竟混入了犯人的親屬,王怡登時面色大變。負責此事的從者更是目瞪口呆,繼而生出了深深的驚懼來。可是,堂上從主到客還來不及有所反應,就只見剛剛說話的那漢子竟是從旁聽的人羣中擠了出來,倏然從懷中抽出了一把解腕尖刀。可是,面對那些大驚失色圍逼上來的差役,他卻想都不想便把刀湊到了左耳上。

手起刀落,血光四濺,這突如其來的一幕頓時讓所有人都驚呆了。剛剛聽着王怡指桑罵槐尚能面不改色的杜士儀倒吸一口涼氣,心中對裴寧和韋禮想方設法安排人犯親友混入旁聽本有幾分悔意。可待想到王怡剛愎不聽勸諫,倘若不放那些所謂人犯的親友家屬到這公堂前頭來,光憑他們這些官員,怎能有真正的效用?

“當初天后年間,顏家叔父被人冤屈,顏家真定夫人率諸妹殿上陳情,割耳訟冤我雖一介草民,才學不及顏家諸位娘子萬一,可心志也不遜於她們”儘管斷耳之處鮮血直流,可此人一手執刀,一手執耳,竟是從容自若地大聲說道,“若是我所言有半點虛假,就讓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這血淋淋的場景讓不少真正是來看熱鬧的士紳百姓驚悸交加,然而,人羣中卻也有人高聲叫好。更有甚者排衆而出站到了此人身後,竟是同樣大呼鳴冤。一時間,王怡就只覺得自己好似熱鍋上的螞蟻,有心想要疾喝令這些人住嘴,卻又被剛剛那血腥一幕所懾,好一會兒方纔回過神。

“鳴冤本有常例常法,豈有如爾等這般存有僥倖之心,混入公堂以此脅迫的,來人……”

他這一聲來人還未引起任何迴音,那剛剛騷動不止的人羣中,突然傳來了一個聲音。

“生民無辜,你卻以逆謀大罪施加於他們,以至於他們有冤難伸,有苦難訴你深居宮中,他們連見你一面都不可得,無可奈何出此下策,你還指斥他們存有僥倖之心,混入公堂以此脅迫?當年天后之尊,見殷夫人割耳尚且動容,爾如今見此人身爲侄兒,爲叔父割耳鳴冤,竟然無動於衷,心冷至此,還談什麼剛正明允?”

這一番話說得擲地有聲,旁聽的人羣在最初的驚愣過後,一時大聲叫好。而堂上衆官聽到這個有些熟悉的聲音,不禁全都循聲望去。就連被罵得面上一陣青一陣白的王怡,在一怒起身後,看到那登堂入室徑直跨過門檻進了公堂的人之後,他只覺得喉嚨口一下子完全堵住了。

“宋開府”

之前在朱雀門前安撫那些跪門陳情的官民百姓時,就曾於圍觀人羣中認出了宋憬的杜士儀,是最早得知這位罷爲開府儀同三司的舊日宰相來到長安城的人,因而此刻自然第一個站起身行禮。他這一帶頭,孟溫禮韋拯等人不管平素和宋憬是否有往來,眼下也都像找到了主心骨一般,紛紛起身相見不迭。

至於主位上的王怡,則是在呆愣許久後方才起身,可勉強行禮過後便色厲內荏地問道:“宋開府此來長安城意欲何爲?”

“王大尹奉旨來長安城安撫官民,卻連逮甚衆,以至於權楚璧獄遲遲不決。聖人得知長安城內人心躁動惶惶不安,因此方纔命我前來宣慰。”說到這裡,宋憬方纔負手冷冷說道,“你治理河南府頗有政績,沒想到一到長安卻雞飛狗跳,我原本以爲傳言不實,可不曾想我到長安城這三日所見所聞,竟是證實旁人所奏絲毫不虛王大尹回去繼續當你的河南尹就好,這西京不勞尊駕理會了”

王怡不曾想宋憬竟會這樣不留情面,一時氣得七竅生煙:“宋開府這是趕我走?”

“我已受聖人命,爲西京留守從即日起,這謀逆大案由我主理”

宋憬的話裡話外只有一個意思,就是趕你走

第665章 飛黃騰達第86章 翁婿or翁媳第499章 以直報怨第738章 扮豬吃老虎第861章 一鏡激起千層浪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4章 司馬第404章 強項令第128章 第二波的造勢第738章 扮豬吃老虎第979章 無垢之玉環第535章 會錯聖心第638章 委君經學博士一千零四十三章 死戰第964章 巧舌如簧第884章 諫君寬仁,名士風流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第825章 臨別道珍重第813章 聲東擊西第1144章 長安保衛戰第426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166章 宗祠訓誡,京兆...第370章 迂迴輾轉,壞人好事第293章 投桃報李,憐君孤零第695章 奉呈忠心第529章 負荊請罪第1126章 兵分兩路第867章 從天而降第428章 天理公道第209章 變生肘腋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29章 詩未過半勢已成第848章 請纓上陣第390章 親友最知音第545章 白登山第213章 神狼之怒第1056章 萬馬齊喑第387章 輕鬆逆轉第569章 論功行賞∥∥第829章 還君先鋒使,朔方君最賢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第1040章 人心思變第999章 決然第183章 羣情激奮,東窗事發第560章 明修棧道第1201章 李隆基的噩夢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第1236章 內訌第415章 奪人權柄,一言九鼎第730章 鬥毆濺血第119章 無價之寶第453章 敗者黜,勝者升第559章 糧荒第440章 現場辦公會第1151章 虛驚之後大軍至第591章 當頭一棒第1155章 長安攻略戰第1168章 河洛攻略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398章 下馬威第542章 雲州好男兒!第1211章 生死之間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第319章 合則知己,不合遠之第483章 急於求成第719章 圖謀後事第923章 九天之上炸雷響第200章 幷州酒中豪第946章 鴻鵠之志,名將事敗第284章 迎難而上第377章 世人皆羨清貴好第482章 宇文統之心第313章 大功告成第1124章 擁戴太子第485章 仁至義盡第582章 慶功之喜第678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第682章 千里歸來第472章 兵不厭詐終章二變天第1204章 招降第69章 纖纖決意第366章 速刑杖殺,滅口遭疑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第197章 賞春會上羣英萃第1002章 得隴望蜀第641章 禮賢下士第1271章 復推又見軒然大波第156章 最是護犢京兆公第247章 舉杯銷愁愁更愁第856章 請君鎮胡戶第962章 人之將死第955章 兩面可汗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805章 紅山之上,布達拉宮第669章 度支精髓,令君提親第602章 雙姝使幽州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檢
第665章 飛黃騰達第86章 翁婿or翁媳第499章 以直報怨第738章 扮豬吃老虎第861章 一鏡激起千層浪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4章 司馬第404章 強項令第128章 第二波的造勢第738章 扮豬吃老虎第979章 無垢之玉環第535章 會錯聖心第638章 委君經學博士一千零四十三章 死戰第964章 巧舌如簧第884章 諫君寬仁,名士風流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第825章 臨別道珍重第813章 聲東擊西第1144章 長安保衛戰第426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166章 宗祠訓誡,京兆...第370章 迂迴輾轉,壞人好事第293章 投桃報李,憐君孤零第695章 奉呈忠心第529章 負荊請罪第1126章 兵分兩路第867章 從天而降第428章 天理公道第209章 變生肘腋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29章 詩未過半勢已成第848章 請纓上陣第390章 親友最知音第545章 白登山第213章 神狼之怒第1056章 萬馬齊喑第387章 輕鬆逆轉第569章 論功行賞∥∥第829章 還君先鋒使,朔方君最賢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第1040章 人心思變第999章 決然第183章 羣情激奮,東窗事發第560章 明修棧道第1201章 李隆基的噩夢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第1236章 內訌第415章 奪人權柄,一言九鼎第730章 鬥毆濺血第119章 無價之寶第453章 敗者黜,勝者升第559章 糧荒第440章 現場辦公會第1151章 虛驚之後大軍至第591章 當頭一棒第1155章 長安攻略戰第1168章 河洛攻略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398章 下馬威第542章 雲州好男兒!第1211章 生死之間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第319章 合則知己,不合遠之第483章 急於求成第719章 圖謀後事第923章 九天之上炸雷響第200章 幷州酒中豪第946章 鴻鵠之志,名將事敗第284章 迎難而上第377章 世人皆羨清貴好第482章 宇文統之心第313章 大功告成第1124章 擁戴太子第485章 仁至義盡第582章 慶功之喜第678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第682章 千里歸來第472章 兵不厭詐終章二變天第1204章 招降第69章 纖纖決意第366章 速刑杖殺,滅口遭疑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第197章 賞春會上羣英萃第1002章 得隴望蜀第641章 禮賢下士第1271章 復推又見軒然大波第156章 最是護犢京兆公第247章 舉杯銷愁愁更愁第856章 請君鎮胡戶第962章 人之將死第955章 兩面可汗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805章 紅山之上,布達拉宮第669章 度支精髓,令君提親第602章 雙姝使幽州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