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速刑杖殺,滅口遭疑

世人皆以爲廷杖大臣,明朝最甚,然而唐自武后起,杖責大臣就漸漸成了家常便飯。雖未必如明代那樣,但凡忤逆聖意便往往以杖責廷辱,一時成就了士大夫受廷杖反揚名的畸形價值觀,然而,武后年間是杖責忤上大臣,李隆基是杖責犯法大臣,這杖刑甚至杖殺,前後的例子已經不能盡數。

因而,捏着杖殺王鈞的制書,杜士儀不禁輕輕吸了一口氣。他封還過杖責姜皎的制書,又在杖責裴柚先的問題上諫勸過,而今王鈞因受贓而由天子制令杖殺,他若任其從手邊就此而過,那也就顯得毫無原則了。就算他是揭出王鈞之事的始作俑者,此人貪贓枉法,還賄賂求職,確實罪責非輕,可即便按律當死,也不當如此之死再者,正有人想着殺人滅口呢

“王鈞洛陽縣主簿,非監臨主司,其受贓當以坐贓致罪論處。其受贓六千貫,遠過三十匹之數,上負天恩,下愧民心,罪莫大焉。然永徽律疏有云,諸坐贓致罪者,一尺笞二十,一匹加一等;十匹徒一年,十匹加一等,罪止徒三年。以王鈞之罪,當徒三年,若以其罪重,以監臨主司律重處,亦只絞刑。臣左拾遺杜士儀,據實上封”

這一上封到了門下省侍中源乾曜面前,這位不哼不哈的老好人簡直給氣樂了。有心把杜士儀叫來責備一番,可他又知道這小子的牛脾氣。可若是不責備,他實在難以想象這東西到了御前的後果。思來想去,他索性袖了此物往見張說。果然,這位兵部尚書兼同中書門下三品的宰相見了此書,登時眉頭一挑。

“後生可畏”張說用手指彈了彈這一張白麻紙,面上露出了激賞之色,“他此前封還杖姜皎的制書,還有人責他徇私;可之後在御前因裴柚先之事而陳詞時,在我們三個宰相面前,他仍舊侃侃而談;現如今這王鈞分明罪莫大焉,而且與他無親無故,他卻依舊按律上封,這對律法的熟悉,竟不遜於法吏,更難得是這份膽子源翁來見我,無非是出自一片愛護之心,既如此,我們這兩個宰相替他擔待一二又如何?”

“咦?”源乾曜一下子愣住了。

“王鈞固然可惡,但確實是罪不至死。尤其杖殺,更是不足以爲成例。你我二人聯名上奏,杜十九郎的上封也就不那麼顯眼了。如何,源翁可願和我同進退?”

源乾曜素來秉承的是緘默是金的原則,可對張嘉貞的咄咄逼人,他已經厭煩透了,如今既知道王鈞和張嘉貞中間不清不楚,他才懶得幫其說話。然而,張說這話裡話外的暗示卻提醒了他,張嘉貞既是曾經打算舉王鈞爲監察御史,那又怎會輕易就從聖命擬瞭如此杖殺的制書?

他的眼神閃爍了好一會兒,這才慢吞吞地說:“說之此言有理,既如此,就算我一個吧”

快刀斬亂麻讓王鈞沒法開口,這就是張嘉貞原本秉持的宗旨。然而,讓他始料未及的是,按照苗延嗣的說法,杜士儀應該不會再多事,他自己也對此深信不疑,可那個他在背地裡詛咒痛罵過無數次的乳臭小兒,竟是再次上封若是單單此人,他此次有足夠的把握挑起天子的反感,可誰曾想張說和源乾曜竟然不知道吃錯了什麼藥,竟然也跟着一塊上書諫勸,建言按律處置

好在奏疏送入宮中之後,這一次李隆基彷彿並未爲之動心,依舊下令一如前議,且齊集文武百官於明堂之前觀瞻行刑。前一次姜皎決杖,百官並未親臨現場,這一次雖未至於大朝會那般熱鬧,但常朝官站在重新改爲明堂的乾元殿下頭,吹着瑟瑟寒風,眼看着那刑杖重重地打在王鈞赤裸的背上,帶出一道道血痕,心中無愧的固然還能沉得住氣,心中但使有些不得勁的,無不感覺到從腳心冷到頭頂。

“聖人是真的對受贓枉法恨之入骨啊”

旁邊左拾遺竇先那輕輕的嘟囔聲傳到杜士儀耳中,他登時心中冷笑。李隆基痛恨的並不單單是受贓,更是在東都洛陽這種要緊的都畿赤縣,竟然存在這樣的害羣之馬,而且還險些混入了御史臺,身爲天子卻險些受人矇蔽真要說貪贓枉法,縱觀朝野,受贓的何止一個王鈞?完善的律法無人遵守,無人監督,天子又更喜歡憑個人喜好處置人犯,怨不得日後埋下禍由

他正這麼想着,突然就只聽一聲聲嘶力竭的慘叫。吃了一驚的他擡頭望去,就只見居中受刑的王鈞一改最初的掙扎呻吟,竟已經伏倒在刑凳上一動不動,口中彷彿剛剛噴過鮮血,頭前恰是一攤令人觸目驚心的血跡。面對這情景,四周圍也已經起了一陣陣的騷亂,他甚至能清清楚楚聽到宇文融那驚訝的叫聲

“這才三十四杖當初如楚國公這等老邁,受杖六十尚且暫時完好,更何況王鈞還正在盛年?”

宇文融這質疑聲頓時引來了衆多附和,一時間,四下一片譁然。張嘉貞面沉如水站出來厲聲呵斥了那些出言議論的人,又對着宇文融惱火地斥道:“宇文侍御,你既深得陛下信賴,又身爲御史臺的殿中侍御史,當此之際不知道彈壓衆人,還激起衆臣失儀,未免太過沖動莽撞了”

聽到這話,宇文融本就看不上張嘉貞自以爲是的嘴臉,當即皮笑肉不笑地說道:“張相國見諒,我實在是沒想到這王鈞竟然會這麼快就被杖殺聖人令我等觀刑,原是爲了以儆效尤,可如今這架勢,分明是有人生怕王鈞說出了什麼來,所以速刑殺人所以,你說我身爲殿中侍御史,首要職責是彈壓其他議論的人?不,如今我的首要職責是先徹查此事中可有徇私枉法,甚至於草菅人命殺人滅口之處來人,將這行刑的二人拿下”

王鈞受杖不過三十許就口吐鮮血而亡,繼而張嘉貞怒斥宇文融,宇文融卻突然更加強硬地暴起發難,這一幕一幕簡直讓所有人全都感到目不暇接而兩個行刑的皁隸見自己突然成了衆矢之的,慌忙齊齊雙膝跪下道:“相國,某隻是依照從前的舊例行刑決杖,並不敢有絲毫輕重之分……”

杜士儀見宇文融竟敢和張嘉貞針鋒相對,他便也揚聲說道:“我聽說,杖刑之法,有輕有重,常行刑的皁隸,都是自幼歷練出來的。常以一張紙墊在絲衣之上,能夠讓絲衣無事,而紙張打成碎末;又或是在紙下襯着石板,紙完好而石板盡碎,這纔算是出師因而,受杖之時,若是厚厚給錢賄賂,則外間皮開肉綻青紫處處,其實卻絲毫不曾傷筋動骨;若是不給錢,或是受人囑託,則外表看似輕微無傷,內中筋骨甚至肺腑全都重傷,別說打死當場,就是擡回去的時候看似完好,事後也會立時三刻一命嗚呼”

儘管常朝官員多數都在三十往上,不少也曾經做過外任官,但洞悉這等杖刑之道的卻寥寥無幾。因而,杜士儀這慢條斯理開口一說,不但那兩個行刑皁隸爲之色變,張嘉貞也是心中咯噔一下,驚怒得無以復加

這時候,杜士儀又對源乾曜和張說拱了拱手道:“源相國,張相國,宇文侍御雖則看似衝動,卻也是一片公心,今日之事,本聖人警戒百官,驟然出現如此變故,怎可不行徹查”

苗延嗣在宇文融突然殺出來的時候就覺得不好,待見杜士儀突然更是犀利地一語中的,他亦是更明白事情不妙。此刻見源乾曜和張說對視一眼,分明彷彿有些默契,早就悄悄來到張嘉貞身後的他立時低聲提醒道:“相國,當斷不斷反受其害行刑之人可什麼都不知道”

張嘉貞這才立刻意識到,自己這會兒要是還攔着,指不定就真會被人認爲王鈞和自己有什麼不清不楚了於是,不等源乾曜和張說開口,他便當機立斷地喝道:“先將此二行刑人拿下源翁,說之,我等立時去面聖”

對於張嘉貞這陡然之間醒悟過來,張說卻只是嘴角一挑,彷彿並不在意。然而,源乾曜卻慢條斯理地說道:“此事是宇文侍御先提出的,杜拾遺又點明瞭關鍵,讓他們倆也一塊去吧。如此聖人若垂詢,也更容易說得清楚。”

“那就如此。”

不論張嘉貞有多不樂意讓宇文融和杜士儀出風頭,可如今大勢已成不可阻擋,他唯一希望的就是把自己摘於淨了,因而只能把心一橫答應了下來。等到那兩個倒黴的行刑皁隸被人拖了下去,而鮮血染紅了地面的王鈞也被人擡了出去,又有人來擔着水沖洗地面,四周圍的文武百官,卻仍舊對剛剛的事情議論紛紛。

這其中,李林甫便不無殷羨地看着那三位宰相和杜士儀宇文融離去的方向,心中隱隱還有一絲懊惱。可想到舅舅臨終前還告誡自己不要立時鋒芒畢露,他便漸漸定下心來。

他雖不如杜士儀年輕,但卻比宇文融更有年齡上的優勢。三十許而官居五品太子左諭德。即使這些官職都並非清貴的實職,但只要品級到了,屆時有人願意提攜同列,他便能立時一飛沖天

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352章 盡得聖心,撼張不難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556章 囚徒困境,商道命脈第313章 大功告成第51章 人心向背第418章 誘之以利第1028章 盡掀底牌第717章 兩敗俱傷亦奢望第180章 罷相之由,仗義相助第779章 郎舅之志第30章 竹林之中論疾苦第1272章 亂成一鍋粥第241章 烽煙不絕,誰人良配?第357章 狗急跳牆第336章 死則死爾!第833章 處分和大閱第1152章 身首異處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第588章 不願拜相願封疆第48章 但願年年好第1078章 權相末路第612章 老驥慧眼,託以俊傑第921章 傳首問罪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566章 雲州招商第534章 天助我也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第732章 驕橫遇剋星第2章 山雨第196章 紅粉知己第887章 五鎮節帥第841章 等價交換第832章 父罪不及子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第286章 公堂逞威第647章 雁門賦第452章 氣勢凌人攆長史第356章 盟友第155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799章 天子賜琵琶第721章 捷足先登第1096章 全我君臣忠義第1091章 憤懣第992章 漠北震,陳司馬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第882章 股慄無人言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第1079章 骨利幹之王第386章 大膽十三娘第102章 知音伯樂第44章 盛氣凌人第747章 恩威並濟第885章 天倫之樂第538章 國之支柱第834章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第997章 厲語攻心第698章 二王相邀第1195章 殺機現第405章 金屋藏嬌,辭君遊天下第895章 惠妃薨第1188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759章 未有凌雲志,豈非大丈夫?第1047章 國士第309章 人生如賭戲第588章 不願拜相願封疆第26章 金針撥障術第1265章 又追贈一個太子第229章 巡閱立威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293章 投桃報李,憐君孤零第626章 代州履新第64章 入宮第591章 當頭一棒第72章 天真的狂士第414章 易主第245章 從容面聖,天子意招婿第133章 奪魁第774章 斬首示衆第50章 禮有大倫第1203章 主心骨回來了第881章 最寒帝王心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第564章 負荊請罪,觥籌慶功第424章 奴薄命,郎無情第793章 虎狼爲從,大城爲妝第963章 定子媳第150章 自留虎穴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845章 害羣之馬第1072章 君心涼薄第95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上第385章 事發第799章 天子賜琵琶第982章 獻俘獻捷第306章 馬球三傑第1272章 亂成一鍋粥
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352章 盡得聖心,撼張不難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556章 囚徒困境,商道命脈第313章 大功告成第51章 人心向背第418章 誘之以利第1028章 盡掀底牌第717章 兩敗俱傷亦奢望第180章 罷相之由,仗義相助第779章 郎舅之志第30章 竹林之中論疾苦第1272章 亂成一鍋粥第241章 烽煙不絕,誰人良配?第357章 狗急跳牆第336章 死則死爾!第833章 處分和大閱第1152章 身首異處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第588章 不願拜相願封疆第48章 但願年年好第1078章 權相末路第612章 老驥慧眼,託以俊傑第921章 傳首問罪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566章 雲州招商第534章 天助我也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第732章 驕橫遇剋星第2章 山雨第196章 紅粉知己第887章 五鎮節帥第841章 等價交換第832章 父罪不及子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第286章 公堂逞威第647章 雁門賦第452章 氣勢凌人攆長史第356章 盟友第155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799章 天子賜琵琶第721章 捷足先登第1096章 全我君臣忠義第1091章 憤懣第992章 漠北震,陳司馬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第882章 股慄無人言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第1079章 骨利幹之王第386章 大膽十三娘第102章 知音伯樂第44章 盛氣凌人第747章 恩威並濟第885章 天倫之樂第538章 國之支柱第834章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第997章 厲語攻心第698章 二王相邀第1195章 殺機現第405章 金屋藏嬌,辭君遊天下第895章 惠妃薨第1188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759章 未有凌雲志,豈非大丈夫?第1047章 國士第309章 人生如賭戲第588章 不願拜相願封疆第26章 金針撥障術第1265章 又追贈一個太子第229章 巡閱立威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293章 投桃報李,憐君孤零第626章 代州履新第64章 入宮第591章 當頭一棒第72章 天真的狂士第414章 易主第245章 從容面聖,天子意招婿第133章 奪魁第774章 斬首示衆第50章 禮有大倫第1203章 主心骨回來了第881章 最寒帝王心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第564章 負荊請罪,觥籌慶功第424章 奴薄命,郎無情第793章 虎狼爲從,大城爲妝第963章 定子媳第150章 自留虎穴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845章 害羣之馬第1072章 君心涼薄第95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上第385章 事發第799章 天子賜琵琶第982章 獻俘獻捷第306章 馬球三傑第1272章 亂成一鍋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