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無垢之玉環

十數日後,王容的家書送到朔方,說是杜廣元婚事已成,最初授官左羽林衛郎將,而後卻因爲這小子在天子召見時大放厥詞,李隆基特加讚賞,竟是把人直接撥去了河東節度使王忠嗣麾下。面對這樣出乎自己意料的安排,杜士儀足足愣了好一會兒,隨即便爲長子捏了一把冷汗。

雖說他這邊鎮節帥好歹確實是國之重臣,但又不是從小伴遊天子的皇親國戚,等閒李隆基絕不會想起他的兒女。更不要說在杜廣元剛剛釋褐授官之際突然下令召見了。至於杜廣元在天子面前究竟說了些什麼,王容也不知道是買通了內侍還是通過其他手段得到的細節,竟是在家書最後又隨附了幾張信箋,將李隆基和杜廣元的對答原原本本詳述了一遍。以至於他不得不暗歎錯有錯着,杜廣元竟是將木和愣兩個字演繹得淋漓盡致。

可他很清楚,長子固然還青澀,固然有時衝動莽撞,固然還不能理解那些明爭暗鬥,可並不代表就一點都沒腦子。尤其是剛剛經歷了玉奴的假死事件,怎麼可能半點衝擊也沒有?

“到底是長大了。而且從結果來看,還算不壞!”

這樣的結果當然不壞。杜廣元這樣憋不住的性子若是困在長安城中,也就意味着杜士儀這些年的努力培養和教導都泡了湯,他原本就打算等風頭稍過之後,再讓長子想辦法謀個外職,哪怕去嶺南對付蠻人,也總比困於富貴鄉好。而如今天子親自把人放到方鎮去,其中最壞的選擇也就是安西四鎮節度使夫蒙靈察麾下,又或者是調去平盧安祿山處,其他各鎮他都有相熟之人。而河東節度使王忠嗣這樣的主帥,可謂是最好的選擇,沒有之一。

要知道,杜廣元的弓馬武藝和兵法軍略,本來就是跟着王忠嗣學的!而王忠嗣不僅鎮守河東,甚至連對奚族和契丹的戰事也常常由他領銜,杜廣元不缺上陣歷練的機會。

“而且,記得杜望之在河東也已經快要十年了,從一介隊副開始磨礪,現如今已經是一鎮別將。”

妻兒全都不在身邊,杜士儀也難免寂寞。而既然玉奴獨自寓居在外,他自然也就常常微服去看看她,一來二去,因爲軍務和政務荒廢多年的琵琶,他終於再次重新撿了起來。玉奴此次死遁出宮,身外之物什麼都沒帶,唯有那把邏沙檀琵琶,她卻費盡心機帶了出來。儘管兩把邏沙檀琵琶來歷不同,經歷更不同,一是杜士儀無意之中從張旭手中得到,又在危急關頭經由杜十三娘之手敬獻給了天子,一把則是妻子王容千方百計蒐羅來的,可如今兩把琵琶放在一起,卻有一種得遇知音的感覺。就連玉奴聽着杜士儀復又寓情於樂的琵琶聲,也不禁合掌露出了歡喜之色。

“師傅,這一次總算沒再彈出殺伐之音了!”

正如杜士儀對李隆基說的,他如今連春江花月夜這樣的典型文曲也能彈出殺伐之音,爲此最初被玉奴打趣過好幾次,現如今終於通過琵琶將心境磨練得平和了下來,他自己也覺得不枉這一段時日的苦練。放下琵琶取下護甲,他便若有所思地看着玉奴道:“一晃你到靈州已經一個多月了,若是覺得煩悶,我可以讓虎牙派人護送你到宥州夏州之地散散心。”

“真的?”

玉奴一下子高興地瞪大了眼睛,可仔細想了想後,她又有些遲疑地搖了搖頭,“師傅,我現在已經很滿意了。靈州城中想去哪就去哪,不用顧忌有人對我指手畫腳,也不用擔心會遇到什麼惡少遊俠兒之類的糾纏,若是出城之後遇到些什麼事,豈不是平添麻煩?”

聽到她這麼說,杜士儀不禁有些歉意。他當然可以選擇把玉奴送到蜀中江南等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可他本能地認爲,只有自己的治所纔是最安全的地方,因此方纔在妻子回京時,就預備計劃若成便把人帶回朔方靈州安置。畢竟,這裡是他經營了七八年的地方,從官場到民間,他猶如梳篦一般篦了一遍又一遍,總好過在異地他鄉玉奴被人認出來的後果。

“那就再等一年半載,倘若他日突厥各部再次成爲我大唐的羈縻都督府,等到漠北西域再無紛爭,那時候你就可以真正自由自在了!”

“好,師傅說話算話!”玉奴重重一點頭,隨即便笑吟吟地伸出小手指,“一言爲定,不許騙人!”

儘管眼前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小粉糰子似的女童了,但杜士儀還是啞然失笑,伸出手和她輕輕一勾後,他便站起身來。玉奴也知道杜士儀不可能在她這裡停留太久,可仍然覺得有幾分不捨,把人送出屋子時,她正想說幾句告別的話,突然就只見杜士儀轉過身來。

“如果你哪天遇到了讓你一見傾心的人,記得一定要對我說。不論有多難,我一定會讓你們在一起。”

玉奴頓時怔在了當場。眼睜睜看着杜士儀消失在院子外頭,她突然覺得眼眶發熱,心中卻隱隱有些酸澀。當年嫁給壽王李瑁的時候,她對杜士儀說,因爲她心無所屬,嫁誰都是嫁,再加上楊家樂見其成這樁婚事,她便答應了。婚後李瑁有的是婢妾,很少來煩她,她樂得清靜,等後來經歷了那次宮變之後,她方纔真正感到了心悸和害怕,可緊跟着,一個晴天霹靂當頭砸下,讓她至今一想起來就覺得一顆心沉甸甸透不過氣來。

李瑁當年也算得上是俊挺英朗,可她卻沒動過半點心,因爲在此之前玉真公主也不是沒設法讓她見過那些貴介子弟,可每一個人都猶如清泉流過磐石,沒在她心裡留下半點痕跡。如果李隆基不是她的公公,她也許未必會在意他的年紀,因爲他閱盡世事的那種滄桑感,那種精通樂理音律的博學,無論是馬球還是吟詩全都頗爲擅長的那種文武全才,再加上至高無上的地位,無一不是能夠打動女人的東西。

可是,一想到當初廢太子妃薛氏的下場,武惠妃的結局,一想到身後有一個個長輩真心爲她着想,真心爲她設計奔走,她就沒有輕易屈從於殘酷的現實。而直到脫離桎梏,終於來到了靈州,做了一回玉奴,而不是楊氏,她方纔漸漸醒悟到,自己爲何一直以來都抗拒着把一顆心交出去。

因爲在很小的時候,她就見過真正令人心折的神仙眷侶;因爲這麼多年來,她見過一生一世只得彼此,相濡以沫容不得別人的愛情。摻雜了太多利益得失,動輒得咎的後宮之中,又哪來的至死不渝?就連在民間,這樣的男女之情也很少,很少……

“一見傾心嗎?”

玉奴喃喃自語了一句,隨即輕輕咬着嘴脣:“師傅,這世上應該不會再有讓我一見傾心的人了。”

貴爲當今天子,她都能夠有勇氣去抗拒,可她真的不知道,在看盡了那麼多世事波瀾之後,是否還會一見傾心。

想到這裡,玉奴看了一眼手中白玉環,又回頭看了一眼屋子,心中生出了一個念頭。

她應該把那一身道裝穿起來,至少如此能夠讓她多幾分勇氣和決心!

杜士儀自然不知道,自己只是覺得應該對玉奴說出的一句話,竟是讓她生出了某種反面的決心。人逢喜事精神爽,長子的婚事和前途都已經解決,玉奴又脫身回到了靈州,即便如今妻兒都不在身邊,他卻顯得神清氣爽,並沒有半點受挫之意。以至於來聖嚴和張興這些本來有心安慰他的人,也知機地收起了管閒事的打算。

只要杜士儀自己能看開,那比什麼都好!

就在朔方文武勵精圖治,圖謀漠北之際,蜀中成都,劍南節度使府中,劍南節度使兼益州大都督府長史章仇兼瓊也正在來來回回踱着步子,當書齋大門被人推開之際,他立刻扭頭看了過去,隨即大喜過望。

“仲通,你總算是回來了!”

“大帥放心,進京之事我已經準備停當了,只是還要向大帥引薦一人。”向章仇兼瓊長揖行禮後,來人便直起腰來,正是鮮于仲通。

當初章仇兼瓊一飛沖天的例子曾經被李林甫拿來遊說張興,這位飛黃騰達不無討巧的劍南道節度使,確實在軍政上頭都頗有建樹。然而,正因爲竄進的勢頭太快,章仇兼瓊也深知自己在朝中沒有根基和靠山,所以,對送上門來出身劍南道的鮮于仲通,他在最初小心考察之後,見其進言無不精當,籌謀無所不中,漸漸便倚賴爲心腹,竟將其闢署爲採訪支使。所以,此刻聽到鮮于仲通這麼說,章仇兼瓊立刻大奇道:“是誰?”

鮮于仲通不急着說明,而是上前來到章仇兼瓊身側之後,這才低聲說道:“大帥可還記得幾個月前,曾經的壽王妃,後來度爲女道士的太真娘子病故?”

章仇兼瓊雖說在京師沒有靠山,可還不至於真的消息閉塞,聞言當即點了點頭:“自然知道。”

“太真娘子雖去,然則其身邊侍兒都入了陛下後宮,而其姊楊氏更是復入宮中太真觀!”見章仇兼瓊終於心領神會,鮮于仲通便嘿然笑道,“所以,我引薦給大帥的人,便是和楊家有關的人物!”

第150章 自留虎穴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第736章 隴右節度第946章 鴻鵠之志,名將事敗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740章 隴右軍威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358章 得見天日第253章 親朋知己,人生最樂事第963章 定子媳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第370章 迂迴輾轉,壞人好事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第1001章 利誘韋堅第448章 拒之門外,三尚四論第491章 父舅之心第235章 戮力同心!第927章 水越渾越好第719章 圖謀後事第1062章 人心所在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850章 激將法第936章 貴戚將相第531章 君前薦宇文,花萼樓前舞第1011章 人生有取捨第1228章 軍心向背第1154章 孤家寡人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第818章 殺雞儆猴第872章 心狠手辣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第615章 請雲州過所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第768章 鄯州變天第538章 國之支柱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61章 赫赫崔氏,天子宣召第1206章 潛入和策反第144章 當場考問,對答...第8章 有志不在高第718章 斬盡殺絕第1258章 替人君施恩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76章 蒙塵和氏璧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第1081章 雙殺第859章 何爲人上人第1075章 直面酷吏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第1079章 骨利幹之王第979章 無垢之玉環第1053章 厚此薄彼第917章 塵泥之下慕青雲第1184章 諸軍突圍,吳王斷後第1249章 把水攪渾!第135章 晴天霹靂,弱女...第603章 宇文拜相第1135章 烏合之衆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第976章 海闊憑魚躍第992章 漠北震,陳司馬第162章 慶功宴後,穿心...第1001章 利誘韋堅第754章 風雨來兮第232章 遙望長安不得歸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第134章 睚眥必報第1261章 大唐還有救嗎?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第75章 掃席待知己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30章 竹林之中論疾苦第221章 凜然風骨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第885章 天倫之樂第1184章 諸軍突圍,吳王斷後第1062章 人心所在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288章 大獲全勝,明通款曲第477章 出蜀揚帆天下第612章 老驥慧眼,託以俊傑第948章 野心勃勃第1252章 君臣義絕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第226章 尊卑長幼第1064章 炸毛第151章 十三娘面聖第1145章 嚴防死守第339章 催妝卻扇送新人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121章 曲如珠璣因定策第62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
第150章 自留虎穴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第736章 隴右節度第946章 鴻鵠之志,名將事敗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740章 隴右軍威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358章 得見天日第253章 親朋知己,人生最樂事第963章 定子媳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第370章 迂迴輾轉,壞人好事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第1001章 利誘韋堅第448章 拒之門外,三尚四論第491章 父舅之心第235章 戮力同心!第927章 水越渾越好第719章 圖謀後事第1062章 人心所在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850章 激將法第936章 貴戚將相第531章 君前薦宇文,花萼樓前舞第1011章 人生有取捨第1228章 軍心向背第1154章 孤家寡人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第818章 殺雞儆猴第872章 心狠手辣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第615章 請雲州過所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第768章 鄯州變天第538章 國之支柱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61章 赫赫崔氏,天子宣召第1206章 潛入和策反第144章 當場考問,對答...第8章 有志不在高第718章 斬盡殺絕第1258章 替人君施恩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76章 蒙塵和氏璧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第1081章 雙殺第859章 何爲人上人第1075章 直面酷吏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第1079章 骨利幹之王第979章 無垢之玉環第1053章 厚此薄彼第917章 塵泥之下慕青雲第1184章 諸軍突圍,吳王斷後第1249章 把水攪渾!第135章 晴天霹靂,弱女...第603章 宇文拜相第1135章 烏合之衆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第976章 海闊憑魚躍第992章 漠北震,陳司馬第162章 慶功宴後,穿心...第1001章 利誘韋堅第754章 風雨來兮第232章 遙望長安不得歸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第134章 睚眥必報第1261章 大唐還有救嗎?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第75章 掃席待知己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30章 竹林之中論疾苦第221章 凜然風骨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第885章 天倫之樂第1184章 諸軍突圍,吳王斷後第1062章 人心所在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288章 大獲全勝,明通款曲第477章 出蜀揚帆天下第612章 老驥慧眼,託以俊傑第948章 野心勃勃第1252章 君臣義絕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第226章 尊卑長幼第1064章 炸毛第151章 十三娘面聖第1145章 嚴防死守第339章 催妝卻扇送新人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121章 曲如珠璣因定策第62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